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 ›› 2019, Vol. 26 ›› Issue (6): 60-63.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6.060
邵倩, 李蕊
摘要: 目的 总结13例妊娠合并大动脉炎产妇围产期护理体会。方法 产前护理要点:疾病活动性的早期发现与评估;预防及观察激素不良反应 ;头臂动脉型、胸-腹主动脉型、广泛型和肺动脉型疾病不同分型护理注意事项。产时护理要点:选择合适分娩方式;剖宫产时选择合适麻醉方式;手术过程监护要点。产后护理要点:早期识别及预防心力衰竭;识别与预防产后血栓发生;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兼顾母乳喂养与保证服药依从性的难点。结果 收治妊娠合并大动脉炎产妇13例,其中头臂动脉型1例,胸-腹主动脉型3例,广泛型8例,肺动脉型1例。最终13例产妇均顺利行剖宫产术,其中2例早产儿转入NICU,经治疗后结局良好,产后42 d随访13例产妇及新生儿身体状况均良好。结论 对妊娠合并大动脉炎产妇,掌握围产期护理重点难点,并在临床相关科室的协作下更好地进行护理观察,能够保证良好的母婴结局。
中图分类号: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大动脉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2):119-120. DOI:10.3760/cma.j.issn.1007-7480.2011.02.013. [2] Hiroaki Tanaka, Kayo Tanaka, et al.Analysis of Pregnancies in Women with Takayasu Arteritis: Complication of Takayasu Arteritis Involving Obstetric or Cardiovascular Events[J].J Obstet Gynaecol Res,2014,40(9):2031-2036. [3] 李蕾,孙晓媛,李斌.妊娠合并大动脉炎8例临床治疗体会[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4,33(1):34-37. DOI:10.3969/j.issn.1007-5062.2014.01.010. [4] 廖春丽,何悦,秦瑛.7例妊娠合并大动脉炎病人围生期护理[J].护理研究,2015,29(7B):2556-2558.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20.050. [5] 周希亚,高劲松,刘俊涛,等.妊娠合并大动脉炎的处理(附7例报告)[J].生殖医学杂志, 2010, 19(3):215-218.DOI:10.3969/j.issn.1004-3845.2010.03.016. [6] 张颖佳,李燕娜,蔡有芹, 等.妊娠合并大动脉炎的临床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6,35(8):613-617. DOI:10.3969/j.issn.1007-5062.2016.08.007. [7] 欧有良,周燕莉,魏红云.1例妊娠合并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2,19(23):46-47. DOI:10.3969/j.issn.1008-9969.2012.23.016. [8] 孙杰,曾鸿,王永清,等.合并大动脉炎产妇行剖宫产术的围术期管理[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8(4):743-746. DOI:10.3969/j.issn.1671-167X.2016.04.035. [9] 华凤莲.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早期识别与护理[J].护理学报,2009,16(2):55-56.DOI:10.3969/j.issn.1008-9969.2009.02.024. [10]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 42(2):98-122.DOI: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4.02.004. [11] 刘洋,马玉芬,崔欣.3例大动脉炎患者妊娠晚期剖宫产术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 15(29):2992-2994. 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09.29.008. [12] 赵云,张奉春.抗风湿药物对生育力、妊娠及哺乳的影响[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3, 7(2):188-192. DOI:10.3969/j.issn.1004-3845.2010.03.016. |
[1] | 张静, 彭焕椽, 陈佳, 鲁永锦, 刘克玄, 侯晓敏. 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5, 32(4): 41-47. |
[2] | 刘璐, 朱钰, 曹义, 张华, 彭玉娜. 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术中实施不同目标体温管理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25, 32(4): 59-63. |
[3] | 李疆伟, 王树君, 李长仔, 胡宝山, 焦桂梅, 张卫红. 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心理压力、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25, 32(4): 64-69. |
[4] | 龚祖华, 孙丽, 谭璇, 张悦, 施丹, 程娟娟. 肝胆外科术后患者基础体征采集-比对-识别隐匿型病情变化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25, 32(4): 74-78. |
[5] | 李苗苗, 熊莉娟, 齐磊, 李敏, 向御婷. 基于Ridit分析法和秩和比法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护理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25, 32(3): 22-26. |
[6] | 焦雪萍, 王志稳, 韩舒羽. ICU老年患者躁动行为的干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 2025, 32(3): 38-42. |
[7] | 李若雨, 刘鑫, 林萍, 陈丹, 林桦. 出院患者用药安全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5, 32(3): 50-55. |
[8] | 杨小娟, 毛孝容, 王静, 江华, 李蓉, 樊宇, 文青, 李林章, 陈晓容. 成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5, 32(3): 56-61. |
[9] | 朱天顺, 朱可可, 薛会元, 焦聪聪, 魏长慧, 王贺. 信息框架效应理论在健康管理领域应用的范围综述[J]. 护理学报, 2025, 32(2): 44-49. |
[10] | 刘硕怡, 熊莉娟, 李凌, 王玉梅, 何嘉, 李鑫, 袁淑蕾, 郭雪琴, 王暘婧, 张慧娟. 老年住院患者衰弱预防及管理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评价及内容分析[J]. 护理学报, 2025, 32(2): 50-55. |
[11] | 闫亚铃, 乐美妮, 姚桃琴, 王雪莲, 姜建玲, 辛艺. 老年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衰弱管理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5, 32(2): 74-78. |
[12] | 顾妍鑫, 刘丽, 胡惠惠, 周芳, 杨怡, 高锐, 王培双. 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5, 32(1): 7-12. |
[13] | 孙娟, 李亚莉, 马安娜, 王华, 张会敏. 护理研究生对社区护理实践思政教学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1): 19-23. |
[14] | 李格格, 王婉儿, 蒲江锋, 谢章浩, 杨妞, 黄惠根. 基于熵权-TOPSIS结合RSR法广东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评价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1): 29-33. |
[15] | 贺芳, 温秀兰, 林艳, 孙黎, 王晓杰, 余欣, 刘会, 郭晓萍, 周艳. 基于移动医疗的新生儿护理线上咨询门诊的建立与实施[J]. 护理学报, 2024, 31(9): 20-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