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26卷, 第21期 
刊出日期:2019-11-10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王进波, 孙慧敏, 张秀秀, 陈贵儒, 黄蓉蓉
    护理学报. 2019, 26(21): 1-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贵州省新毕业本科男护士就业、离职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离职意愿量表对贵州省4所护理本科院校2017年毕业的184名新毕业本科男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参与调查的184名新毕业本科男护士中,44名目前未从事护理工作,流失率达23.9%,仅有140名目前在从事护理工作,离职意愿量表得分为(17.16±3.0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专业选择、心仪科室与否、科室人文关怀情况和职业打算对新毕业本科男护士离职意愿得分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目前贵州省新毕业本科男护士流失率较高,在医院工作的男护士也表现出较高的离职意向,专业选择、心仪科室与否、科室人文关怀情况和职业打算对新毕业本科男护士离职意愿有影响。
  • 李姗姗, 孙黎惠, 单信芝, 刘曼, 刘婷, 潘金金, 苗凤凤
    护理学报. 2019, 26(21): 5-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护士感知真实型领导、个人-工作环境匹配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真实型领导量表、个人-工作环境匹配量表及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青岛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 169名护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护士感知真实型领导与护士职业倦怠呈负相关(r=-0.374~-0.157,P<0.001),个人-工作环境匹配与护士职业倦怠呈负相关(r=-0.553~-0.062,P<0.05);分层回归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婚姻状况、科室、自我意识和工作负荷、团队氛围、工作认可和自主权(P<0.05),其中护士感知真实型领导、个人-工作匹配共同解释职业倦怠的30.2%。结论 护士感知真实型领导和个人-工作环境匹配是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培养护士长的真实领导行为,提高护士与工作环境的匹配度,降低职业倦怠。
  • 护理教育
  • 高国贞, 彭雅琴
    护理学报. 2019, 26(21): 10-1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临床实践教学专题式系列微课的建设及在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微课教学专题小组,根据要求筛选出17个技能和知识点作为微课主题,进行微课资源的开发建设。整体选取2017年6月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习的90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整体选取2018年6月到医院实习的93名实习护生作为观察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微课教学及教学效果评价。2组实习护生在实习结束前均参加理论及操作考核。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生理论知识、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护生对微课教学利用度和满意度高。结论 微课教学有助于激发实习护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可推广到临床教学中进行应用。
  • 护理管理
  • 王利娟, 魏素花
    护理学报. 2019, 26(21): 14-1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阴道分娩产时出血计量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科于2017年12月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查找分析计量孕产妇阴道分娩产时出血失准率的原因并进行改进,对比分析实施前、后阴道分娩产时出血计量准确率的差异。结果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时出血计量的准确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62.0%提高到实施后的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达成率为132.9%。结论 实施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阴道分娩产时出血计量准确率,以及全体圈员综合能力。
  • 马翠翠, 张玲, 李蓉
    护理学报. 2019, 26(21): 18-2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品管圈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肠外营养液配置的准确性,增强新生儿用药安全。方法 分析我院2017年8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肠外营养液1 305袋,按照品管圈十大步骤进行活动,总结差错主要原因,拟定并实施改进措施。以配置错误率为衡量指标,对品管圈实施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肠外营养液配置错误率明显降低,由改善前的5.2%降低为改善后的2.1%。结论 品管圈活动对改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肠外营养液配置准确性有明显成效,提高了新生儿用药安全。
  • 刘兴红, 李素云, 喻姣花, 宴蓉, 刘云访, 陈婷, 王慧文
    护理学报. 2019, 26(21): 21-2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为静脉血栓栓塞的护理质量评价提供敏感实用的工具。方法 借鉴 Donabedian 提出的“结构-过程-结果”理论,通过文献回顾初步构建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修改并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 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及35个三级指标;函询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以及意见的协调性均较高,指标可靠性较强。结论 本研究采用质量性相结合的方法所构建的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较强,同时也为静脉血栓栓塞的临床护理和管理工作指明了重点和方向。
  • 文献研究
  • 隆莉芝, 袁玲, 严婷婷, 方丽
    护理学报. 2019, 26(21): 26-3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1.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患者报告结局在头颈癌的应用进展,为相关的临床研究和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复习近年头颈癌患者报告结局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工具介绍、应用进展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 头颈癌患者报告结局的工具包括通用工具和特异性工具,即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量表-头颈部模块,埃德蒙顿症状评估系统,安德森症状量表-头颈部模块,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等。头颈癌患者报告结局的应用包括症状监测、营养评估、临床试验中的应用。结论 患者报告结局可用于监测治疗进展,评估疾病的复发,并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然而把患者报告结局应用于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障碍,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有待研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提出了新挑战等,有待未来深入研究。
