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1-25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宋杰, 曲桂玉, 林云英, 侯姗姗, 吴炳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安全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在安全文化、行为安全2-4模型基础上结合WRS(物理-事理-人理)管理方法论,采用文献调查法、专家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确立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26名专家完成专家咨询,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5%和100%,权威系数为0.875,协调系数分别为0.220,最终确定包含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赋值权重最高的是人理(0.376),最低的为物理(0.290)。结论 构建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为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及民政部门进行安全考核提供依据。
  • 护理教育
  • 马丽莉, 彭幼清, 俞海萍, 张亚娟
    护理学报. 2020, 27(2): 6-1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跨文化照护能力培训基地准入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 在“日升模式”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并选取来自上海市的15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以确立跨文化照护能力培训基地准入评价的指标体系。结果 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4%和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910,协调系数分别为0.573和0.461。经过2轮德尔菲初步构建了一套由7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的跨文化照护能力培训基地准入评价的指标体系。结论 构建的跨文化照护能力培训基地准入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高,可用于跨文化护理培训基地的遴选和认证。
  • 宋涛, 张冬红
    护理学报. 2020, 27(2): 11-1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适应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的迫切人文需求,提高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本研究拟构建一款基于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叙事教育网络教学系统”,以期为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培养探寻新的途径。方法 运用参与式观察法、行为事件访谈法、文献调查法进行精神科护理人文关怀叙事素材收集与开发,依据叙事教学程序进行教学设计,依托互联网新兴技术进行系统网页制作,开发一套集精神科人文关怀叙事素材和叙事护理教学实施方案为一体的网络教学系统。结果 设计并开发出一款适用于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叙事教育网络教学系统。结论 该系统对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起到推进作用,对精神科人文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设起到参考作用。
  • 护理管理
  • 陈秋菊, 陈斐, 黄倩, 方方
    护理学报. 2020, 27(2): 16-2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采用传统救治模式救护的23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12月运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救护的39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预检分诊准确率、急诊滞留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干预前后急诊医护人员安全态度。结果 观察组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滞留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急诊医护人员安全态度6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进行救护的实践,缩短了急诊滞留时间,提高了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抢救成功率,同时提升了急诊医护人员安全态度,保障了患者安全。
  • 邓妍, 胡露红
    护理学报. 2020, 27(2): 21-2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符合国情的乳腺癌个案管理模式,并在乳腺癌患者中实践以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8例,按照所在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由单独的个案管理师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围术期护理及出院后居家延伸护理、随访;观察组实施双职双轨个案管理模式下的全程个性化管理。结果 干预6个月末,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淋巴水肿并发症发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乳腺癌双职双轨个案管理模式实现了乳腺癌患者全程个性化管理,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马素文, 孙峥, 吴杰, 尚洁, 张苗, 卢洁
    护理学报. 2020, 27(2): 24-2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磁共振检查配合要点,制定检查前、中、后的护理配合方案,优化传统模式下“一刀切”的常规护理配合流程,建立一套更为实用的标准化护理配合流程,提高检查成功率。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7月行磁共振检查的60例老人儿童孕产妇患者进行细致、缜密的护理配合。采取检查前评估,检查中密切配合技师操作流程并注意患者的安全管理,关注部分患者造影剂注入,及时做出反应,检查后进行满意度反馈。结果 60例患者共执行磁共振检查74例次,含头颅平扫59例次,头颅增强15例次;其中19例老年患者MR检查20例次(头部平扫=20例),20例儿童患者MR检查20例次(头部平扫=19例,头部增强=1例),20例孕产妇患者行MR检查35例次。检查后患者整体满意度:服务质量100%、医护人员沟通解释100%、技术质量100%、环境设施88%~94%、服务流程100%。结论 改进护理配合流程对老人儿童孕产妇等特殊患者行磁共振检查流程提高了检查的完成率及患者满意度。患者检查不耐受程度有一定程度改善。
  • 余文静, 高兴莲, 肖瑶, 吴佳颖, 刘佩
    护理学报. 2020, 27(2): 27-2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2.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PDA移动技术在手术器械质量追踪系统与器械清点数据一体化共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前后对照的方法,2019年3—4月手术器械质量追踪数据1 921包为对照组,2019年5—6月手术器械质量追踪数据1 804包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单系统运行下器械质量追踪10个环节扫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合手术室护理系统,采用PDA移动技术扫描器械二维码,生成与包内器械数据一致的电子手术器械清点单。评价2组在手术器械类型、器械质量追踪的完成率、器械清点正确率、清点完成时间、器械交接正确率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2组手术器械交接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器械质量追踪完成率、器械清点正确率、器械清点完成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PDA移动技术实现手术器械质量追踪与数据清点一体化共享,可通过前后馈控制方法,形成器械质量追踪与器械清点的闭环管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有效保障临床安全。
  • 陈萍云, 陈丽芳, 李海艳, 彭丽娟
