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3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1-10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刘琪, 刘佳丽, 刘玉, 杨丽敏, 范育英, 吕星, 覃惠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序贯同期放化疗期间躯体、心理症状负担轨迹及影响因素。 方法 便利选取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行诱导化疗序贯同期放化疗的212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于诱导化疗期、放疗第5次、放疗第10次、放疗第15次、放疗第20次、放疗第25次、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 1个月末收集患者报告的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分析躯体、心理症状负担轨迹及潜在类别。 结果 躯体症状负担识别为高躯体症状负担组(89.2%)、中高躯体症状负担组(10.8%);心理症状负担识别为中高心理症状负担组(22.7%)、低心理症状负担组(47.6%)、无心理症状负担组(29.7%)。高躯体症状负担组和中高心理症状负担组在诱导化疗期的症状负担均高于其他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信息获取能力是躯体症状负担轨迹的影响因素;意义感、信息获取能力是心理症状负担轨迹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鼻咽癌患者治疗期间的躯体、心理症状负担轨迹存在异质性。年龄低、合并其他慢性病、低信息获取能力的鼻咽癌患者更可能属于高躯体症状负担组;低意义感、低信息获取能力的患者更可能属于症状负担更高的心理症状负担组。
  • 顾妍鑫, 刘丽, 胡惠惠, 周芳, 杨怡, 高锐, 王培双
    护理学报. 2025, 32(1): 7-1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为院校规范化开展临床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在泰勒目标模式基础上,以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为导向,通过文献研究和半结构化访谈拟定专家咨询问卷初稿。采用Delphi法对22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修订,形成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终稿。 结果 2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95%,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1和0.931,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99和0.206(均P<0.001)。最终方案包含4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134项三级指标。 结论 以核心能力为导向构建的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内容全面,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规范了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训练过程,能够为相关院校提供参考。
  • 李静依, 梁冠冕, 缪群芳, 赵月琰, 王晓宁, 钱萍萍
    护理学报. 2025, 32(1): 13-1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死亡工作自我应对能力的潜在类别,并分析不同类别护士的特征性差异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5—7月选择杭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81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死亡工作自我应对能力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死亡态度描绘量表调查。 结果 临床护士死亡工作自我应对能力得分(58.85±10.01)分,生命意义感得分(46.30±8.83)分。临床护士死亡工作自我应对能力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低应对能力组(25.5%)、一般应对能力组(60.3%)和高应对能力组(14.1%)。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死亡工作自我应对能力类别的临床护士在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存在生命意义感得分、寻找生命意义感得分、逃离接受得分和自然接受得分分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护士死亡工作自我应对能力可分为3个类别,高应对能力组临床护士死亡工作应对能力更强,需重点关注生命意义感较低、死亡态度消极的临床护士。
  • 护理教育
  • 孙娟, 李亚莉, 马安娜, 王华, 张会敏
    护理学报. 2025, 32(1): 19-2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护理研究生对社区护理实践思政教学的体验,总结思政教学需求,为优化思政教学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4年3-6月对14名已完成社区护理实践思政学习并进入社区护理实践的在读护理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 Colaizzi 七步资料分析法进行分析。 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9个亚主题。归纳为:职业认同感进一步增强(树立正确自身价值观念、自觉增强职业信念、主动落实人文关怀理念)、促进社区护理实践技能操作(深化理解专业实践知识、积极融入社区护理实践、注重实践中的慎独及团队协作)、对思政教学的认同与建议(思政教学体验较为满意、实施方式可多样化、希望跨学科融合)。 结论 护理研究生对结合思政元素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较为满意,认为能够有效提升其职业认同感及社区护理实践能力。可根据思政需求及建议,基于护理研究生视角优化思政教学方案,为探索思政教学新思路提供理论依据。
  • 陈燕华, 冯梅, 胡佩欣
    护理学报. 2025, 32(1): 24-2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个案管理师在临床实践培训中的真实感受与体验,为合理设置个案管理师培训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 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2023年参加粤港联合个案管理师培训班且选择我院作为临床实践培训基地的12名学员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文本并提炼主题。 结果 提炼出个案管理师实践培训体验的4个主题:正性情感激励,重新认知了个案管理师的角色功能,提升个案管理师的核心胜任力,存在培训迁移的影响因素。 结论 个案管理师在培训中存在多种体验,个案管理师实践培训效果迁移受个人因素、培训设计和组织环境等几方面的影响,管理者需创造良好的培训迁移环境,促进个案管理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 护理管理
