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22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5-05-25

  • 全选
    |
  • 李珏,李亚洁
    护理学报. 2015, (10): 1-4.
    摘要 ( 0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广东省某2家三级甲等医院共226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编号,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而干预组则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包括家庭护理服务团队、生理机能康复训练、情绪释放管理、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家庭随访监测。分别于术后1周、6个月时应用宫颈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女性性功能量表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进行测评,并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后6个月时,干预组宫颈癌治疗功能总分(t=6.906,P=0.000)、性生活质量得分(t=8.843,P=0.000)及家庭亲密度得分(t=3.524,P=0.001)和适应性评分得分(t=3.704,P=0.000),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
  • 马伟光,陈京立,梁涛,郭爱敏,张欢
    护理学报. 2015, (10): 5-7.
    摘要 ( 0 ) PDF全文 ( 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基于模拟技术的多站式考核在护生毕业前临床综合能力测评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2009级护理本科毕业生63名为测试对象,设置5个站点,综合运用标准化病人、高仿真模拟人等模拟技术对其临床综合护理技能进行考核评价。每一模拟考站由2名考官同时进行评价,考评后收集学生对该种考核形式的意见,并与学生的毕业前理论考试成绩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各模拟考站2名考官评分的一致性系数为0.981;学生各考站得分为(7.21±1.33)~(8.15±1.06)分;学生毕业前综合能力测评成绩与毕业理论考试成绩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基于模拟技术的多站式考核与传统理论考核对学生综合能力测评的侧重点无明显交叉。结论模拟技术可以用于护生毕业前临床综合能力测评,从不同角度对护生的临床护理综合能力进行更全面的测评。
  • 赵辉,范志红,严芳琴
    护理学报. 2015, (10): 8-11.
    摘要 ( 1 ) PDF全文 ( 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交接表在急诊科与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标准化沟通交接表,2014年1—10月,在急诊科与ICU患者转入、转出时运用标准化沟通交接表交接患者,规范患者转运交接流程。结果运用标准化沟通交接表后,交接班科室医务人员对交班内容全面性、病情重点、管道管理、书写规范、交班语言表达、交接时间长短的满意率提高,分别达到94%、97%、95%、97%、99%、99%。结论运用标准化沟通交接表交接患者,规范了交接流程,缩短了交接时间。
  • 魏大琼,陈桂兰,龙春花
    护理学报. 2015, (10): 12-15,16.
    摘要 ( 0 ) PDF全文 ( 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标准沟通模式(现状—背景—评估—建议)在急诊科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2年6月—2013年5月就诊的947例急诊患者或家属作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护患沟通;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9月在急诊科就诊的947例作为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标准沟通模式进行护患沟通。比较两组沟通效果的差异。结果采用标准沟通模式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因沟通不良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和护士自我效能的评价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实施标准沟通模式,能有效获取病史资料,对改善护患沟通不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增加护士职业效能,建立和谐护患、医护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 颜波儿,潘海燕,胡群艳,王姚娜
    护理学报. 2015, (10): 16-19.
    摘要 ( 0 ) PDF全文 ( 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胸心外科医护与信息一体化医嘱处理实践的效果,提高医嘱处理效率。方法综合胸心外科病房疾病特点和住院医嘱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造成医嘱处理滞缓的真正原因,采用医护与信息一体化运作,联合相应的流程改进及信息系统内容拓展,提高医嘱处理效率。结果胸心外科医嘱处理日均耗费时间由302 min下降至151 min;医嘱总对准确率由97%上升至99%。结论通过医护与信息一体化运作,在住院医嘱处理过程中改进流程及信息系统内容拓展,有助于提高医嘱处理效率,促进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发展。
  • 李妮(综述),曹励民(审校)
    护理学报. 2015, (10): 20-22.
    摘要 ( 0 ) PDF全文 ( 6 )   可视化   收藏
  • 郭希娟,侯翠红(综述),梁涛(审校)
    护理学报. 2015, (10): 23-25,26.
    摘要 ( 0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 孙晋洁(综述),孙永强(审校)
    护理学报. 2015, (10): 26-30.
    摘要 ( 0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 杨应萍,张洪涛,邱业银
    护理学报. 2015, (10): 31-33.
