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2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5-01-15
  

  • 全选
    |
  • 王婷,陈湘玉
    护理学报. 2015, (1): 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影响造口患者适应水平的因素。方法采用造口患者一般人口学及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中文版造口者社会心理适应量表调查南京市2所医院的301例造口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影响适应的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适应总分为46(41,53)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造口术后时间、造口自护状况、造口接受程度、造口相关并发症、文化程度为适应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造口患者适应水平有待改善;需加强术后早期的随访指导,改善患者接受程度,提高自护能力,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缩短适应过程。
  • 朱小佳,刘雪琴,吴杏尧,石红梅
    护理学报. 2015, (1):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在培养老年专科护士高级护理实践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核心能力教学模式为培训框架,参考美国护理学院协会提出的高级实践护士核心能力和美国护理学家Hamric的高级护理实践模式,界定老年专科护士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并以此为导向设置培训课程,对49名护士进行培训,以自评得分及他评得分评价培训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培训前后,49名学员的7项高级护理实践能力自评总分分别为(89.18±15.73)分、(113.78±22.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0,P<0.01);他评结果:学员护理个案得分(70.29±3.78)分,成组计划得分(73.46±2.60)分,全部学员圆满完成了老年专科护士的专业课程与临床实践,获得由香港老年专科护理学院和广东省护理教育中心联合颁发的“广东省老年专科护士课程培训合格证书”。95%的学员表示非常满意本课程的设置,认为课程设置科学、严谨、全面、实用且与国际老年护理接轨,有利于专科护士能力的发展。结论以核心能力教学模式为培训框架,高级护理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以此设计的老年专科护士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可以达到预期目的。能实施基于科学的精细护理的老年专科护士是时代和现实的迫切需要;本探讨可为日后其他专科的护理人才在职培训提供借鉴。
  • 钱多,徐旭娟,黄学芳,董庆,赵小燕
    护理学报. 2015, (1): 9-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自我管理效能感的现状和相关因素,为医务人员制定肝癌患者自我管理项目的内容提供依据。方法方便抽取2013年10月—2014年6月149例苏州和南通地区2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肝癌患者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肝癌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记忆症状评估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肝癌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总体处于中低水平,其中生活质量总分、介入治疗次数、生理症状、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评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共5个变量,是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总分的影响因素;生活质量总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评分、介入治疗次数、生理症状、社会支持总分是正性态度维度的影响因素;生活质量总分、文化程度、白细胞值和有无接受健康培训是自我决策维度的影响因素;生活质量总分、有无接受健康培训状况和生理症状是自我减压维度的影响因素。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癌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较低,各维度以及总自我管理效能感分别与不同的因素有关,医护人员应重视影响其自我管理效能感不同维度间的因素,为今后制定出适合肝癌患者自我管理项目的内容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 吴茜,龚美芳,孙晓,朱晓萍,施雁
    护理学报. 2015, (1): 16-19,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规避住院患者护理高危风险,降低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建立住院患者护理高危风险预警预控体系,应用科学的风险筛选工具,包括护理风险评估单、六西格玛失效模式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筛选高危风险因子,评定风险等级,确定高危风险人群;应用视化管理理论结合信息化警示工具屏蔽高危药物风险,实现实时输液进程监控;通过建立风险预控组织网络和高危风险监控系统实施高危风险的全面监控,护理安全路径和应急处理流程和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实施风险预控。结果应用3年来,压疮护理达标率由91.5%提高到98.4%,导管护理达标率由91.5%提高到97.9%,静脉置管感染率由原来的8.4%降至2.9%;护士护理评估单记录时间减少,因高危药物给药错误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从平均18起/年下降至3起/年。结论住院患者护理高危风险预警预控体系的构建提高了护士风险管理意识,对护理风险进行检测、识别、诊断、评价、预警和控制,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住院过程中的护理安全。
  • 王平,陈红宇,刘娅林
