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2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7-02-25
  

  • 全选
    |
  • 张辉,兰彩虹,王先化,王梅新
    护理学报. 2017, 24(4): 1-5.
    摘要 ( 106 ) PDF全文 ( 15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疆南疆住村干部的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住村干部健康素养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新疆南疆887名住村干部,采取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健康素养现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887名新疆南疆住村干部具备良好健康素养142名,占16.0%.新疆南疆住村干部3个维度具备良好健康素养所占人数由高到低分别为健康技能、健康行为、健康知识.健康问题中健康信息所占比例最高为59.5%,基本医疗所占比例最低为25.0%.民族、文化程度、是否从事与医疗相关工作、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情况是新疆南疆住村干部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 新疆南疆住村干部的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尤其关注少数民族、文化水平较低、非从事与医疗相关工作及主动学习健康知识积极性较低者健康素养水平,提高新疆南疆住村干部自身健康素养的同时,通过示范作用提升当地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 叶蕊,苗秀欣,陈汉文,胡新林,郭惠丽,满孝云,林慧玲
    护理学报. 2017, 24(4): 6-10.
    摘要 ( 156 ) PDF全文 ( 48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针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问题评估体系.方法 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结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应用德尔菲法,通过2轮15位专家咨询构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问题评估体系.结果 经过2轮专家咨询,最终形成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34项、三级指标143项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问题评估体系.专家积极性为100%,专家判断系数为0.880,熟悉系数为0.770,权威系数为0.830.2轮各级指标的协调系数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专家咨询及修改、增删条目,本研究所构建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问题评估体系结构清晰、内容全面,有利于社区护士全面有效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问题.
  • #
    护理学报. 2017, 24(4):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 叶大庆,苏运辉,张美萍,苏琳琳,胡颖
    护理学报. 2017, 24(4):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情境体验教学应用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心肺复苏术及外出血救护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广州市某非医学高校,按某一专业,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2个班,共60名学生,纳入情景模拟组和情境体验组各30名;情景模拟组予以理论授课结合情景模拟方式进行培训,而情境体验组予以理论授课结合情境体验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前后均以红十字会标准化教学文件(总会2016)中心肺复苏术和外出血救护理论及操作考核表对2组大学生进行考核,比较培训前后组间及组内各考核得分的差异.结果 培训前后组内各考核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2组的理论及操作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2组的理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操作考核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在CPR及外出血救护培训方面比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更能提高操作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王盼盼,杨瑞贞,张洪美
    护理学报. 2017, 24(4): 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受国家二孩政策开放、国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转变的影响,人们对母婴护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月子会所行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笔者通过SWOT分析法,就我国月子会所的发展,综合分析其内部优势(S)和劣势(W),外部机遇(O)和威胁(T)等影响因素,认为月子会所的发展中内部优势和不利条件并存,外部机遇和挑战同在,应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会,防范风险,为我国月子会所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帮助.
  • 潘婕,黄家雯,王幼芳,刘芳
    护理学报. 2017, 24(4):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应急护士固定排班在应对紧急医学救援事件中的实践,旨在建立紧急医学救援的临床护理人力调配方法.方法 建立护理部统一、固定应急护士排班的方法:由经规范化培训合格后2年内护士组成应急护士库,应急护士均为兼职,日常工作由所在病区安排,应急工作由急诊科固定1名护士长提前1个月统一排班,分一、二线值班,全院应急班护士每周其中1 d的假日为应急救援时间,编制好的排班表由护理部在院内办公系统中向全院发布.应急班护士实施8 h工作,24 h紧急待命,接到应急通知后在20 min内到达支援科室进行紧急支援.结果 应急护士固定排班实施前应急响应时间为(2.61±0.90)min,实施后响应时间(0.27±0.15)min,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护理人员对人力配置满意度由实施前(2013年)的44.6%提高到实施后(2016年)的91.6%(P<0.01);护理服务医生满意度由实施前的62.5%提高到实施后的81.2%(P<0.05).结论 利用现有护理人力资源实施合理的应急护士固定排班方法,不但保障紧急医学救援的人力响应,而且还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疲倦感.
  • 刘佩莹,王远玲,李丹,萧丽结,周夏琴,刘珍银,黄萍
    护理学报. 2017, 24(4): 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培训对儿童介入治疗专科护理水平和护理品质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6月,对儿童介入治疗专科临床一线护士21名进行系统的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培训,指导护士归纳、撰写专科病例个案总结、个案分析,组织学习个案护理报告的撰写方法,撰写并分析特定病例的个案护理报告,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结果 培训后儿童介入治疗专科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较培训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各项基础护理质量指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的患者满意度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护士撰写护理论文的意愿和护理论文的数量有一定的提升.结论 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培训有效提高了儿童介入治疗专科护士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和医疗安全,优化护理质量,提升护士的工作能力,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品质.