    摘要 ( 0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骨质疏松症及相关性骨折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制临床护士骨质疏松症及相关性骨折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问卷,对某院116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工作年限>10年的护士骨质疏松症知识掌握情况较其他组高,但总体水平相差不大,总体掌握情况不容乐观;不同学历护士骨质疏松症知识掌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骨科、内分泌科护士较其他科室护士对骨质疏松症知识掌握情况要好,已婚护士骨质疏松症知识掌握情况高于未婚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健康教育方法选择仍以传统方法为主。结论工作年限长、已婚、骨质疏松症相关科室护士对骨质疏松症知识掌握较好,但总体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很有必要加强骨质疏松症知识的继续教育,并进行考核,让临床护士掌握具体的专业知识,提高健康教育的能力和质量。
  • 刘艳飞,陈伟菊,许万萍,黄洁微,陈庆玲
    护理学报. 2015, (10): 34-39.
    摘要 ( 0 ) PDF全文 ( 1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给予基于奥马哈系统延续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3d、出院1周末、出院1个月末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F=13.705,P=0.000)。出院1周末、出院1个月末这两个时点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各维度得分随干预时间延长均逐渐增高(P<0.01)。观察组患者出院1周末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得分高于出院前3 d(P<0.01),除血糖监测外,出院1个月末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出院前3 d、出院1周末(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延续护理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及总体自我管理能力。
  • 郦文泽
    护理学报. 2015, (10): 40-41.
    摘要 ( 0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三通开关在持续声门下引流中的应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采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进行声门下冲洗,观察组连接三通装置进行声门下冲洗,观察两组患者每次声门下冲洗所需操作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护士每次声门下冲洗所需操作的时间为(125.6±33.4)s,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2.1±35.5)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6,P=0.000)。结论三通开关连接持续声门下引流方法可有效缩短护士每次声门下冲洗所需操作的时间,减少护士工作量。
  • 程佳,王希臻,马慧欣,张娟
    护理学报. 2015, (10): 42-44.
    摘要 ( 0 ) PDF全文 ( 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使用优力舒弹力绷带固定经口气管插管的效果,合理选择安全有效的固定方法。方法将140例心脏术后行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采用自制Y型优力舒弹力绷带行平行减张法固定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用橡皮膏胶布行十字交叉法固定气管插管。从两组患者面部皮肤状况、气管插管固定效果、固定气管插管所需时间及患者头面部舒适度4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面部皮肤状况、固定气管插管所需时间及患者头面部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固定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力舒弹力绷带平行减张法固定经口气管插管在面部皮肤保护、患者头面部舒适度及固定气管插管所需时间3方面,要明显优于使用橡皮膏胶布十字交叉固定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虹,李雪莉,向卉,陈文龙
    护理学报. 2015, (10): 45-46.
    摘要 ( 2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音乐运动疗法联合集体午餐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附近2所小学单纯性肥胖儿童73名,为了避免儿童在干预过程中相互影响,将其中1所小学单纯性肥胖儿童作为观察组(n=39),另1所小学单纯性肥胖儿童作为对照组(n=34)。观察比较两组儿童干预3个月末肥胖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儿童肥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末观察组肥胖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音乐伴随中可促进单纯性肥胖儿童有效运动,运动增加了机体能量消耗,减少了体内脂肪蓄积,进而减轻体质量;同时集体进行营养午餐,合理饮食。音乐运动疗法联合集体午餐应用于单纯性肥胖儿童,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黄月佳
    护理学报. 2015, (10): 47-48.
    摘要 ( 0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评估流程对早期识别重症患儿的作用。方法通过对临床护理评估的内容及程序进行优化,从气道、呼吸、循环3方面的评估项目对危重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评估,对实施前(2012年10月—2013年9月)后(2013年10月—2014年9月)的评估执行时间进行对比,以评价护理效果。结果优化护理评估流程实施前,常规护理评估流程执行时间(15.00±0.75)min,实施后护理评估流程执行时间(3.50±0.85)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临床护理观察中,应用优化护理评估流程,能帮助护士快速判断患儿的病情和危重程度,及时识别危重症患儿,便于尽早干预以保障患儿安全。
  • 白素萍,陈红波,徐伟,杨慰芳,徐海峰
    护理学报. 2015, (10): 49-50.
