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0-03-25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卢婷, 应燕萍, 赵慧涵, 李倩, 徐谊, 凌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握力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握力在恶性肿瘤患者营养评估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收集广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15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测量其握力水平、人体测量学指标及实验室指标,使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2002,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分,Pearson相关分析握力与营养相关人体测量学指标、实验室指标及NRS2002营养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恶性肿瘤患者握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握力水平与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臂围、小腿围、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呈正相关(P<0.05),与NRS2002营养评分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血清白蛋白及NRS2002营养评分进入回归方程,共解释总变异的66.7%(P<0.05)。结论 性别、年龄、血清白蛋白及NRS2002营养评分情况是恶性肿瘤患者握力的影响因素。
  • 护理教育
  • 罗文平, 胡必梅, 刘海波, 陈小慧, 张园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校院合作共建《外科护理学》游戏库在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校院双方共同完善教学设计、案例资源,建设游戏资源库。选用2014级高职护理5~8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5、7班为观察组(n=113),6、8班为对照组(n=115)。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增加基于校院合作共建游戏库的课上课下游戏教学。观察比较2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笔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理论知识、临床应变能力、评判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技能操作总体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和学习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校院合作双方共建《外科护理学》游戏库能够提高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提升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满意度。
  • 护理管理
  • 王随琴, 关云, 李小妹
    护理学报. 2020, 27(6): 9-1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以社区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从西安市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有在档2型糖尿病患者中分别随机抽取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87例。观察组接受以社区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模式管理,对照组接受社区慢性病常规管理,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 6个月末和12个月末,观察组患者在饮食管理、血糖监测、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管理方面得分及自我管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组内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在饮食管理、用药管理、血糖监测、并发症与危险因素管理方面得分和自我管理总分依次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仅在并发症与危险因素管理得分和自我管理总分上依次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社区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糖尿病管理模式是有效和切实可行的,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 文献研究
  • 张文艳, 刘于, 张梦
    护理学报. 2020, 27(6): 12-1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低收入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现状,自我管理存在的问题、困难和改善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高血压的防控和慢病管理提供思路。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低收入人群高血压的患病、治疗、自我管理状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低收入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而治疗和控制率偏低,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担。在自我管理方面,服药和血压监测的依从性差,饮食结构不合理,盐摄入超标,缺乏运动方面的科学指导。多种形式的健康干预,如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健康教育课程等,对改善低收入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均具有积极作用。结论 提高低收入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对高血压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对低收入人群的高血压问题关注不足,相关研究亟待进一步开展。
  • 循证护理
  • 章明阳, 杜李百合, 罗小平, 章文军, 梁爱群, 常后婵
