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2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3-01-15
  

  • 全选
    |
  • 俞海萍,彭幼清,庄惠人,吕剑虹,陈娅,刘娜
    护理学报. 2013, (1):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比较心功能正常患者分别处于0°、45°和90°3种体位时测量所得中心静脉压值,探寻不同体位CVP测量值之间的关系,为无法平卧患者行 CVP测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开放式中心静脉压测量法”对116例心功能正常的患者分别进行0°、45°和90°3种体位CVP的测量,应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配对 t检验、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种体位测量所得 CV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03,P=0.000);0°和45°体位测量所得 CV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6,P=0.000),相关系数为0.895,回归方程为=1.002X+0.713;0°和90°体位测量所得 CV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02,P=0.000),相关系数为0.864,回归方程为=0.835X+2.725.结论对于心功能正常的患者 CVP测量不仅可选0°体位,也可选45°及90°体位测量,但所得 CVP值应通过回归方程换算成0°体位的 CVP值,以解决心功能正常但又无法平卧患者CVP测量的问题.y∧y∧
  • 王灵晓,李漓,彭刚艺
    护理学报. 2013, (1):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广东省骨科专科护士循证实践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有针对性地促进循证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循证实践问卷对广东省61名赴港培训并取得专科护理文凭的骨科专科护士进行调查.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骨科专科护士的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为(119.46±24.31)分,其中循证实践知识维度得分(63.95±14.51)分、循证实践态度维度得分(26.16±4.56)分、循证实践行为维度得分(28.66±7.57)分.不同学历、职称骨科专科护士的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管理岗位、骨科护理工作10年以上的专科护士循证实践知识得分较高(P<0.05);参加骨科专科护士培训时间较早者循证实践态度得分较低(P<0.01).结论骨科专科护士具有良好的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基础,仍需提高循证知识与行为水平.护理管理者要支持专科护士开展循证护理实践,专科护士应积极参加循证实践相关培训,进一步提高循证护理实践知识与技能.
  • 安胜利,郭萃
    护理学报. 2013, (1): 8-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护理科研论文中常用统计学方法的应用情况,促进护理科研工作者正确使用统计学方法,提高护理科研论文的学术质量.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3月《护理学报》编辑部送审的护理科研论文统计学方法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科研论文中常用统计学方法的应用频率、误用频率以及其他常见的统计学问题,并提出应对方法.结果护理科研论文中各种常见统计学方法应用频率有所不同,完全随机设计下的统计学方法应用频率较高;平均每篇论文使用统计学方法2.3种,统计学方法使用有误的论文占43%.结论护理科研论文中统计学方法的应用水平有待提高,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合理的统计学设计与分析,护理科研论文的作者需加强统计学知识的学习,护理科研论文质量尚需要编辑部门以及统计学审稿专家的严格把关.
  • 张俊红,乔阳,刘雪,邓玲
    护理学报. 2013, (1): 1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鼻饲给药认知与护理现状,为有针对性地提高鼻饲给药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2012年3—4月采取便利取样的方法对某院4个病区和3个专科监护室工作的8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士对鼻饲药物认知情况,临床中鼻饲给药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临床护士自评鼻饲药物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培训需求.结果临床护士对于分类鼻饲给药持不甚赞同的态度.目前临床上鼻饲给药操作不规范,仅有34%护士能够做到分类研磨溶解药物,有19%做到喂药前后温水冲管、分类鼻饲药物;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和缺乏这方面的培训.96%的护士认为有必要进行鼻饲给药方面的培训.结论临床护士对鼻饲给药缺乏正确的认识,目前临床上鼻饲给药操作不规范,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提示应认清主要影响因素,采取专题讲座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药学理论知识培训,完善鼻饲给药操作流程和管理流程,通过鼻饲给药操作示范与考核加大培训力度,科学测算人力需求,研发新型药物,以提高鼻饲给药护理质量.
  • 王珊,金如燕,沈蔚
    护理学报. 2013, (1): 15-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时间静脉用药准确性.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现状及影响因素,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比较活动前后时间性静脉用药准确率,从而确认活动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时间性静脉用药不准确数由204件/月下降到了36件/月.结论品管圈不仅提升了护士规范用药的意识,提高了时间性静脉用药的准确性,而且使大家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了科室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增强了科室团队的凝聚力,值得推广.
