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30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3-05-25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张佳惠, 庞书勤, 洪雪珮, 郑智慧, 李绵利, 黄钰峰, 王炜骏
    护理学报. 2023, 30(10): 1-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3.1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汉化退休规划过程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为我国老年前期人群退休规划测评提供工具。方法 基于Brislin翻译模式,对退休规划过程量表进行汉化和跨文化调适,方便抽样选取598名老年前期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 中文版退休规划过程量表包含4个维度,39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82、奇偶分半信度为0.915、重测信度为0.865。总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8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4.387%;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各拟合指标均达标。各维度与量表总分的相关性为0.816~0.930。结论 中文版退休规划过程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我国老年前期人群退休规划的评估工具。
  • 护理教育
  • 李彩英, 苏玉芳, 金募, 赵雪萍, 赵鑫
    护理学报. 2023, 30(10): 7-1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3.10.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耳温枪、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所测温度与水银体温计所测口温之间的差异与一致性,寻找可替代水银体温计的测温方法。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3—5月骨科住院患者720例。采用自身同期对照设计,用耳温枪测量鼓膜温度,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仪测量前额、耳后和内关温度,同时以水银体温计测量口腔温度作为标准参照,使用配对t检验和Bland-Altman分析方法比较这4种测温方式所测温度与口温之间的差异和一致性。结果 4种测温方式中,仅耳后温与口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鼓膜温与口温95%一致性界限范围最窄,为(-0.605,0.601),95%一致性界限外数据点占比3.06%,均优于其他测温方式所测温度。结论 耳温枪所测鼓膜温与水银体温计所测口温的一致性相对较好,在水银体温计停产后,可以优先选择耳温枪替代水银体温计测量患者体温。
  • 杨淑芬, 肖丽娜, 刘佳, 张春玲, 娄方丽, 毕璠, 丁雅怡, 杨政宇
    护理学报. 2023, 30(10): 11-1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3.1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初步构建护理专业案例教学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今后考核、培训和任用护理专业案例教学师资提供依据。方法 以胜任力模型为导向,通过文献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和专家函询,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护理专业案例教学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完成指标权重设置。结果 本研究经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形成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43项的护理专业案例教学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权威系数0.831;专家协调系数为0.429~0.672。结论 专家的积极性、权威程度及集中程度均较高,评价指标内容全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指标体系强调应以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能力为基础,综合考察教师职业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切合护理专业案例教学教师的工作特点和素质要求,符合案例教学岗位胜任力的发展,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可为培养、遴选、考核和任用护理专业案例教学教师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 护理管理
  • 郭彤, 张莉, 吕春梅, 邝景云, 方艳红
    护理学报. 2023, 30(10): 16-1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3.10.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住院总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住院总护士的教育培训、考核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及课题小组讨论初步构建住院总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住院总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结果 共纳入17名咨询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最终确立的住院总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59个三级指标。专家权威系数为0.841,2轮专家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65和0.166(均P<0.01)。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住院总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及可靠性,可为日后的住院总护士培养、评价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
  • 谌一凡, 易俊儒, 罗尧岳, 郭萍, 刘苹
    护理学报. 2023, 30(10): 20-2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3.10.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梳理我国中医护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为中医护理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有关文献,从政策、技术、科研方面简述中医护理信息化发展现状,总结当前中医护理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与思考。结果 在中医护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大力推动护理信息学教育体系建设,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及补充性标准,以中医特色驱动中医护理信息化事业发展。结论 我国中医护理信息化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要汲取本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及他国护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坚持中医特色优势,创新性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护理信息化。
  • 文献研究
  • 袁敏仪, 叶培煊, 陈洁
