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 ›› 2022, Vol. 29 ›› Issue (2): 7-10.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22.02.007
卜小丽, 王艳红, 李惠菊, 史素杰, 杨濮瑞
BU Xiao-li, WANG Yan-hong, LI Hui-ju, SHI Su-jie, YANG Pu-rui
摘要: 目的 构建“社区护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以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方法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由研究小组初步拟定函询问卷,运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形成“社区护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和评价形式、标准、主体,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为100%,判断系数、熟悉系数和权威系数分别为0.872、0.846和0.820。变异系数为0~0.183,协调系数W为0.257和0.436。最终确立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11个评价形式,35个评价标准和3个评价主体。结论 “社区护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可靠,能够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提供量化参考依据。
中图分类号:
[1] 钱耀荣,徐丽莉,宋文娟,等.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32(19):3079-3082.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8.19.021. [2] 胡吟蕾,朱正刚.护理专业形成性评价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8,32(4):529-530.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8.04.009. [3] 杨丽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本科护生学业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报,2021,28(12):6-9.DOI:10.16460 /j.issn1008-9969.2021.12.006. [4] 马玥,高钰琳,秦芳,等.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指标的制订[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32(21):1648-1650.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6.21.013. [5] 吴炜炜,张旋,林雁,等.形成性评价在护理本科生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2):96-99. DOI:10.3761/j.issn.1672-9234.2016.02.004. [6] 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2014. [7] 黄雪燕,葛芳,林曦,等.泰勒模式下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8,33(3):50-54.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18.03.050. [8] 夏哲远,殷婷婷,黄榕,等.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4):249-251. [9] 李春玉,姜丽萍.社区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10] Hasson F, Keeney S, McKenna H.Research Guidelines for the Delphi Survey Technique[J]. J Adv Nurs, 2000,32(4):1008-1015.DOI:10.1046/j.1365-2648.2000.t01-1-01567.x. [11] 李平东,宫玉翠,陈洁雅.肺康复专科护理核心能力指标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20, 55(8):1133-1139.DOI:10.3761/j.issn.0254-1769.2020.08.002. [12] 张越,郭晓琴,章娟.基于德尔菲法构建育龄期女性生殖健康自我护理能力量表[J].护理研究, 2020,34(14):2468-2472.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0.14.007. [13] 沈菲. 多元智能理论下混合教学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2):92-93.DOI:10.3969/j.issn.1002-1701.2020.02.049. [14] 罗俏玲,李小平,吴婧梅.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的形成性评价对大专护生自主学习的影响[J].护理学报, 2020,27(3):10-13.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3.010. |
[1] | 郭林芳, 张培莉, 侯晓雅, 李滢, 曹敏, 高超越. 肝癌化疗患者线上线下结合营养干预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5, 32(4): 1-5. |
[2] | 田美雨, 王翠玲, 高若男, 田佳, 刘怡. 妇科肿瘤科护士性健康照护培训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5, 32(4): 18-23. |
[3] | 全伊萍, 陈霞, 胡琼丹. 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9): 5-9. |
[4] | 陈芮, 王梅, 唐晓霞, 朱傲雪, 毛惠娜. 基于ERG理论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癌症患者护理需求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7): 1-5. |
[5] | 陈坚, 项丽君, 罗彦嗣, 陈建辉, 崔艳丽, 廖琳, 颜明玉, 张晓梅.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互联网+”延续性康复管理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24): 1-6. |
[6] | 李小梅, 陶明, 李茜茜, 李琳琳, 李春.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22): 61-66. |
[7] | 关亚萍, 郑薇亮, 孙丽军, 陈媛, 丁洁莹, 许佳佳. 护士主导的心脏直视术后患者早期四级活动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22): 67-72. |
[8] | 张国春, 李海云, 褚梁梁, 程雪, 王君芝. 产科护士围产期姑息照护知信行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 护理学报, 2024, 31(2): 6-11. |
[9] | 邹兆华, 卿伟, 朱茂才, 张继权, 易子涵, 胡秀.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2): 70-74. |
[10] | 罗铎麟, 杨春清, 高萍, 胡清文, 徐小群. 2型糖尿病心理痛苦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J]. 护理学报, 2024, 31(19): 24-30. |
[11] | 张丽, 李付华, 古小改, 郝娜, 王丹丹, 关美琪. 炎症性肠病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19): 31-36. |
[12] | 刘雨溦, 张培莉, 侯晓雅, 高超越. 健康老龄化视角下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层次培养路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19): 37-41. |
[13] | 管艳, 陈晨, 苏云艳, 金花, 谢晓莉, 胡岳秀, 王哲芸. 基于泰勒模式的心脏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18): 67-72. |
[14] | 冯丽娜, 田金丽, 李娟, 陈辰, 徐晓彤, 朱晓萌, 贺瑾. 淋巴瘤患者化疗期Connect-Home过渡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15): 57-61. |
[15] | 杨晨, 宋慧娟, 覃承诃, 杨静华, 龚雪, 黄文嫣. 骨搬运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 护理学报, 2024, 31(14):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