  • 张丽英,练亚芬,马黎君
    护理学报. 2013, (1):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分析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不良事件的分类及发生的原因,探讨如何避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为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上报的34起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分类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34起不良事件中,治疗后跌倒和冲动(9起,占26%),麻醉后引起碰伤(8起,占24%).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人员因素,共26起,占76%;17起主要不良事件中,低年资护士占了16起.结论资历较低的护士在评估及操作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要重视对护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低资历护士的专业培训,加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评估,规范操作,加强与患者或家属的沟通;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合理配置医院设施设备,从而有效地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安全目标管理.
  • 陈红娟
    护理学报. 2013, (1):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放疗科患者住院期间所有检查项目进行查检、统计、分析及真因检验,总结了患者住院期间不及时完成检查的原因有:患者忘记检查;患者对检查方面知识缺乏;护士没有及时通知患者;护士忘记宣教内容4个方面.予以针对性对策实施:设立《检查统计本》、《特殊检查本》,责任护士根据检查要求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宣教;科室指定专人负责管理辅助检查,定期检查每项对策实施情况,并进行记录;护士长定期检查并督促整改.通过实施整改对策,提升了住院患者及时完成检查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 黄私伟,张巧梅[2]
    护理学报. 2013, (1):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临床低年资护士职业生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做好临床护士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职业生涯状况评价量表对某院300名工作年限3年及以下的护士进行调查,职业生涯现状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护士职业生涯状况评价量表得分率47.1%,护士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为学历、医院等级、参加岗前培训或相关继续教育情况(P<0.01).结论低年资护士职业生涯发展受多方面的影响,护理管理者要针对现状和影响因素,对重点人群进行重点干预和指导,从而引导护理人员正确认识护理职业,提高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质量.
  • 贺婷,叶旭春,刘晓虹
    护理学报. 2013, (1):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朱胜春,金钰梅
    护理学报. 2013, (1): 29-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春燕,黄丽华,叶向红,叶旭琴
    护理学报. 2013, (1): 3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全面了解浙江省临床护士的循证实践障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实施干预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刘晓华等研制的中文版循证护理实践障碍量表,对浙江全省11个行政区22所医院共831名临床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70.7%的临床护士认为自己循证实践存在障碍,但对循证护理的认识较好,得分较高的是开展循证护理的资源条件不足和护理研究报道的质量不高.参加过循证护理培训、职务较高和在护理部、急诊室、ICU等部门工作的护士循证实践障碍较小(P<0.05).结论浙江省临床护士循证实践障碍较严重,管理者应重视护理科研,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提供简单有效的循证资源,完善图书馆、数据库资源等硬件设施,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加强循证护理教育,提高不同层次临床护士的循证素质,缩小护理实证到临床应用的差距,促进循证护理的发展.
  • 曹小翠,于红静,顾玉琴,梁慧心
    护理学报. 2013, (1): 37-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入选2011年6月—2012年6月行心脏瓣膜手术47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Ⅰ期心脏康复治疗.采用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心脏康复7步法配合日常生活训练,同时给予系列健康教育.本组100%患者在术后24~48 h,能在床上做主动及被动四肢运动;95%患者术后5~6 d能进行椅上活动,尝试自行到洗手间解大、小便;91%患者术后8~10 d可到洗手间进行各种清洗,恢复日常生活活动.本组实施康复锻炼过程中,13例患者心脏康复运动从第5步跨到第7步;5例患者从第3步跨到第5步;2例患者于术后第10天急性心功能衰竭发作,病情稳定后,康复运动从第5步倒退到第3步,但都能完成全部康复步骤.没有1例出现急性心功能衰竭发作或伤口裂开、大出血等并发症.认为康复运动七步法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心健康,改善术后心脏功能;但在实施过程中,离不开护士的专业支持与监测,既要细心观察、灵活掌握训练方法,又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及时鼓励和帮助患者.