    护理学报. 2020, 27(6): 17-2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索并综合术前患者实施预保温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PICO模式构建循证问题,系统检索2009年1月—2019年12月发布在UpToDate、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英国国家健康与保健优化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德国科学医学会协会(Arbeitsgemeinschaft der Wissenschaftlichen Medizinischen Fachgesell Schaften, AWMF)、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egistered Nurses Association of Ontario, RNAO)、Cochrane Library、美国围手术期注册护士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Perioperative Registered Nurses, AORN)、美国围麻醉期护士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Perianesthesia Nurses, ASPAN)、CINAHL、医脉通、PubMed、CNKI、万方、Google学术数据库内所有相关证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由2名组内研究人员运用相关工具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及证据提取,小组成员共同分析综合最佳证据。结果 最终纳入11篇文献进入研究,包括指南4篇,系统评价5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1篇。提取48条证据,整合归为10类共28条最佳证据。结论 实施预保温是预防围术期低体温的有效措施,临床工作人员及管理者应根据医院资源、制度等在伦理审核允许的情况下实践最佳证据,以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围术期低体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裴露斯, 杨雪梅, 翟田田, 赵亚芸, 冯兰棱, 张迁
    护理学报. 2020, 27(6): 23-2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6.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冷冻疗法降低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数据库,获取冷冻疗法作为干预措施对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实施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6月,分别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根据纳排标准进行筛选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7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冷冻疗法能有效地降低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RR=0.62,95%CI(0.53,0.72),P<0.01],减轻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RR=0.37,95%CI(0.27,0.51),P<0.01],缓解疼痛以及减少止痛剂的使用[RR=0.13,95%CI(0.03,0.52),P<0.01]。在减少全肠外营养支持的需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结论 冷冻疗法可以明显降低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减轻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缓解疼痛以及减少止痛剂的使用,但在减少全肠外营养支持的需要方面缺乏证据支持,需要高质量的研究进行验证。
  • 调查研究
  • 谭蓉, 胡德英, 刘义兰, 罗凯燕
    护理学报. 2020, 27(6): 29-3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6.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患者自杀事件中第二受害者的体验及其支持需求现状。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5月选择湖北省8所三级综合医院经历患者自杀事件的73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患者自杀事件中第二受害者体验和支持需求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医院患者自杀事件中731名第二受害者体验所有条目均分为(3.20±0.76)分,支持需求所有条目均分为(3.46±0.44)分;不同工作年限的第二受害者,其患者自杀事件中第二受害者体验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工作年限、职称、职务的第二受害者,其患者自杀事件中第二受害者支持需求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患者自杀事件中第二受害者体验及支持需求均处于中等以上水平。经历患者自杀事件的第二受害者主要表现为心理和躯体的负性体验。工作年限1~5年的第二受害者,其在患者自杀事件中的体验得分最高;女性、工作年限6~10年、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职务为护士长的第二受害者,其在患者自杀事件中的支持需求得分最高。护理管理者应有针对性的设置培训内容,积极建立第二受害者支持体系,提供多样化支持资源。
  • 彭红, 刘春, 顾静, 唐梅, 陶莉
    护理学报. 2020, 27(6): 35-3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6.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肝癌术后患者灵性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肝癌术后患者灵性健康的干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四川德阳某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住院的148例肝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支持量表、中文版益处发现评定量表和中文版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灵性量表-12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肝癌术后患者灵性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 肝癌术后患者灵性健康总分为总分(27.78+8.54)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婚姻状况、肿瘤病理分期、家庭支持、益处发现是肝癌术后患者灵性健康的影响因素(P<0.01),共解释总变异的71.3%。结论 本组肝癌患者灵性健康处于中等水平,建议医务人员重点关注无配偶及肿瘤病理分期为Ⅲ期的肝癌术后人群的灵性健康,增加患者的社会支持力度,采用人生回顾、书写表露等干预方案最大化引导患者发现人生的意义和尊严。针对益处发现水平较低的患者,可以采用叙事护理等方案促进患者发现生命的意义及价值,协助患者采取积极途径认识-应对-适应癌症,从而提高肝癌术后患者灵性健康。
  • 临床护理
  • 陈梦云, 林淡珠, 许金微, 谢漫