    护理学报. 2015, (1): 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医院立体化评价机制的构建,多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地开展优质护理评价活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方法构建以点、线、面、层、体融合,以医院热线—护理部—科室调查评价为广度,以流动红旗评比—绩效考核落实—科室排名公示为深度的立体化患者评价体系,进行全面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评价和管理。结果2010年、2011年、2012年3年患者不满意项目、意见建议项目数逐年减少,锦旗感谢信数量逐年上升。结论立体化评价机制在临床护理服务患者满意程度的提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立体化评价体系关注患者满意度要进行立体考量,重视患者多方位、多时段感受;提升患者满意度需要进行立体管理,多部门、多渠道解决患者需要;提高工作成效需要强化绩效考核,多形式、多举措提升满意程度,同时要把握“责任关系建立”的正确导向,重临床,重实效。
  • 李旎(综述),张伟(审校)
    护理学报. 2015, (1): 24-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护理学报. 2015, (1): 28-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严鑫,孙敏芝,洪艳燕(综述),郭秀君(审校)
    护理学报. 2015, (1): 29-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护理学报. 2015, (1): 32-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姚平,嵇加佳,薛存屹,楼青青,袁晓丹,张丹毓,刘超
    护理学报. 2015, (1): 33-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态度对自护行为、授权能力、自我效能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用便利抽样法抽取435例个案管理糖尿病患者,应用汉化第3版糖尿病态度量表(The Third Version of Diabetes Attitude Scale, DAS-3)、中文版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Chinese Version Scale of the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SDSCA)、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Diabetes Empowerment Scale-Short Form,DES-SF)、中文版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Diabetes Management Self-efficacy Scale,C-DMSES),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糖尿病患者态度与自护行为、授权能力、自我效能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435例糖尿病患者态度量表中5个维度的得分率69.9%~84.9%,态度与患者的自护行为、授权、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1),与患者体质量指数呈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态度对授权、自我效能及自护行为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积极的态度可以增强其行为转变的意愿和动力,提高自我效能水平,改善授权能力,促进自护行为的提高,在今后的个案管理教育中应重视患者的糖尿病态度。
  • 张冰燕,龙小芳,殷英,曹蕾
    护理学报. 2015, (1): 37-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加压疗法在促进慢性伤口空腔愈合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伤口处理,伤口床肉芽组织达80%以上,渗液量明显较前减少时,利用加压工具如:纱布、绷带、腹带、3M免缝胶带以及各种自制的加压带等,促进伤口的潜行、窦道及术后裂开伤口快速愈合。结果120例慢性伤口通过实施加压疗法,颈部、上肢、手部、胸部、腹部、下肢、足部的伤口空腔愈合时间为5~14 d,臀部及骶尾部伤口空腔愈合时间为8~21 d,与二期缝合效果一致。结论加压疗法能有效促进慢性伤口空腔愈合。
  • 陈晓珍,郑秋霞,周勇清
    护理学报. 2015, (1): 39-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19例二尖瓣狭窄小左室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瓣膜置换术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术前积极改善心功能;术后做好心功能的维护;严格控制液体入量;控制心律失常;预防低心排的发生,维持中心静脉压6~12 cmH2O,平均动脉压75 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6~10 mmHg,尿量大于2 mL/(kg·h);同时做好肺功能的维护,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本组2例因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7例术后恢复顺利,康复出院。
  • 金艳军,谢海英,吕立志
    护理学报. 2015, (1): 4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分析4例患者行尾状叶肝肿瘤切除术的护理经验,通过术前评估患者全身营养状况、完善相关检查检验、呼吸道管理、参与病例讨论等,确保手术实施的成功率,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严禁叩背,妥善处理引流管,做好出院指导。4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平均26 d顺利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生存良好,无并发症产生。
  • 吴子谕,何秋苑,王晓琴,张碧芳
