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 ›› 2024, Vol. 31 ›› Issue (2): 12-15.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2.012
肖雅霖a, 贾璐a, 叶飞b, 郭浩林b, 李寒b, 李雅璇b, 张凡云a, 刘艺b, 李卫红a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国内19所高校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现行方案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电子邮件函询,获取国内14所985工程院校及5所中医药高等院校的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19份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9份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向、课程体系、临床实践与考核要求、学位论文要求、学位授予标准的设置方面,各具特色与优势,但部分高校存在培养的职业定位不清晰、培养方向宽泛笼统或层次不一、专科性课程设置不足、临床实践安排和临床能力考评体系不规范、学位授予标准与学术型硕士区分度较低的问题。结论 今后应明确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职业定位,探索职业定位所需的核心能力,基于核心能力对课程体系、临床实践方案、考核评价方法、学位授予标准等培养环节做进一步改革,以提升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
[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学位(2010)15][EB/OL].(2010-03-18).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823/ 201007/92739.html. [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0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通知[学位(2010)32号] [EB/OL].(2010-09-02).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les/moe/moe824/201009/ 97403.html [3] 穆欣,杨盼,代培方,等. 护理学专业硕士教育与专科护士培养模式衔接的可行性分析[J]. 护理研究,2018,32(1):138-140.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8.01.040. [4] 李玉乐,焦静,朱晨,等. 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研究进展[J]. 中国护理管理,2019,19(11):1673-1677. DOI:10.3969/j.issn.1672-1756.2019.11.016. [5] 吴艳梅,吴迪,高祖梅,等.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方案的整合与实践[J]. 中华护理教育,2021,18(8):686-689. DOI:10.3761/j.issn.1672-9234.2021.08.003. [6] 孙宏玉,朱丽娜,党芸.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介绍[J]. 中华护理教育,2015,12(10):725-729. DOI:10.3761/j.issn.1672-9234.2015.10.001. [7] 曾豪洁,李倩儿,罗敏,等.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执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22,37(18):71-74.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71. [8] Hanson C, Hamric A.Reflections on the continuing evolution of 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J]. Nursing Outlook, 2003, 51(5):203-211.DOI:10.1016/S0029-6554(03)00158-1. [9] 许荷花,张童,唐楚蕾,等.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护士培训整合的实施与评价[J]. 中华护理教育,2018,15(7):485-489. DOI:10.3761/j.issn.1672-9234.2018.07.001. [10] 姚秀钰,尹敏,周晨曦,等. 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新护士培训及专科护士培养有机结合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8):750-753. DOI:10.16821/j.cnki.hsjx.2020.08.018. [11] 高雅萱,李萍,侯铭,等.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权重分析[J]. 护理学报,2022, 29(14):1-6.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4.001. [12] 杨剑,王美芳,黄培雯,等.运用FOCUS-PDCA结合护理版Mini-CEX提高胸外科护士岗位胜任力[J]. 中国临床研究,2023,36(11):1754-1759.DOI:10.13429/j.cnki.cjcr.2023.11.033. |
[1] | 顾妍鑫, 刘丽, 胡惠惠, 周芳, 杨怡, 高锐, 王培双. 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5, 32(1): 7-12. |
[2] | 李婷婷, 刘丽萍. 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 2024, 31(6): 47-50. |
[3] | 俞静萱, 方芳, 杨伟英, 牟月燕. 物联网背景下手术室轮转护士行为回放式教学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23): 40-44. |
[4] | 周莹, 何平平, 王晓芬, 伍一媛, 王锦, 朱小芳, 姚臻帅, 喻锦昌.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护理研本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J]. 护理学报, 2024, 31(21): 17-21. |
[5] | 范姜珊, 周厚秀, 赵戎蓉. 严肃游戏在护理教育领域的应用热点分析[J]. 护理学报, 2024, 31(16): 27-32. |
[6] | 廖雨风, 牛耿, 罗群, 阮宏兵, 汪欢, 徐佳卿, 杜艳丽. BOPPPS联合情境模拟法在培养护生院感防控能力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24, 31(10): 17-20. |
[7] | 赵凌云, 陈思羽, 谢颖, 卢美秀, 黄梅芳, 戴小红. 脐带脱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研发与应用[J]. 护理学报, 2023, 30(7): 29-32. |
[8] | 曹志琴, 张文瑾, 杜海亮, 傅瑶, 陈兴凤. 性医学领域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3, 30(5): 1-6. |
[9] | 刘蔚, 李育玲, 韩清华, 蔺彦丽.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实习护生同伴支持教育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3, 30(3): 16-19. |
[10] | 朱芬芬, 汪婷, 秦慷. 基于专家示范的高仿真模拟教学对高职院校护生临床判断能力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23, 30(24): 16-19. |
[11] | 蒲艾琳, 罗羽. 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训练教学现状与启示[J]. 护理学报, 2023, 30(23): 35-39. |
[12] | 梁小燕, 蒋维连, 李春健, 欧艳芳, 刘佳萍. 临床护士实施课程思政教学促进及障碍因素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3, 30(2): 27-30. |
[13] | 王丽梅, 李露, 喻鹏, 罗倩, 张翀旎. 237名护理硕士研究生医学叙事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3, 30(17): 1-4. |
[14] | 陈圆, 李嘉玲, 欧璐, 邹黄珏, 甘旻菲, 王卫红. 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结果预期在领悟社会支持和专业承诺的中介效应[J]. 护理学报, 2023, 30(16): 7-11. |
[15] | 黄茜莹, 张立力. 粤港澳大湾区护理本科人才合作培养的SWOT分析[J]. 护理学报, 2023, 30(16): 33-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