    护理学报. 2020, 27(6): 39-4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6.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发热门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检分诊和疫情防控策略,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方法 以2020年1月20日—2月24日在我院发热门诊接受就诊患者和实施诊疗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一站式发热门诊,实施标准化预检分诊流程和疫情防控策略,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疫情期间发热门诊诊疗情况和管理效果。结果 预检分诊台接受就诊患者共22 382例,其中经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共1 314例,有湖北地区相关接触史患者共94例,接受进一步住院隔离治疗患者共52例,经发热门诊筛查后最终在感染科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共3例,期间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在岗医务人员共48名。所有患者均得到妥善诊治,未发生患者漏诊、患者和医务人员发生交叉感染现象及候诊、分诊和转诊期间医疗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感控督查共432人次,每周感控总体正确率由最初的93.60%提高到99.20%。结论 科学构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站式发热门诊,实施标准化预检分诊流程和疫情防控策略,有利于尽早筛查出疑似病例和感染病例,做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避免交叉感染,有助于推动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 包延乔, 张文俐, 边晓璐, 刘芳媺
    护理学报. 2020, 27(6): 44-4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6.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对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一线工作的护士心理症状的效果。方法 选取45名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工作的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症状的评估,针对心理问题和症状,由3名接受过叙事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通过电话或微信语音对其进行叙事护理干预,每周2次,干预2周。比较干预前后护士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差异。结果 本组护士70%~80%存在焦虑、恐惧症状,干预2周末,本组护士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9个因子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01)。结论 叙事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护士焦虑、恐惧、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等心理症状,使其积极地面对抗疫工作中的困难和应激症状,促进了其在抗疫时期保持一定的心理适应性和稳定性。
  • 乐琼, 张岚, 吴丽芬, 刘恋, 罗黎, 许路萍
    护理学报. 2020, 27(6): 48-5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6.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疫护士应急培训效果。方法 将120名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纳入应急储备的时间分为4批,每批30名。通过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培训管理小组,从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考核、培训督导与反馈等方面开展抗疫护士应急培训工作,通过抗疫护士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结果及培训满意度调查评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120名抗疫护士考核合格率为100%,护士对培训工作的满意度总分(19.85±3.62)分,处于较高水平。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疫护士应急培训能提升护士应急能力,保障护士职业安全及患者安全,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赵晓宇, 李敬娥, 冯晶
    护理学报. 2020, 27(6): 52-5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6.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士个人防护出现的问题找出对策,为制订更加完善的感染控制管理和提高护士应对个人防护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个人防护相关问题主要有:初入专病病区时,个人专业知识不足,病区布局欠专业导致个人感染风险高,个人防护规范和流程有待改进等;防护用具使用中,护目镜与面屏起雾、手套容易松落、防护用具引起压力性损伤,影响细致操作,给救治任务增加了难度,影响了工作效率。针对此,逐一制定了对策,包括:双人互相监督防护用品穿脱质量,明确工作区域划分,改良穿脱防护服流程;用洁肤柔涂护目镜与面屏,改变手套的材质、型号选择和佩戴方法,使用敷料进行面部预防性保护,等等。结果 执行防护难题的对策措施后,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初步做到了本病区的护士零感染。结论 分级防护必须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规范使用,碰到实际问题需要进行应对方法的探索与改进。防护重点在于防护意识要更新,从工作习惯、动作习惯去改变。
  • 彭静, 肖利, 孔维林, 谭琼, 黄爱红, 彭渝
    护理学报. 2020, 27(6): 55-5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6.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抗菌洗手液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疫一线防护中对复用护目镜的防雾应用及效果。方法 在穿戴防护装备时,先将反复消毒后的护目镜用抗菌洗手液内外擦拭,待干后戴上。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使用者进行认可度调查。结果 抗疫一线就地取材,采用抗菌洗手液对护目镜内外进行擦拭,有效规避起雾现象。52名医护人员每天累计使用护目镜约60副,无1名因使用抗菌洗手液擦拭后护目镜起雾现象,使用者认可度为100%。结论 使用抗菌洗手液对复用护目镜进行擦拭方法简单,防雾效果好,能保证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 楚黎君, 王洁, 贾玉段, 孙军
    护理学报. 2020, 27(6): 56-6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6.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流行期间定点救治医院医护人员感染防护与消毒措施,旨在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 全体医护人员接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防控指南、工作流程、防护措施、防护用具使用、终末消毒等相关知识培训;根据我院患者流动特点、区域划分等具体情况,全面评估不同科室医护人员可能接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源概率以及发生感染风险,以评估结果为依据,不同感染风险科室医护人员实施分级感染防护。结果 2020年1月10日—2月20日我院共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33例,普通住院患者2 071例,全院医护人员均未发生新冠肺炎院内感染。结论 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开展全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培训,不同感染风险科室采取不同分级感染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和终末消毒,是控制疫情在院内传播,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的重要保障。
