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求发展,以服务铸品牌

护理学报 ›› 2023, Vol. 30 ›› Issue (8): 39-43.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23.08.039

• 护理管理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SBAR模式构建多媒体可视标准化交接管理系统及其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交接中的应用

刘丽, 蔡云霞, 谢美英   

  1. 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 收稿日期:2023-02-10 发布日期:2023-05-12
  • 通讯作者: 蔡云霞(1975-),女,江西赣州人,本科学历,主任护师。E-mail:13576744449@163.com
  • 作者简介:刘丽(1983-),女,江西赣州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 基金资助: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202212443)

  • Received:2023-02-10 Published:2023-05-12

摘要: 目的 基于SBAR模式构建多媒体可视标准化交接管理系统并应用,分析其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交接的效果。方法 结合SBAR模式,构建多媒体可视标准化交接管理系统并应用于实践,比较管理系统使用前后的术前交接患者时间、术后交接患者时间、护士交接时间、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交接班效果及护士满意度。结果 应用管理系统前后术前交接患者时间、术后交接患者时间、护士交接时间、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交接班效果及护士满意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基于SBAR模式的多媒体可视标准化交接管理系统通过整合数据库,使交接系统信息化、综合化,便于临床信息的高效传递。实际应用中可提升手术室护理交接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 SBAR, 标准化交接管理系统, 手术室护理, 工作交接,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 R472.3
[1] 李云飞,廖芯,张佩嘉,等.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9,33(12):2092-2096.
[2] 江丽. SBAR沟通模式在手术室与心胸外科ICU交班中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7):994-995,1008.
[3] Bressan V, Mio M, Palese A.Nursing handovers and patient safety: findings from an umbrella review[J]. J Adv Nurs, 2020,76(4):927-938.DOI:10.1111/jan.1428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S].2016.
[5] 王晓洁,高红梅.SBAR标准沟通模式在我国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护理研究,2018,32(13):2040-2047.
[6] 刘璟莹,刘彦慧,杨继鹏,等.中文版护理交接班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15,50(5):552-556.
[7] 林燕平,邱金花,林宁,等.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测[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4):404-407.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5.04.004.
[8] Sand-Jecklin K, Sherman J.Incorporating bedside report into nursing handoff:evaluation of change in practice[J]. J Nurs Care Qual, 2013, 28(2):186-194. DOI:10.1097/NCQ.0b013e31827a4795.
[9] McCloskey RM, Furlong KE, Hansen L. Patient, family and nurse experiences with patient presence during handovers in acute care hospital setting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qualitative evidence[J]. JBI Database System Rev Imple-ment Rep,2019,17(5):754-792.DOI:10.11124/JBISRIR-2017-003737.
[10] 张翠翠,钟英,肖月,等.临床护理交接班流程及策略的最佳证据总结[J].护理学报,2022,29(20):32-38.
[11] 吕娜,吉琦,胡晓艳,等.无缝式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的研发及应用[J]护理学杂志,2021,36(2):5-8.
[12] 孙玉勤,彭丹,赵锦昌,等.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手术患者术前交接流程管理[J].护理学杂志,2022,37(4):64-66,74.
[13] 麦剑欣,陈婉华,聂莎.SBAR模式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 2022,29(9):21-25.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2.09.021.
[14] 尹丹娜,罗静,徐飞,等.基于互联网+移动护士站联合ISBAR沟通模式在手术室交班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21,28(24):26-30.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1.24.026.
[15] Spooner AJ, Aitken LM, Corley A, et al.Developing a minimum dataset for nursing team leader handover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 focus group study[J]. Aust Crit Care, 2018,31(1):47-52.DOI:10.1016/j.aucc.2017.01.005.
[16] 朱佳楠,康晓凤,陈京立.ISBAR沟通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8):1276-1280.
[17] 柏艳芳,杨天珍,谭贝,等.电子信息系统动态管理术前物品的实践与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9,34(22):42-44.
[18] 孔珊珊,申海艳,伍沛,等.信息化技术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9,34(4):106-110.
[1] 陈芳, 杨旻斐, 姚晓月, 周诗博. 杭州亚运会定点医院院内护理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 护理学报, 2024, 31(6): 35-38.
[2] 张明会, 张淼, 陈丽娟, 余满荣. 脱口秀科普作品创作在手术室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24, 31(5): 22-25.
[3] 王婷婷, 沈文彬, 李温荣, 陈滢滢, 时佳静, 张睿, 魏亚培. 淋巴康复护理工作室的构建与运行效果评价[J]. 护理学报, 2024, 31(23): 45-48.
[4] 黄美华, 张转运, 庄珊珊, 王晴, 张偌翠, 华薇. 神经阻滞麻醉室护理管理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15): 7-11.
[5] 张增梅, 王宇, 赵海运, 张莹, 金子, 聂云飞. 抛锚式教学联合Gibbs反思循环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23, 30(24): 12-15.
[6] 刘鸿飞, 王芳, 李晖凤, 陈晓荷, 田莉, 黎蔚华. 胸痛中心护理单元建设与管理标准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3, 30(23): 23-28.
[7] 方敏, 高兴莲, 柯稳, 王曾妍, 梁元元. 腹部消化系统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J]. 护理学报, 2023, 30(20): 58-62.
[8] 沈晨, 王贞慧, 张群, 马克晶, 孙红, 梁涛.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下我国护理管理领域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 护理学报, 2023, 30(2): 1-6.
[9] 黄盼盼, 程红, 张迎红, 王艳, 张连生. 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J]. 护理学报, 2022, 29(9): 16-20.
[10] 麦剑欣, 陈婉华, 聂莎. SBAR模式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22, 29(9): 21-25.
[11] 田云伟, 李善玲, 田文雯, 李维果, 邵琴. 护理人员接近失误事件认知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2, 29(7): 32-35.
[12] 米元元, 黄海燕, 陈卉, 陈汉珍, 明耀辉, 聂涛. 重症患者非计划重返ICU安全管理方案的建立及效果评价[J]. 护理学报, 2022, 29(6): 15-19.
[13] 张俊峰, 陈妙婷, 黄雪玲, 李美连, 蔡莹莹, 吴艳妮, 全守波, 刘兴玲. 胃肠肿瘤根治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管理的循证实践[J]. 护理学报, 2022, 29(23): 50-55.
[14] 黄玺, 刘明秀, 许秋竹, 高艳芳, 张加丽. 消毒供应中心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的管理方案构建[J]. 护理学报, 2022, 29(22): 33-36.
[15] 谢芬, 刘茜, 杨露, 张卓. 癫痫患者居家服药管理APP的建立与应用[J]. 护理学报, 2022, 29(20): 75-7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