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32卷, 第13期 
刊出日期:2025-07-10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彭睿婕, 刘书蕃, 简旭梅, 邓仁丽, 杨艳, 李昌秀
    护理学报. 2025, 32(13): 1-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2097-6569.2025.1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以患者-家庭为中心(patient- and family-centered care,PFCC)的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沟通方案,为其在急危重症科室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4年1—5月,通过系统文献回顾构建方案框架,对ICU患者及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形成方案初稿,最终经过2轮专家函询,确定方案终稿并进行初步验证。结果 通过系统文献筛选纳入17篇文献,结合12例患者和12名家属的质性访谈结果(患者访谈提炼3个主题,8个亚主题;家属访谈提炼3个主题,9个亚主题),基于PFCC的主要内容拟出方案初稿。经15名专家2轮函询,权威系数分别为0.85、0.87,Kendall’s W分别为0.189和0.232(均P<0.01),最终形成包含5项一级条目(制定沟通策略、共享信息、参与沟通表达、回顾并总结ACP计划、评价沟通效果)、10项二级条目和30项三级条目的ACP沟通方案,初步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案可提高ICU患者的ACP准备度。结论 本研究经过文献回顾、质性访谈和专家函询构建的基于PFCC模式的综合ICU患者ACP沟通方案,具有可靠性和科学性。本沟通方案创新性地将PFCC模式融入到综合ICU患者的ACP沟通方案中,系统地将PFCC的尊严和尊重、信息共享、参与、协作四大主要内容具象化为可操作的沟通流程,使方案兼具理论深度和临床实用性。
  • 护理教育
  • 钟智鹏, 吴诗蓉, 黄燕梅, 冯爱连, 李娜, 黄秋萍, 凌传仁, 毛振辉, 邓秋迎
    护理学报. 2025, 32(13): 8-1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2097-6569.2025.1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培训者培训模式构建基层护士急救技能分级培训方案,为基层急救护理技能培训的可持续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培训者培训模式为理论基础,在文献回顾及政策指南分析基础上初步构建条目池。2024年4-6月,利用便利抽样法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195所基层医院展开急救技能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形成专家函询问卷,2024年7-10月对15名急救培训、护理教育与护理管理领域的专家进行了2轮德尔菲函询,确立方案终稿。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30,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461和0.377(均P<0.001),第2轮函询的变异系数为0~0.240。基于培训者培训模式的基层护士急救技能分级培训方案包括2级方案,一级培训方案中一、二、三级条目分别为3、12、40项;二级培训方案中一、二、三级条目分别为3、11、35项。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培训方案内容科学可靠,具备可操作性、实用性及创新性,可为基层急救培训人才库建设与急救技能培训的可持续开展提供依据。
  • 林敏, 佘思婧, 林小晶, 庄龙娇, 柯淑芬
    护理学报. 2025, 32(13): 13-1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2097-6569.2025.1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护理信息学微课程在本科护理实习生护理信息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福建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届本科护理学专业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护理信息学教育,而干预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开展护理信息学微课程。通过成立教学团队,设计及开发微课程,并应用护理信息微课程教学模式。评价指标包括护生护理信息能力的自评量表和对课程的评价问卷。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护生护理信息能力总得分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生对护理信息微课程满意度的评价得分(4.89±0.23)分。结论 护理信息学微课程能够显著提高本科护理实习生的护理信息能力,护生对课程内容、制作质量、教学方式等方面给予高度认可,该课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教学推广价值。
  • 陈冬勤, 朱亚芳, 田凤美, 谭丽萍
    护理学报. 2025, 32(13): 18-2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2097-6569.2025.13.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科学、可行的神经内科专科护士培训方案,为我国神经内科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和半结构式访谈构建神经内科专科护士培训指标条目,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取18名专家进行3轮函询,形成神经内科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终稿。结果 3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0、0.887和0.912。最终方案包括5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和65项三级指标,各条目重要性的变异系数为0~0.240,肯德尔和谐系数(W)为0.162(P<0.001)。结论 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的神经内科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科学、可靠,能为我国神经内科专科护士理论与实践学习提供参考依据。
  • 文献研究
  • 张宇, 刘艳丽, 李洋洋, 胡重蝶, 侯富文, 张洁, 窦晓蓓, 盛广鑫
    护理学报. 2025, 32(13): 24-2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2097-6569.2025.13.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慢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为临床制定慢性疼痛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总结并分析AI的相关概念、在慢性病疼痛患者中评估诊断、症状预测、锻炼指导、药物管理、心理教育的应用现状及不足。结果 AI在慢性疼痛患者应用范围较广,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AI的算法公平性、数据安全性、应用普及性等方面存在挑战。结论 AI在慢性疼痛患者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研究应进一步验证AI对慢性疼痛患者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 郑明亮, 肖志田, 罗书立, 余婷, 宁佩