  • 许世林, 刘云, 文罗娜, 邹得娥, 鲍敏锐, 梁威锋, 刘岩
    护理学报. 2020, 27(6): 61-6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6.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对血液透析伴有高磷血症患者血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伴高磷血症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予常规降磷方案及护理,观察组由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营养科和信息科组成的控磷小组进行协同治疗及护理,均干预3个月。干预前、干预3个月末比较2组患者血磷水平。结果 干预前,2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伴高磷血症患者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3个月末,观察组患者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高磷血症患者血磷水平干预效果优于常规降磷方案及护理。
  • 吴磊, 周济宏, 蒋琪霞
    护理学报. 2020, 27(6): 65-6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6.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压力性损伤继发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护理难点和效果,为临床识别和个体化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2例肛周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局部和全身评估,结合文献复习结果给予整体干预方案,术后随访至患者死亡或伤口愈合。结果 2例患者临床特征为感染持续时间长、局部异味重、组织脆性大、易出血,全身存在低蛋白、贫血。组织病理均检测为中、高度分化鳞状细胞癌。1例患者术中发现癌变已广泛侵袭至直肠后壁,极易引起肠瘘,给予大部减瘤术,术后抗感染敷料填充引流姑息治疗,随访1月因失血性休克死亡;1例患者行手术根治后伤口愈合,定期化疗,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 长期感染的压力性损伤继发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程度高、侵犯范围广、死亡率高。促进伤口愈合是预防癌变的关键,病理检查是发现癌变的关键,早期手术是癌变伤口治疗的关键。
  • 护理创新
  • 肖甜, 金环, 宋文君, 王琼, 肖敏, 冯军
    护理学报. 2020, 27(6): 69-7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6.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自制胃造瘘管腹袋降低长期经胃造瘘提供肠内营养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皮肤问题的发生。方法 选取我院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1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自制胃造瘘管腹袋进行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腰带固定,比较2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患者舒适度及皮肤问题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皮肤问题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胃造瘘管腹袋能够降低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皮肤问题的发生。
  • 李华, 高岩, 姜李
    护理学报. 2020, 27(6): 72-7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6.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胰岛素有效期标识网页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 设计胰岛素有效期标识网页,通过后台设置患者胰岛素用药相关信息后,在网页前台操作即可自动生成已录药品失效期和时间,打印有效期标识,并与应用信息化打印胰岛素标识前手写的标识比较其正确率及完成标识所需时间。结果 使用胰岛素有效期标识网页后标识正确率为100.0%,使用前为92.0%;使用后完成平均时间为83.2 s,使用前为194.4 s,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胰岛素有效期标识网页后提高了胰岛素有效期标识正确率,缩短护士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信息化打印胰岛素有效期标识方法科学、有效,不仅优化了护士的工作流程,而且能提高药品有效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其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
  • 周燕茹, 王丽娜, 葛晨希, 王凤, 赵霞
    护理学报. 2020, 27(6): 74-7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6.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一种多功能翻身枕在Ⅰ期压力性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符合Ⅰ期压力性损伤指征的12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多功能翻身枕,对照组使用传统翻身枕;比较2组患者有效卧位率、疮面愈合总有效率及患者对翻身枕使用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卧位率、Ⅰ期压力性损伤愈合总有效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功能翻身枕制作简单、倚靠舒适,护理依从性高,翻身效果良好,降低了Ⅰ期压力性损伤的持续恶化,提高了患者对翻身用具的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邵雪晴
    护理学报. 2020, 27(6): 77-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6.0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一种尿液标本采集装置的制作、使用方法和优点,为临床提供新装置以减少受检尿液被污染的机会,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方法 本尿液标本采集装置包括收集器、溢流孔、半月挡板、“空心”导流管、锥形导流口5个部分组成。对我科2019年1—6月住院需要留取尿常规的2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6.5%患者认为该装置设计合理,99.0%患者认为使用方便,97.5%患者认为减少污染,100%患者认为降低职业暴露风险,93.5%患者认为溢流孔、锥形导流口、空心导流管为该装置设计最合理的3部分。结论 尿液标本采集装置设计简单,采样便捷,减少污染,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