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1卷, 第14期 
刊出日期:2024-07-25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杨晨, 宋慧娟, 覃承诃, 杨静华, 龚雪, 黄文嫣
    护理学报. 2024, 31(14): 1-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编制骨搬运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参考Meleis转变理论,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条目池,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条目进行修订。2023年9月在广州市三级甲等医院选取20例骨搬运术后预出院患者进行预调查,检验量表的可读性。2023年9—11月选取广州市三级甲等医院的527例搬运术后预出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 骨搬运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量表包括5个维度、30个条目。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951,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790~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6.963%;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程度良好。量表各维度的平均方差抽取量分别为0.563、0.615、0.592、0.614、0.572,组合信度为0.885、0.827、0.941、0.905、0.842。量表总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41。结论 骨搬运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作为评估骨搬运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工具。
  • 吴双赢, 谢子恒, 庄严
    护理学报. 2024, 31(14): 6-1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我国老年人抑郁症状变化趋势进行建模,并纳入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变量,多维度研究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抑郁的防治提供思路。方法 基于2013—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采用组基轨迹模型拟合老年人抑郁症状发展趋势,将模型确定后的轨迹分类作为因变量,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拟合得到老年人抑郁症状发展轨迹为4条,即抑郁低风险组、抑郁中风险组、抑郁高风险组、抑郁组,分别占比11.77%、38.43%、37.92%、11.88%。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与男性、有配偶、教育程度大专以下、居住城镇、无躯体疼痛、ADL无受损、IADL无受损相比,农村(OR=1.64,95%CI:1.22~2.21)、有躯体疼痛(OR=1.84,95%CI:1.42~2.39)、IADL有受损(OR=2.01,95%CI:1.44~2.79)及疫情对老年人精神影响(OR=1.19,95%CI:1.09~1.31)是老年人抑郁中风险的影响因素;(2)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OR=0.55,95%CI:0.35~0.86)、城乡或镇乡结合区(OR=1.79,95%CI:1.07~3.00)、农村(OR=2.15,95%CI:1.55~2.98)、有躯体疼痛(OR=3.97,95%CI:2.97~5.31)、ADL有受损(OR=2.62,95%CI:1.78~3.84)、IADL有受损(OR=3.07,95%CI:2.19~4.29)、疫情对老年人精神影响(OR=1.36,95%CI:1.24~1.49)是老年人抑郁高风险的影响因素;(3)女性(OR=2.07,95%CI:1.43~3.01)、有配偶(OR=1.80,95%CI:1.19~2.72)、城乡或镇乡结合区(OR=2.26,95%CI:1.11~4.57、农村(OR=2.96,95%CI:1.85~4.75)、有躯体疼痛(OR=9.67,95%CI:5.37~17.43)、ADL有受损(OR=4.63,95%CI:2.96~7.23)、IADL有受损(OR=8.03,95%CI:5.20~12.40)、疫情对老年人精神影响(OR=1.46,95%CI:1.32~1.62)是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老年人抑郁发展轨迹占比特征发生变化,抑郁高风险及抑郁的占比增加。同时,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居住类型、近2年躯体疼痛史、ADL、IADL、疫情对老年人精神影响为抑郁发展轨迹的影响因素。
  • 申微, 秦月兰, 刘旺兴, 胡正中, 刘凤, 姚汝凡, 杨珂, 蒋文慧
    护理学报. 2024, 31(14): 13-1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4.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患方、医护方及管理方对我国血液透析专家型患者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培养方式及评价方法的看法和观点。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2年11—2023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对3所三级甲等医院14例有疾病管理经验的血液透析患者、5名血液净化专科护士、3名血液净化科医师和3名护理管理者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及12个亚主题:(1)血液透析患者参与专家型患者计划意愿的影响因素(积极因素、消极因素);(2)血液透析专家型患者的角色定位和核心能力(角色定位、自我管理能力、健康信息素养、共同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教育指导能力);(3)血液透析专家型患者需要进行专业化培训与考核评价(入选条件、培训内容、培训形式、评价方法);(4)血液透析专家型患者的培养有赖于完整的支持网络。结论 建立、健全一套完整且可持续的专家型患者培养体系及支持体系,建议赋能血液透析患者,提升其主动健康意识与能力,增强专家型患者计划参与意愿,对血液透析专家型患者进行专业化培养与考核评价,重视和加强对血液透析专家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健康信息素养、共同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教育指导能力等几种重要核心能力的培养。
  • 梁琪, 王冰洁, 刘洋, 张春梅
    护理学报. 2024, 31(14): 19-2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4.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智谋在老年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病耻感与社会隔离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3年5—9月抽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诊的264例老年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网络量表简表、社会影响量表和智谋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构建并检验中介模型。结果 老年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社会隔离得分为(12.01±2.75)分,病耻感得分为(62.74±11.25)分,智谋得分为(75.24±13.15)分。老年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病耻感与智谋和社会隔离呈负相关,智谋与社会隔离呈正相关(均P<0.001)。智谋在病耻感与社会隔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1.20%。结论 老年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的社会隔离、病耻感处于中等水平,智谋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老年结直肠癌造口的病耻感可通过智谋影响社会隔离。临床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策略缓解患者病耻感,充分提高智谋,从而改善患者社会隔离。