    护理学报. 2020, 27(2): 30-3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2.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基于护理缺失的查房模式在ICU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6年4月—2019年4月我院ICU共进行了72例护理业务查房,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选出其中的6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因为发生典型的护理缺失而入选研究组,采用以护理缺失为导向的查房模式,主持者及组织者分别为护士长及ICU专科护士,主查者为该病例的责任护士,ICU护士参与查房及讨论。其余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查房模式。对比2种查房模式下各组提出问题的价值分析结果,以及2组查房模式对ICU主查者的影响及其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率。结果 研究组中主查者提出问题的质量高于对照组;研究组采取以护理缺失为导向的护理查房模式后具备提前准备的专业能力;研究组(ICU专科知识、观察病情能力、专科技能、核心能力)的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护理缺失的查房模式在ICU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高责任护士提出问题的可行性、启发性、合理性、针对性,可提高责任护士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及护理业务水平。
  • 文献研究
  • 汪冰清, 宋永霞, 何红叶, 李京京, 刘杉杉, 洪静芳
    护理学报. 2020, 27(2): 33-3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2.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临床提高其自我护理水平,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对纳入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提取与归纳。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人口学因素、疾病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其他因素。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受诸多方面影响,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考虑这些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为构建干预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 循证护理
  • 惠靖瑞, 熊振芳, 陈涵彬, 雷雨迟, 李敬文
    护理学报. 2020, 27(2): 38-4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2.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治疗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 、CINAHL Complete、Medline,收集神阙穴贴敷治疗化疗相关性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成至2018年12月。Meta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3。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7篇文献,总样本量为49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贴敷神阙穴组总有效率[RR=1.31,95%CI(1.17,1.47),P<0.01;RR=1.40,95%CI(1.20,1.63),P<0.01]、治愈率[RR=1.66,95%CI(1.28,2.15),P<0.01]高于西医常规治疗组。2篇文献报道共发生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结论 与西医常规治疗方法相比,神阙穴贴敷对化疗相关性便秘疗效更优,但存在以皮疹、腹泻为主的安全风险。
  • 郭素云, 代莹, 施兰来, 奚润, 颜景颖, 叶秀娟
    护理学报. 2020, 27(2): 43-4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2.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痔疮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干预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采用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检索快速康复中有关痔疮术后康复指导的相关证据,利用JBI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版)进行证据质量评价,对审查指标运用FAME结构从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和有效性4个方面对审查指标进行评价。将采纳的证据转化为临床审查指标,通过查看护理记录、现场审查和问卷法的方式收集资料。比较证据应用前后痔疮术后患者治疗效果、肛门疼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证据应用后痔疮术后患者治疗效果高于证据应用前(P<0.05);证据应用后痔疮术后患者在术后1 d和5 d肛门疼痛评分低于证据应用前(P<0.05);证据应用后痔疮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证据应用前(P<0.05);11项指标中,指标11证据应用前已是100%,其余10项指标证据应用后执行率高于证据应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的循证护理实践可优化痔疮患者的术后管理,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轻患者术后肛门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痔疮术后患者的快速康复。
  • 姚小云, 陈红宇, 胡君娥, 周雪果, 何文斌, 严妍, 张凤琴, 陈瑜
    护理学报. 2020, 27(2): 48-5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2.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索、评价和总结癌症患者化疗相关性便秘评估与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 用PIPOST模型构建循证问题,计算机检索有关癌症患者化疗相关性便秘评估与管理的证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与综合。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指南4篇、证据总结3篇、系统评价1篇,最终总结24条最佳证据,包括便秘的评估与监测、健康指导、泻药管理、中医治疗、组织政策5个方面。结论 结合医疗机构的临床环境、患者意愿、价值观等,分析医护人员应用证据的促进因素及阻碍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证据选择,以科学的护理方法解决癌症患者化疗相关性便秘的问题,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 调查研究
  • 王慧萍, 魏莉君, 方东敏, 李金辉, 袁青丽
    护理学报. 2020, 27(2): 53-5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2.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矮身材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2018年9月—2019年5月抽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矮身材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矮身材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97名矮身材儿童的自我意识总分为(53.54±6.11)分,家庭关怀度与儿童自我意识总分呈密切正相关(r=0.53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家庭关怀指数评分是矮身材儿童自我意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43.5%。结论 矮身材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偏低水平,受到其母亲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家庭关怀度的影响。建议护理人员关注母亲受教育程度低、居住地在乡镇及农村及家庭关怀度得分低的矮身材儿童,通过健康教育讲座、公共网络平台等方式向其父母提供信息支持,使矮身材儿童父母充分认识到身材矮小对儿童产生的身体、心理影响,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对矮身材儿童的心理发展给予充分关注,建立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方法,帮助父母与矮身材儿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从而提高患儿的自我意识水平。
