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1卷, 第23期 
刊出日期:2024-12-10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李思媛, 吴雨泽, 魏雪梅, 罗澜峻, 邓美红, 李梅, 崔丽君
    护理学报. 2024, 31(23): 1-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低年资护士心理弹性的潜在类别、影响因素以及其对适应性绩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四川省90家三级医院的6 704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和适应性绩效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Mplus8.3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建立亚组模型,SPSS 26.0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低年资护士心理弹性可分为低能力—消极认知型(5.9%)、普通能力—积极认知型(40.2%)、中高能力—从容应对型(43.3%)和高能力—意志坚定型(10.6%)4类别。部分人口学资料(职业暴露史、睡眠质量、是否有锻炼、是否患有慢性病)对低年资护士心理弹性的潜在剖面分类有预测作用,心理弹性水平能够正向预测适应性绩效(均P<0.05)。结论 低年资护士心理弹性存在异质性,即低能力—消极认知型、普通能力—积极认知型、中高能力—从容应对型和高能力—意志坚定型;“低能力—消极认知型”的适应性绩效最低,需重点关注。是否有职业暴露史、睡眠质量、是否有锻炼和是否患有慢性病是低年资护士心理弹性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心理弹性是适应性绩效的重要预测因素。
  • 邓岚心, 张宇, 李敏锐, 高钰琳
    护理学报. 2024, 31(23): 8-1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身体衰弱和认知功能之间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分析二者的时间序列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2022年9月—12月(T1)、2023年6月—9月(T2)期间广州市某养老机构的512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衰弱表型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估其身体衰弱和认知功能状况。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探讨不同时间点二者的性别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二者的关联性,并使用Mplus 8.3建立交叉滞后模型分析其双向关系。结果 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功能呈下降趋势,两个时间点的身体衰弱得分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自回归结果显示,身体衰弱可以显著预测未来的身体衰弱(β=0.567,P<0.001),认知功能可以显著预测未来的认知功能(β=0.680,P<0.001)。交叉滞后模型显示,认知功能对身体衰弱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0.146,P=0.002),而身体衰弱对认知功能预测作用不显著(β=0.064,P=0.134)。结论 养老机构中认知功能低的老年人在未来更易出现身体衰弱,认知功能也将继续下降,身体衰弱症状将加重。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状态和身体衰弱的监测,并通过综合护理措施,例如认知训练、运动锻炼、营养支持等,延缓认知功能下降和衰弱进程,促进健康老化。
  • 戴倩, 刘翔宇, 朱小妹, 王佳丽, 黄远思
    护理学报. 2024, 31(23): 13-1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结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我同情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1月—2023年5月选取湖南省某所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的228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为研究样本。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问卷、自我同情评估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我同情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我同情得分为(81.41±14.37)分,社会支持得分为(46.44±8.36)分,结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我同情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645,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造口状态、每月造口产品费用、造口并发症以及社会支持考虑进入逐步回归方程(P<0.05),可解释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总变异47.8%。结论 本研究中结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我同情水平较低,家庭人均月收入、造口状态、每月造口产品费用、造口并发症以及社会支持是结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我同情的主要影响因素。
  • 王丽梅, 吕林荣, 李露, 罗倩, 喻鹏, 张翀旎
    护理学报. 2024, 31(23): 18-2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3.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恐动症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9月—2023年5月,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西省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72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脏健康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量表、中文版心脏病运动恐惧量表、疼痛数字评分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恐动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恐动症得分为(47.40±8.84)分,恐动症发生率为81.4%。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分级(B=2.947,P<0.001)、文化程度(B=-4.633,P=0.008)、心脏健康自我效能(B=-0.304,P=0.003)、回避(B=0.382,P=0.035)与屈服(B=0.758,P<0.001)的应对方式、疼痛程度(B=1.438,P<0.001)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总变异的68.9%。结论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恐动症发生率较高,心功能分级、文化程度、心脏健康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疼痛程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重视早期评估以上因素,及时发现并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降低患者恐动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 于宛辰, 吴萍, 柳嘉怡, 武贤明, 庞晓丽, 王汕珊