  • 高超越, 李敏, 陈一萍, 张培莉
    护理学报. 2024, 31(14): 24-2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4.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ICU护士工作压力在职场排斥与家庭贬损间的中介效应,为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3月选取山西省8所医院的491名ICU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职场排斥量表、工作压力量表和家庭贬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ICU护士职场排斥、工作压力及家庭贬损总分依次为(16.82±7.21)分、(105.24±21.17)分、(7.83±2.76)分。ICU护士职场排斥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r=0.553,P<0.001),职场排斥与家庭贬损呈正相关(r=0.442,P<0.001),工作压力与家庭贬损呈正相关(r=0.434,P<0.001)。工作压力在职场排斥和家庭贬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40,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8.68%。结论 本组ICU护士的职场排斥处于偏低水平,工作压力和家庭贬损处于中等水平。职场排斥可以通过工作压力间接影响家庭。建议护理管理者制定有效措施以减少ICU护士的职场排斥情况,减轻其工作压力,进而降低家庭贬损程度。
  • 护理教育
  • 张瑛, 施学芝, 何欢
    护理学报. 2024, 31(14): 28-3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4.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信息专职护士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培训效果,为培养护理信息人才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71名学员进行基于护士信息胜任力的信息专职护士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授课(75学时)和实践(20学时)共2部分,并通过调查护士信息胜任力、信息素养、理论考核、综述论文及护理信息化项目改进及参训率来评估培训效果。结果 培训后护士信息胜任力、信息素养总分分别为(119.60±13.88)分、(85.10±8.38)分,与培训前相比,护士信息胜任力及信息素养各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分均有显著提升(P<0.001)。培训后护士理论、综述论文及护理信息化项目改进考核的合格率均达100%,护士参训率达100%。结论 经过培训后,信息专职护士各方面能力提升初显成效。今后应完善培训内容,为建立科学的信息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及资格认证、逐步形成护理信息专业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及使用方案提供参考。
  • 姚呈, 高翔, 杨明莹, 何艳琳, 李明烨
    护理学报. 2024, 31(14): 33-3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4.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适合我国麻醉护理人员麻醉护理风险管理培训课程,为麻醉护理教育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以ADDIE教学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分析、质性访谈拟定培训课程初稿,通过德尔菲法对 2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根据咨询结果筛选、优化条目池,构建麻醉护理风险管理培训课程。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为 73%、85%;专家权威系数为 0.895、0.909;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47~0.497(P<0.001)、0.371~0.372(P<0.001);变异系数为0~0.30、0~0.18。最终形成麻醉护理风险管理培训课程,由29个条目组成。结论 研究构建的麻醉护理风险管理培训课程较为可靠,且具有科学性,对麻醉护理风险培训具有参考意义。
  • 护理管理
  • 滕敏, 安晓华, 刘光英, 张浩, 郏长建, 王新
    护理学报. 2024, 31(14): 38-4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4.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提高手术室药品间麻精药品管理质量。方法 通过对2023年7-9月手术室药品间麻精药品领取时间、麻醉医师对药品间工作满意度进行现状调查,10-12月应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比较干预前后麻精药品领取时间和麻醉医师满意度。结果 应用PDCA循环管理后麻精药品领取时间由(56.04±2.09)min缩短至(28.13±1.65)min,麻醉医师满意度由(83.47±7.34)分提高至(95.11±4.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提高了麻醉手术室医护人员麻精药品认知,加强了药品管理培训,改善了麻精药品准备不全或错误、耗时长等问题,有效缩短了麻精药品领取时间,提高了麻醉医师对药品间药品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 文献研究
  • 杨霞, 江智霞, 徐楠, 陈青青, 张芳, 曹明伟
    护理学报. 2024, 31(14): 43-4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国内外信息支持方式在家属ICU后综合征心理干预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提供临床实践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家属ICU后综合征相关内容,及信息支持方式在家属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结果 深入探讨家属ICU后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同时,医务人员积极采取多元化的信息支持策略,包括面对面沟通、书面形式、家庭会议以及利用远程信息沟通等形式,旨在有效缓解家属的心理健康问题。结论 信息缺失为家属ICU后综合征的高危险因素,为家属提供信息支持至关重要,但目前缺少干预的实证研究,有待开展。
  • 于尚平, 李飞, 刘颖, 吴辉
    护理学报. 2024, 31(14): 47-5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4.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国内外护理信息化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与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在重症患者护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为ICU护理信息化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从ICU护理信息化内容、远程护理、AI护理及ICU护理信息化教育简述国内外ICU护理信息化发展现状,总结当前重症患者护理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思考与建议。结果 国外关于ICU护理信息化建设优于且早于国内,AI技术发展早且相对成熟;国外着重关注于发展护理人员的信息学能力,制定了完善的人才培训计划,以培养多学科人才,为重症护理学发展提供强有力工具。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多集中于预警系统、电子化记录单、AI预测模型及综述等研究,对于人才培养以及学科建设尚处于构建阶段。结论 我国ICU护理信息化技术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人才教育、培训及管理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广泛汲取国外优秀信息化建设及培训方案,以促进护理信息化发展。有待借鉴国外经验,推动护理信息学教育体系建设,完善重症护理信息化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此外,各级政府、地方医疗卫生机构建立适应相关政策,以三方协作模式促进重症护理信息化发展。
