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 ›› 2019, Vol. 26 ›› Issue (2): 9-12.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2.009
彭蕾, 陈雪妹, 龚海燕, 许方蕾
摘要: 目的 建立一套规范、系统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接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接诊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型为框架,应用文献回顾、现场跟踪等方法,结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指南,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和层次分析法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急性脑卒中患者接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通过2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02和0.836;变异系数为0~0.136协调系数值为0.325和0.361,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形成了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接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接诊护理质量指标体系权重层次分明,指标明确,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能有效的提升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1] 陈易. 让申城500万人都能识别脑卒中-上海启动“抗击卒中三年行动计划”[J].康复,2017,12(12):10-11. [2] 石宝洋,靳航,杨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35(3):275-278. [3] 王岗,方邦江,于学忠,等.2018美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解读[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4):289-295. DOI: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8.04.001. [4] 彭蕾,奚妹,陈雪姝.应用Delphi法构建急性脑卒中患者接诊护理路径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 22(22):3114-3117.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6.22.002.[5] 杨莘. 中国脑卒中护理指导规范[R].北京:国家卫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2016:1-72. [6] 张海燕,陈杰,简伟研.护理质量评价关键环节解析及案例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5):456-458. DOI:10.3969/j.issn.1672-1756.2014.05.003. [7] 孙晋洁,孙永强.基于德尔菲法和分层研究法的胃肠外科专科护理敏感监测指标的构建[J].护理学报,2018,25(18):30-33. DOI:10.16460/j.issnl008-9969.2018.18.030. [8] 陈园园,陈莉莉,栾晓嵘,等.基于三维质量结构的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33(28):2214-2219.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7.28.014. [9] Liu S W, Singer S J, Sun B C, et al.A Conceptual Model for Assessingquality of Care for Patients Boarding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Structure- process-outcome[J]. AcadEmerg Med, 2011, 18(4):430-435. DOI:10.1111/j.1553-2011. 01033.x. [10] 黄喆,王志芳,叶姗.虚拟现实概念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基于层次分析法[J].现代商贸工业, 2016,37(22):103-105.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2.049. [11] 刘花艳,徐湘蓉,张玉,等. JCI标准下分诊与接诊方式对危重症患儿安全接诊的影响[J].护理学报, 2014,21(10):17-19.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4.10.030. [12] 刘文婷,尹安春,张秀杰,等.ICU护士结构性授权与病人安全文化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学报, 2016,32(6):17-21.DOI:10.16460/j.issnl008-9969.2016.06.01. [13] 彭蕾,陈佳春,陈雪妹.脑卒中患者早期体温控制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7):42-44. DOI:10.3969/j.issn.1008-9993.2016.17.011. |
[1] | 陈恩琳, 莫丰菱, 庄泽明, 张明哲, 周佳坤, 黄丽芳, 纪龙飞, 张莉芳. 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评估工具的范围综述[J]. 护理学报, 2025, 32(3): 43-49. |
[2] | 牛青梅, 喻英, 张倩, 贾雅甜, 田宇.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构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访管理评价指标体系[J]. 护理学报, 2025, 32(2): 70-73. |
[3] | 李珂, 贺雨琼, 李雨蔚, 常颖. 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干预研究的范围综述[J]. 护理学报, 2025, 32(1): 50-55. |
[4] | 林丽华, 盖薇, 王语璇, 尹丽丽, 吕郑晗, 陶艳玲. 自我同情在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与病耻感的中介作用[J]. 护理学报, 2024, 31(9): 15-19. |
[5] | 李丁丁, 王帅有, 朱杉杉, 郭鑫, 张会敏, 王宏茹, 潘勤. 脑卒中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评估工具的范围综述[J]. 护理学报, 2024, 31(9): 48-53. |
[6] | 陈杰, 赖静, 王城阅, 徐良英, 晏娟, 罗雪.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理论的ICU护理人文关怀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9): 54-59. |
[7] | 郑亚楠, 郭惠娟, 张振香, 蔡姝倩. 脑卒中半失能患者自我接纳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8): 1-6. |
[8] | 王冰冰, 马英芝, 孙小卫, 杨琴, 肖江琴.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与配偶二元应对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8): 7-12. |
[9] | 薛荣, 张开利, 陈保云, 马荣慧, 张雨欣. 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多维衰弱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6): 6-12. |
[10] | 陈芳, 杨旻斐, 姚晓月, 周诗博. 杭州亚运会定点医院院内护理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 护理学报, 2024, 31(6): 35-38. |
[11] | 陈坚, 项丽君, 罗彦嗣, 陈建辉, 崔艳丽, 廖琳, 颜明玉, 张晓梅.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互联网+”延续性康复管理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24): 1-6. |
[12] | 周春香, 饶媛, 崔梦娇, 商芷颖, 张天岚, 裘奚晨卉, 秦艳萍. 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智能康复设备在脑卒中患者步态康复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 护理学报, 2024, 31(24): 44-50. |
[13] | 王婷婷, 沈文彬, 李温荣, 陈滢滢, 时佳静, 张睿, 魏亚培. 淋巴康复护理工作室的构建与运行效果评价[J]. 护理学报, 2024, 31(23): 45-48. |
[14] | 张煌霞, 李壮苗, 罗文楠, 李秀霞, 黄惠香, 林颖欣. 四子散角针原穴敷贴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24, 31(20): 1-7. |
[15] | 袁佳琳, 杨玲玲, 刘晓慧, 甘茹, 杜瑄, 高海花, 杨小萍, 王慧娟. 308名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4, 31(2): 27-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