    摘要 ( 1 ) PDF全文 ( 7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50例老年性聋患者纯音听阈测试的护理。测试前做好隔声室环境准备、语言沟通技巧,注意老年患者需熟悉各种声音及按键练习,注意气导骨导测试要求及耳道塌陷患者测试方法。以及气导骨导测试中护理。本组患者1次性测试结果准确42例,不准确5例,其中1例因耳道塌陷,1例骨导测试时骨振器移位,其余3例伴有耳外伤患者,其主观听阈有夸大听力损失,5例患者均复测结果准确。2例合并梅尼埃病测试过程中断,骨导测试时突发旋转性眩晕及自主神经反射症状,测试者立即打开隔声室门,搀扶患者迅速躺下静卧闭眼、吸氧、安抚患者,经相应处理后完成测试。1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女性患者,骨导测试时出现气喘、心慌等症状,患者放弃测试,给予半卧位、吸氧,转至急诊科观察。
  • 张彤,刘洋,张圣洁
    护理学报. 2015, (10): 51-52.
    摘要 ( 0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1例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儿行腹腔镜卵巢畸胎瘤剔除术中护理经验。充分做好术前访视准备,术中器械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无瘤技术操作,注意标本收集、避免交叉感染;巡回护士严格控制气腹压力,重视术中患儿体温管理及参观人员的管理。本例患儿行腹腔镜卵巢畸胎瘤剔除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量100 mL,手术时间50 min,术后安返病房。
  • 罗琦,陈红梅,翟跃军,宋玲
    护理学报. 2015, (10): 53-54.
    摘要 ( 1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7例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剖宫产术的护理经验。因患者病情较重术前做好人员,巡回及洗手护士需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及良好的应急抢救能力;术前做好建立体外膜肺氧合辅助系统的手术物品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控制输液量及滴速,采用双下肢电动气压驱血带仪,减少术中回心血量,并做好体温管理。本组7例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顺利完成剖宫产手术,术后均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并痊愈出院,产妇平均住院时间为12.6 d,7例新生儿均存活。
  • 肖娟,李艳
    护理学报. 2015, (10): 55-57.
    摘要 ( 0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自主学习准备度与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为实施相应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本科护生多维度心理控制源量表、自主学习准备度量表,对201名在校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和相关性检验。结果有效问卷193份,本组本科护生的自主学习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得分为(150.57±16.30)分;心理控制源得分为(3.58±0.34)分,处于较高水平;倾向于内控型。本科护生自主学习准备度与心理控制源呈一定正相关(r=0.186~0.215, P<0.01),心理控制源中内控型对本科护生自主学习准备度的解释量为16.4%。结论心理控制源对本科护生自主学习准备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转变心理控制源归因方式是提高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 叶丽霞,岑宪铭,李尧,邹荣华,莫蔚,谭远彩
    护理学报. 2015, (10): 58-60.
    摘要 ( 0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开展健康教育对大中专院校学生献血知信行的影响。方法抽取梧州学院、梧州职业学院1933名学生,对其进行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于开展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8个月末,进行无偿献血知信行问卷调查,对比健康教育前后的结果差异。结果健康教育前献血意愿率为50.13%,健康教育后为54.98%,提升4.85%;健康教育前献血人数为402名,健康教育后为634名,提高36.59%;健康教育前献血总量为125800 mL,健康教育后为228100 mL,提高44.85%。结论对大中专院校学生实施献血健康教育,能提高他们的献血相关知识水平,增强他们对献血的积极态度,从而有效提高大中专院校学生的献血人数和献血量。
  • 石镁虹,章桦,蔚坤妍,黎兰,代凤玲,鞠梅
    护理学报. 2015, (10): 61-64.
    摘要 ( 0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明确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压力源,了解工作疲溃感程度,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养老护理员压力源调查表、工作疲溃感量表,对泸州市98名养老护理员进行问卷调查,对2个量表得分进行统计描述,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组养老护理员压力源(2.63±0.25)分,为中度压力水平。工作疲溃感也处于中等水平,情感耗竭(24.91±5.38)分,工作冷漠感(12.00±4.18)分,工作无成就感(21.04±5.75)分;排名前3位的压力源条目依次为:工作负担过重、工资待遇及发展前景不好、老人不合作及护理风险。压力源均与工作疲溃感中的情感耗竭和工作无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工作负担过重、工资待遇不好、老人不合作及护理风险3个压力源是导致养老护理员疲溃感的主要原因;提示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增加行业吸引力,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改善工资待遇,加大职业发展空间,加强科学管理等方法减少压力,减轻养老护理员的工作疲溃感。
  • 蒋小剑,朱正刚,阳珍金,韩萍,叶春桃,李红梅
    护理学报. 2015, (10): 65-67.
