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 ›› 2022, Vol. 29 ›› Issue (12): 16-19.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2.016
周素芳1, 杨许艳1,2, 伍春2, 彭艳红1, 高红1
摘要: 目的 从第一志愿非护理专业大一本科护生的角度下剖析学生在护理专业选择中的动力因素并构建模型。方法 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某大学的22名大一新生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经信度、效度、理论饱和检验,构建护理专业选择动力影响因素模型。结果 研究确定就业前景、薪酬待遇、家庭影响、工作特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媒体报道6个主范畴,构建了第一志愿非护理专业大一本科护生的角度下护理专业选择动力影响因素模型。结论 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是原始推动力,家庭影响是学生选择护理专业的核心驱动力,工作特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媒体报道是支撑学生坚持专业选择的关键因素。
中图分类号:
[1] 医政医管局.关于印发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2021-05-21].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1807/1a71c7bea4a04d5f82d1aea262ab465e.shtml. [2] 李克东.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1-233. [3] Hunter TS, Tilley DS.A Grounded Theory Study of the Process Used to Negotiate Condom Use among African-American Women: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J Cult Divers, 2015,22(1):23. [4] Pandit NR.The Creation of Theory: A Recent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J]. Qualitative Report, 1996(2):1-15. [5] 张瑛,杨永,杨连招.医药类独立学院学生转入护理专业成因的质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2):49-52. [6] 曾川.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5):109-111;114. [7] 任丙强,贾若帆.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科学生为对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2):158-162.DOI:10.13766/j.bhsk.1008-2204.2017.0167. [8] 王雪萍,洪海燕,张业芳,等.护理本科生专业选择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4):92-93. [9] 杜洋,童玲欣,曹庆华,等.大类模式下学生是如何选择专业的?[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9(1):19-29.DOI:10.19563/j.cnki.sdjk.2021.01.003. [10] 郭孟超,郭丛斌,王家齐.家庭背景对中国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J].教育学术月刊,2020(6):58-65.DOI:10.16477/j.cnki.issn1674-2311.2020.06.009. [11] 胡宝华,马爱艳.大学生家庭特征对专业选择行为影响研究——以塔里木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 2019,6(49):197-200.DOI:10.16541/j.cnki.2095-8420.2019.49.066. [12] 护士在应对人类各种健康挑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华护理杂志社专访中华护理学会吴欣娟理事长[J].护士在应对人类各种健康挑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华护理杂志社专访中华护理学会吴欣娟理事长[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4):485-487. [13] 蔡虻,王霞,刘聚源.从新冠肺炎大流行谈重塑护理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价值[J].中国护理管理,2021, 21(4):481-484. [14] 朱勇. 自媒体生活对护理专业大学生培养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J].青少年学刊,2016(2):7-11.DOI:10.16399/j.cnki.qsnyj.2016.02.002. |
[1] | 吴超瑜, 刘尚昆. 麻醉恢复室护士危机管理能力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3): 17-21. |
[2] | 谭雯渲, 张容, 张立力, 王玮, 邵艳红, 方庆虹, 朱瑾. 心脏移植患者手术决策困境的现象学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3): 69-73. |
[3] | 曹敏, 张培莉, 侯晓雅, 高超越, 郭林芳, 李滢. ABC-X模型下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照顾者营养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2): 13-18. |
[4] | 孙娟, 李亚莉, 马安娜, 王华, 张会敏. 护理研究生对社区护理实践思政教学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1): 19-23. |
[5] | 王语, 赵慧杰, 肖梦伟, 范硕宁, 孙佳丽, 王珂心, 苏炫, 杨滢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硅油填充期间疾病体验与应对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1): 68-72. |
[6] | 冯春玲, 胡夏晴, 徐琳, 蔡鑫健, 徐琴鸿.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电话指导公众实施心肺复苏行为动机及需求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9): 66-71. |
[7] | 曹依丽, 王玲, 王灿, 陈燕华, 秦虹云.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资源取向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8): 74-78. |
[8] | 马瑞瑞, 范晓莉, 徐姝娟, 张伟, 陈婷, 谈飞飞. 护士参与终末期患者临终决策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7): 6-11. |
[9] | 龙瑶, 卢春凤, 冯志仙. 临床护士对横向领导者特质感知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7): 27-31. |
[10] | 张颖, 车晓艳, 万婠, 秦雪, 张恩思, 崇武, 郑淑娟. 我国性治疗护士工作范畴和核心能力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7): 68-72. |
[11] | 张露心, 焦延超, 文稀, 田利, 王婷, 田凤美, 李惠玲. 护理本科生在“慕课西行”同步课堂学习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6): 30-34. |
[12] | 胡晓涵, 占婷婷, 何望生, 乔疏桐, 李雪.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5): 17-21. |
[13] | 于鑫淼, 刘红霞, 岳树锦, 王芊鹭, 韩竹凤, 张淑萍. 基于OBE理念的“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5): 26-29. |
[14] | 邓悦, 胡宇帆, 王冉, 张远星, 王芳, 袁萍, 陈璐. 老年患者接受远程医疗护理体验与需求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J]. 护理学报, 2024, 31(5): 50-55. |
[15] | 李珂, 杨振楠, 韩舒羽, 张建霞, 张梦杰, 李君. 护士经历护理中断事件真实体验的Meta整合[J]. 护理学报, 2024, 31(5): 61-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