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求发展,以服务铸品牌

护理学报 ›› 2020, Vol. 27 ›› Issue (8): 73-76.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8.073

• 健康管理 • 上一篇    下一篇

PICC带管出院患者基于ADOPT模式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樊艳华a, 邬要芬b, 幸敏清b   

  1.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a.门诊; b.肿瘤科,广东 广州 511400
  • 收稿日期:2019-12-13 出版日期:2020-04-25 发布日期:2020-07-14
  • 作者简介:樊艳华(1974-),女,广东广州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 Received:2019-12-13 Online:2020-04-25 Published:2020-07-14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ADOPT模式健康教育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3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实施ADOPT模式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3个月末观察组PICC带管出院患者自我效能、PICC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CC带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次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ADOPT模式健康教育,能提高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患者的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ADOPT模式, PICC, 自我效能, 自我管理, 并发症,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 R472
[1] 谷小燕,付雪娇,胡芬,等.PICC置管后穿刺部位纱布外固定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 2018, 25(19):66-68.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8.19.066.
[2] 束寒玲,戴文君,张小华,等.电话回访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 2016,16(4):535-539.DOI:10.3969/j.issn.1672-1756.2016.04.026.
[3] Houts P, Sharada S, Klassen AC,et al.A Problem Solving Approach to Nutrition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J]. J Nutr Educ and Behav, 2006, 38(4):254-258. DOI:10.1016/j.jneb.2006.01.005.
[4] 宋艺君,林秋菊.运用ADOPT问题解决模式于一位两次透析见体重控制不佳的血液透析个案[J].护理杂志,2010,58(3):73-77.
[5] Simmons KL, Smith JA, Bobb KA, et al.Adjustment to Colostomy:Stoma Acceptance, Stoma Care Self-efficac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J].J Adv Nurs,2007,60(6):627-635.DOI:10.1111/j.1365-2648.2007.04446.x.
[6] Lev EL, Owen SV.A Measure of Self-care Self-efficacy[J].Res Nurs Health,1996,19(5):421-429.
[7] 钱会娟,袁长蓉.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的信效度测评[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87-89.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1.01.032.
[8] 刘春丽,颜美琼,陆箴琦.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的构建及测评[J].护理学杂志,2012, 27(23):1-4.DOI:10.3870/hlxzz.2012.23.001.
[9] 龚萍,刘建红,孟爱凤,等.PICC携管出院患者基于QQ群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 2017,24(23):71-75.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7.23.071.
[10] 鲍丽超,蔡建利,陆烈红.ADOPT模式干预对肠造口患者出院过渡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7,16(5):491-494.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7.05.031.
[11] 欧阳静. 赋能教育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研究[D].贵阳:贵州医科大学,2017.
[12] 欧阳静,江华容,陈大春,等.肿瘤患者PICC置管赋能教育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7,32(7):74-77.DOI:10.3870/j.issn.1001-4152.2017.07.074.
[1] 李疆伟, 王树君, 李长仔, 胡宝山, 焦桂梅, 张卫红. 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心理压力、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25, 32(4): 64-69.
[2] 王利敏, 方继红, 武凤芹, 朱晶, 陈婉宣. 运动恐惧在学龄期四肢骨折患儿自我效能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J]. 护理学报, 2025, 32(3): 1-5.
[3] 杨蓓, 叶红芳, 张宁, 相卢伟, 路诗雨.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2): 7-12.
[4] 叶香, 黎楷, 黄敏, 张倩, 李际敏, 刘荣珍, 孟敏, 朱少玉, 谢翠华. 对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基于移动APP+家属共管血糖的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9): 60-65.
[5] 梅紫琦, 金胜姬, 李玮彤, 柏亚妹, 宋玉磊, 李伊婷, 王萌, 徐桂华. 智能机器人在护理健康教育领域中应用的范围综述[J]. 护理学报, 2024, 31(7): 57-62.
[6] 李爱群, 李利花, 王芳, 蒋源元, 蔡益民. 慢性病资源利用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超越与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效应[J]. 护理学报, 2024, 31(6): 13-17.
[7] 牛世莲, 袁丽, 李饶. 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的结构化教育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 2024, 31(6): 39-42.
[8] 胡晓涵, 占婷婷, 何望生, 乔疏桐, 李雪.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5): 17-21.
[9] 曾辉, 史艳茹, 李琦, 董艳, 徐远平, 梁苗苗. 666名军队医院护士医学叙事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4, 31(5): 73-78.
[10] 范伊濛, 刘巧艳, 曹松梅, 汪淑华, 仲宇, 王晶晶, 夏卓然, 李滕. 基于临床护理分类系统的PICC相关性血栓预防护理知识库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4): 21-24.
[11] 周盼盼, 王娴, 顾飞, 黄铮, 喻金枝. 健康信念模式在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 2024, 31(22): 30-34.
[12] 李小梅, 陶明, 李茜茜, 李琳琳, 李春.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22): 61-66.
[13] 张亦然, 王康美, 朱盛财, 朱璐, 黄沂. 中文版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评估工具的系统评价:基于COSMIN指南[J]. 护理学报, 2024, 31(19): 52-57.
[14] 梁欢, 王璐, 孙志霞. 肿瘤患者留置PICC决策后悔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4, 31(17): 51-56.
[15] 张璐, 李杰, 廖瑶姬, 郭金花, 何海林, 黄晓琴. 46例经心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并发症观察与护理[J]. 护理学报, 2024, 31(17): 66-6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