    护理学报. 2023, 30(10): 24-3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3.10.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2—2022年十年国内外对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computeriz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CBT)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为我国临床开展CCBT提供参考。方法 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为英文文献来源,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为中文文献来源,检索2012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发表的CCBT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6.1R3 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图谱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中文文献73篇,英文文献1 449篇,中英文献年发文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外发达国家的科研产出较多且彼此合作较紧密,中国学者在此领域起步较晚其影响较小;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CCBT的研究热点均集中在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的临床改善,研究热点从精神疾病患者向躯体障碍患者过渡,使用手段拓展至移动终端设备并关注“数字健康”概念。结论 CCBT对临床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症状的改善效果确切,是护理人员实现临床精神心理护理工作的有效助手,未来发展将与健康保健交叉融合,我国研究者应积极利用我国5G技术优势及智能手机普及率开发适合我国人民的CCBT工具,提升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 唐涵, 尚磊
    护理学报. 2023, 30(10): 31-3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3.10.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青少年癌症患者家庭照护者健康素养的概念内涵、现状、影响因素和干预进行综述,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概念内涵、现状、影响因素和相关干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结果 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青少年癌症患者家庭照护者健康素养的概念内涵,相关概念模型仍需进一步开发或验证。影响因素包括照护者一般人口学因素、社会经济地位、心理调节等。现存的干预措施包括儿科肿瘤居家照护教育、决策辅助和决策支持方案、幸存者健康中心等。结论 未来应重视青少年癌症患者家庭照护者的健康素养,组建以护士为核心的多学科研究团队。根据我国文化和人群特点,明晰相关概念内涵和模型,并结合健康素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干预方案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此外,引进国外成熟的健康素养干预方案或健康管理制度,进行文化调试,以临床或社区为单位进行试验和完善,进一步保障干预研究的科学性、全面性和针对性。
  • 张栩彰, 李乐之, 王祎雅, 杨小文, 李宁
    护理学报. 2023, 30(10): 35-3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3.10.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数字健康在安宁疗护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提高国内数字健康与安宁疗护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数字健康的相关概念及在安宁疗护中的应用现状、应用效果等进行综述,并提出展望。结果 数字健康在安宁疗护中的应用包括大数据、移动医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数字遗产,在提高安宁疗护质量、减轻负担、远程教育和优化医疗资源等方面效果显著。结论 数字健康在安宁疗护中应用广泛,而国内研究尚有所欠缺,要提高数字健康的研究质量、提高患者和社会的认知度,并完善应用的相关制度,为我国数字健康在安宁疗护中的发展与应用起促进作用。
  • 循证护理
  • 卢宇彤, 蒋运兰, 刘露, 刘明婷, 谢红梅, 陈曾丽
    护理学报. 2023, 30(10): 40-4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3.10.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青少年自杀真实体验,为临床门诊、心理科预防青少年自杀以及社区护理人员掌握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并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美国心理学会全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辅以人工检索,检索青少年自杀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7月。文献质量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运用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提炼出42个研究结果,归纳为9个新类别,得到3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1:青少年对自杀多维度认知——自杀因素的总结分析;整合结果2:青少年自杀的真实体验——复杂多变的情绪冲突;整合结果3:自杀未遂青少年的应对——敬畏生命与自我认同。结论 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行为的因素呈现多维度,一旦诱发将对其造成持续性的消极影响,目前对于青少年预防自杀以及自杀未遂后的处理仍不够完善,临床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心理变化,针对性给予患者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应对方案,以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 陈莹, 范远玉, 张亚南, 曹韶研, 蒋文中, 潘静
    护理学报. 2023, 30(10): 46-5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3.10.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尘肺病患者肺康复方案制定策略和康复实施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制定尘肺病患者肺康复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循证方法学,参考循证“6 S”模型检索国内外关于尘肺病患者肺康复的证据资源,包括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汇总,经专家论证形成最佳证据。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其中2篇临床实践指南,7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8篇随机对照试验。最终形成方案制定策略、动态评估、康复时机、康复场所、康复疗程、康复处方、健康教育7个维度共22条最佳证据。结论 本文汇总了尘肺病患者肺康复运动方案制定策略和方案内容的最佳证据,医护人员可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实践证据为尘肺病患者制定适宜的肺康复方案,以提高尘肺病患者肺康复的有效性,促进最佳证据的临床转化。
  • 李丽, 王元红