  • 栗娟, 陈秀荣
    护理学报. 2019, 26(21): 31-3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1.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阐述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父母低血糖恐惧感的影响因素,为以后开展相关研究,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整理关于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父母低血糖恐惧感的相关文献,并分析、总结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父母低血糖恐惧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父母低血糖恐惧感的影响因素有4方面。(1)临床因素,即低血糖频率和严重程度、血糖控制、夜间低血糖、频繁的血糖监测;(2)社会人口学因素,即父母性别和年龄、儿童/青少年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3)心理因素,包括焦虑抑郁、生活满意度、育儿压力、正念养育、父母对青少年应对低血糖事件能力的信念等。(4)糖尿病管理中的新技术,例如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结论 未来应重点关注心理因素、糖尿病管理中的新技术对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父母低血糖恐惧感的影响,目前国内尚无关于糖尿病儿童/青少年及其父母低血糖恐惧感的研究,未来应结合我国国情和文化特点分析我国儿童/青少年父母低血糖恐惧感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相关的干预措施。
  • 郑瑞双, 郭巧红
    护理学报. 2019, 26(21): 36-4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1.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认知性访谈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护理科研中开发问卷或修订、调适问卷提供方法学指导。方法 检索国内外文献,从认知性访谈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实施过程、访谈技巧、数据分析和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综述。结果 认知性访谈是检验和了解被调查者在回答调查问题时的认知过程的一种方法,对提高问卷的质量、保证调查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具有关键作用。结论 认知性访谈在国内尚未引起护理学者的足够重视,建议在设计和引进调查问卷时使用认知性访谈的方法,从而提高调查问卷的质量。
  • 循证护理
  • 林思婷, 罗梦娜, 汪丹, 李泽楷
    护理学报. 2019, 26(21): 41-4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1.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健身气功应用于COPD患者相关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及结论的可靠程度。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健身气功应用于COPD患者的相关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采用AMSTAR工具和GRADE分级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等级。结果 纳入16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AMSTAR评分结果显示,仅有3篇为高质量文献,其余为中等。GRADE证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仅9个证据质量为中等,其余均为低或极低。结论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整体水平不高,结论的证据质量等级普遍较低。健身气功对COPD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好,但尚缺乏高质量的证据支持健身气功的康复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有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原始研究进一步证实。
  • 王琴, 陈金, 魏力
    护理学报. 2019, 26(21): 46-5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1.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国内外PICC导管相关感染预防相关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质量评价,为制定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指南网站及相关组织网站,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指南,使用AGREE II系统对纳入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并汇总指南推荐意见。结果 共纳入18篇PICC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其中英文指南12篇,中文指南6篇。18篇指南在AGREE II 6个领域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范围和目的(71.4%)、清晰性(68.5%)、应用性(60.3%)、参与人员(59.5%)、制定的严谨性(58.5%)、编写独立性(51.3%)。纳入指南主要包括教育与培训、质量控制、置管前评估、置管中护理、置管后护理等5个方面内容。结论 本研究纳入的指南质量整体较好,但国内指南质量尚需要不同程度的完善和更新,以期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实践指南,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 调查研究
  • 沈燕萍, 章燕红
    护理学报. 2019, 26(21): 51-5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1.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差错认知在护士所感知的护士长变革型领导风格和护士创新行为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无锡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24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变革型领导问卷、差错认知量表和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差错认知在变革型领导风格和创新行为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324名护士所感知的护士长的变革型领导风格、护士差错认知和护士创新行为分别得分(103.35±12.27)分、(50.83±7.21)分、(25.46±6.75)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护士所感知的护士长变革型领导风格、护士差错认知与创新行为之间均呈密切正相关(r=0.658,0.712,均P<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护士所感知的护士长变革型领导风格对护士创新行为具有直接效应(β=0.34,P<0.05),护士所感知的护士长变革型领导风格通过护士差错认知对其创新行为具有间接效应(β=0.13,P<0.05),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27.6%。结论 本组护士所感知的护士长变革型领导风格得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护士差错认知和创新行为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护士差错认知在其变革型领导风格和护士创新行为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建议护士主动汇报差错,并就差错事件进行讨论和交流,不断改进工作;同时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开展护理创新。
  • 周瑛, 张军杰
