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3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2-25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郭林芳, 张培莉, 侯晓雅, 李滢, 曹敏, 高超越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肝癌化疗患者线上线下结合营养干预方案,以期为患者提供规范的营养干预措施。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法初步拟定肝癌化疗患者线上线下结合营养干预方案,于2023年5—7月通过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方案内容。结果 18名专家完成函询,2轮有效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5%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8和0.92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48和0.277,最终确定干预方案9个一级条目,26个二级条目和58个三级条目。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肝癌化疗患者线上线下结合营养干预方案,内容较全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 张玺, 黄静, 汪天华, 李燕, 曹沅, 李明惠, 余立平
    护理学报. 2025, 32(4): 6-1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引进英文版发育障碍儿童养育心理韧性量表,并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 通过翻译、回译、跨文化调适和预调查,形成中文版的发育障碍儿童养育心理韧性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对408名发育障碍儿童父母进行调查,检验中文版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发育障碍儿童养育心理韧性量表包括2个维度,11个条目,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0.179%。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807,2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720、0.810,量表总体的奇偶折半信度为0.838。量表的全体一致内容效度指数为0.875,各条目水平内容效度为0.889~1.000。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拟合良好。结论 汉化后的发育障碍儿童养育心理韧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国内发育障碍儿童父母养育心理韧性的调查。
  • 李丹妮, 邱丽燕, 吴隆燕, 谭铮可可, 陈欣, 杨丽
    护理学报. 2025, 32(4): 12-1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4.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前交叉韧带损伤日间手术患者恐动症的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3年5—7月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日间手术中心203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Tampa-17量表、疼痛灾难化量表和康复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前交叉韧带损伤日间手术患者恐动症的潜在剖面分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及决策树模型探讨其分类影响因素。结果 前交叉韧带损伤日间手术患者恐动症分为2个潜在剖面,分别为高恐动—运动回避型(54.5%)和低恐动—运动倾向型(45.5%)。性别、文化程度、康复自我效能感、疼痛灾难化是前交叉韧带损伤日间手术患者恐动症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疼痛灾难化位于决策树模型根节点。结论 前交叉韧带损伤日间手术患者恐动症可分为2个潜在剖面,疼痛灾难化是其核心影响因素,应根据不同类别的患者特征制定针对性康复干预指导,以降低患者术后恐动症水平。
  • 田美雨, 王翠玲, 高若男, 田佳, 刘怡
    护理学报. 2025, 32(4): 18-2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4.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妇科肿瘤科护士性健康照护培训方案。方法 成立研究小组,进行文献回顾,结合妇科肿瘤科护士和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访谈结果,初步拟定妇科肿瘤科护士性健康照护培训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最终确定妇科肿瘤科护士性健康照护培训方案。结果 2轮函询专家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1,最终形成包含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考核评价的妇科肿瘤科护士性健康照护培训方案。结论 构建的性健康照护培训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为妇科肿瘤科护士的临床性健康照护培训提供了参照依据。
  • 护理教育
  • 彭琦, 吴婉英, 谢玲女
    护理学报. 2025, 32(4): 24-2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4.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在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培训中的的实施路径及效果。方法 选取浙江省2020年48名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培训学员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即理论授课(传统面授)5周,临床实践8周;选取2022年48名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培训学员为试验组,在常规的教学方法基础上,采用基于ADDIE模型框架的案例教学实施路径,在培训结束后,评价2组专科护士的测试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的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ADDIE模型框架的案例教学实施路径能帮助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 文献研究
  • 杜易梅, 刘莉, 郭立丽, 卢吉, 付苗苗, 刘杰
    护理学报. 2025, 32(4): 28-3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4.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阐述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性健康的相关研究进展,为开展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性健康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国内外文献研究,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性健康的评估、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性生理健康、性心理健康、伴侣关系健康及性社会文化健康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可用于评估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性健康的评估工具有性健康问卷、性功能指数量表、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性幸福感量表等,评估工具多为国外开发,我国相关研究少见;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性健康受疾病及治疗、生理、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干预措施有心理干预、物理疗法与运动干预、药物干预等。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性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未来可基于现有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文化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性健康评估工具,探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性健康教育方案及干预方案,并开展相关的干预研究。
  • 循证护理
  • 蔡莹莹, 凌晨, 刘绵珠, 周杰, 张俊峰, 陈连华, 田潇飞, 罗斌, 陈梦云
    护理学报. 2025, 32(4): 34-4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4.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成人癌痛评估与管理指南的方法学质量。方法 检索国内外指南网、专业网站和原始研究数据库,检索成人癌痛评估与管理相关指南,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2月15日。由7名研究者采用2017版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 evaluation Ⅱ,AGREEⅡ)对指南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最终纳入15部指南,其中,国内指南1部,国外指南14部。15部指南6个领域的平均标准化得分分别为:范围和目的(87.88%)、参与人员(54.50%)、严谨性(58.40%)、清晰性(82.17%)、应用性(41.67%)、独立性(75.00%),整体得分中等偏上。结论 目前成人癌痛评估与管理的指南主要来源于国外且方法学质量有待提高。未来应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质量本土化指南,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指引。
  • 张静, 彭焕椽, 陈佳, 鲁永锦, 刘克玄, 侯晓敏
    护理学报. 2025, 32(4): 41-4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索、评价并整合预防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提供可靠的循证依据。方法 运用循证护理方法,按照“6 S”模型检索相关文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Meta分析、证据总结,检索时限建库至2024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分级与汇总。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25篇文献,包括5篇临床决策,11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6篇系统评价,从术前、术中、术后3个方面凝练出13个证据主题,术前患者准备、病情优化、皮肤准备、定植菌去除;术中手术室和人员管理、皮肤消毒、预防性抗生素、局部用物、体温管理、胸骨闭合;术后伤口管理、及时拔管、左心辅助装置泵缆线护理。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的最佳证据,可为医护人员开展循证实践提供依据,更好地指导临床。
