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26卷, 第24期 
刊出日期:2019-12-25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申滨艳, 陈慈玉, 翟慧颖, 吴美婷, 王思平, 王娟
    护理学报. 2019, 26(24): 1-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对延续性照护的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调查法,选取神经内科住院的24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延续性照护的需求问卷调查,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Likert 5级评分法,脑卒中患者对延续性照护需求得分为(4.32±0.57)分;对于APP远程服务功能需求主要集中于在线问诊、预约护士上门护理、科普功能、血压监测等方面;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现居住地、是否合并高血压、照顾者进入回归方程,共解释总变异的50.4%(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对延续性照护需求处于较高水平,对于APP远程服务功能的需求强烈且多样,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现居住地、是否合并高血压、照顾者是脑卒中患者延续性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
  • 护理管理
  • 王银花, 蔡鹏, 李亚玲, 袁明静, 廖健敏, 彭敏, 王独
    护理学报. 2019, 26(24): 6-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文化层次论加强护理文化建设,使护理文化融合于医院文化。方法 通过成立护理文化建设组,全院从文化层次论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4个层次加强我院护理文化建设。结果 应用《护理文化建设评价表》对护理文化建设4维度进行比较,各维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价表各项问题中1、3-5、7-8、11、13、18、20、22-24、27-28实施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施前后我院护士满意度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以文化层次论为理论依据,可在医院形成符合患者、护士、医院需求的护理文化。
  • 闫曼曼, 王淑君, 鲁虹言
    护理学报. 2019, 26(24): 9-1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烧伤科仪器设备的专科化管理规范,以期提高护理质量及烧伤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设置烧伤专科仪器兼职管理员;将科室仪器根据使用频率、使用的紧急性、专科的重要性及专科疾病救治特点进行分级维护;建立完备的仪器使用培训体系;明确仪器损坏后的处置流程;仪器设备的管理采取“护士长-仪器管理员-责任组长”的科内三级质控模式。结果 在烧伤科实施仪器设备的专科化规范管理后,2015年以来我科无1例患者因仪器设备故障延误救治,抢救设备完好率达100%;因仪器管理规范,翻身床、悬浮床及电动气垫床虽已至有效期,但经厂家校对合格仍能继续使用,现已延长使用2~3年。结论 实施仪器设备的专科化规范管理,可提高烧伤科仪器的使用率与完好率,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科室成本,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 李晓悦, 朱晓萍, 任君红, 胡蝶, 柏学青, 刘菲
    护理学报. 2019, 26(24): 11-1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我国护理临床路径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初步构建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临床护理的基本框架。方法 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对15名专家进行访谈,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得到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临床路径的主要框架,包括5个一级目录、18个二级目录、42个三级目录。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临床路径应与医疗路径保持协同性,有助于减少实践融合偏差;老年性白内障临床护理路径设计应围绕疾病本身,突出眼科专科性;术后宣教形式应多样易于接受,内容上应突出重点。
  • 文献研究
  • 江艳, 陆群峰, 邵珍珍
    护理学报. 2019, 26(24): 14-1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4.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归纳舒适行为量表的发展、临床实施方法及在危重症儿童中的临床应用,为医护人员正确使用舒适行为量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有关舒适行为量表在危重症患儿中的应用研究文献,从量表的发展、临床实施方法及在危重症患儿中的临床应用等角度进行综述。结果 舒适行为量表由舒适量表发展而来,信效度良好,广泛适用于0~18岁儿童,但用于评估早产儿及使用神经肌肉阻滞药物的患儿时需结合客观指标,目前主要用于目标性镇静镇痛程序化评估,评估分数12~16分被认为是适度镇静程度。结论 舒适行为量表能有效评估患儿舒适度和镇静镇痛程度,医务人员应掌握舒适行为量表临床实施方法,正确评估危重症患儿镇静镇痛程度及舒适度。
  • 刘思雨, 黄秀美, 何月月, 尹安春, 张世西
    护理学报. 2019, 26(24): 18-2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4.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癫痫患儿应用莫扎特乐曲进行音乐干预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方法 从音乐干预和“莫扎特效应”的内涵、作用机制、对癫痫患儿的干预策略、干预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莫扎特效应”音乐干预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实惠,能够有效减少癫痫患儿的癫痫发作和复发。结论 “莫扎特效应”音乐干预在癫痫儿童患者护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但目前存在研究设计不完善、长期效果不能保证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和验证。
  • 循证护理
  • 李佳梅, 陈鸿芳, 刘宁, 宋霞, 加莉