  • 吴晓丹,张美芬,张俊娥,郑美春,蒋超南
    护理学报. 2013, (1): 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描述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化疗期间的症状及其对患者的困扰程度和特点.方法应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M.D.Anderson症状调查量表及增补条目,对84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法分析症状条目得分水平.结果本组患者症状得分为(3.18±1.49)分,属轻度;症状分量表条目得分排序前5位依次是胃口差、疲劳乏力、睡眠不安、恶心、呕吐.症状困扰得分(2.81±1.82)分,属轻度;困扰分量表条目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工作、情绪、一般活动、生活乐趣、行走、与他人关系.增补条目得分排前5位依次是:脱发、体质量减轻、反流、腹泻、胃部不适.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化疗期间普遍存在症状困扰,提示应根据患者症状困扰的特点进行个体化干预,以缓解其症状困扰.
  • 于晓霞,胡鹏,陶静
    护理学报. 2013, (1): 4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1例自身免疫性低血糖患者的护理体会.本例患者护理重点为低血糖的观察,护理难点为如何避免在应用糖皮质激素美卓乐治疗后出现高血糖.认为广大医务人员要加深对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的了解,护士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要熟悉自身免疫性低血糖发作的表现和处理错施,了解糖皮质激素用药原则和不良反应的观察,对患者进行药物指导,定时监测末梢血糖,严格按医嘱时间准确及时抽取血标本,协助医生进行疾病鉴别诊断,同时鼓励患者采取少食多餐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平稳后出院,定期随访.
  • 郭梅,陈洁,张姝,刘启兰,周乙华,胡娅莉
    护理学报. 2013, (1):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对HBV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2002年1月—2004年12月江苏地区HBsAg阳性的281例孕妇及其子女,其中30.2%孕妇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婴儿母乳喂养222例,人工喂养59例.所有儿童均接种过乙肝疫苗,37.0%同时注射HBIG.2009年10月—2010年3月随访采血,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结果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孕妇年龄、分娩方式,儿童年龄、性别比及HBIG注射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81例儿童中,HBsAg阳性和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分别为3.2%和58.0%.人工喂养组和母乳喂养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5.1%和2.7%(P>0.05),进一步比较85例乙肝病毒 e抗原阳性母亲的子女感染情况,两组孕妇 HBVDNA水平相近(2.285×106 Vs 2.350×106,P>0.05),人工和母乳喂养的儿童HBsAg阳性率分别为11.1%(3/27)和10.3%(6/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母亲的婴儿经免疫预防后,母乳喂养并不增加HBV母婴传播风险.因此,新生儿注射HBIG和乙肝疫苗后,医务人员应鼓励包括HBeAg阳性在内的HBV感染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 薛建琴
    护理学报. 2013, (1): 4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顺产产妇自控镇痛泵注射哌替啶和护士注射哌替啶的效果.方法将64例宫颈口扩张3 cm的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由护士根据产妇的要求注射哌替啶,观察组由产妇进行自控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用药量、用药后不良反应和满意度.结果产妇自控镇痛与护士根据产妇需要镇痛的镇痛效果相当,但产妇自控镇痛用药量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满意度较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产妇自控镇痛的疗效等同于护士控制的镇痛,但由于哌替啶用量增大,对新生儿有一定的威胁,临床应谨慎使用.
  • 张淑丽,章鑫,王青,王玥,张明静,杨慧慧
    护理学报. 2013, (1): 53-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保留针芯单手送管法在婴幼儿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86例婴幼儿接受留置针穿刺400例次,按穿刺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次采用传统单手送管,观察组200例次采用保留针芯单手送管,并对其穿刺成功率及送管失败率进行分析,同时调查儿科病区护士对2种送管法的支持率.结果保留针芯单手送管法的成功率高于传统送管法,送管失败率低(P<0.01),同时儿科病区护士对保留针芯送管法支持率高.结论保留针芯单手送管法能够提高婴幼儿留置针穿刺1次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鲁琦
    护理学报. 2013, (1): 55-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在为早产儿PICC置管过程中,无菌状态下热敷穿刺血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09年12月住院的早产儿39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留置PICC;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的早产儿43例为观察组,消毒后在无菌状态下热敷穿刺血管2~3 min后置管,观察观察组患儿消毒前后、热敷后血管充盈的情况并比较血管内径,同时比较两组早产儿1次穿刺成功率和置管24 h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热敷后血管内径增大,血管充盈不佳的明显减少,充盈饱满的增多,与热敷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高,24 h内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 王永华,卢敏,杜敏,刘文清,张娅
    护理学报. 2013, (1): 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16例采用改良塞丁格辅助技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发生置管困难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并提出预防对策.置管困难包括送管困难、导管异位、导丝及微穿刺鞘送入困难、微穿刺鞘内凝血、导管内导丝退出困难,认为在置管过程中术者要熟悉血管解剖,协助患者摆放适当体位;避免导丝对血管刺激,尽可能降低血管壁的阻力;对置管处皮肤充分扩皮,穿刺鞘与导管都进行预冲洗并避免回血过多,术前采用超声系统对血管进行评估等措施,可较好地解决改良塞丁格辅助技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遇到的问题,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以安全、有效留置导管.