    护理学报. 2024, 31(23): 23-2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3.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本科护生个人掌控感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个人掌控感量表、日常学业弹性量表、自我能力否定倾向量表对便利抽取的307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法识别本科护生个人掌控感的潜在类别,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科护生个人掌控感可分为低个人掌控感—强自主效能感知组(13.3%)、中个人掌控感—弱自主效能感知组(46.6%)、高个人掌控感—中自主效能感知组(40.1%)3个潜在剖面。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常学业弹性和自我能力否定倾向是本科护生个人掌控感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本科护生个人掌控感存在3个潜在类别,护理教育者应重点关注“低个人掌控感-强自主效能感知组”本科护生,通过开展团队辅导、认知行为疗法等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本科护生日常学业弹性,降低自我能力否定倾向,进而提升其个人掌控感水平。
  • 胡应兰, 王秀红, 常慧, 罗倩, 王婷
    护理学报. 2024, 31(23): 28-3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3.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问题提示列表,为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参与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指导下,通过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形成问题提示列表的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问题提示列表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 19名专家参与函询,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1,第2轮函询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31、0.242,最终形成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40个二级指标的问题提示列表。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问题提示列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靠性,可为促进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参与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 护理教育
  • 张燕, 陈亚萍, 佟冰渡, 刘芳, 张雨辰, 侯海燕, 杨帆, 高娜, 刘玮楠
    护理学报. 2024, 31(23): 34-3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3.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MOOC与Mini-CEX联合应用于外科本科实习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及实践能力的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22年8月—2023年4月的外科本科实习护生141名为对照组;2023年8月—2024年4月的146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MOOC与Mini-CEX联合教学模式。在实习结束后,对比2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及实践能力。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t=8.520,P<0.001)、临床思维能力(t=6.027,P<0.001)及实践能力得分(t=4.086,P<0.00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OC与Mini-CEX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及实践能力。
  • 俞静萱, 方芳, 杨伟英, 牟月燕
    护理学报. 2024, 31(23): 40-4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3.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物联网背景下行为回放式教学在手术室轮转护士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入职时间,选取2022年7—12月手术室轮转护士37名为对照组,2023年1—6月手术室轮转护士38名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行为回放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对轮转护士进行带教。观察比较对轮转护士洗手带教周期、医生及巡回护士对手术配合的满意度、轮转护士手术室核心能力、工作体验感。结果 观察组洗手带教周期短于对照组,医生、巡回护士对轮转护士手术配合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轮转护士在理论知识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访谈结果显示轮转护士对该教学模式较为满意。结论 物联网背景下行为回放式教学在护理教育中展现较大潜能,推动手术室轮转护士成长。该教学模式提升同行之间的满意度,改善轮转护士的工作体验。行为回放式教学在改善手术室核心技能方面效果不明显,未来需要加以改进。
  • 护理管理
  • 王婷婷, 沈文彬, 李温荣, 陈滢滢, 时佳静, 张睿, 魏亚培
    护理学报. 2024, 31(23): 45-4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3.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淋巴康复护理工作室的构建过程,分析评价工作室的运行效果,为探索淋巴康复护理新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成立以淋巴康复护理专家为领军人的淋巴康复护理工作室,组建以淋巴水肿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为淋巴水肿患者提供规范化的保守治疗、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及延续护理等服务内容,并开展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创新等工作。结果 淋巴康复护理工作室建立以来,工作量平均年增长率稳定在15%以上,并根据患者需求逐年开展新业务;对123例在工作室进行规范化综合消肿疗法保守治疗且完成6个月后复查的淋巴水肿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平均值、身体总水分和患肢阶段水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康复专科护理人才队伍得以扩大,课题、论文、专利等科研产出得以提升。结论 淋巴康复护理工作室的建立满足了患者多元化的治疗需求,并为专科护士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有助于促进学科发展,具有推广价值。