    护理学报. 2019, 26(24): 22-2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4.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选取脑梗死偏瘫患者良肢位管理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为护理人员实施良肢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JBI Summary、Web of Science、CINAHL、NICE、医脉通、Up To Date、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检索了英国皇家医师学会官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康复医学会官方网站,查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书籍最新版,关于脑梗死偏瘫患者良肢位管理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标准、推荐实践、系统评价、原始研究及综述。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 共纳入证据13篇,包括指南2篇、标准1篇、推荐实践1篇、系统评价4篇、1篇病例系列研究、1篇综述、3篇原始研究,从13篇文献中共提取了30 条证据,综合成5个维度分别是组织团队、培训教育、时间干预、支具干预和体位摆放标准,最终总结了22条最佳证据。结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需尽早进行良肢位管理,通过多种方式培训护士,采用标准的体位摆放,选用合理的支具护理,以科学的护理方法解决脑梗死偏瘫患者良肢位管理的问题,抑制患者偏瘫侧肢体痉挛,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调查研究
  • 郑佳映, 张英, 陈雪萍, 方桂珍
    护理学报. 2019, 26(24): 28-3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4.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组织承诺和职业环境现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4月对杭州市22家养老机构中的293名养老护理员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国职工组织承诺量表、盖洛普工作场所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293名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组织承诺得分为(59.62±9.34)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感情承诺(14.25±2.35)分,规范承诺(14.01±2.14)分,理想承诺(11.89±3.10)分,经济承诺(10.39±2.82)分和机会承诺(9.09±3.01)分;职业环境总分为(42.65±5.61)分,各维度得分依次为团队合作(14.85±2.34)分,领导支持(12.90±2.51)分,工作基本需求(7.76±0.98)分和自我成长(7.14±1.50)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本组养老护理员组织承诺总分与职业环境总分呈密切正相关(r=0.541,P=0.003)。结论 养老护理员组织承诺处于中上水平;组织承诺与职业环境呈密切正相关。建议机构管理者从招聘、培训、分层管理等多角度出发提升养老护理员职业环境水平,进而提高组织承诺,稳定养老护理员队伍。
  • 薛贵方, 张颖君, 瞿佳
    护理学报. 2019, 26(24): 32-3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4.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灵性健康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6—9月抽取在成都某三级甲等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慢性疾病治疗功能评估-灵性量表-12、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对1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采用Ordinal Logistic 回归分析灵性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灵性健康总分为(25.79±6.44)分,Ordinal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评睡眠质量(OR=1.728,95%CI:0.453~2.309)和家庭关怀度(OR=1.657,95%CI:0.258~2.239)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灵性健康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灵性健康处于中等水平,临床中重点关注睡眠质量差及家庭关怀度重度障碍的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干预,提升其灵性健康水平。
  • 龚婷, 汤利萍, 曹英
    护理学报. 2019, 26(24): 36-4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4.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病耻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南昌市1家医院伤口造口门诊就诊的129例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129例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其病耻感得分为(52.74±9.76)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造口自理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造口接受情况、文化程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等7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共解释总变异的50.4%。结论 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耻感处于中等程度。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年龄越低、造口自理情况较差、家庭人均月收入低、造口接受情况较差、文化程度较低、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较少的患者,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该人群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引导,减少负性情绪;加强社会支持并指导家属多鼓励和陪伴患者;正确引导其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疾病,改善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病耻感。
  • 沙海望, 陆萍, 吴丹