  • 李格格, 王婉儿, 蒲江锋, 谢章浩, 杨妞, 黄惠根
    护理学报. 2025, 32(1): 29-3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1.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合评价2022年广东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为相关政策制定与改进提供有益参考。 方法 采用熵权-TOPSIS(Entropy weight TOPSIS)结合秩和比(RSR)法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广东省各地级市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和床护比这2个指标的差异系数均为24%;以Ci为因变量,Probit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Ci=-0.665+0.218Probit,R2=0.960。根据RSR结果将广东省 21 个地市分为3档,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为优的有珠海市、广州市、深圳市和东莞市。 结论 广东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整体良好,但存在地区差异性,相关部门需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地区性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政策。
  • 文献研究
  • 刘畅, 张维, 王翠雪, 岳鹏
    护理学报. 2025, 32(1): 34-3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1.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ICU非限制性探视制度实施的影响因素,为实施适合我国国情的非限制性探视制度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目前国内外ICU探视制度类型现状,非限制性探视制度实施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 结果 非限制性探视制度实施的影响因素包括:感染预防与控制因素、患者和家属因素、医护人员因素、环境与组织因素。应对策略包括:提高ICU医护人员认知和沟通技能,完善ICU配套设施和增加ICU空间,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开展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探视模式。 结论 我国应增加开展非限制性探视制度的相关调查研究,明确感染预防与控制因素、患者和家属因素、医护人员因素、环境与组织因素对其实施的影响,针对性的解决阻碍因素,以期制订基于我国国情的探视制度。
  • 王进波, 吴姗, 黄蓉蓉, 陈代凤, 洪梅, 李审绥
    护理学报. 2025, 32(1): 39-4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1.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头颈癌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为国内自杀干预和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总结头颈癌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结果 头颈癌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婚姻状况、癌症部位、诊断时间及心理健康等。可能的有效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治疗、正念、药物、综合协作和运动干预;我国对头颈癌患者自杀的研究较少,内陆地区尚无相关研究。 结论 未来应根据头颈癌患者的多维度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评估方案,进行早期和持续评估,并开展更多干预性研究,完善支持系统以降低自杀风险,同时,国内需加强该领域研究以丰富研究证据。
  • 循证护理
  • 毕雅昕, 端烨, 何丽君, 徐秒, 龚荣花
    护理学报. 2025, 32(1): 44-4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1.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减重代谢患者术后骨质疏松症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 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循证数据库、相关协会网站及学术文献数据库等有关减重代谢术后骨质疏松症预防与管理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由4名接受过系统循证培训的研究者筛选文章、提取资料、并采取相应的质量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分级,总结该人群术后骨质疏松症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 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4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1篇临床决策及4篇系统评价,纳入的文献总体质量较高。从预防措施、营养补充、运动管理、药物治疗、定期随访和健康教育6个方面总结了20条最佳证据。 结论 减重代谢术后骨质疏松症应引起重视,医护人员应结合临床实际和患者的需求,合理选择使用证据。同时关注该人群术后全方位、多方式的管理,制定减重代谢术后骨质疏松症人群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 李珂, 贺雨琼, 李雨蔚, 常颖
    护理学报. 2025, 32(1): 50-5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1.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的干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医护人员制定和实施相关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范围综述方法学,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20日,对检索文献进行筛选。 结果 共纳入28篇文献。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的干预方案包括运动训练、虚拟现实技术辅助干预、认知训练、健康教育、机器人辅助训练,干预形式包括线下干预和线下线上结合干预,干预频率和时长根据干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存在差异,干预后患者跌倒恐惧心理有明显改善。 结论 目前国内外针对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的干预方案内容和形式较为丰富,但我国针对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的干预仍需进一步优化。未来可制定个性化的联合干预方案,深入探讨干预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调查研究
