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2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9-01-10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张泱, 陈湘玉, 陈璐, 李红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评估老年脑卒中患者对居家环境改造的认知现状及需求,提供居家环境改造的科学依据,促进老年慢性病患者良好的生存状态。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访谈对12名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利用Colaizzi分析程序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和萃取主题。结果 访谈结构分析后呈现出2大问题,老年脑卒中患者对开展居家环境改造促进其良好的生存状态的效应认知不足;且对开展居家环境改造的动力还不足,子女的意见和改造金额的限制成为居家环境改造的障碍和困难;同时老年脑卒中患者对基本安全设施改造和绿色健康的居住环境有着较高的需求。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对居家环境改造与生存状态的效应缺乏正确的认知,还需要专业人员科学的引导、社会的支持和政府的关注,同时需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制作居家环境改造云平台。
  • 胡丽立, 刘怡素, 李佳, 王乐, 曾颖慧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芒硝袋外敷脐周联合足三里按摩对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各30例。观察组予芒硝袋外敷脐周联合足三里按摩。对照组1予单纯足三里按摩。对照组2予单纯芒硝袋外敷脐周。观察比较3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 3组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01);观察组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1);观察组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01);结论 芒硝袋外敷脐周联合足三里按摩能有效促进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比单一应用芒硝外敷或单一应用足三里按摩疗效更佳。
  • 代凤, 苏迅, 王蕾, 王君, 任兴华
    护理学报. 2019, 26(1): 8-1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置入PICC导管后握力大小对上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握球锻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的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7-8月收治的40例置入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使用握力器进行握力,并在超声监测下观察不同握力大小对静脉血管直径、血流速度和血管压力的影响。结果 患者在静息状态下静脉血流的血管直径为(4.18±0.83)mm,血流峰速度为(12.39±3.17)cm/s,静脉对血管壁的压力为(0.06±0.03)mmHg,不同握力大小下血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峰速度和血管压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不同握力大小下的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使用80%最大握力、90%最大握力、100%最大握力握力后静脉血流峰速度和静脉血管压力与静息状态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握力可有效增加静脉血流速度,加大静脉对血管壁的压力,未引起患者不适,可用于指导临床上置入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进行功能锻炼。80%最大握力~100%最大握力范围内的握力为患者功能锻炼时最适宜的握力大小,可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 护理教育
  • 杨文晴, 李晓杰, 周谊霞, 夏菁, 覃瑛, 李雪, 罗晶
    护理学报. 2019, 26(1): 12-1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联合微课在护理临床技能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贵州医科大学2015级本科2班级护理本科生共227名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甲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乙班为观察组,采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联合微课。2班级护理本科生在课程结束后均参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评估观察组护理本科生对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理论和操作考核中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总体得分为(52.77±5.14)分,满分60分,满意度总体处较高水平。结论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联合微课可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技能实训课程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护理本科生对案例式立体教学法联合微课教学满意度较高。
  • 护理管理
  • 王斌, 王琳, 李萍, 王洪梅, 吴莹玉, 卢学萍, 于天倩, 权琳, 黄霞
    护理学报. 2019, 26(1): 17-2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PICU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为科室护理安全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Delphi法对27名专家完成3轮有效函询,获得专家一致性意见,确定PICU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结果 3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6%、96.4%、100%,权威系数为0.899、0.900、0.910,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38、0.392,0.41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构建的PICU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包含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69个三级指标,各级指标选择意见逐步趋同。结论 建立PICU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可用于科室护理安全质量评价。
  • 高璐璐, 盛瑾倩, 李甜甜
    护理学报. 2019, 26(1): 22-2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分析选配信息管理护士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在我院各临床护理单元选配信息管理护士1名,对比选配前后护理质量管理指标的变化。结果 选配信息管理护士后,护理质量管理指标较应用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用信息管理护士前每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8%;选配信息管理护士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95%上升到98%。结论 选配信息管理护士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并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何静, 罗霞, 佘兮, 孙小莉, 褚玲玲
    护理学报. 2019, 26(1): 25-2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1.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高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警报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全院46个临床护理单元正在使用的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进行横断面调查。观察指标为警报阈值设置合格率,警报关闭 / 静音率及设备维护合格率。然后采用系统管理理论进行警报管理的专项改进,为期3个月,3个月后再次对以上3个指标进行横断面调查,对比改进前后结果。结果 采用系统管理理论进行警报管理专项改进后,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的警报阈值设置合格率由 63.1%提高至 91.8%,警报关闭/静音率由 34.5%降低至18.9%,设备维护合格率由27.8%提高至 9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系统管理理论能显著提高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警报管理效果。
