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1卷, 第24期 
刊出日期:2024-12-25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陈坚, 项丽君, 罗彦嗣, 陈建辉, 崔艳丽, 廖琳, 颜明玉, 张晓梅
    护理学报. 2024, 31(24): 1-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互联网+”延续性康复管理方案,为完善患者长期康复提供借鉴。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纵向研究、质性访谈拟定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对方案条目进行修改并确定最终方案。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5%、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8、0.931;第2轮专家函询后,各条目重要性的变异系数为0~0.15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10、0.159(P<0.001)。最终构建的方案包括实施机构、人员配备、关键环节、实施路径4个一级条目、16个二级条目、64个三级条目。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延续康复管理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规范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延续护理具有指导意义。
  • 赵国瑞, 刘高明, 张凤, 周颖
    护理学报. 2024, 31(24): 7-1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试验来识别宫颈癌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淋巴水肿(Lower limbs lymphedema, LLL)的危险因素,构建LLL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能。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1月—2023年1月湖南省某肿瘤专科医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1 061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LLL分为LLL组(n=320)和非LLL组(n=741),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基于单因素分析及LASSO回归结果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95%CI评价该模型准确性。采用训练集和测试集对建立的logistic预测模型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LLL的风险预测模型纳入受教育程度(OR=3.173)、术前接受化疗(OR=5.474)、术后3个月内接受放疗(OR=3.464)、术后接受同步放化疗(OR=5.745)、术前是否长时间坐立位或站立位等相同姿势(OR=2.665)、术后是否长时间坐立位或站立位等相同姿势(OR=4.270)。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8(95%CI:0.839~0.897),最佳截断值为0.276,灵敏度为86.2%,特异度为73.9%,Youden指数为60.1%,其预测效果良好。测试集AUC为0.897(95%CI:0.856~0.938),最佳截断值为0.393,灵敏度84.4%,特异度为83.4%,Youden指数为67.8%,该模型拟合良好。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宫颈癌术后LLL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能为临床早期发现、精准防治宫颈癌术后LLL提供参考。
  • 护理教育
  • 王项南, 牟舒悦, 王荣荣, 曲桂玉, 王澜
    护理学报. 2024, 31(24): 13-1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4.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Donabedian质量理论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质量标准的指标体系。方法 基于Donabedian质量理论,检索国内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质量标准的相关研究并进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构建指标体系初稿,经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确定指标条目,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编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质量标准的量化评分表》对某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测试并检验其信度及区分度。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为83%、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00、0.825;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21(χ2=164.217,P<0.001)、0.147(χ2=144.411,P<0.001);变异系数为0~0.226、0~0.214,最终构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质量标准的量化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权重系数分别为要素质量(W=0.333)、环节质量(W=0.333)、终末质量(W=0.333)。构建的量化指标区分度为0.621,克朗巴赫系数为0.871。结论 构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质量标准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科学合理的评价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 杨晓燕, 王静, 杨亚平
    护理学报. 2024, 31(24): 18-2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4.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上海市护理院护士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上海市护理院护士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后续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并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上海市3家护理院的11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提炼主题。结果 从上海市护理院护士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知识、态度、行为3个维度中凝练出3个主题6个亚主题:知识情况(对最新研究成果了解较少、获取知识的途径较为单一、评估工具不全面、认知较为薄弱);态度情况(态度较为积极);行为情况(行为水平有待提升)。结论 应提高护理院护士对失禁相关性皮炎知信行的业务能力,增强护理院护士对失禁性皮炎最新研究成果的了解,开展多种形式的失禁性皮炎知识培训,丰富护理院失禁性皮炎评估工具的使用,大力培养护理院“一专多能”护士,为今后制定适合护理院护士失禁相关性皮炎培训方案奠定基础。
  • 护理管理
  • 向军霞, 马秀丽, 康荣, 冷菲, 郭江红
    护理学报. 2024, 31(24): 23-2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4.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优化全麻术后患者手术室转至麻醉恢复室交接核查单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麻醉科140例全麻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科室传统交接单对患者进行交接;试验组优化全麻术后患者手术室转至麻醉恢复室交接核查单并应用于患者交接,采用边核查边打钩形式记录,交接时间控制在5 min内。比较2组交接中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交接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结论 该核查单的应用能够规范交接流程,降低交接中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交接完整性和安全性。
  • 文献研究
  • 林梅燕, 张星星, 李瑞华, 陶思琪, 甄莉
    护理学报. 2024, 31(24): 27-3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4.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肠造口患者居家睡眠质量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制定个性化的睡眠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归纳肠造口患者居家睡眠质量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 肠造口患者居家期间普遍面临睡眠质量不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主观睡眠满意度下降、睡眠效率低、睡眠连续性中断和日间功能受损明显。睡眠质量受到人口统计学因素(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疾病与治疗因素(治疗方式与术后时间、造口性质与造口类型、疾病相关因素),造口自我管理因素(自理能力、造口并发症、睡眠舒适度),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睡眠认知和行为因素、饮食相关因素的影响。结论 肠造口患者居家睡眠质量不佳,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睡眠管理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 赵阳, 王岚, 尹雪梅
