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 ›› 2019, Vol. 26 ›› Issue (8): 19-21.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8.019
丁慧鑫, 于春光, 张春花, 王玲, 李佩瑶
摘要: 目的 研究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的应用现状,探讨在中医护理的应用前景。方法 检索数据库文献,针对马王堆导引术主要应用对象、方案、效果评价、研究设计方法、中医护理临床应用情况等进行文献研究。结果 国家体育总局创编马王堆导引术受到了研究关注,以干预性研究为主,研究对象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可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科疾病等,能有效改善心肺功能、免疫功能,改善身心状态,适宜中老年人群锻炼。结论 马王堆导引术通过调身、调心、调息可显著改善身心状态,但目前缺乏临床适用性好的马王堆导引术运动方案,其可应用的优势病种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设计上需增加科学性和创新性,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康复护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
[1]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 马王堆导引术[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0. [2] 李海霞,李军,李瑞杰. 扶阳导引在心脏康复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 2018,15(1):80-85. [3] 孙群. 马王堆导引功法在中医内科疾病的运用[D].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4] Chen D.Effect of Health Qigong Mawangdui Daoyinshu on Blood Pressure of Individual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 J Am Ger Soc, 2016, 64(7):1513.DOI:10.1111/jgs.14218. [5] 王宾,吴志坤,陆松廷,等.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NK细胞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13):69-72. [6] 王宾,陆松廷.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5(5):4283-4285.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 05.079. [7] 郭新斌.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D]. 上海:上海体育学院, 2010. [8] 王宾,吴志坤,陆松廷,等.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血脂代谢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2014,34(13):3720-372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4.13.098. [9] 赵田田.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 2014. [10] 成玮,王震,赵田田,等.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9):913-915.DOI:10.3969/j.issn.1008-8849. 2013.09.001. [11] 裘玲珍. 对马王堆导引图中引腰痛动作的剖析[J]. 湖北体育科技, 2008, 27(2):161-162.DOI:10.3969/j.issn.1003-983X.2008.02.017. [12] 孙玉科,王会儒.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的教学探索--基于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跟踪研究[J]. 武术研究, 2015,12(8):86-88. [13] 席饼嗣,王宾.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对中老年女性心血管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2015,35(13):3662-3664. [14] 钱轶帆.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对中老年心肺功能影响的研究[D].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5. [15] 齐风猛. 练习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研究[D]. 上海:上海体育学院, 2011. [16] 朱奕. 马王堆“导引术”与舞蹈的中医养生价值探析[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7, 37(5):80-83.DOI:10.13830/j.cnki.cn44-1129/g8.2017.05.019. [17] 刘先萍,王震,周广瑞. 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情绪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4(5):72-74.DOI:10.3969/j.issn.1000-5498.2010. 05.018. [18] 刘娜,刘鲲.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培养大学生抗挫力的研究[J]. 黑河学刊, 2014(3):74-75.DOI:10.3969/j.issn.1009-3036.2014.03.032. [19] 刘娜,刘鲲.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在不同阶段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实验研究[J]. 光明中医,2014,29(2):253-255.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4.02.024. [20] 刘娜,刘鲲.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实验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2013(5):39-41.DOI:10.3969/j.issn.1007-6891.2013.05. 011. [21] 马振磊,王宾,席饼嗣.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心境状态及焦虑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 2016, 36(13):3248-3249.DOI:10.3969/j.issn. 1005-9202.2016.13.075. [22] 王宾,陆松廷.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焦虑水平的影响[J]. 医学信息, 2015, 28(6).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5.06.071. [23] 刘先萍,王震,王自友.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心境改善的实验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10, 46(5):118-121.DOI:10.3969/j.issn.1002-9826.2010.05.022. [24] 穆长帅.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 2010. [25] 穆长帅,王震. 从经络学说的视角探研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的健身原理[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1, 30(2):189-191.DOI:10.1088/1009-0630/13/1/25. [26] 张丽萍.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动作分析的必要性研究[J]. 武术研究, 2015, 12(1):91-92.DOI:10.3969/j.issn.1004-5643.2015.01.033. [27] 孟帅,赵寒治,陈頔.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体育时空, 2016(21). [28] 翁小芳.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教学实践研究[J]. 搏击(体育论坛), 2014, 6(4):90-92.DOI:10.3969/j.issn.1004-5643.2014.04.033. [29] 张丽萍,王玉星,王长伟.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的解剖学分析——以挽弓动作为例[J].青年时代,2015(3):52-52. [30] 张丽萍.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挽弓动作分析[J]. 体育时空, 2013(11):44-44. [31] 化清新,何宝庆,赖剑慧,等. 近5年我国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研究进展[J]. 武术研究, 2016, 1(2):121-123.DOI:10.3969/j.issn.1004-5643(w).2016.02.041. |
[1] | 刘佳, 陈志美, 唐芳, 张力文, 徐彩娟, 杨淑芬, 龙叶运. 基于Delphi和三维质量模型构建夜间中医护理门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J]. 护理学报, 2024, 31(19): 42-46. |
[2] | 黄丽群, 刘晨柳, 杨珊, 李枝雅, 胡佳俊, 凌传仁, 邓秋迎. 基于《中华医典》的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外感发热的古籍文献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16): 74-78. |
[3] | 戴美芬, 梁钰贞, 杨静, 尤燕燕, 杨清, 昌广婷, 区幸莹, 黄传蔷, 陈智星, 区洁芬. 基于循证和中医理念的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15): 34-38. |
[4] | 谌一凡, 易俊儒, 罗尧岳, 郭萍, 刘苹. 我国中医护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 护理学报, 2023, 30(10): 20-23. |
[5] | 龙苏兰, 喻道舫, 邹德凤, 张梅燕, 胡颖辉. 中医特色社区志愿服务对本科护生人文素质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23, 30(1): 72-75. |
[6] | 王秋婷, 魏琳, 刘杨晨, 林静霞, 林丽君, 胡萍, 朱丽佳, 林美珍. 中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2, 29(4): 1-6. |
[7] | 陈娟, 林美珍, 丁美祝, 胡燕娇, 胡佩欣, 李薇薇, 杨友友. “互联网+中医护理”服务模式的实践[J]. 护理学报, 2022, 29(24): 14-17. |
[8] | 党桂宁, 徐宁君, 周瑾, 翟惠敏. 护理人员对开设中医护理门诊认知及态度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2, 29(18): 23-26. |
[9] | 吴秀梅, 徐宁君, 李晓红, 周瑾. “组团式”紧密型帮扶提升基层中医院护士中医护理服务能力的实践[J]. 护理学报, 2022, 29(15): 36-38. |
[10] | 叶红, 魏琳, 林美珍, 刘杨晨, 王丹妮, 刘竹韵. 中医护理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2, 29(10): 34-38. |
[11] | 乔桂圆, 杨芬. 基于中医特色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1, 28(19): 22-25. |
[12] | 刘志清, 徐国峰, 肖海威. 门诊开展中医多学科协作诊疗的实践[J]. 护理学报, 2020, 27(16): 17-20. |
[13] | 林思婷, 罗梦娜, 汪丹, 李泽楷. 健身气功对COPD患者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再评价[J]. 护理学报, 2019, 26(21): 41-45. |
[14] | 赵昱, 牛彩丽, 卢咏梅, 蔡敏. 柠檬精油止吐口罩的研制[J]. 护理学报, 2019, 26(2): 77-78. |
[15] | 姚巧灵,胡慧,郑桃云. 护生对中医护理服务学习实践教学模式的真实体验[J]. 护理学报, 2018, 25(14):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