  • 文献研究
  • 张鲁敏, 顾芬
    护理学报. 2019, 26(1): 28-3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1.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叙事护理在健康教育领域实践的具体形式、方法及效果评价进行分析,为叙事护理的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 检索国内外文献,从叙事护理概念及临床实践、叙事护理在健康教育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叙事护理在健康教育应用中涉及的对象、实施步骤、实施者及其资质、健康教育主题、方式法、评价指标及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叙事护理通过对故事叙说的倾听、吸收,使问题外化,帮助其重构疾病故事意义,发掘护理要点,并以口述、文字书写、音乐等多元化的叙事方式实践,但尚未有远期效果和评价的相关研究报道,并且国内护理人员对叙事护理的认识和叙事技巧均不足。结论 持续追踪叙事护理在健康教育应用中的远期影响及如何更好地展开叙事护理法,还有待更多实践和思考。
  • 翟莹莹, 杨姮, 周文琴
    护理学报. 2019, 26(1): 32-3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1.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癌症患者症状群相关概念及管理措施的综述,旨在为以后针对癌症患者不同症状群采用不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有关癌症症状群研究的文献,从症状群的定义、构成数量、前哨症状、核心症状及目前的非药物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当前癌症患者症状群的管理措施主要有: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教育干预、运动干预、中医技术及综合管理。结果 症状群的定义和构成数量尚未统一标准,前哨症状与核心症状是症状群研究的创新点;目前国内对于症状群的干预效果尚缺少高质量的研究。结论 对癌症患者症状群的干预效果研究仍是今后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应总结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积极探索适合癌症患者各症状群的干预措施,达到更好地改善癌症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
  • 吴祝凤, 殷彩欣, 徐琼, 崔诗敏, 徐茜雯
    护理学报. 2019, 26(1): 36-3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1.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母婴皮肤接触的实施方法和现状。方法 从母婴皮肤接触的临床意义、具体实施方法、国内外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产后早期母婴皮肤接触不仅有利于促进产妇泌乳,还可促进新生儿生理功能的发展。母婴皮肤接触可应用于阴道分娩新生儿、剖宫产新生儿及早产儿监护室中的新生儿。结论 在新生儿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无论足月与否,无论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均应尽早开始母婴皮肤接触。实施前要加强对产妇,尤其是初产妇的培训指导,实施过程中做好对母婴的观察和监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母婴皮肤接触的积极作用。
  • 李燕, 单亚维, 张翠娣
    护理学报. 2019, 26(1): 40-4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1.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慢性肾脏病中晚期患者体力活动干预研究现状和评估工具研究进展。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有关慢性肾脏病中晚期患者体力活动及评估工具的研究文献,活动方案从活动的强度、时间和频率、活动类型及安全性等角度进行分析总结,体力活动干预的评估分主观和客观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国内对该人群研究较少,国外研究较为全面深入,大部分推荐中等强度活动并逐渐重视抗阻运动,但干预方案在时间和频次上差异较大。体力活动干预评估方法多且杂,但缺乏针对性。结论 目前对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指导尚无统一标准,大多数学者推荐中等强度的活动,抗阻运动逐渐得到重视,但活动类型仍比较单一,而最适宜的活动时间和频率尚不明晰,安全保障不够充分。未来应重视我国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现状,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尤其是大样本、长周期的干预或回顾性研究,以明确高强度活动的适用性、最佳的活动时间和频率等问题,从而构建最适宜这类患者的活动方案。
  • 调查研究
  • 黄艳彬, 谢艺璇, 钟俊, 叶碧容
    护理学报. 2019, 26(1): 45-4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1.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跨文化护理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医学院校跨文化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便利抽取福建省2所医学院校护理专业2018届实习护生384名,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医学情景跨文化交际能力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实习护生的跨文化护理能力得分为(113.91±23.1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课程学习经历、护理外籍病人的经历和跨文化接触途径对实习护生跨文化护理能力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习护生跨文化护理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受教育程度、课程学习经历、护理外籍病人的经历及跨文化接触途径对其有重要影响。护理院校需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师队伍,注重医教协同,增加跨文化接触途径,以提高实习护生跨文化护理能力。
  • 张灵幻, 徐鹏飞, 王娟
    护理学报. 2019, 26(1): 50-5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1.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应对疲惫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1—6月在我院治疗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294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明疲惫评估量表和社会关系质量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应对疲惫的影响因素。结果 294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应对疲惫总分为(11.78±1.04)分,应对疲惫发生率为65.3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社会关系质量总分、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合并症种类、是否自我照顾进入回归方程(P<0.05),共解释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应对疲惫变异的87.2%。结论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应对疲惫得分处于较高水平, 社会关系质量总分、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合并症种类、是否自我照顾是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应对疲惫的主要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应多维度考虑疾病因素、社会因素等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重点关注家庭收入低、自费治疗患者的心理干预;加强存在合并症及自理能力下降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疾病管理能力与自我护理能力;发挥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提高社会关系质量,从而改善患者的应对疲惫状况。
  • 临床护理
  • 刘艳, 周燕, 卢筱华, 赵宛鄂, 吴鸿艳, 刘喻, 李艳萍
