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求发展,以服务铸品牌

护理学报 ›› 2022, Vol. 29 ›› Issue (10): 34-38.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0.034

• 护理管理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医护理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

叶红, 魏琳, 林美珍, 刘杨晨, 王丹妮, 刘竹韵   

  1.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 收稿日期:2022-01-24 出版日期:2022-05-25 发布日期:2022-06-09
  • 通讯作者: 魏琳(1981-),女,贵州贵阳人,博士,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E-mail:weilin22@126.com
  • 作者简介:叶红(1981-),女,福建建瓯人,硕士研究生,主管护师,护士长。
  • 基金资助: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服务业先进标准体系试点项目[粤质监标函(2015)486号]

  • Received:2022-01-24 Online:2022-05-25 Published:2022-06-09

摘要: 目的 构建一个科学、实用、全面的中医护理服务标准体系,系统指导中医护理服务标准的修制定工作,使中医护理行业获得良好的服务秩序,从而提高中医护理综合服务能力,推动中医护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的发展。方法 以《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GB/T 24421-2009)为准则,参考国内外医疗服务管理标准体系的构建,运用文献研究法、借鉴法、专家会议法等研究方法,收集和整理现行、在制、预制的中医护理服务标准,构建中医护理先进服务标准体系的框架、明细表、编制说明。结果 中医护理服务标准体系包括通用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及服务提供标准3个基本体系框架,进行二级、三级目录设置,最终共构建了一级主体系3个、二级子体系6个、三级小体系23个,指导修制定了708项中医护理服务相关的标准。结论 构建系统、全面的中医护理服务标准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中医护理工作的内涵,能有效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中医护理, 标准体系, 服务标准

中图分类号: 

  • R248
[1] 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服务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标准体系:GB/T 24421.2—2009[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1-2.
[2] 张文秋,唐文聃.浅析临床护理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J].中国标准化,2021(1):40-43.DOI:10.3969/j.issn.1002-5944.2021.02.009.
[3] 蒋文春,温贤秀,顾凤娇,等.应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J].护理学报,2018,25(18):16-21.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8.18.016.
[4]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研究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GB/T 13016—201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2-3.
[5] 谢秀丽,卢传坚.医院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J].标准科学,2013,2(3):39-42.
[6] 宇文亚,韩学杰.中医药标准化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世界科学技术,2011,13(3):445-449.
[7] 皮红英,王玉玲.护理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与临床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15,15(8):899-901.DOI:10.3969/j.issn.1672-1756.2015.08.002.
[8] 刘继芬,万长秀.中医护理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1):68-69.
[9] 孙莉莉,刘延锦.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20):1886-1889.DOI:10.16821/j.cnki.hsjx.2020.20.009.
[10] 刘美华,彭剑雄. 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1, 28(23):69-73.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1.23.069.
[11] 李春田. 标准综合体[J].中国标准化,2011(6):34-39.
[1] 刘佳, 陈志美, 唐芳, 张力文, 徐彩娟, 杨淑芬, 龙叶运. 基于Delphi和三维质量模型构建夜间中医护理门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J]. 护理学报, 2024, 31(19): 42-46.
[2] 黄丽群, 刘晨柳, 杨珊, 李枝雅, 胡佳俊, 凌传仁, 邓秋迎. 基于《中华医典》的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外感发热的古籍文献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16): 74-78.
[3] 戴美芬, 梁钰贞, 杨静, 尤燕燕, 杨清, 昌广婷, 区幸莹, 黄传蔷, 陈智星, 区洁芬. 基于循证和中医理念的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15): 34-38.
[4] 任攀, 陈小菊, 曾兢, 廖明姝, 荣欢, 钟红月, 李莉. 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视域下成都市失智老人社会支持类居家上门照护服务标准构建[J]. 护理学报, 2023, 30(4): 11-15.
[5] 谌一凡, 易俊儒, 罗尧岳, 郭萍, 刘苹. 我国中医护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 护理学报, 2023, 30(10): 20-23.
[6] 龙苏兰, 喻道舫, 邹德凤, 张梅燕, 胡颖辉. 中医特色社区志愿服务对本科护生人文素质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23, 30(1): 72-75.
[7] 王秋婷, 魏琳, 刘杨晨, 林静霞, 林丽君, 胡萍, 朱丽佳, 林美珍. 中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2, 29(4): 1-6.
[8] 陈娟, 林美珍, 丁美祝, 胡燕娇, 胡佩欣, 李薇薇, 杨友友. “互联网+中医护理”服务模式的实践[J]. 护理学报, 2022, 29(24): 14-17.
[9] 党桂宁, 徐宁君, 周瑾, 翟惠敏. 护理人员对开设中医护理门诊认知及态度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2, 29(18): 23-26.
[10] 吴秀梅, 徐宁君, 李晓红, 周瑾. “组团式”紧密型帮扶提升基层中医院护士中医护理服务能力的实践[J]. 护理学报, 2022, 29(15): 36-38.
[11] 乔桂圆, 杨芬. 基于中医特色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1, 28(19): 22-25.
[12] 刘志清, 徐国峰, 肖海威. 门诊开展中医多学科协作诊疗的实践[J]. 护理学报, 2020, 27(16): 17-20.
[13] 丁慧鑫, 于春光, 张春花, 王玲, 李佩瑶.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在康复护理的应用及展望[J]. 护理学报, 2019, 26(8): 19-21.
[14] 赵昱, 牛彩丽, 卢咏梅, 蔡敏. 柠檬精油止吐口罩的研制[J]. 护理学报, 2019, 26(2): 77-78.
[15] 姚巧灵,胡慧,郑桃云. 护生对中医护理服务学习实践教学模式的真实体验[J]. 护理学报, 2018, 25(14): 1-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