  • 陈洁, 薄海欣
    护理学报. 2020, 27(2): 58-6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2.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女性患者配偶焦虑、抑郁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7—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232例女性患者配偶,在治疗周期的第1天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女性患者配偶焦虑得分(5.34±2.48)分、抑郁得分(6.41±3.03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孕原因、不孕类型、社会支持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女性患者配偶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30.2%;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不孕原因、社会支持是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女性患者配偶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37.8%。结论 接受IVF-ET治疗女性患者配偶具有较高的焦虑(20.7%)、抑郁(25.4%)发生率,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收入较低且男方因素不孕的女性患者配偶,采取有效干预,通过多形式健康教育、心里疏导、选择最优治疗方案, 积极构建有效的心理、社会支持系统。
  • 临床护理
  • 张惠婷, 刘琳妃, 罗庆华, 张丽娟
    护理学报. 2020, 27(2): 63-6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2.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1年期间患肢并发症的状况及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测量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患肢并发症的发生状况,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8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1年期间,患肢并发症中,除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升高外,患肢疼痛、感觉异常、患肢肌力下降及条索状结构的发生率均呈下降趋势,发生率在3个时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康复效果总体并不理想,虽除淋巴水肿以外,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均呈下降趋势,但直至术后1年均未能完全恢复,而术后淋巴水肿是上肢功能恢复中唯一会随着时间进展而增加发生率的并发症。提示需加强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及其并发症的管理,并且时间应维持在1年以上。
  • 朱莎莎, 卢薇
    护理学报. 2020, 27(2): 67-6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2.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肌力训练捆绑节律化听觉注意刺激在帕金森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住于我院的帕金森患者90例为研究样本,入住单号病室的45例病例设为对照组,入住双号病室的45例病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入院后接受帕金森常规式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接受肌力训练捆绑节律化听觉注意刺激干预,对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综合康复效果评分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受损评分、6 min步行距离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肌力训练捆绑节律化听觉注意刺激对帕金森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可显著降低该类病例的运动功能受损程度,提高步行能力、综合康复效果与日常生活能力。
  • 心理卫生
  • 宫娟, 潘政雯, 刘安诺, 郑红英, 蒋燕, 朱桂月, 陈国红, 刘敏, 朱少琛
    护理学报. 2020, 27(2): 70-7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2.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本科护生焦虑、抑郁现状及与专业适应性的关系,为提高本科护生的专业适应性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对2所医学院799名在校本科护生进行焦虑、抑郁状态和专业适应性的评定。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焦虑、抑郁与专业适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799名本科护生的焦虑、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28.8%和54.7%,专业适应性得分为(100.27±12.95)分。第1组合显示V1变量主要由身体控制、抑郁的心理障碍共同决定(标准化典型系数=0.833、-0.946),专业承诺(标准化典型系数=0.620)与焦虑量表中的身体控制呈正相关,与抑郁量表中的抑郁的心理障碍呈负相关;第2组合显示V2变量主要由前庭感觉、身体控制、肠胃相关的感觉共同决定(标准化典型系数=-1.000、-1.032和0.733),专业学习动力(标准化典型系数=-1.021)与前庭感觉、身体控制呈正相关,与肠胃相关的感觉呈负相关;第3组合显示V3变量主要由焦虑和恐慌决定(标准化典型系数=-0.939),专业行为(标准化典型系数=-1.247)与焦虑和恐慌呈正相关。结论 焦虑、抑郁与专业适应性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其中焦虑、抑郁不同症状对专业适应性有不同影响,应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策略以促进专业适应。
  • 健康管理
  • 黄玲, 胡莉萍
    护理学报. 2020, 27(2): 74-7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2.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技巧模型干预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本院治疗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息-动机-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评估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末患者自我效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脑卒中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末比较,自我效能各维度得分和自我效能总分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3个月末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分高于干预前(t=18.673,P<0.001)。结论 基于信息-动机-技巧模型健康教育可改善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提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 护理创新
  • 王冬冬, 黎丽燕, 刘翠霞, 曾钢
    护理学报. 2020, 27(2): 77-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2.0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一种老年人医用保健手套的设计及临床应用。包含手掌部及肘臂部,手掌部手指间设计有蛙蹼,掌心部位设计有一充气球囊;肘臂部设计有肘套,肘关节及臂部内外侧设计有分隔水垫;两者之间用拉链连接。采用网状及非网状透气棉麻材料。经临床应用30例患者,认为使用该手套,有效防止了手指关节畸形,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率、手臂部压疮发生率,能保健指掌关节,并能协助配合治疗。且该手套使用便捷,制作简单,成本低,实用性高,穿脱方便,便于清洗及保养,可批量生产,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社区及康复中心的老年不合作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