  • 谭丘羽, 邓一芯, 冀婉倩, 王冬华
    护理学报. 2025, 32(1): 56-6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1.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农村老年人自我刻板化、主观记忆抱怨在自我感知老化对痴呆恐惧影响机制中的多重中介作用。 方法 2023年7—8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感知老化量表、自我刻板化量表、主观记忆抱怨量表、痴呆恐惧量表对349名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构建并检验链式中介模型。 结果 本组自我感知老化总分为(54.63±8.41)分,自我刻板化总分为(25.49±3.79)分,主观记忆抱怨总分为(18.92±7.14)分,痴呆恐惧总分为(36.48±24.94)分。农村老年人痴呆恐惧与自我感知老化、自我刻板化、主观记忆抱怨均呈正相关(均P<0.05)。农村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对痴呆恐惧的间接效应成立,总的间接效应为0.453,其中自我刻板化和主观记忆抱怨的特定中介效应分别为53.2%和35.5%,两者的链式中介效应成立,占总间接效应的比例为11.3%。 结论 农村老年人自我刻板化、主观记忆抱怨在自我感知老化和痴呆恐惧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成立。建议医务工作者重视引导农村老年人建立积极的老化认知,降低自我刻板化及主观记忆抱怨,进而降低痴呆恐惧水平。
  • 王子萱, 原振青, 赵一鋆, 王惠平, 洪菲菲, 邹敏
    护理学报. 2025, 32(1): 62-6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1.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体面劳动感在反思能力与创新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方法 2023年8—10月便利抽取294名手术室护士,采用临床护士反思能力量表、体面劳动感知量表、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Process 4.0分析反思能力、体面劳动感、创新行为三者之间的中介作用。 结果 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反思能力、体面劳动感、创新行为总分依次为81.00(76.00,94.00)分、48.00(42.00,53.00)分、31.00(29.00,36.00)分;反思能力与创新行为呈正相关(rs=0.403,P<0.01),反思能力与体面劳动感呈正相关(rs=0.371,P<0.01),体面劳动感和创新行为呈正相关(rs=0.414,P<0.01);体面劳动感在反思能力与创新行为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5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9.4%。 结论 手术室护士反思能力处于中上水平,体面劳动感、创新行为均处于中等水平,体面劳动感在手术室护士反思能力与创新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建议管理者制定有效措施提升护士反思能力,提高体面劳动感,从而促进其创新行为的提升。
  • 临床护理※内科护理
  • 王语, 赵慧杰, 肖梦伟, 范硕宁, 孙佳丽, 王珂心, 苏炫, 杨滢瑞
    护理学报. 2025, 32(1): 68-7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1.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硅油填充期间的体验与应对行为,为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基于自我调节常识模型制定访谈提纲。采用目的抽样法,对2024年2—4月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眼底外科收治的15例行硅油填充术的PDR患者进行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主题的归纳与分析。 结果 共归纳出4个主题,9个亚主题:光明之困,视力下降导致生活质量降低(日常生活受限、受伤风险增加、术后保持特定体位带来的不适);情绪之重,疾病感知加重负性情绪体验(紧张、焦虑与担忧;沮丧、孤独与边缘化;后悔与自责);支持之需,缺乏并渴望理解与支持;应对之策,疾病认知与感知决定应对方式(情绪中心型、问题中心型、回避/屈服型应对方式)。 结论 PDR患者硅油填充期间面临视力下降和情绪困扰的双重挑战,渴望得到更多的照顾与支持,其应对方式与患者的疾病认知和感知有关。护理人员应当重视PDR患者硅油填充期间的疾病体验,满足PDR患者多样化的支持需求并引导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来治疗和管理疾病,帮助患者延缓疾病进展、促进身心健康,增强积极应对。
  • 刘冠琳, 宋开兰, 孟祥文, 栾奕, 李燕, 杨金红, 陈健鹏
    护理学报. 2025, 32(1): 73-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1.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安宁疗护从业者参与临终患者死亡教育的工作困难及应对策略,为提升死亡教育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纳入具有死亡教育实践经验的14名安宁疗护从业者,进行半结构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提炼主题。 结果 安宁疗护从业者死亡教育工作困难及应对策略,可归纳为3个主题15个子主题,包括工作感受复杂(沉重感、从业者积极和消极感受共存),工作困难(前期自我抗拒、判断病情复杂患者何时需要死亡教育的能力欠缺、起初不知如何开口、同事的不理解、家属间未达成一致、患者抵触死亡教育),应对(自我正念消除抗拒、以人格评估方法作为死亡教育前期准备手段、8个特异性体征是判断病情复杂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合适的耦合点是切入死亡教育的关键、家庭会议是家属间达成一致的有效手段、以家属途径对患者实施死亡教育、开展死亡教育实践技能培训)。 结论 不同背景的安宁疗护从业者在死亡教育实践过程中会遇到来自自身、患者、家属及同事的多方面复杂困难,包括共性困难及个性困难,从业者也在逆境中自我超越,管理者应重视并分类细化其工作困难,探究并总结其应对资源,从而进一步为其提供针对性支持和多维度干预,帮助其积极应对和提升死亡教育工作质量,也为其他从业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