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1-25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潘婷, 陈艳, 孔方, 张爱玲, 陈丹蕾, 丁成亮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主客体互倚模型探讨克罗恩病患者及其配偶主观幸福感对婚姻调适的作用。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南京市某3级甲等医院210对患者及配偶为研究对象,选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观幸福感量表简表(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 for Chinese Citizens, SWBS-CC20)、Locke-Wollance婚姻调适测定(Locke-Wollance Marital Adjustment Test,LWMAT)对其进行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夫妻主观幸福感和婚姻调适方面的差异,通过主客体互倚模型和Pearson分析法,分析夫妻双方主观幸福感对婚姻调适的影响。结果 患者和配偶各自的主观幸福感均可以正向预测自身婚姻调适(β=0.67、0.71,P<0.01),即主体效应明显;同时,患者与配偶的主观幸福感均能正向预测对方的婚姻调适(β=0.47、0.46,P<0.01),即客体效应明显。结论 克罗恩病患者及配偶的婚姻调适受自身及对方主观幸福感的交互影响,且主观幸福感与婚姻调适之间主体效应和客体效应显著。因此应将克罗恩病患者及配偶视为一个整体,关注夫妻双方的二元交互影响,积极探索以夫妻为中心的婚姻调适干预方案,对改善克罗恩病夫妻的心理适应有重要意义。
  • 张国春, 李海云, 褚梁梁, 程雪, 王君芝
    护理学报. 2024, 31(2): 6-1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编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产科护士围产期姑息照护知信行量表,检验量表信效度。方法 根据知信行理论,依据文献及德尔菲专家函询编制量表初稿,调查604名产科护士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形成正式版量表。结果 产科护士围产期姑息照护知信行量表包括3个维度,11个因子,共51个条目;量表总体Cronbach α系数是0.959,重测信度Cronbach α系数是0.976,内容效度是0.98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11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7.745%,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量表模型拟合度良好。结论 产科护士围产期姑息照护知信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并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可作为评估量表应用于临床实践。
  • 肖雅霖, 贾璐, 叶飞, 郭浩林, 李寒, 李雅璇, 张凡云, 刘艺, 李卫红
    护理学报. 2024, 31(2): 12-1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国内19所高校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现行方案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电子邮件函询,获取国内14所985工程院校及5所中医药高等院校的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19份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9份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向、课程体系、临床实践与考核要求、学位论文要求、学位授予标准的设置方面,各具特色与优势,但部分高校存在培养的职业定位不清晰、培养方向宽泛笼统或层次不一、专科性课程设置不足、临床实践安排和临床能力考评体系不规范、学位授予标准与学术型硕士区分度较低的问题。结论 今后应明确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职业定位,探索职业定位所需的核心能力,基于核心能力对课程体系、临床实践方案、考核评价方法、学位授予标准等培养环节做进一步改革,以提升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 胡宁宁, 李玉凤, 王仁媛, 李婉君, 林素兰
    护理学报. 2024, 31(2): 16-2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21年10—12月选取乌鲁木齐市某10所幼儿园的儿童及儿童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儿童及其父母的一般资料,通过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质量来评估儿童的体质量指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为31.2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亲文化程度低、男童、父亲体质量指数超重肥胖、出生体质量(≥4 000 g)、胎龄(<37周)、剖腹产、生后6月内非纯母乳喂养、补维生素D持续时间短(0~<6个月)、早期抗菌药物暴露、孕期体质量增加(>12.5 kg)、孕期未补叶酸是学龄前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应重点关注父亲文化程度低、男童、父亲体质量指数超重肥胖、出生体质量(≥4 000 g)、胎龄(<37周)、剖腹产、生后6月内非纯母乳喂养、补维生素D持续时间短(0~<6个月)、早期抗菌药物暴露、孕期体质量增加(>12.5 kg)、孕期未补叶酸的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情况。社会各界也应对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引起重视,建议重点关注生命早期因素对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并做好一级预防,防止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
  • 郭红涛, 张静, 李颖, 甄艺婉
    护理学报. 2024, 31(2): 22-2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白血病患儿父母决策冲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5月在山西省某儿童医院血液科收治入院的150例白血病患儿父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决策冲突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白血病患儿父母决策冲突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决策冲突总分是(38.67±6.37)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儿年龄、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心理弹性进入回归方程(P<0.05),可解释75.3%的总变异。结论 本组白血病患儿父母存在较高水平的决策冲突,患儿年龄、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心理弹性是白血病患儿父母决策冲突的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需促进父母积极参与决策过程,以满足父母的信息需求,同时应关注父母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以降低父母的决策冲突水平。
  • 袁佳琳, 杨玲玲, 刘晓慧, 甘茹, 杜瑄, 高海花, 杨小萍, 王慧娟