    护理学报. 2025, 32(13): 28-3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2097-6569.2025.13.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机器学习在住院患者坠床监测与风险评估的应用现状,为降低住院患者坠床伤害,提高住院安全,研发护理安全防护系统提供依据。方法 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方法的种类、坠床监测方法、风险评估工具以及应用效果,指出当前研究不足和应用的局限性。结果 传感器是构建机器学习数据库最常用的数据采集方式,当前有穿戴式、非接触式、混合式3种传感器;电子健康记录也是数据采集的方式之一;应用坠床监测与实时、非实时的风险评估,有助于临床降低坠床率和减轻坠床后伤害,护理人员应用满意度较高。结论 机器学习在住院患者坠床监测与风险评估中,具有个性化、敏感性及满意度高等特点,当前的临床应用中,存在传感器适用性不足、临床验证不足以及布置成本高等局限性。未来需开发新型低功耗、微型化传感器,深化多模态数据融合,开展临床实效研究,为护理安全实践提供智能化的支撑。
  • 循证护理
  • 牛海娇, 栾丽娜, 朱劲松
    护理学报. 2025, 32(13): 32-3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2097-6569.2025.1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文旨在对ICU患者家属代理决策的干预性研究进行系统的范围综述,归纳和总结现有干预的内容、形式、结局指标及干预效果,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Ovid、EBSCO、Cochrane Library等多个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7月20日。经过严格的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归纳总结了相关研究的结果与结论。结果 共纳入31项研究。研究的干预内容主要涵盖心理干预和决策信息提供2个层面。干预形式包括线上决策辅助工具、家庭会议、预先护理计划设置、决策清单发放及信息手册提供等。干预效果的评价维度包括代理决策者心理状况、代理决策工具使用效果、代理决策实施效果以及对ICU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结论 现有研究表明,ICU患者家属代理决策干预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但其实际应用效果仍需进一步深入分析。干预方案形式多元,未来应结合代理决策者的个体特征,进行个性化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王雪儿, 丁娟, 曾栩蕊
    护理学报. 2025, 32(13): 39-4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2097-6569.2025.13.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以期为未来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遵循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发布的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检索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1月30日,对文献进行纳入和汇总。结果 共纳入27篇文献。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因素、治疗因素、转运系统资源配置因素、转运过程因素等。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多因素影响机制,强调了在转运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细致评估和准备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关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影响因素的多中心、前瞻性的大样本研究较少,建议未来研究开展多中心协作研究,建立标准化的数据采集系统,为制定科学规范的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指南提供更可靠的循证依据。
  • 刘晓君, 杜中艳, 王立娜, 杨丽娟
    护理学报. 2025, 32(13): 45-5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2097-6569.2025.13.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青少年哮喘患者向成人医疗过渡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过渡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及相关学科专业网站中有关青少年哮喘患者过渡期管理的文献。由课题组成员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和整合证据。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指南6篇,专家共识4篇,最佳实践1篇,系统评价1篇。从过渡前规划、过渡准备、护理转移、过渡评价4个方面总结35条最佳证据。结论 青少年哮喘患者向成人医疗过渡管理的证据有利于开发本土化的过渡期模式,改善青少年哮喘患者的长期预后。
  • 调查研究
  • 戎柿澄, 杨宁琍, 梁辉, 臧燕, 花红霞
    护理学报. 2025, 32(13): 51-5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2097-6569.2025.13.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在减重代谢术后患者成人依恋与自我管理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减重代谢手术的20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减重代谢术后自我管理量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减重代谢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总分为(42.55±8.90)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为(49.89±11.18)分,成人依恋总分为(101.38±36.47)分。术后自我管理总分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r=0.578,P<0.001),与依恋焦虑总分和依恋回避总分呈负相关(r=-0.522、r=-0.566,均P<0.001),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与依恋焦虑总分和依恋回避总分呈负相关(r=-0.370、r=-0.343,均P<0.001)。减重代谢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在成人依恋与术后自我管理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25.50%。结论 领悟社会支持是减重代谢患者成人依恋与术后自我管理间的中介变量,提示临床护理人员应在术后早期引导患者感知社会支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系统,缓冲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对术后自我管理水平的削弱。