    摘要 ( 0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干预方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TH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前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居家护理干预方案,包括发放《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居家康复护理手册》、DVD康复训练视频、康复训练路径表及随访干预。结果干预组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出院后1年生活质量量表内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总体感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居家护理干预方案能显著提高THA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章晓峰,王琴,李玉辉,王明霞
    护理学报. 2015, (10): 68-69.
    摘要 ( 0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东莞市洪梅镇和厚街镇重性精神病患者现状,为制定一套本社区行之有效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社区个案化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查阅2011年3月—2013年12月东莞市洪梅镇和厚街镇辖区内,排查出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资料,导出患者数据信息,进行回顾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3月—2013年12月,确诊并录入重性精神病患者1473例,其中患病率最高的为精神分裂症,占53.20%,年龄18~44岁占49.22%,小学文化占46.71%,已婚占58.32%,贫困占86.76%。1473例患者中,坚持规律服药660例,占44.81%,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占44.81%。结论东莞市洪梅镇和厚街镇重性精神病患者中,文化层次低、服药依从性差者接近半数,经济地位低者达86.76%,容易引起自身社会功能衰退和发生肇事、肇祸事件,应提高认识,建立一套有效的社区管理方案。
  • 吴倩,刘红玲,赵英杰
    护理学报. 2015, (10): 70-71,72.
    摘要 ( 0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在心胸外科病区一级护理质控管理中应用岗位查检表,提高护理人员自我控制的依从性,增强自我管理的意识。方法制定岗位查检表,表格以各岗位说明书为纲领,按照专科护理要求,在综合岗位工作规范、工作标准等基础上制定,充分考虑各岗位工作流程,注重护理效果的床旁确认,查检表分为为眉栏及查检项目,查检项目根据岗位工作内容进行分项。自2014年2月起,将岗位查检表应用于心胸外科各护理岗位中,对临床各项护理工作进行一级质控。结果使用岗位查检表后,抢救物品药品完好率提高至100%;基础护理合格率提高至98.3%;危重症护理合格率提高至96.5%;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提高至100%。结论在病区一级护理质控管理中应用岗位查检表,有助于全面提高病区护理质量。
  • 张媛媛,王玉龙
    护理学报. 2015, (10): 72-73.
    摘要 ( 0 ) PDF全文 ( 4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医用铝塑组合盖开启起子的设计与应用。在普通啤酒瓶开瓶起子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设置卡口、挡片和卡弧。通过改进的铝塑组合盖开启起子的试用,有效避免滑脱现象的发生,其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开启速度快、效率高,而且不会损坏塑盖和铝盖,有利于铝塑盖的回收再利用。
  • 杨骏,王艺敏
    护理学报. 2015, (10): 74-76.
    摘要 ( 0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提高骨科抢救记录水平,避免护患纠纷。方法分析骨科传统记录单存在的不足,制作骨科实时抢救记录单,其包括3大部分,第1部分为病情记录,将抢救时必须观察记录的要素全部列出,选用拼音第一个字母为代码填写;第2部分为处置记录,包括抢救时所有的常用措施,以打勾形式体现;第3部分为用药情况,将骨科抢救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及常规或常用的稀释溶液、用药途径、剂量列于表格中,执行者在相对应的格内填上执行时间及签名。结果骨科实时抢救记录单在抢救时间、措施的记录方面明显优于传统记录单,不仅漏或错记录的情况少见而且节省护士时间,同时在抢救用药方面更加规范,方便护士执行。结论骨科实时抢救记录单优化与简化了护士抢救工作中的记录,对护士抢救工作起规范化的指导作用,同时为防范医疗纠纷提供了原始依据。
  • 金晓红,殷烨,时萍
    护理学报. 2015, (10): 77-78.
    摘要 ( 0 ) PDF全文 ( 4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小儿惊厥急救箱的制作和临床应用。小儿惊厥急救箱体积为长22.5 cm、宽16 cm、高18 cm,箱体内有上下2层。箱内放置小儿惊厥常用抢救药品及物品,药品包括地西泮注射液、注射用苯巴比妥钠、20%甘露醇注射液等,物品包括静脉穿刺、注射、吸氧、消毒等用物。经临床应用,观察护士准备小儿惊厥抢救药品、物品时间,采用小儿惊厥急救箱护士所需时间为(20.29±4.44)s,采用抢救车护士所需时间为(26.98±2.99)s,小儿惊厥急救箱组护士准备小儿惊厥抢救药品、物品所需时间短于抢救车组(t=3.949,P<0.01)。小儿惊厥急救箱轻便、易取,能满足小儿惊厥急救需求,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