护理学报 ›› 2020, Vol. 27 ›› Issue (7): 20-24.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7.020
殷倩1, 董彩梅2, 唐醒醒1, 王月华2, 庞丹莉1
YIN Qian1, DONG Cai-mei2, TANG Xing-xing1, WANG Yue-hua2, PANG Dan-li1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阶梯式培训在新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新护士115例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7月新入职护士52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式进行培训;2018年7月新入职护士63名为观察组,采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阶梯式培训方法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均为9个月。比较2组新护士培训9个月后的理论和站点式操作考核成绩、培训负荷得分情况。结果 培训9个月后,观察组新护士培训负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理论和站点式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培训方法相比,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阶梯式培训,降低了新护士培训负荷水平,提高了培训效果。
中图分类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1):1-5.DOI:10.3969/j.issn.1672-1756.2017.01.001. [2] 董丽. 临床护士培训负荷量表设计及应用[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8. [3] 郭雨霏.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微课程的设计与模型建构-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14(35):158-160.DOI:10.14004/j.cnki.ckt.2018.4152. [4] 朱小平,姜广荣,耿东霞,等.新护士阶梯式培训的实施与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3, 28(4):62-64.DOI:10.3870/hlxzz.2013.04.062. [5] 王婷,周蓉,马玉红,等.信息化平台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学报, 2017,24(23):9-12.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7.23.009. [6] Galani M, Yu P, Paas F, et al.Battling the Challenges of Training Nurses to Use Information Systems Through Theory-based Training Material Design[J]. Stud Health Technol Inform, 2014(204):32-37.DOI:10.3233/978-1-61499-427-5-32. [7] 彭倩,谭春燕.改良迷你临床演练评量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7,32(15):46-48.DOI:10.3870/j.issn.1001-4152.2017.15.046. [8] 董丽,丁福.临床护士培训负荷调查量表设计[J].护理学杂志, 2018, 33(7):63-65.DOI:10.3870/j.issn.1001-4152.2018.07.063. [9] 吴雪艳,刘思洋,郭森,等.认知负荷理论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9,36(2):171-173.DOI:10.15921/j.cnki.cyxb.2019.02.032. [10] 许伟红. 认知负荷理论视域下中职专业课程教学设计[J].江苏教育研究,2019(15):16-18.DOI:10.13696/j.cnki.jer1673-9094.2019.15.004. [11] 江敏,邹灯秀,严丽,等.基于微信培训平台的翻转课堂对新护士心肺复苏培训效果的对照研究[J]. 护理学报,2019, 26(11):28-31.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1.028. [12] 胡鹏,徐蓉.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应用Nursing-mini-CEX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 2018, 25(6):5-9.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8.06.005. |
[1] | 王熙, 崔献梅. 基于洋葱模型的综合三级甲等医院产科新入职护士独立上岗准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21): 32-38. |
[2] | 罗仕妙, 林美珍, 王慧欣, 练柳兰, 刘杨晨, 胡喜燕, 龚小珍, 魏琳. 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在组织支持与职业韧性的中介作用[J]. 护理学报, 2023, 30(9): 55-59. |
[3] | 田恬, 李转珍, 都芳芳, 朱永燕, 李伟丽, 万菲菲. 基于转型冲击理论构建新护士护理安全培训内容体系[J]. 护理学报, 2023, 30(3): 35-39. |
[4] | 吴雨薇, 范瑛瑛, 李超凤, 孔祥麟, 陈丹. 247名三级甲等医院新护士道德勇气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3, 30(16): 68-72. |
[5] | 高莹莹, 徐佳卿, 张文婷, 李圣芳, 莫敏华, 丁小容. ICU新护士临床路径式培训内容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2, 29(22): 26-29. |
[6] | 刘清媛, 叶红芳, 徐湘荣, 戴薇, 李媛. 212名新护士反馈寻求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2, 29(19): 52-55. |
[7] | 薛婷, 姜文彬, 陈强, 崔孟元, 刘美艳, 姜永梅. 亚健康状况在新护士职业适应能力与留职意愿间的中介效应分析[J]. 护理学报, 2021, 28(9): 48-53. |
[8] | 任黎, 赵秀芳. 基于洋葱模型的妇幼专科医院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J]. 护理学报, 2021, 28(7): 21-25. |
[9] | 葛文杰, 石珂, 张海玲. 471名本科及以上学历新护士职场适应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1, 28(23): 53-57. |
[10] | 王晓玉, 李金萍, 梁超. 情感承诺在新护士无礼行为感知与工作投入间的中介效应[J]. 护理学报, 2021, 28(21): 57-61. |
[11] | 丁寒琴, 侯彩兰, 何夏君, 黄秋玲, 王越亚. 综合医院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护士岗位胜任力考核评价指标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0, 27(5): 9-13. |
[12] | 张祎, 胡莉萍, 王琼. 基于角色转变老年科新护士评价体系构建[J]. 护理学报, 2020, 27(3): 22-25. |
[13] | 张言, 张军红, 张玉芳, 豆欣蔓, 吴银瓶, 杨丽, 马佩芬, 李艳, 毛吉飞. 基于微课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新护士岗前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20, 27(23): 18-21. |
[14] | 赵肖肖, 郝雅楠. 工作幸福感在新护士公平敏感性与人际关系困扰间的中介效应[J]. 护理学报, 2020, 27(13): 33-35. |
[15] | 何娇, 刘义兰, 吴丽芬, 金淑珍, 胡昕玫. 阿什里德培训模式在儿科新护士培训中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19, 26(7): 16-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