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 ›› 2021, Vol. 28 ›› Issue (16): 58-62.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21.16.058
王丽, 谷小燕, 张亚琼, 胡婷婷
WANG Li, GU Xiao-yan, ZHANG Ya-qiong, HU Ting-ting
摘要: 目的 探讨隧道式经股静脉PICC置管患者的真实体验,为临床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3名隧道式经股静脉PICC置管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隧道式经股静脉PICC置管患者置管前、置管中以负性体验为主,主要表现为:紧张、恐惧、羞涩、尴尬、担心与无奈;置管后主要以正性体验为主,主要表现为:放松与欣慰,安全感。结论 针对患者置管全程的心理变化,提示护理人员应提高患者隐私保护意识,加强置管全程的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提高患者相关知识认知度和心理舒适度,同时加强专科护士培训和置管前血管通路的评估,提高置管成功率,从而激发患者的正性体验、疏导负性心理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1] 谷小燕,杨金芳,谢华琴,等.癌症患者行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经锁骨下静脉置PICC导管的对照研究[J].护理学报,2020,27(13):70-74.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0.13.070. [2] 谷小燕,付雪娇,胡芬,等.利用支撑导丝排除PICC导管反折异位的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22):1717-1721.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9.22.008. [3] 赵林芳,曾旭芬,王雅萍,等.经大腿中段股静脉留置PICC在78例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9):1089-1091.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8.09.014. [4] 胡婷婷,谷小燕,杨金芳,等.隧道式经股静脉留置PICC在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0,34(17):3148-3152.DOI:10.12102/j. issn.1009-6493. 2020. 17. 031. [5] 赵萌,龙小丽.PICC肿瘤患者集体心理干预和护理培训的效果[J].护理学报,2017,24(2):63-65.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7.02.063. [6] 张慧,黄李华.肺癌化疗患者拒绝PICC置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 2017, 24(20):44-46.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7.20.044. [7] 吴斌,武丽桂,袁玲,等.肿瘤安宁疗护患者亲属照顾者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9, 26(6):6-9.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6.006. [8] 蔺波,蔡蕊,唐英.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置管患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8):1094-1097.DOI:10.3760 / cma. j. issn.1674-2907.2016. 08. 014. [9] 王静远,魏丽丽,王刚,等.15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疾病经历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 2020,27(14):63-67.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0.14.063. [10] 陈丽,冯先琼,李罗红,等.护士对患者的隐私保护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1):38-43.DOI:10.3969/j.issn.1672-1756.2018.01.011. [11] 孙娟,杨晋.全程心理干预对普外科PICC置管患者应激反应及置管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17):2771-2774.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9.17.026. [12] 张秀伟,沈旭慧,韩江余,等.特殊老年人护理人文关怀疗愈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31(5):318-322.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5.05.002. [13] 贺锋,顾红,肖雪月,等.CT成像在提高中心静脉导管术再次置管成功率中的作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7,18(2):138-141.DOI:10.16106/j.cnki.cn14-1281/r.2017.02.016. |
[1] | 吴超瑜, 刘尚昆. 麻醉恢复室护士危机管理能力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3): 17-21. |
[2] | 谭雯渲, 张容, 张立力, 王玮, 邵艳红, 方庆虹, 朱瑾. 心脏移植患者手术决策困境的现象学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3): 69-73. |
[3] | 曹敏, 张培莉, 侯晓雅, 高超越, 郭林芳, 李滢. ABC-X模型下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照顾者营养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2): 13-18. |
[4] | 孙娟, 李亚莉, 马安娜, 王华, 张会敏. 护理研究生对社区护理实践思政教学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1): 19-23. |
[5] | 陈燕华, 冯梅, 胡佩欣. 粤港联合个案管理师临床实践培训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1): 24-28. |
[6] | 王语, 赵慧杰, 肖梦伟, 范硕宁, 孙佳丽, 王珂心, 苏炫, 杨滢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硅油填充期间疾病体验与应对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1): 68-72. |
[7] | 冯春玲, 胡夏晴, 徐琳, 蔡鑫健, 徐琴鸿.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电话指导公众实施心肺复苏行为动机及需求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9): 66-71. |
[8] | 曹依丽, 王玲, 王灿, 陈燕华, 秦虹云.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资源取向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8): 74-78. |
[9] | 马瑞瑞, 范晓莉, 徐姝娟, 张伟, 陈婷, 谈飞飞. 护士参与终末期患者临终决策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7): 6-11. |
[10] | 龙瑶, 卢春凤, 冯志仙. 临床护士对横向领导者特质感知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7): 27-31. |
[11] | 张颖, 车晓艳, 万婠, 秦雪, 张恩思, 崇武, 郑淑娟. 我国性治疗护士工作范畴和核心能力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7): 68-72. |
[12] | 张露心, 焦延超, 文稀, 田利, 王婷, 田凤美, 李惠玲. 护理本科生在“慕课西行”同步课堂学习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6): 30-34. |
[13] | 胡晓涵, 占婷婷, 何望生, 乔疏桐, 李雪.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5): 17-21. |
[14] | 邓悦, 胡宇帆, 王冉, 张远星, 王芳, 袁萍, 陈璐. 老年患者接受远程医疗护理体验与需求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J]. 护理学报, 2024, 31(5): 50-55. |
[15] | 李珂, 杨振楠, 韩舒羽, 张建霞, 张梦杰, 李君. 护士经历护理中断事件真实体验的Meta整合[J]. 护理学报, 2024, 31(5): 61-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