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 ›› 2021, Vol. 28 ›› Issue (20): 77-78.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21.20.077
• 护理创新 • 上一篇
周凯a, 罗琳b, 周旋c, 姚艳a
摘要: 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的术后加压止血束带,增加上肢静脉造影术和PICC置管等术后穿刺点的止血效果,减少护理人员的操作难度。方法 在常规止血带的基础上,在止血带的中间止血位处的两侧增加2个夹带,通过夹带将止血棉的两端插在夹带的中部,可将止血棉夹紧固定于气囊处的束带体上。结果 将止血棉夹紧固定在气囊处的束带主体上,以便医护人员将与气囊相对应位置的束带主体处和止血棉一同贴在患者出血部位,通过一只手按压束带主体,另一只手将远离套环的束带主体的一端从套环中向后穿过,可使束带主体的左右两端进行连接,再沿着套环的左侧向前拉扯后贴在束带主体上,可使公魔术贴粘在母魔术贴上对束带主体进行固定,避免止血棉窜位偏移。结论 加压止血束带能降低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缩短出血时间,增加止血效果,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中图分类号:
[1] 罗蕾,王国蓉,秦英.肿瘤患者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8):276-580.DOI:10.12104/j.issn1008-9969.2008.03.013. [2] 李彩云,柴长梅,葛军.弹力绷带加压止血在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全科护理, 2019,17(24):3040-3042.DOI:10.12104/j.issn.1674-4748.2019.24.037. [3] 宋葵,王培,吕薇.藻酸钙敷料应用于肿瘤患者 PICC 穿刺点止血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5,22(14):57-59.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15.057. [4] 史冬梅,田金萍,许艳玲,等.STEPTY P型压迫止血贴应用于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效果研究[J].护理学报,2020, 27(7):61-64.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7.061. |
[1] | 范伊濛, 刘巧艳, 曹松梅, 汪淑华, 仲宇, 王晶晶, 夏卓然, 李滕. 基于临床护理分类系统的PICC相关性血栓预防护理知识库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4): 21-24. |
[2] | 梁欢, 王璐, 孙志霞. 肿瘤患者留置PICC决策后悔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4, 31(17): 51-56. |
[3] | 王柳月, 李君丽, 黄春兰, 刘芳印. 住院患者PICC置管后恐动症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3, 30(5): 23-27. |
[4] | 花芸, 王雯沁, 刘志梅, 冯国和, 杜沫晗. 癌症患者PICC置管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 护理学报, 2023, 30(15): 23-28. |
[5] | 项晓婷, 张会, 苏畅, 胡桑, 张真, 许静, 仲蕾, 陆雅维. Caprini评分联合凝血指标构建PICC相关性血栓风险可视化模型[J]. 护理学报, 2023, 30(13): 6-12. |
[6] | 赵丹, 马晓丽, 马敏杰, 王小兰, 马国婧, 李翻翻, 王盼盼, 岳勤. 电磁感应导航装置系统在PICC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23, 30(12): 70-72. |
[7] | 许汇娟, 刘颖, 姚嘉丽, 姚晶晶, 陈敏, 邱甜甜, 徐丹. 3种量表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有症状性PICC相关血栓形成风险效果的比较[J]. 护理学报, 2023, 30(11): 59-64. |
[8] | 张涌静, 申华平, 郭庆峰, 王娟. 置入PICC并带管出院癌症患者基于mHealth技术延续护理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22, 29(9): 68-72. |
[9] | 梁红梅, 常健, 周兴梅, 陈兰. 超声专科护士岗位设立及工作实践[J]. 护理学报, 2022, 29(2): 17-19. |
[10] | 邓瑛瑛, 裴华清, 任英, 殷春梅, 文梅, 张小玲. 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循证护理实践[J]. 护理学报, 2022, 29(11): 36-40. |
[11] | 邓瑛瑛, 裴华清, 文梅, 殷春梅, 张小玲.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物理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1, 28(8): 28-32. |
[12] | 黄海英, 苏小玲, 黄永贤, 曹燕锋, 李晓华. 4例血液肿瘤患儿PICC拔管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护理学报, 2021, 28(8): 69-71. |
[13] | 陈佳, 熊巍, 张丽芳, 张纯. 手臂内收30°时腔内心电图下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21, 28(7): 69-73. |
[14] | 王丽, 谷小燕, 张亚琼, 胡婷婷. 隧道式经股静脉PICC置管患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1, 28(16): 58-62. |
[15] | 樊艳华, 邬要芬, 幸敏清. PICC带管出院患者基于ADOPT模式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20, 27(8): 73-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