  • 文献研究
  • 尹双, 朱思悦, 白永怿, 苏清清, 丁瑜, 涂国红, 郭亮梅, 高远
    护理学报. 2024, 31(23): 49-5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3.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随访的现状进行综述,为制定科学的运动康复随访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的随访主体、随访时间、随访形式、随访内容及随访评价指标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随访的主体呈现多学科、团队式的特点,最佳随访时间和形式尚未达成统一,随访内容尚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随访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完善。结论 运动康复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不良预后的有效手段,术后随访对提高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应明确、规范运动康复随访的系列标准,制定科学、有效的随访策略,促进患者运动康复参与,提高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
  • 姚心怡, 郑连雪
    护理学报. 2024, 31(23): 54-5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3.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目前中医刮痧疗法治疗失眠的相关研究进展,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从失眠的病因病机、刮痧疗法及其治疗失眠的作用原理等角度,对刮痧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总结。结果 刮痧疗法能有效缓解患者失眠症状、改善睡眠质量。结论 刮痧疗法治疗失眠疗效确切,但尚未形成系统的辨治规范,未来应寻找刮痧疗法治疗临床失眠的最佳方案应用于临床。
  • 循证护理
  • 杨丽娜, 黄蓉, 姚梅琦, 王竹青, 徐怡婷, 谢佩敏
    护理学报. 2024, 31(23): 59-6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3.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检索和评价产后母乳喂养行为中断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开发、优化、使用合适的模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以及万方数据库中有关母乳喂养行为中断的风险预测模型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4月17日。2名研究者先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prediction model risk of bias assessment tool,PROBAST)评价纳入的研究。结果 共纳入13项研究,涉及18个模型。11项研究报告了区分度,7项研究报告了校准方法,6项研究进行内部验证,3项研究进行外部验证,1项研究采用内外部验证结合的方式。母亲的年龄、既往喂养经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多胎妊娠是报告中最常见的预测因子。6项研究适用性较好,但整体偏倚风险较高。结论 母乳喂养行为中断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模型的偏倚风险整体较高,主要集中在数据分析部分,未来应进一步规范报告流程与统计分析,并通过外部验证评估模型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魏小雪, 欧阳丰, 刘杨, 杜庆锋
    护理学报. 2024, 31(23): 66-7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3.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分析超重和肥胖患者体质量控制的促进和障碍因素,为促进体质量管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从Pubmed、中国知网等8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超重和肥胖患者进行体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相关文献,采用混合方法评估工具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以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Consolidated Framework for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CFIR)为指导对体质量控制障促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39项研究,其中中文文献16项,英文文献23项,共包含16项定量研究、19项定性研究和4项混合性研究,涉及128 134例肥胖患者、1 527名医生和护士,14名营养师和1 305名医学生。通过分析,提取出44项促进因素和52项障碍因素。结论 超重和肥胖患者体质量控制受较多因素的影响,根据CFIR框架进行分析,较多的障碍因素集中于内部因素和个体特征,建议在体质量管理实践和研究中应当根据障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以促进体质量控制证据的有效实施。
  • 张星星, 李瑞华, 朱木兰, 林梅燕, 李雅男, 龚立红, 曾海婷, 甄莉
    护理学报. 2024, 31(23): 73-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3.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整合国内外成人肠造口患者高排量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从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决策支持系统、指南网站、数据库、专业机构网站中关于成人肠造口患者高排量预防与管理的证据,由2名研究者对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及汇总。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支持1篇、指南4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3篇、专家共识2篇、随机对照研究2篇,总结了诊断与风险、饮食管理、药物干预、健康教育、造口管理、监测与随访6个方面的22条成人肠造口患者高排量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针对成人肠造口患者高排量预防与管理进行证据总结,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