  • 赵芬兰,蒋永红
    护理学报. 2017, 24(4): 24-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手术室术后患者交接漏项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手术患者的术后交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患者交接的漏项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14.5%降至活动后的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术后患者的交接进行管理改进,降低了手术患者术后交接的漏项率,增强了护理人员质量管理的能力.
  • 叶琳,周慧洁,陶洁静,郭敏
    护理学报. 2017, 24(4): 27-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反向交班在妇科晨间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和体会.方法 改变传统交接班方法,变接班者为交班者,由接班护士了解患者病情后汇报患者情况,交班护士给予补充.结果 实行反向交接班后,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对上一班交代工作完成情况以及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晨间反向交接班模式不仅优化了床边交接班流程,实现无缝交接班,保证交接班质量,同时促进低年资护士主动学习,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度,从而提高护患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 王灿,蒋艳余
    护理学报. 2017, 24(4): 3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目前国内外临床护理用药差错现状,分析用药管理过程中可能导致用药差错的相关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和技术因素.归纳提高用药管理策略及预防用药差错的手段,包括普及计算机信息管理及应用技术,建立有效的监管培训体系,提高技术设备安全,建立用药差错随访体制和加强患者及家属安全用药教育等,旨在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对住院患者用药差错发生率进行标化,以便进行比较,并以用药差错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积极开展高质量的干预研究.
  • 张然,许勤
    护理学报. 2017, 24(4): 34-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外科非糖尿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影响因素,包括年龄、不合理营养支持方式、不良心理应激、手术方式等医疗相关因素;护士参与的应激性高血糖防治方法,包括多学科团队合作、合理营养支持、心理支持、合理的血糖管理等.指出未来应进一步探讨多学科团队模式调控外科非糖尿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方法,明确护士在相关多学科团队小组中的作用,确定能够反映患者血糖情况的血糖波动性评价指标,以满足临床需要.
  • 林竹,韩永奎,曲晓菊
    护理学报. 2017, 24(4): 39-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韧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韧性量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对197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韧性得分为(56.37±11.46)分,处中等水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化疗疗程、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适应性不满意程度是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韧性有待提高,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状况不理想,重点关注离异或丧偶、化疗初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水平不理想的患者,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心理韧性水平,促进疾病康复.
  • 徐娟兰,汪亚男,宋红玲,顾桐语,耿桂灵,许彬
    护理学报. 2017, 24(4): 4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南通市民办养老机构护理员培训现状、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培训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2011修订版)》基础上编制问卷,调查166名南通市民办养老机构护理员培训现状及需求,采用多元逐步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9.5%(49名)养老机构护理员表示不需要再培训,22.3%(37名)表示无所谓,48.2%(80名)表示需要再培训.文化程度、每天工作时间是养老机构护理员培训需求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南通市民办养老机构护理员培训需求偏低,文化程度较低、每天工作时间较长的养老机构护理员,其培训需求较低.政府部门加强对民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的扶持,养老机构加强护理员的业务素质和培训需求.
  • 苑娜,刘春娥,于蕾,宋琴芬
    护理学报. 2017, 24(4): 4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外科手术患者实际参与手术决策的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决策参与期待量表、医患关系问卷及患者参与能力量表,对大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367例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在实际手术决策过程中,主动型26例(7.1%);合作型167例(45.5%);被动型174例(47.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动型患者参与的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及职业;合作型患者参与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及医患关系;被动型患者参与的影响因素为医疗付费方式及患者自身参与能力.结论 外科手术患者实际参与手术决策的方式以合作型和被动型为主,在临床工作中为提高患者参与水平,护理人员应以主要影响因素为切入点,从不同视角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增加患者满意度.