    护理学报. 2024, 31(2): 27-3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2.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抑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8月在宁夏银川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符合标准的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智谋量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疲劳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其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抑郁标准分为43.00(37.00,50.00)分。随机森林算法结果显示:当 lambda(λ)值为0.8805242时,误差最小,对应的影响因素数目为8个,重要性排序居前8位的自变量为疲劳、知觉压力、智谋、社会支持、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每天照顾患者时间、每天睡眠时间。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疲劳、知觉压力、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社会支持是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38.3%。结论 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抑郁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医护人员应提高对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及时评估其疲劳状态,关注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家庭,为其提供社会支持途径,减轻其身心压力,从而缓解抑郁症状,提高照护质量。
  • 护理教育
  • 张丽莉, 薛菲, 郑雅梅, 郝芳
    护理学报. 2024, 31(2): 32-3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2.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腹症案例视频剧结合病房见习,小组案例讨论的实践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北某高校护理系2020级129名护生为研究对象,设计急腹症案例视频剧编写、拍摄、实施计划,护生分组拍摄5个病种,10个视频剧。采用视频剧临床见习调查问卷及书写见习日志的量性与质性研究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结果 见习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92.2%)、感受到了临床气氛(93.8%)、培养了护生的职业情感(93.0%)等;能力培养方面: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94.6%)、激发了学习兴趣(93.0%);案例分析过程方面:可以帮助掌握急腹症相关知识(96.1%)、案例反馈使努力得到肯定(96.1%)等。见习日志主题,共4个主题。分别是:掌握了急腹症护理要点;场景逼真,贴近临床;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视频剧让学习生活变得有趣。结论 急腹症视频剧结合小组讨论见习模式,改变了单向灌输知识的方法,培养了护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在病源不足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是线下见习的有益补充。
  • 梁晓珊, 林丽娜, 林娟, 邓玲, 林佳清
    护理学报. 2024, 31(2): 36-3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2.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将趣味性扑克牌教学法用于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实习护生胰岛素理论知识培训的效果观察。方法 用便利抽样法将实习护生按入科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授课与操作演示培训胰岛素理论知识与注射技能,试验组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于第3周增加趣味性扑克牌教学环节,比较2组胰岛素相关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结果 培训后试验组胰岛素理论知识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胰岛素理论知识包含胰岛素分类知识、胰岛素注射技术与部位轮换、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3个模块试题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趣味性扑克牌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生胰岛素的理论知识,能调动实习护生的求知兴趣,让其在轻松的氛围中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胰岛素分类识别能力,可供临床实习护生胰岛素知识培训方式的选择作为参考依据。
  • 刘慧敏, 姜蕾
    护理学报. 2024, 31(2): 40-4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2.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基于深圳市10年的助产士培训经验,旨在深入分析并优化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的培训策略,为提升培训成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性抽样,对14名助产士培训师资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直至信息饱和。采用描述性分析和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深圳市助产士核心胜任力培训根据助产士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特点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培训,并结合理论教学和临床实习,进一步优化策略:强化核心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提升;实行分层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实习基地的同质化管理与资源共享。结论 本研究就深圳市助产士核心胜任力培训提出了一套全面的优化策略,为构建高质量的助产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 护理管理
  • 罗苏娴, 曾超男, 张静华, 白阳娟, 周洁
    护理学报. 2024, 31(2): 44-4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2.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护士长真实型领导与护士角色模糊和离职倾向的关系,为有效提升护理管理效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于2021年12月—2022年12月选取3所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358名护士,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真实型领导量表、角色模糊量表和离职倾向问卷进行调查,构建并检验中介模型。结果 护士长真实型领导得分为(3.32±0.57)分,护士角色模糊得分为(2.95±0.29)分,护士离职倾向得分为(4.34±0.59)分。护士长真实型领导与护士角色模糊、离职倾向呈负相关,角色模糊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均P<0.01。护士角色模糊在护士长真实型领导和护士离职倾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29,效应占比41.49%。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真实型领导力培养,积极减少护士角色模糊,进而降低护士离职倾向。
  • 文献研究
  • 姜妍, 黎佩莺, 王芳, 葛莉丽, 王桂梅, 田晓岚, 尹小兵