  • 黄希芳,张建华
    护理学报. 2013, (1): 6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一级护理昏迷患者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清醒患者所需基础护理时间进行对比,为合理调配护理人员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医院科学化管理.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2012年6月一级护理中昏迷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清醒患者各90例,对其晨间护理、晚间护理、卧位护理、排泄护理、床上温水擦浴所需时间进行测量及比较.结果昏迷患者在卧位护理与排泄护理所需时间比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清醒患者所需时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晨间护理、晚间护理与床上温水擦浴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昏迷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清醒患者同属一级护理范畴,但前者基础护理时间比后者长.每名责任护士每日最多负责3例一级护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清醒患者,或2例一级护理昏迷患者.为了保证优质的护理质量服务,建议管理者在护理人员的配置时酌情考虑昏迷患者较多的病区其床护比>1∶0.4.
  • 宋亚琴
    护理学报. 2013, (1): 6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英国是护理事业的发源地,本文介绍了英国优质的服务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相对独立的工作体系和完善的教育培训计划.借鉴英国的做法,建议应加强人文教育宣传,进一步转变社区护理理念,提高护理服务的意识;加强社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护理综合水平;加强对全科团队中社区护理角色功能的研究,充分发挥社区护士的功能.
  • 陆俊,汪小冬,张雅丽
    护理学报. 2013, (1): 65-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12月就诊的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常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对照组每晚口服1 mg舒乐安定,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使用睡眠指数量表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患者睡眠指数总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个因子组间协方差分析显示,组间除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两组患者在睡眠时间和催眠药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等方面均有明显作用.
  • 陆伟钰
    护理学报. 2013, (1): 6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穴位按摩预防下肢骨科手术止血带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下肢择期骨科手术应用止血带的患者18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止血带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止血带充气开始时即刻进行合谷、内关、神门穴位按摩,每穴按摩2 min,3个穴各完成按摩1次为一循环,隔10 min再开始下一循环穴位按摩直至手术结束,放气阶段及放气后5 min内均进行穴位按摩.比较两组充气后30、60 min,放气后0、1、3、5 min血压和心率情况.结果上止血带后,观察组充气后30、60 min,放气后0、1、3、5 min血压及心率波动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能预防下肢骨科手术止血带心血管应激反应,可提高护理配合的质量.
  • 占青,张平,宋旭红
    护理学报. 2013, (1): 7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共情式心理护理查房对癌症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114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查房,观察组患者实施共情式心理护理查房.在查房实施前、后,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查房前后,观察组创伤后成长除人际关系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出现增长(P<0.05),但除精神改变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查房后,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共情式心理护理查房对癌症手术后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有一定的增强和促进作用.
  • 翟翠红,叶海琳,韦秀柏
    护理学报. 2013, (1): 7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国家对艾滋病的治疗和随访要求,通过电话随访统计分析113例患者逾期30 d不复诊的原因有:自行停药的58例,联系失效28例,院外死亡15例,拒绝随访的4例,依从性差、因漏服仍有余药3例,服用他人药物2例,医护人员未及时记录致逾期3例.针对原因提出干预措施,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宣教和服药依从性教育,争取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加强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等,经电话随访后重返治疗26例.
  • 黄琼,占梦琪,李凡
    护理学报. 2013, (1): 76-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设计一种眼科辅助俯卧桌,改善目前临床眼科辅助工具的不足.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月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注气或硅油填充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按常规使用俯卧枕保持俯卧位,患者取坐姿时运用原有方式,将俯卧枕置于病床上临时搭建一个俯卧台面.观察组患者术后取卧姿时使用与对照组相同的俯卧枕,取坐姿时,使用眼科辅助俯卧桌.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舒适度、每日累计俯卧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1、第2、第3、第7天每天累计俯卧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眼科辅助俯卧桌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延长累计俯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