  • 谢宛茹,阳世伟,陈晖,何丽娟,彭雅君,宋意
    护理学报. 2017, 24(4): 5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46名皮肤管理联络员失禁性皮炎预防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状,为下一步开展干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皮肤管理联络员失禁性皮炎知信行问卷,对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46名皮肤管理联络员进行调查.结果 46名皮肤管理联络员失禁性皮炎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分别为(8.85±1.40)分、(26.17±3.22)分和(35.91±6.30)分.不同职称组皮肤管理联络员态度得分,以及有无操作标准和流程组皮肤管理联络员行为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管理联络员对失禁性皮炎预防的态度尚可,但知识及行为水平有待提高.需加强对皮肤管理联络员失禁性皮炎预防知识的学习,提高临床护理能力,减少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
  • 陈斯雯,刘维维,刘玉萍
    护理学报. 2017, 24(4): 5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积极感受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3—5月在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普外科、妇科、肿瘤科、呼吸科住院治疗的201名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积极感受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名癌症患者照顾者积极感受的得分为(37.46±6.64)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症患者照顾者的性别、年龄、患病情况、心理弹性及患者的年龄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 癌症患者照顾者的积极感受得分较高,癌症患者的年龄、照顾者的年龄、性别、患病情况及心理弹性是其积极感受的主要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可通过直接对照顾者提供心理支持或搭建各种平台为照顾者团体心理辅导等各种方法,改善照顾者的心理弹性,提高照顾者的积极感受水平.
  • 施惠芳,周佳
    护理学报. 2017, 24(4): 59-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Caprini评估表在预防老年人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的日常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Caprini评估表对95例60岁及以上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别对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患者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采用caprini评估表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评估分级,其中中危患者17例,高危患者37例,极高危患者41例.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前瞻预防措施,仅有3例极高危组患者发生DVT,远低于有关文献报道的老年人脑卒中患者DVT的发生率.结论 Caprini评估表可以较为准确地估计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DVT的危险程度并指导护理预防工作,避免或减少DVT的发生率.
  • 林小英,沈姜津
    护理学报. 2017, 24(4): 6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1例右踝关节不完全离断伤患者再植术后伴伤口感染的护理经验.本例患者右踝关节植皮术后1月余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显示铜绿假单胞菌为阳性.首先按伤口情况划分不同时期:黑色伤口期,黄色伤口期,红色伤口期.根据患者伤口创面特点及局部症状的变化进行清除坏死组织,感染期应用抗菌凝胶,肉芽生长期应用湿性愈合环境促进伤口愈合.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控制伤口感染,54 d后该患者伤口完全愈合.
  • 王雪璐,庄薇,赵敏慧,余慧,侯燕文,吴文燕
    护理学报. 2017, 24(4): 6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初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行产检并分娩的55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对55名初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观察出院后第5天、第12天、第42天55名初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及母乳喂养满意度.结果 55名初产妇纯母乳喂养情况,出院后第5天、出院后第12天、出院后第42天初产妇纯母乳喂养发生率分别为76%(42名)、80%(44名)、85%(47名);出院后第5天、出院后第12天、出院后第42天55名初产妇的母乳喂养满意度为(122.55±2.96)分、(129.45±1.54)分、(131.22±4.83)分,3个时间点母乳喂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688,P<0.001),随着干预时间延长,母乳喂养满意度得分逐渐升高.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初产妇母乳喂养方式,并有效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陈丽玲,黄晓莉
    护理学报. 2017, 24(4): 68-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的心理体验和需求,为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通过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收集1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采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通过整理、分析和提炼,共总结出3个主题: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心理负担过重;获取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相关知识需求迫切;渴望得到家人和社会支持.结论 医护人员需关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的心理感受,对其提供专业的知识指导,增强其对自然分娩的信心.
  • 任伟,石彩晓,时富枝,李思静,唐娜,蔡文智
    护理学报. 2017, 24(4): 7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患儿家长参与患儿安全的体验,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的16名住院患儿家长通过焦点人群座谈会形式,进行半结构访谈,并对访谈的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 被访谈的16名家长参与患儿安全的意愿强烈;16名家长表示非常愿意主动询问医护人员患儿的疾病诊疗问题,14名家长表示很愿意向医护人员提供患儿详尽的病史资料;16名家长提出尤其关注患儿的用药疗效、 手术效果及疾病转归情况;7名外科住院患儿家长认为医护人员掌握了较多的医疗资源,手术相关决策完全依赖于医护人员.结论 建议对家长开展患儿安全教育,指导家长参与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核对程序,提高家长对患儿诊疗过程中告知内容的理解,实现医患双方共同参与医疗决策,从而更好地保障患儿安全.
  • 宋艳萍
    护理学报. 2017, 24(4): 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 陈翠霞
    护理学报. 2017, 24(4): 76-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5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模式.观察比较2组孕妇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疾病相关认知程度、焦虑抑郁情绪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孕妇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疾病相关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t=9.488,P<0.001);观察组孕妇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孕妇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疾病相关认知程度,减轻孕妇负面情绪,改善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