  • 循证护理
  • 郭世鸿, 柏晓玲, 楼婷, 余娜, 杨曾桢, 牛雨田, 李慧
    护理学报. 2024, 31(14): 52-5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4.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合分析国内外口腔衰弱评估工具,为评估国内老年人口腔衰弱程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DOSS、Embase中从建库至2023年6月5日有关口腔衰弱评估工具的研究。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独立筛选,并进行数据的提取,然后采用COSMIN指南中的偏倚风险评价清单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包含8种口腔衰弱评估工具;评估工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条目是咀嚼困难、吞咽困难。结论 口腔衰弱评估工具主要来自国外,国内相关研究匮乏,大多数工具存在偏倚风险。医护人员在临床应用中需适当借鉴并结合实际引入或研制评估工具,以早期准确识别老年人口腔衰弱。
  • 邓颖一, 程露颖, 龚喜燕, 王敏, 廖冬霞, 张翠翠, 丁娟, 古清鹭, 廖常菊
    护理学报. 2024, 31(14): 57-6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4.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护理交接班循证实践的研究现状、所依据的证据质量、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为今后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JBI、CINAHL11个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18日。应用Arksey和O'Malley的范围综述研究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22篇文献,发表时间为2012-2023年,13篇文献发表于2019年及以后。2篇文献提供了详细的检索策略,2篇文献进行了方法学质量评价,22篇文献均未对证据的可用性进行评价。22篇文献均构建了综合性证据转化策略,15篇文献采用多元化指标对效果进行评价。结论 护理交接班循证实践研究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但所依据的证据质量及研究方法尚需要加强。
  • 李心甜, 冯兰棱, 吴冬梅
    护理学报. 2024, 31(14): 63-6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4.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精神障碍患者身体约束期间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syclNFO、Scopus、EBSCO、CINAHL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4年4月关于精神障碍患者身体约束体验相关的质性研究。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版)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法对纳入结果进行归纳与整合。结果 本研究纳入17篇文献,提取34个主要结果,归纳形成9个新类别,整合形成4个结果:面临约束的经历、约束期间存在不适、应对策略、患者的需求。结论 医务人员应重视精神障碍患者身体约束的经历及身心体验,及时、多次告知患者约束的相关信息,关注他们的生理、心理需求,同时应协同家属、同伴构建多元化支持系统,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
  • 调查研究
  • 张娜, 江玉, 杨丽娜, 于清舒, 王音
    护理学报. 2024, 31(14): 69-7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4.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团队效能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护理团队效能感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8—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和山东省4所综合医院的713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团队效能感问卷、自我效能感量表、领导授权赋能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临床护士团队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护士团队效能感得分为(121.15±18.12)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医院级别、科室、是否喜欢所在护理团队、所在团队人员配置、自我效能感、领导授权赋能行为进入回归方程(均 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79.5%。结论 713名临床护士团队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院级别、科室、是否喜欢所在护理团队、所在团队人员配置、自我效能感、领导授权赋能行为是团队效能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管理者需注重护理团队的发展和规划,全面促进护理团队效能感的提升。
  • 临床护理※儿科护理
  • 项倩妹, 唐惠艳, 王建新, 张慧慧, 刘欣雨, 李春辉
    护理学报. 2024, 31(14): 74-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4.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编制儿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量表,并验证其信度和效度。方法 以核心能力理论为理论框架,利用文献研究与德尔菲法来构建儿科专科护士的初始核心能力量表。在河北省选取了10所三级甲等医院,使用便利抽样法在医院儿科中选择了444名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同时对其信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 本量表中总共包含5个维度,分别为专业发展能力、临床护理实践能力、管理指导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职业素养。结果 分析发现,量表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41,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57~1.000。通过对探索性因子的分析,从中凝练了5个公共因子,其中KMO值为0.930,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72.942%。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卡方/自由度(χ2/df)值为2.632,比较拟合指数(CFI)值为0.869,非正规化指数(TLI)值为0.857,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值为0.090。量表的校标关联效度为0.896。该量表的总Cronbach α系数为0.967,折半信度为0.861,重测信度为0.985。结论 本研究中编制的儿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值得我国儿科专科护士的基础技能水平评估时借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