    护理学报. 2024, 31(2): 48-5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2.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护理软技能的培训现况、内容、评价工具、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望为今后相关培训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文献对医院护理软技能培训现状、护理软技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评价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临床护理软技能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学因素、人际关系技能因素、组织管理技能因素、自我管理技能因素、职业情操因素、认知技能因素。但所采用的培训内容宽泛、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效果欠佳。结论 护理软技能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呈正相关,未来应着眼于培训内容、测评方法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临床护士护理软技能培训,并形成较为规范化的培训路径。
  • 循证护理
  • 李嘉琪, 叶向红, 左俊焘, 徐瑶, 姚红林
    护理学报. 2024, 31(2): 53-5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2.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终末期患者营养支持决策过程中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感受,为改善患者及家属决策体验提供新思路。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有关终末期患者营养支持决策过程、体验的质性研究或混合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基于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推荐的PICoS模型确定文献,采用MAXDQA2022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归类整合。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提炼38个主题,归纳9个类别,最终形成4个整合结果:决策者的多维度思考得出结果;决策者迫切需要专业支持;决策者认知影响决策结果;决策者同样需要心理干预。结论 终末期患者营养支持决策需要经过多方协商、沟通,关注决策者心理体验,必要时给予专业支持,改善患者及家属体验。
  • 卢歌玲, 罗伟香, 欧静, 郑春娆
    护理学报. 2024, 31(2): 59-6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2.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索和汇总甲状腺手术患者颈部出血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以指导临床实践工作的开展。方法 基于6 s证据模型由上至下检索数据库有关甲状腺切除手术颈部出血预防和管理的指南、临床决策、专家共识等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2名研究人员独立评价文献质量并进行证据提取。结果 共纳入文献35篇,其中临床决策1篇,指南5篇,专家共识13篇,系统评价16篇,从风险管理、预防措施、临床监测以及治疗原则等7个方面汇整46条证据。结论 本文汇总甲状腺手术后颈部出血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医护人员制定甲状腺手术患者颈部出血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 调查研究
  • 韩双嵘, 李秋芳, 罗浩月, 杨佳音, 刘腊梅, 汪晓凯
    护理学报. 2024, 31(2): 65-6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2.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患者自我同情的潜在类别,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并探究不同类别自我同情与失志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自我同情量表和简化版失志量表对210例肺癌化疗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肺癌化疗患者自我同情的潜在类别,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对其不同类别的影响,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不同类别自我同情对失志的影响。结果 肺癌化疗患者自我同情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自我苛责型(45.24%)、自我矛盾型(17.62%)、自我怜惜型(37.14%)。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理分期是肺癌化疗患者自我同情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在控制混杂因素后,自我同情潜在类别是失志的重要预测因素(P<0.05)。结论 肺癌化疗患者自我同情存在异质性,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肺癌化疗患者自我同情越低,失志水平越高,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针对性的制定干预策略。
  • 临床护理※内科护理
  • 邹兆华, 卿伟, 朱茂才, 张继权, 易子涵, 胡秀
    护理学报. 2024, 31(2): 70-7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2.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质量评价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研究小组讨论筛选指标,初步拟订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敏感质量指标,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敏感质量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4%、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56、0.870,协调系数分别为0.247、0.269。最终构建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19项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权重分配合理,可以为客观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 临床护理※中医护理
  • 严菁菁, 叶然, 葛莹莹
    护理学报. 2024, 31(2): 75-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2.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头痛吸嗅方的调治规律。方法 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从建库至2022年8月30日收录的运用吸嗅疗法调治头痛的方剂,并提取组成、主治病症等信息。采用SPSS 25.0进行频次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分析药物配伍关联规则。结果 共纳入方剂50首,涉及3种剂型和5种用法,以散剂(92%)和搐鼻法(62%)为主;包含98味药物,以解表药和活血化瘀药最为多见,常用药物为川芎、芒硝、细辛、乳香、白芷、雄黄。性味归经方面,药物的性以温为主;味以辛、苦居多;归经以肝经为主。关联分析得到川芎—青黛、乳香—没药—雄黄、乳香—没药—川芎、川芎—石膏—芒硝等核心药对11个。聚类分析挖掘出3个治疗不同证型头痛的吸嗅方潜在新方组合,瘀血阻络证常用药物组合为乳香、没药、芒硝、雄黄,风热证常用药物组合为薄荷、青黛、川芎、石膏、细辛,风寒证常用药物组合为白芷、鹅不食草、丁香、麝香。结论 本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初步分析了头痛吸嗅方的调治规律,结果表明,吸嗅方治疗头痛以散剂为主要剂型,主要使用方法为搐鼻法,体现“辛以解表,寒温并用,化瘀行气止痛”的治疗原则,强调从肝论治。建议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根据头痛患者的证型,辨证施护,并在有医嘱的前提下选用合适的吸嗅方剂型及给药方法,以更好地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