    护理学报. 2023, 30(10): 52-5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3.10.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制定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功能障碍患者督灸治疗的体位管理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以提高患者督灸治疗的舒适度,促进患者脊柱功能康复。方法 沿用JBI提出的临床证据实践运用模式,由证据运用前的基线审查,证据运用中的实践变革以及证据运用后的重新审查3个环节组成。按照证据金字塔从上而下的原则,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库和文献数据库,获取患者督灸治疗体位管理的最佳证据。使用2014版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对汇总的证据进行等级与推荐级别的划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纳入的证据进行评价,以明确获得的证据对督灸治疗具体情景中的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及有效性,最终形成基于证据的临床审查标准。结果 证据应用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功能障碍患者脊柱活动度改善情况优于证据应用前(P<0.05)、腰肌僵硬与畏寒喜暖2个主症的中医证侯积分低于证据应用前(P<0.05)、血氧饱和度测量值、督灸治疗后舒适度评分高于证据应用前(P<0.05);基于证据的17项督灸体位管理审查标准执行率均高于证据应用前(P<0.001)。结论 基于证据的督灸体位管理方案在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功能障碍患者中应用后,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脊柱活动度、腰肌僵硬与畏寒喜暖症状、减轻肺功能受损,提升患者督灸治疗的舒适度,促进督灸技术的临床规范化运用。
  • 调查研究
  • 刘凤, 张雨晨, 唐雅兮, 余飞龙, 邱依杰, 文雯
    护理学报. 2023, 30(10): 58-6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3.10.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理韧性在本科护生欺凌行为与学业投入间的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34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教育欺凌行为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大学生学业投入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本科护生学业投入总分为(63.93±10.78)分,心理韧性总分为(83.68±14.63)分,欺凌行为总分为15.00(6.00,21.00)分。本组本科护生心理韧性与欺凌行为呈负相关(rs=-0.201,P=0.002),与学业投入呈正相关(rs=0.489,P<0.001),欺凌行为与学业投入呈负相关(rs=-0.436,P<0.001)。心理韧性在本科护生欺凌行为与学业投入间存在调节效应(β=-0.008,P<0.001)。简单斜率分析显示,在高心理韧性和低心理韧性下,欺凌行为对学业投入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β=-0.362,P<0.001;β=-0.126,P=0.025)。Johnson-Neyman分析显示,心理韧性对欺凌行为和学业投入调节效应的边界值为67.550。结论 心理韧性能调节本科护生欺凌行为与学业投入间的关系,为护理教育者今后提高本科护生学业投入水平提供了新思路。
  • 郝丽敏, 韩文萍, 韩慧琴, 柴佩珊
    护理学报. 2023, 30(10): 63-6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3.10.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中青年卵巢癌患者养育忧虑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5月—2022年7月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病区接受治疗的235例中青年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癌症患者养育忧虑问卷、中文版癌症患者信息需求简明问卷、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及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青年卵巢癌患者养育忧虑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中青年卵巢癌患者养育忧虑总分为(3.56±0.54)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婚姻状况、疾病分期、癌症患者信息需求、疾病感知及家庭关怀度指数进入回归方程(P<0.01),共解释总变异的86.7%。结论 本组中青年卵巢癌患者的养育忧虑处于较高水平,婚姻状况、疾病分期、癌症患者信息需求、疾病感知及家庭关怀度指数是养育忧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开展针对有效的干预措施以缓解患者的养育忧虑。
  • 张侍玉, 王玉然, 赵姝姝, 王杰敏
    护理学报. 2023, 30(10): 68-7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3.10.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头颈癌患者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 选取潍坊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于2019年10月—2021年12月住院接受放疗的头颈癌患者275例,按照7∶3的比例分为建模组192例和验证组83例,使用建模组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用验证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最终得到吸烟、肿瘤N分期≥1、联合化疗和既往牙周病史4个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公式为P=1/(1+eY),Y=0.860×吸烟+1.182×肿瘤N分期≥1+1.445×联合化疗+1.202×既往牙周病史-3.589,Hosmer-Lemeshow检验P=0.417,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0,最大约登指数为0.585,敏感性为75.5%,特异性为72.8%,模型评分临界值为0.46;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敏感性为83.7%,特异性为85.0%,预测准确率为79.5%。结论 吸烟、肿瘤N分期≥1、联合化疗和既往牙周病史是头颈癌患者发生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良好。
  • 临床护理※静疗护理
  • 李丹丹, 乔远静, 刘佳欣, 王旭, 夏玉雪, 梁文娜, 秦光雅, 冯梦轩
    护理学报. 2023, 30(10): 73-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3.10.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实践培训效果评价体系,为评价临床实践教学效果提供客观、量化、系统的参考依据。方法 以柯式模型为依据,通过分析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实践培训大纲内容,结合文献研究法、德尔菲(Delphi)法、层次分析法确定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实践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及指标权重。结果 纳入18名函询专家,2轮函询的应答率均为100%,专家群体权威系数为0.960;第1轮函询结果一、二、三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322、0.215、0.151,第2轮函询结果一、二、三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358、0.270、0.256,显著性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终构建包含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67个三级指标的静脉治疗实践培训效果评价体系。结论 函询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意见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均较高,构建的静脉治疗实践培训效果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可为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培训、考核、管理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