    护理学报. 2019, 26(1): 55-5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1.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我院非内分泌科进行胰岛素泵治疗管理中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6月在我院内非分泌科住院的263例胰岛素泵治疗的非危重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3类:围术期患者153例,非围术期患者10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8例;所有患者均使用美敦力712型胰岛素泵治疗,对期间发生低血糖事件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 263例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非危重症患者中有96例(36.5%)发生低血糖,共194次,其中126次(64.9%)患者发生无症状低血糖,有症状次数为68次(35.1%)。主要原因为胰岛素剂量过量、患者胃纳差、围术期患者饮食调整、不合理进食、护士操作错误等。结论 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现况不容乐观,分析低血糖发生的原因,了解低血糖发生的时间段,发现隐匿性低血糖,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有助于减少非内分泌科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中低血糖发生的次数;同时也为非内分泌科医护人员在糖尿病的治疗和护理上提供依据和方法。
  • 刘璐, 金金花, 谢俊, 冯晨晨
    护理学报. 2019, 26(1): 59-6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1.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1例由抗精神病药物诱发获得性QT间期延长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救治与护理经验。对患者进行24 h的心电监护,严密关注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心律及心电图的变化,在第一时间进行除颤,配合医生进行电复律,及时识别临时起搏器的异常工作情况,正确使用抢救药物以及补钾补镁药物;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出院时进行健康指导。该患者在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后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经过15 d的治疗与护理后,患者康复出院。
  • 卜凡莉, 彭南海, 黄骞, 黄迎春
    护理学报. 2019, 26(1): 62-6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1.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1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肠部分切除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救治成功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入院时重视血栓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溶栓治疗时严密观察病情,警惕出血;对急性肺栓塞先兆症状提高警惕,及时报告,严密观察;肺栓塞溶栓期间,警惕二次栓塞和出血;再次手术后,及时排查血栓风险,做好术后康复护理,防止病情复发。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本例患者治愈出院。出院前未见血栓形成,肠道缺血症状明显改善,已行全肠内营养支持,无腹痛、腹胀等不适。
  • 陈钰仪
    护理学报. 2019, 26(1): 65-6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1.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不同受孕方式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生期结局。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分娩的的1 83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辅助生殖组298例,自然受孕组1 541例,比较2组间母婴围生期结局。结果 与自然受孕组相比,辅助生殖组孕妇年龄偏高,超重率偏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辅助生殖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严重子〗前期、剖宫产以及早产发生率高于自然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辅助生殖受孕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期高血压、严重子〗前期、剖宫产以及早产等不良分娩结局风险增加。
  • 心理卫生
  • 刘娜, 吴迪, 柳琴, 程菡, 杜晓丽, 张银玲
    护理学报. 2019, 26(1): 68-7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1.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情绪劳动策略在调节模式和护士工作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便利抽样抽取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84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节模式量表、情绪劳动量表及工作满意度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建立和检验情绪劳动策略在调节模式和护士工作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模型。结果 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总均分为(3.37±0.81)分,其中外源性工作满意度均分为(3.47±0.79)分,内源性工作满意度均分为(3.27±0.94)分。工作满意度与运动模式呈一般正相关(r=0.305,P<0.01),与深层扮演呈一般正相关(r=0.275,P<0.01)。深层扮演在运动模式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深层扮演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别为0.223、0.081。结论 调节模式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有直接预测作用,情绪调节策略在调节模式与护士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应重视护士工作满意度状况,通过培养护士运动模式并激发其增加深层扮演策略的使用、减少表层扮演策略的运用来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 健康管理
  • 朱顺芳, 刘霖, 陈媛, 刘丹, 陈燕君
    护理学报. 2019, 26(1): 72-7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1.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学科协作团队指导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家庭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 入选2017年1月—2018年8月稳定期COPD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2例。2组给予不同的干预方法 ,对照组为出院时进行常规COPD护理指导和电话随访,观察组为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学科协作团队指导患者进行家庭自我管理,干预周期为3个月。对微信互动内容进行分类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出院3月末在COPD 患者自我管理量表、COPD患者评估测试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6 min步行试验4个指标评分差异。结果 (1)对照组46例,观察组49例完成本研究相关内容,观察组患者在微信互动中最关心的前3方面问题为:COPD预后、功能锻炼方法、营养支持治疗方面。(2)组间比较:干预前,2组在4个评价指标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末,2组在自我管理能力、症状评估、呼吸困难评分3个指标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6 min步行距离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6);(3)组内比较:干预前后观察组在自我管理能力、症状评估、呼吸困难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该3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学科协作团队可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家庭自我管理能力、减轻症状,但在改善运动耐力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 护理创新
  • 蔡敏, 卢咏梅, 魏琳, 陈燕华, 赵昱, 梁好, 陈晓云
    护理学报. 2019, 26(1): 77-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1.0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一款适用于卧床尿失禁男性患者的随体接尿袋,以改善脑卒中、昏迷等卧床尿失禁男性的护理问题。方法 产品以一次性引流袋为原型,改良引流袋上端加以阴茎套,阴茎套开口采用亲肤硅胶薄膜及拉绳设计,可有效固定尿袋防止阴茎水肿及尿道滑脱;引流袋下端加以引流管及排液阀排出尿液。结果 随体硅胶贴合亲肤预防水肿,灵活拉绳有效固定防止外渗,三步简单操作及双重警戒提示量化排尿,最终改善卧床男性尿失禁患者阴茎水肿及漏尿问题。结论 此随体接尿在改善卧床尿失禁患者的护理问题方面具有创新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