    护理学报. 2019, 26(21): 55-5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1.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ICU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团队合作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08例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护士团队合作度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为(106.13±19.51)分,团队合作度得分为(144.19±9.63)分,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ICU护士的团队合作度与其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r=0.498,P<0.05)。结论 ICU护士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团队合作度处于较高水平,ICU护士团队合作度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护理管理者可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不断提高ICU护士的团队合作度,从而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 临床护理
  • 杨会, 康军秀, 思娇娇, 乔昭君, 刘艳利, 杨媛媛
    护理学报. 2019, 26(21): 58-6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1.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敏感指标体系。方法 根据前期文献回顾,临床调研实证结果,以奥马哈系统和护理结局分类作为本研究指标构建理论依据,研究小组采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筛选并确立评价指标。结果 最终构建了包括3项一级指标(生理领域、健康相关行为领域、心理社会领域),11项二级指标和39项三级指标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肝癌介入治疗术患者护理敏感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作为患者结局及量化护理服务效果的评价工具。
  • 李蓉蓉, 罗鸿萍, 王婷, 范亚维
    护理学报. 2019, 26(21): 63-6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1.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在提高肝切除病人快速康复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根据手术类型,从开腹肝切除、腹腔镜肝切除及机器人肝切除快速康复病人中分别按照1:2、1:3和1:2的比例进行抽取。共选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入组快速康复的63例肝切除病人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的78例病人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快速康复处理流程,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目标管理的一系列强化执行方案。探讨2组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关键护理措施落实率、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措施目标完成率、快速康复实施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病人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关键护理措施落实率、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措施目标完成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快速康复实施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 目标管理方案可显著提高快速康复的执行率和执行效果,提高病人满意度。医护人员应采取合理措施提高病人依从性,改善快速康复临床实施质量。
  • 陶维玲
    护理学报. 2019, 26(21): 67-7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1.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一体化信息系统逐步构建信息化临床营养辅助支持决策模块,并进行临床应用,提高护士对营养护理干预决策的依从性及正确性。方法 构建信息化临床营养辅助支持决策的5大模块,包括风险评估模块、提醒指引模块、护理会诊模块、护理记录模块、质量管理模块,运用至神经外科临床营养护理管理中,比较使用该辅助支持决策系统前后神经外科临床营养护理管理过程质量情况。结果 通过信息化临床营养辅助支持的建立,比较神经外科2017年与2018年营养护理管理质量,结果显示:在营养风险评估落实率、营养风险评估正确率、营养复评落实率、营养干预计划制定率、营养护理记录正确率、鼻饲患者规范落实率与并发症、护理会诊例数等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化临床营养辅助支持系统模块提高了护士执行风险评估的依从性,减少安全隐患,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同时使营养护理质控更呈现精细化管理。
  • 林美珍, 文希, 贺海霞, 张小培, 尤久红, 魏琳
    护理学报. 2019, 26(21): 71-7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1.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中医医院开展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经验,以期为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教学质量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中医医院新护士入职规范化培训大纲及培训方案”,包括组建教学团队、改进教学内容及多样化教学方法、设定全方位考核方式等。同时,分析培训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新入职规范化培训后体会,加强西医院校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基本技能的培养、组织中医护理查房及OSCE护理技能培训,提高其中医临床思维及综合能力。结果 88名2016年新入职护士顺利完成首次“中医医院新护士入职规范化培训”,规培结束后的课程评价、目标评价、结果评价及影响评价的考核结果均较为理想。结论 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的实施有利于新入职护士中医临床思维提高及综合素质的的全面发展。
  • 健康管理
  • 李萍萍, 李嵘, 王瑞红, 汤医涛, 刘春娟
    护理学报. 2019, 26(21): 74-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1.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将健康教练技术运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的147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采取健康教练技术进行健康管理,比较干预前1 d及干预后6个月末2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及观察组对健康教练技术的应用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前1 d 2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自我效能感得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末观察组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值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健康教练技术应用效果各条目认可度均高于90%。结论 健康教练技术有利于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达到良好的健康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