  • 陈冬, 孙同温, 郝庆娟, 程东阳, 张玉环, 李静静
    护理学报. 2025, 32(13): 56-6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2097-6569.2025.13.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大专护生学业无聊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0月选取黑龙江省某医药卫生类大专院校的935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学业无聊感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大学生获得感问卷和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大专护生学业无聊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大专护生学业无聊感总分为(44.75±13.56)分;回归分析显示,大专护生性别、年级、学业自我效能感、教育获得感和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进入回归方程(P<0.01),可解释总变异的42.3%。结论 本组大专护生学业无聊感处于中等水平,男性、高年级、低水平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教育获得感和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的大专护生学业无聊感水平较高。教育者可通过提高大专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教育获得感、强化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等方式,降低大专护生学业无聊感水平。
  • 崔慧英, 郝习君, 郭全荣, 马潇斌, 邢琰
    护理学报. 2025, 32(13): 61-6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2097-6569.2025.13.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失能老人子女照护者孝老伦理、照护技能在照护负担对老人照护质量影响机制中的多重中介作用。方法 便利选取唐山市5家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治疗的失能老人及其子女照护者共786对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Zarit照顾负担量表、老年人照护进程中子代孝老伦理知信行问卷、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技能缺陷评测量表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进行问卷调查,构建链式中介模型。结果 本组786对研究对象中,失能老人照护质量总分为(54.28±14.48)分,子女照护者的照护负担总分为(35.25±11.20)分,孝老伦理总分为(98.33±12.61)分,照护技能总分为(48.22±17.20)分。子女照护负担对老人照护质量的间接效应成立,总间接效应值为-0.210;其中子女孝老伦理和照护技能的特定中介效应分别占5.74%和24.94%,两者的链式中介效应成立,占总间接效应的比例为21.69%。结论 失能老人子女照护者孝老伦理、照护技能在照护负担与老人照护质量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成立。建议相关部门通过支持政策减轻子女照护负担,宣传孝老伦理观念、组织进行专业照护技能的培训和指导,进而提高失能老人照护质量。
  • 质性研究
  • 高慧英, 闫素华, 程培霞
    护理学报. 2025, 32(13): 66-7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2097-6569.2025.13.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院内心脏运动康复干预方案推行的障碍与促进因素,以促进院内心脏运动康复的成功实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14名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基于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制订访谈提纲,并以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作为编码框架对数据进行演绎分析,使用质性研究分析软件Nvivo11.0进行资料管理和辅助分析。结果 访谈涵盖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的4个一级主题,19个二级主题:变革领域(变革的来源、证据基础、可调整性、可试用性、复杂性、成本),外部环境领域(合作伙伴与关联、政策与法律、资金),内部因素领域(结构特征、沟通、文化、改革的迫切性、兼容性、激励制度、知识与信息的可及性),个体领域(需求、能力、动机),共凝练出12个促进因素、7个障碍因素、3个中性因素。结论 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院内运动康复的影响因素较多,障碍因素主要为运动方案复杂、成本增加、缺乏外部资金支持、缺乏专业化运动康复团队、激励机制不健全、运动康复动机欠缺。应根据障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建立专业化心脏运动康复团队,健全激励机制,增强团队运动康复动机,从而促进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院内心脏运动康复的顺利实施。
  • 袁彬彬, 王燕平, 孙静, 朱丽明, 田果
    护理学报. 2025, 32(13): 72-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2097-6569.2025.13.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心脏移植受者在出院准备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为其出院准备服务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4例心脏移植受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2个主题及10个亚主题:主观感知体验困境(出院决策意愿困境、多维负性情绪困境、移植症状管理困境、长期自我监测困境、生活习惯重构困境、规范用药管理困境、多重角色适应困境)及客观支持系统困境(医疗支持不足困境、家庭支持受限困境、社会支持缺乏困境)。结论 心脏移植受者在出院准备期面临主观感知体验与客观支持系统双重困境,凸显其内在压力与外部资源不足的交互影响,医护人员须系统、多维评估其出院准备状态并制定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促进其从医院向家庭的安全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