  • 李垚, 陈小敏, 夏敏, 吴茜, 张琳, 陈叡喆, 葛莉丽, 吴逸梅
    护理学报. 2025, 32(4): 48-5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4.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全面系统地收集国内外用于评估肿瘤患者衰弱的工具,总结分析工具的基本特征,为医护人员选择肿瘤患者衰弱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9个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CINAHL Complete、EMBASE、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20日。提取肿瘤患者衰弱评估工具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范围综述对检索结果形成规范化报告。结果 最终检索出16 819篇中英文文献,纳入1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筛选出18种应用于肿瘤患者的衰弱评估工具。结论 现阶段常见18种衰弱评估工具应用在肿瘤领域9个病种,半数以上呈现出较好的评估效用,根据患者特征及应用需求选择适合工具,目前尚无肿瘤衰弱评估统一标准。
  • 临床护理※内科护理
  • 郑小静, 严红虹, 李慧景, 陈思涓, 陈秀梅
    护理学报. 2025, 32(4): 53-5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4.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和验证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我科2020年4月—2021年6月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共232例,将其是否发生低血糖分为低血糖组(n=67)和非低血糖组(n=165),回顾性分析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验证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 经分析发现,Child-Pugh分级 C 级(OR=9.050,95%CI:2.911~28.130,P<0.001)是肝细胞癌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糖化血红蛋白(OR=0.504,95%CI:0.325~0.780,P=0.002)是保护因素。回归模型为:Y=2.317+0.056 ×Child-Pugh分期(B)+2.203×Child-Pugh分期(C)-0.686×糖化血红蛋白;ROC曲线面积为0.737(95%CI:0.660~0.814),灵敏度为53.7%,特异度为87.3%,模型验证结果:ROC曲线面积为0.827(95%CI:0.727~0.927),灵敏度为55%,特异度为81.8%,提示本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结论 肝细胞癌伴低血糖症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识别低血糖高危人群,为医护人员采取前瞻性护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 临床护理※外科护理
  • 刘璐, 朱钰, 曹义, 张华, 彭玉娜
    护理学报. 2025, 32(4): 59-6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4.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基于不同目标温度的体温管理策略在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术中体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中心接受腹腔热灌注化疗的120例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按照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体温管理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不同目标温度的体温管理方案。观察2组患者在腹腔热灌注化疗开始前(T1)、灌注15 min(T2)、灌注30 min(T3)、灌注45 min(T4)和结束灌注即刻(T5)膀胱温和食道温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中-重度高热、血压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心律失常和术后寒战等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于治疗后3个月回访患者,观察术后生存和肿瘤复发情况的差异。结果 热灌注开始后,在T3~T5时,观察组患者的食道温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中-重度高热、血压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心律失常和术后寒战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术中接受基于不同目标温度的体温管理可有效预防核心温度过度升高,降低围手术期高热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 李疆伟, 王树君, 李长仔, 胡宝山, 焦桂梅, 张卫红
    护理学报. 2025, 32(4): 64-6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4.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压力应对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方案在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6例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住院护理及出院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压力应对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方案,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2周末对2组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心理压力、负性情绪、自我管理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12周末,观察组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结肠造口压力得分为(59.80±9.61)分、焦虑情绪得分为(13.53±2.55)分、抑郁情绪得分为(7.77±2.69)分,肠造口自我管理得分为(110.02±10.14)分,优于对照组[(68.47±10.82)分、(16.84±4.33)分、(11.65±3.76)分、(95.10±8.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压力应对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方案可降低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心理压力、缓解负性情绪并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 马小兰, 徐维昉
    护理学报. 2025, 32(4): 70-7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4.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冰水喷雾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口渴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4月在某医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时间先后分为为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冰水喷雾干预。记录2组患者口渴程度、口腔黏膜湿润度、静息唾液流率、围术期口渴不适评分、反流、误吸、呕吐及呛咳的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口渴程度、围术期口渴不适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静息唾液流率、口腔黏膜湿润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2组患者均无反流、误吸、呛咳情况发生,观察组有1例、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呕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冰水喷雾可缓解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口渴程度,提高患者术后口腔舒适度且安全可行。
  • 龚祖华, 孙丽, 谭璇, 张悦, 施丹, 程娟娟
    护理学报. 2025, 32(4): 74-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4.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础体征采集-比对-识别模式在肝胆外科术后心电监护期患者隐匿型病情变化早期识别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4年2—5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26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3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33例,构建基础体征采集-比对-识别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在术后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输液速率异常、腹胀、胸闷气促、出血倾向等病情变化时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隐匿型并发症、显性症状识别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分、恶心呕吐、腹胀、呼吸不畅、输液速率异常评分、出血倾向、呼吸困难等症状程度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构化基础体征采集-比对-识别系统根据新指南要求进行术前基线体征值监测,通过标准化处理后形成基础血压比对值,作为术后心电监护期患者体征值波动时的参考值,能较好地早期识别隐匿型的病情变化,能有效防控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对于临床有较好的推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