    护理学报. 2024, 31(24): 33-3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4.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阐述正常分娩中非必要干预的研究进展,为开展相关研究、制定减少或避免正常分娩中非必要干预的策略提供借鉴。方法 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正常分娩中非必要的干预及其影响因素和解决策略进行综述。结果 正常分娩过程中存在较多非必要的干预,其受医务人员认知和技能水平、产妇个体差异与偏好、卫生服务系统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解决策略研究在方法上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结论 减少或避免正常分娩中过多干预的策略研究在数量、方法和评价方面尚存不足,未来需针对我国的临床情境,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系统的研究设计和评价方法,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
  • 循证护理
  • 姚婉晴, 杨立状, 陈旦旦, 张晚秋, 卢薇, 管翠红, 李海
    护理学报. 2024, 31(24): 37-4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4.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并比较不同非药物措施对乳腺癌患者疲乏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从建库至2024年8月关于非药物干预方式对乳腺癌患者疲乏影响的研究。使用Stata 14.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8项研究,共12种干预措施,3 901例乳腺癌患者。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干预相比,抗阻运动联合高强度间歇运动、有氧运动联合高强度间歇运动、认知行为疗法、瑜伽、按摩对乳腺癌患者疲乏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P<0.05)。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显示,抗阻运动联合高强度间歇运动是改善乳腺癌患者疲乏的最佳非药物干预方式。结论 抗阻运动联合高强度间歇运动改善乳腺癌患者疲乏的效果最佳,建议临床护理优先考虑,但仍需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 周春香, 饶媛, 崔梦娇, 商芷颖, 张天岚, 裘奚晨卉, 秦艳萍
    护理学报. 2024, 31(24): 44-5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4.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文旨在评价具备传感技术的智能康复设备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康复的干预效果,以期为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Embase 8个中英文数据库中应用具备传感技术的智能康复设备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康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4年8月,获取原始文献经EndNote软件去重后由2名经过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原始研究,总计329例脑卒中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传感器技术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的步态康复,可改善患者平衡控制能力[SMD=0.74,95%CI(0.23,1.25),P<0.05]、行走能力[SMD=0.67,95%CI(0.26,1.09),P<0.05]、步态功能[SMD=0.47,95%CI(0.15,0.79),P<0.05]。但对于步行速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13,95%CI(-0.31,2.57),P=0.12]。结论 传感器技术对于脑卒中患者步态康复有益,包括平衡控制能力、步行能力和步态功能,但对于步行速率的价值尚不明确,未来仍需进行高质量的研究验证以上结论。
  • 王月, 刘国庆, 牛聪影, 张振伟, 孙建, 褚友艾, 秦寒枝
    护理学报. 2024, 31(24): 51-5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4.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髋部骨折患者术后30 d死亡风险预测模型进行范围综述,为临床护理实践及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聚焦髋部骨折患者术后30 d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等,筛选相关中英文文献,提取数据。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髋部骨折患者术后30 d死亡率高达4.73%~33.76%,模型的总体预测效能良好,但整体偏倚风险较高。结论 髋部骨折患者术后30 d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研究处于发展阶段,未来以期开发和/或验证低偏倚风险和高适应性的预测模型,指导临床实践。
  • 调查研究
  • 肖霄, 张煊丽, 张云漪, 谢梓洋
    护理学报. 2024, 31(24): 57-6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4.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代际共同养育关系对0~3岁婴幼儿母亲抑郁症状的影响,以及夫妻共同养育关系、母亲育儿压力、育儿胜任感与知觉压力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4月在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产后门诊及社康中心,选取230名0~3岁婴幼儿代际共同养育家庭的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关系量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简式共同养育关系量表、简式育儿压力量表、育儿胜任感量表、知觉压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本研究中代际共同养育家庭母亲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4.8%;不同月收入、学历及自评孕期睡眠质量的母亲抑郁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际共同养育关系、夫妻共同养育关系、育儿压力、育儿胜任感、知觉压力与母亲抑郁得分相关(r=-0.417、-0.430、0.520、-0.615、0.682,P<0.01);代际共同养育关系可直接作用于母亲抑郁症状,也可通过知觉压力的单中介介导母亲抑郁症状,或通过夫妻共育关系、育儿压力、育儿胜任感与知觉压力的链式中介介导母亲抑郁症状。代际共同养育关系、夫妻共育关系、育儿压力、育儿胜任感与知觉压力对母亲抑郁症状的总效应值分别为-0.444、-0.228、0.287、-0.517、0.427。结论 0~3岁婴幼儿代际共同养育家庭母亲产后抑郁处于偏高水平,代际共同养育关系可通过直接效应或间接通过夫妻共同养育关系、育儿压力、育儿胜任感及知觉压力的中介效应作用于母亲的抑郁症状,在代际共同养育家庭需积极营造良好的代际共同养育关系,积极预防女性产后抑郁的发生。
  • 黄璜, 钟可琪, 钟丽华, 李惠卿, 吴春华, 许梅
    护理学报. 2024, 31(24): 64-6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4.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2024年9月抽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99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感知带教老师关怀行为量表、基本信息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136.46±24.57)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学历、感知带教老师关怀行为进入回归方程(P<0.05),共解释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变异的38.3%。结论 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建议带教老师关注女性、本科学历的实习护生,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并与实习护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其互动与人文链接,进一步提升其人文关怀能力。
  • 临床护理※儿科护理
  • 黄佳颖, 叶红雨, 朱沙, 贺云, 梁丽婵
    护理学报. 2024, 31(24): 68-7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4.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8例患儿应用培门冬酰胺酶治疗急性淋巴白血病导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护理经验。方法 2016年12月—2021年7月我院小儿血液科收治使用培门冬酰胺酶引起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通过早期识别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征象、控制颅内高压症状、实施癫痫急救护理、严格抗凝治疗、实施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8例患儿血栓形成情况获得改善,均未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结果 8例患儿预后良好,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顺利出院。随访3~6个月,7例患儿血栓消失、血管再通,1例患儿血栓范围缩小。结论 准确识别患儿应用培门冬酰胺酶引起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征象,及时采取针对性抗凝治疗和急救护理,有助于减少患儿脑部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儿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