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 ›› 2019, Vol. 26 ›› Issue (20): 59-62.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0.059
李兰1a, 蔡志云1a, 彭健2, 林玉凤1a, 韩秋英1b
LI Lan1a, CAI Zhi-yun1a, PENG Jian2, LIN Yu-feng1a, HAN Qiu-ying1b
摘要: 目的 探讨生理盐水联合无导针器技术在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 268例)与观察组(1 2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超声引导套件进行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联合无导针器技术进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比较2种置管方法置管费用、1次穿刺成功率、PICC置管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每例患者置管总费用均为1 884元,对照组每例患者置管总费用均为2 023元,观察组患者置管总费用低于对照组;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PICC置管时误入动脉、神经损伤、送管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中应用生理盐水联合无导针器技术,能够降低患者的置管费用,提高1次穿刺成功率,且不会增加置管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
[1] 谌永毅,李旭英.血管通道护理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90-226. [2] 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fusion Therapy Standards of Practice[J].J Infus Nurs,2016,39(1s):39-95.DOI:10.1097/NHH.0000000000000481. [3] 吴玉芬,杨巧芳.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19-238. [4] 东文霞,乔爱珍,李新华.PICC 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31-33. [5] 蔡志云,李兰,韩秋英.超声引导下二次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术在1-12月龄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6):96-98.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7.16.048. [6]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的通知[EB/OL].[2019-01-15].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0/content_5158488.htm. [7] 李兰,蔡志云,郑俊艺,等.超声引导下2次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中线导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 2018,25(20):57-60.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0.00. [8] 邹建中,胡顺铁,伍海翔.医用超声耦合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0,12(5):329-331. [9] 焦紫耀,吴海燕,刘中凯.生理盐水在TEE探头置入操作中应用的研究[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1):32-34. DOI:10.3969/j.issn.1674-0947.2017.01.011. [10] 倪春湘,殷海涛,周颖,等.不同深度血管PICC穿刺过程中导针器分离时机研究[J].护理研究,2017,31(12):1508-1510.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7.12.033. [11] 朱雁,齐莉,盖垚.B超引导下PICC误入动脉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报,2016,23(6):63-65.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6.06.063. [12] 王雅萍,赵林芳,陈春华.上臂PICC置管致神经损伤42例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5,14(7):665-667. 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5.07.022. [13] 陈淑德,黄敏清,崔虹,等.放松技术在56例PICC送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5,22(8):62-63.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08.062. [14] 徐海英,谷小燕,王兰.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送管时导丝替换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5,22(8):56-58.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08.056. [15] 李佳,乔利,徐龙,等.正性心理暗示对患者PICC送管困难的预防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5, 30(2):50-51. DOI:10.3870/hlxzz. 2015.02.050. |
[1] | 范伊濛, 刘巧艳, 曹松梅, 汪淑华, 仲宇, 王晶晶, 夏卓然, 李滕. 基于临床护理分类系统的PICC相关性血栓预防护理知识库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4): 21-24. |
[2] | 梁欢, 王璐, 孙志霞. 肿瘤患者留置PICC决策后悔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4, 31(17): 51-56. |
[3] | 王柳月, 李君丽, 黄春兰, 刘芳印. 住院患者PICC置管后恐动症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3, 30(5): 23-27. |
[4] | 花芸, 王雯沁, 刘志梅, 冯国和, 杜沫晗. 癌症患者PICC置管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 护理学报, 2023, 30(15): 23-28. |
[5] | 项晓婷, 张会, 苏畅, 胡桑, 张真, 许静, 仲蕾, 陆雅维. Caprini评分联合凝血指标构建PICC相关性血栓风险可视化模型[J]. 护理学报, 2023, 30(13): 6-12. |
[6] | 赵丹, 马晓丽, 马敏杰, 王小兰, 马国婧, 李翻翻, 王盼盼, 岳勤. 电磁感应导航装置系统在PICC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23, 30(12): 70-72. |
[7] | 许汇娟, 刘颖, 姚嘉丽, 姚晶晶, 陈敏, 邱甜甜, 徐丹. 3种量表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有症状性PICC相关血栓形成风险效果的比较[J]. 护理学报, 2023, 30(11): 59-64. |
[8] | 张涌静, 申华平, 郭庆峰, 王娟. 置入PICC并带管出院癌症患者基于mHealth技术延续护理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22, 29(9): 68-72. |
[9] | 梁红梅, 常健, 周兴梅, 陈兰. 超声专科护士岗位设立及工作实践[J]. 护理学报, 2022, 29(2): 17-19. |
[10] | 邓瑛瑛, 裴华清, 任英, 殷春梅, 文梅, 张小玲. 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循证护理实践[J]. 护理学报, 2022, 29(11): 36-40. |
[11] | 邓瑛瑛, 裴华清, 文梅, 殷春梅, 张小玲.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物理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1, 28(8): 28-32. |
[12] | 黄海英, 苏小玲, 黄永贤, 曹燕锋, 李晓华. 4例血液肿瘤患儿PICC拔管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护理学报, 2021, 28(8): 69-71. |
[13] | 陈佳, 熊巍, 张丽芳, 张纯. 手臂内收30°时腔内心电图下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21, 28(7): 69-73. |
[14] | 周凯, 罗琳, 周旋, 姚艳. 加压止血束带的研制[J]. 护理学报, 2021, 28(20): 77-78. |
[15] | 王丽, 谷小燕, 张亚琼, 胡婷婷. 隧道式经股静脉PICC置管患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1, 28(16): 58-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