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 ›› 2019, Vol. 26 ›› Issue (16): 17-21.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6.017
熊芳芳1, 丁福1, 赵庆华1, 姜玲2
XIONG Fang-fang1, DING Fu1, ZHAO Qing-hua1, JIANG Ling2
摘要: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人员赴新加坡短期培训的看法与体验,为今后继续派送护理骨干出国培训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集体焦点访谈法,对12名参加“重庆-新加坡护理专业短期培训”项目的护理专业人员进行访谈。将所得资料采用Claizzi的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结果 针对护理专业人员国际培训提炼出了2个方面的6个主题,培训必要性:(1)护理专业人员出国培训积极性较高;(2)出国培训更新了思维理念;(3)培训丰富了护理培训方法。培训设计:(4)培训内容深度需要拓展;(5)培训方法的匹配性值得商榷;(6)培训成果有待挖掘与培育。结论 国际培训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护理人才的必要手段,各有关部门应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符合护理专业特点的护理人员国际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
[1] 曾莉,姜金霞,吴茜,等.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护理硕士培养模式见闻及启示[J].护理学报,2016,23(21):73-75.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6.21.073. [2] 黄秀秀,万巧琴.国外安宁疗护护士的胜任力及培养现状与启示[J].护理学报,2019,26(11):41-44.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1.041. [3] 韩斌如,王庆玲,赵晓维,等.英国“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护理管理杂志, 2018,18(2):149-152. [4] 李铮,刘宇.护理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62. [5]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院简介[EB/OL].(2016-12-11)[2019-02-01].http://www.nyp.edu.sg/ schools/shs.html. [6] 郭燕红.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护理事业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1):5. [7] 刘姝. 漫谈新加坡护理管理[J].中国卫生人才,2014(1):71-75. [8] Baldwin T T, Ford J K.Transfer of Training: A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Personnel Psychology, 1988,41(1):63-105. [9] Doo H. Lim. Training Design Factors Influencing Transfer of Training to the Workplace Within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J].J Vocat Educ Train,2000,Vol.52(2):243-258. [10] 朱江峰. 企业员工培训过程对培训效果的作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5,15:33-35.DOI:10.14018/j.cnki.cn13-1085/n.2015.15.014. [11] 辛梦维,沈蕾.培训系统因素对培训效果的研究—基于培训动机的中介[J].人力资源管理,2017(1):99-100. [12] 夏海鹰. 成人学习心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3] 张招存. 论成人学习理论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7):255-256. [14] 肖红,张晶.案例教学在护理专业助产方向课程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8,15(12):907-911. [15] 廖婧,黄柳燕,沈麒云,等.翻转课堂在实习护生腹膜透析换液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 2017,24(3):14-17.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7.03.014. [16] 王剑. 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内科护理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OL].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4):477-479. DOI: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904025. [17] 刘珈利,李培.护生对护理教育现状的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40. [18] 魏大琼,杨大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 重庆医学, 2014,43(17):2247-2249. [19] 闫广军. 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利弊及改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2):73-75. [20] 秦培仁,黄荣萍. 企业培训成果转化及其过程模型的构造[J].改革与战略,2005(1):130-132. DOI:10.16331/j.cnki.issn1002-736x.2005.01.040. [21] 雷蒙德,诺伊.雇员培训与开发[M].徐芳,邵晨,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2] 连国清.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转化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7):275-276. [23] 盛文言. 组织转化氛围与培训转化成效关系实证研究--以学习导向为调节变量[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7,37(2):83-91. |
[1] | 吴超瑜, 刘尚昆. 麻醉恢复室护士危机管理能力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3): 17-21. |
[2] | 谭雯渲, 张容, 张立力, 王玮, 邵艳红, 方庆虹, 朱瑾. 心脏移植患者手术决策困境的现象学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3): 69-73. |
[3] | 曹敏, 张培莉, 侯晓雅, 高超越, 郭林芳, 李滢. ABC-X模型下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照顾者营养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2): 13-18. |
[4] | 孙娟, 李亚莉, 马安娜, 王华, 张会敏. 护理研究生对社区护理实践思政教学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1): 19-23. |
[5] | 王语, 赵慧杰, 肖梦伟, 范硕宁, 孙佳丽, 王珂心, 苏炫, 杨滢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硅油填充期间疾病体验与应对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1): 68-72. |
[6] | 冯春玲, 胡夏晴, 徐琳, 蔡鑫健, 徐琴鸿.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电话指导公众实施心肺复苏行为动机及需求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9): 66-71. |
[7] | 曹依丽, 王玲, 王灿, 陈燕华, 秦虹云.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资源取向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8): 74-78. |
[8] | 马瑞瑞, 范晓莉, 徐姝娟, 张伟, 陈婷, 谈飞飞. 护士参与终末期患者临终决策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7): 6-11. |
[9] | 龙瑶, 卢春凤, 冯志仙. 临床护士对横向领导者特质感知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7): 27-31. |
[10] | 张颖, 车晓艳, 万婠, 秦雪, 张恩思, 崇武, 郑淑娟. 我国性治疗护士工作范畴和核心能力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7): 68-72. |
[11] | 张露心, 焦延超, 文稀, 田利, 王婷, 田凤美, 李惠玲. 护理本科生在“慕课西行”同步课堂学习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6): 30-34. |
[12] | 胡晓涵, 占婷婷, 何望生, 乔疏桐, 李雪.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5): 17-21. |
[13] | 邓悦, 胡宇帆, 王冉, 张远星, 王芳, 袁萍, 陈璐. 老年患者接受远程医疗护理体验与需求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J]. 护理学报, 2024, 31(5): 50-55. |
[14] | 李珂, 杨振楠, 韩舒羽, 张建霞, 张梦杰, 李君. 护士经历护理中断事件真实体验的Meta整合[J]. 护理学报, 2024, 31(5): 61-66. |
[15] | 商丽, 黄菲, 程利, 张桃桃, 王宏梅. 本科护生参与漫改剧学习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3): 25-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