    护理学报. 2019, 26(24): 41-4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普通外科护士前瞻性应对方式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3—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的方法,选取如皋市5家二级甲等医院204名普外科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价值观量表、职业期望量表、前瞻性应对方式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前瞻性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 普外科护士前瞻性应对总分为(41.17±8.57分),职业价值观总分为(95.47±10.48)分,职业期望总分为(77.15±8.74)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普外科护士前瞻性应对方式与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428~0.537;P<0.001)。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职称、学历、个人月收入、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是普外科护士前瞻性应对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43.10%。结论 普外科护士前瞻性应对方式处于较高水平,职称、学历、个人月收入、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是普外科护士前瞻性应对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护理管理者给予前瞻性应对方式水平低的护士更多关注,加强前瞻性应对方式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帮助其明确职业规划,为其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更优的待遇、职业上升渠道,增强其前瞻性应对方式水平。
  • 临床护理
  • 黄慧敏, 申海燕, 张芳, 刘亚珍, 杨绮璇
    护理学报. 2019, 26(24): 45-4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4.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高龄患者的护理。术前多学科协作对患者的不良状态进行治疗和预康复训练,根据乙状结肠解剖位置及患者生理特性进行胃肠道准备;术后进行早期低氮低热量营养支持,关注患者的检查结果指标,给予动态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指导患者坚持新膀胱功能训练,争取最大的手术受益。
  • 罗娅, 马琳玉, 唐佳, 刘洋
    护理学报. 2019, 26(24): 47-4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4.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合并多处脓肿及左肾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 该患儿护理难点应对包括:脓肿清创前重点评估患儿免疫功能、全身情况及清创风险,根据患儿脓肿病变程度制定清创方案;个体化营养支持,预防再喂养综合征;预防压疮发生。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全身感染得到控制,多处脓肿住院79 d后全部愈合,132 d体温稳定,机体营养状况改善显著,住院第183天,患儿病情稳定,顺利出院。结论 本例患儿病情危重,治疗、护理难度大,加强病情观察,有针对性的实施个性化整体护理是促进患儿康复的关键。
  • 心理卫生
  • 石义容, 何云, 操静, 温敏, 陈伟梅
    护理学报. 2019, 26(24): 49-5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4.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研究深圳市接受抗病毒治疗6个月的HIV感染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17年1—6月,随机抽取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爱心门诊就诊的已接受抗病毒治疗6个月的219例HIV感染者,通过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HIV感染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的219例HIV感染者中,54.34%患者出现睡眠障碍(PSQI>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抑郁为影响HIV感染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深圳地区服药6个月的HIV感染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焦虑、抑郁为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当进行常规焦虑、抑郁的筛查,在随访关怀过程中建立有效的综合支持体系,以提高HIV感染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睡眠障碍状况。
  • 健康管理
  • 李晓琴, 胡桂花, 沈文云, 杨红梅, 李茜, 赵清华
    护理学报. 2019, 26(24): 53-5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4.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方言视频联合回馈教学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因股骨颈骨折行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健康宣教,责任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术前宣教时通过口头宣教及发放健康教育指导手册,指导患者及家属术后功能锻炼方法。观察组采用方言视频联合回馈教学进行健康宣教。结果 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周末、术后1个月末、术后3个月末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方言视频联合回馈教学可提高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 傅培荣, 张丽, 张智容, 杜琛, 刘莺莺, 刘晴, 王星月
    护理学报. 2019, 26(24): 57-6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4.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LEARNS模式在行PCI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行PCI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组,2017年9—12月入院的56例为对照组,2018年1-4月入院的57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LEARNS模式。出院前、出院后6个月末及出院后12个月末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进行评价,并在出院12个月末评价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效果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出院后6个月末及出院后12个月末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高于对照组(P<0.001)。患者出院后12个月末,在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方面,观察组患者对BMI、戒烟、低密度脂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LEARNS模式能有效改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效果,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