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求发展,以服务铸品牌

护理学报 ›› 2020, Vol. 27 ›› Issue (3): 22-25.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3.022

• 护理管理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角色转变老年科新护士评价体系构建

张祎, 胡莉萍, 王琼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综合科,湖北 武汉 430000
  • 收稿日期:2019-08-31 出版日期:2020-02-10 发布日期:2020-07-20
  • 通讯作者: 胡莉萍(1975-),女,湖北武汉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 作者简介:张祎(1990-),女,湖北武汉人,本科学历,护师。
  • 基金资助: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CFB633)

  • Received:2019-08-31 Online:2020-02-10 Published:2020-07-20

摘要: 目的 确定老年科新护士评价体系指标及权重,为老年科新护士评价体系提供参照标准和理论依据。方法 以角色转变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筛选、专家问询、等级评分法对各指标条目进行重要性测评,采用层次分析法组织2轮专家问询,验证专家意见的信度和效度,对专家意见的协调度及权威度进行分析,最终构建老年科新护士评价体系。结果 对48名专家进行2轮问询,研究确定了素质、管理、形象、关系等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110项三级指标和各指标的权重值,形成了具有一定科学性、可靠性、可行性和实用性的三级指标和权重值。结论 老年科新护士角色转变评价体系的构建,符合老年科新护士评价规范化要求,指标条目科学实用,可为老年科护理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老年科, 新护士, 角色转变, 指标

中图分类号: 

  • R47
[1] 吴梦余,于卫华.步行速度在老年衰弱相关不良事件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学报,2018,25(17):21-24.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8.17.021.
[2] 薛友儒,张蔚,孙高翔,等.基于角色转变ICU新护士评价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2):211-216.
[3] 肖喜娥,杨文群,姚娟,等.模块化教学法在ICU新护士岗前评价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5,30(14):20-21.
[4] 俞超,高春华,冯洁惠,等.以需求为导向的ICU新护士渐进式培训方案的制订与实施[J].中华护理教育,2017,15(10): 128-131.
[5] 赵艳丽,杨娟,赵星.ICU新入职护士多元化评价方法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0):112-113.
[6] 李艳梅,郭爰敏,郭欣颖.ICU新护士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6,42(4):371-372.
[7] 刘丹,林平,仰曙芬,等.基于转型构建情境模拟方案的初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1):16-20.
[8] Dearholt SL, Dang D.Johns Hopkins Nurs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Model and Guidelines[J]. Center for Nurse,2012,22(20):112-113.
[9] 张华芳,冯志仙,邵乐文,等.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J]. 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287-291.
[10] Forum TNQ.National Voluntary Consensus Standards for Nursing Sensitive Care: An Initial Performance Measure Set[J]. J Health Qual,2004,26(4):152-157.
[11] 崔金锐,陈英,徐蓉,等.呼吸内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1):1285-1291.
[12] 杨颖婕,王叶,徐廷妃,等.实习护生从事老年人居家护理意向的现状调查[J].护理学报,2017,24(9):43-45.
[13] 周艳妮,李利,李莼,等.实习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及老年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研究[J].护理学报, 2015, 22(12):44-46.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12.044.
[14] 周厚秀. 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06.
[15] 郭秀花. 医学现场调查技术与统计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1.
[16] 成守珍,彭刚艺,刘华平,等.我国1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7):34-36.
[17]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解读《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J].护理研究, 2016,30(36):4608.
[18] 田海燕,王斌全.应用Delphi法构建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6):137-139.
[1] 牛青梅, 喻英, 张倩, 贾雅甜, 田宇.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构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访管理评价指标体系[J]. 护理学报, 2025, 32(2): 70-73.
[2] 全伊萍, 陈霞, 胡琼丹. 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9): 5-9.
[3] 陈杰, 赖静, 王城阅, 徐良英, 晏娟, 罗雪.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理论的ICU护理人文关怀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9): 54-59.
[4] 徐晓东, 刘顺梅, 赵瑄, 丁秀娜. 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8): 69-73.
[5] 王项南, 牟舒悦, 王荣荣, 曲桂玉, 王澜.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质量标准的指标体系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24): 13-17.
[6] 张卓雅, 高文渊, 李晶, 官春燕, 王淼, 米元元, 黄海燕. 声带器质性发声障碍患者围手术期嗓音康复审查指标的制定及障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4, 31(22): 35-40.
[7] 王熙, 崔献梅. 基于洋葱模型的综合三级甲等医院产科新入职护士独立上岗准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21): 32-38.
[8] 丁丽娜, 姚卓娅, 耿军辉, 李漫春, 詹朦, 殷月, 王俊锋, 余丽英. 医院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20): 60-66.
[9] 邹兆华, 卿伟, 朱茂才, 张继权, 易子涵, 胡秀.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2): 70-74.
[10] 刘佳, 陈志美, 唐芳, 张力文, 徐彩娟, 杨淑芬, 龙叶运. 基于Delphi和三维质量模型构建夜间中医护理门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J]. 护理学报, 2024, 31(19): 42-46.
[11] 黄美华, 张转运, 庄珊珊, 王晴, 张偌翠, 华薇. 神经阻滞麻醉室护理管理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15): 7-11.
[12] 代荣琴, 刘玉枝, 陈洋, 张金彪, 郭振彬, 李卫, 郭东辉, 高峰, 卢越. 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质量评价与管理指南(2022版)中血栓指标的解读及防治建议[J]. 护理学报, 2024, 31(13): 35-39.
[13] 朱琳怡, 熊飞, 黄玲颖, 张惠娜, 张思淼, 糜菁熠.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肘关节连续被动活动护理质量评价指标[J]. 护理学报, 2024, 31(13): 40-44.
[14] 柯稳, 高兴莲, 余文静, 方敏, 王曾妍.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构建围手术期低体温预防护理质量指标体系[J]. 护理学报, 2024, 31(1): 1-6.
[15] 罗仕妙, 林美珍, 王慧欣, 练柳兰, 刘杨晨, 胡喜燕, 龚小珍, 魏琳. 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在组织支持与职业韧性的中介作用[J]. 护理学报, 2023, 30(9): 55-5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