    护理学报. 2015, (1):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改良造口袋粘贴法在肠造瘘术后患儿造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行肠造瘘术后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造口袋粘贴法,观察组采用改良造口袋粘贴法,即在粘贴造口袋前先粘贴1张3M水胶体敷料。比较两组患儿造口周围性皮炎发生率、皮肤损害的程度及造口袋使用时间。结果对照组患儿造瘘口周围皮肤完整7例,轻微红斑15例,明显红斑11例,融合性皮炎6例,溃疡出血4例,周围性皮炎发生率为84%,造口袋使用时间为(2.45±1.68)d。观察组患儿周围皮肤完整40例,轻微红斑3例,周围性皮炎发生率为7%,造口袋使用时间为(6.12±1.05)d。观察组周围性皮炎发生率、皮肤损害程度均低于对照组,造口袋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造口袋粘贴法降低肠造口周围性皮炎发生率,减轻造口周围皮肤损害的程度,延长造口袋使用时间,进而减少造口袋更换次数,能有效地保护造瘘肠管及其周围娇嫩的肌肤,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朱琳,刘可,张利峰
    护理学报. 2015, (1): 46-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ICU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腹泻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护理对策。方法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肠内营养ICU患者126例,将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腹泻的ICU患者为观察组,未发生腹泻的ICU患者为对照组,对影响其肠内营养期间腹泻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6例行肠内营养 ICU患者,发生腹泻70例,发生率为5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肠内营养制剂日用量大、行肠内营养前禁食、应用钾制剂是腹泻的危险因素;肠内营养制剂逐渐增量输注、行肠内营养前注入温水是腹泻的保护因素。结论肠内营养制剂日用量越大、行肠内营养前禁食及应用钾制剂使发生腹泻风险增加,肠内营养制剂逐渐增量输注、行肠内营养前注入温水可减少腹泻发生。
  • 陈秋风,郭奕萍,彭印文
    护理学报. 2015, (1): 50-5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贴纸画奖励法在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40例均是第1天来门诊输液的学龄前儿童按输液日期分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观察组736例,对照组704例。对照组实施口头表扬,观察组在口头表扬的基础上实施贴纸画奖励法。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静脉穿刺时间及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426例(占57.9%)静脉输液依从性好,182例(占24.7%)静脉输液依从性较好,静脉穿刺时间为(95.11±11.27)s ,1次穿刺成功率为96.9%;对照组235例(占33.4%)静脉输液依从性好,245例(占34.8%)静脉输液依从性较好,静脉穿刺时间为(147.34±50.26)s,1次穿刺成功率为88.2%。两组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静脉穿刺时间及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贴纸画奖励法能提高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和静脉穿刺成功率,缩短静脉穿刺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李佳,范育英,覃惠英,辛明珠
    护理学报. 2015, (1): 5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10例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PICC的护理实践经验,提出PICC末端位于永存左上腔静脉的确诊流程、处理方法及护理要点。确诊流程包括置管后X光片的显示、导管异位于其他血管的排除、导管正常功能的判断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影像回顾确诊;主要通过判断永存左上腔静脉的走向及管腔大小确定处理方法;护理要点包括特殊病例资料的建立及随访,加强导管维护及异位观察,重视健康教育。10例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PICC输液安全,无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完成化疗安全拔管。
  • 严茂,袁丽
    护理学报. 2015, (1): 55-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1例因输注多巴胺导致静脉炎患者查找治疗静脉炎的循证护理证据。方法针对患者情况提出临床问题,然后通过计算机检索Ovid EBM Reviews数据源(包括ACP Journal Club 和 Cochrane Library)和 Medline、Embase、CNKI等原始数据库,查找关于多巴胺所致静脉炎护理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综述,从中筛选出相关文献并对相关证据进行评价。检索时限为1990年1月—2014年7月。结果共检索出系统评价2篇,Meta分析4篇, RCT 4篇,综述1篇作为有效证据。依据检索结果,并结合患者病情及意愿后,为患者选择静脉炎部位皮肤涂抹适量喜疗妥乳膏治疗的方式,患者静脉炎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和护理后好转并最终痊愈。结论采用循证医学方法为静脉炎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案,可有效缓解静脉炎所造成的红、肿、热、痛等症状,促进静脉炎痊愈,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的目的。
  • 张宇斐,李继平,李孟娇,刘畅
    护理学报. 2015, (1): 58-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乳腺癌术后化疗已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然而会引起严重的口腔溃疡。本文针对1例乳腺癌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检索当前最佳证据并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 OVID EBM Reviews、Embase、PubMed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的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及高质量综述,检索主题词:“Oral Mucositis;Stomatitis;Breast Neoplasms;Breast Cancer;Chemotherapy,Adjuvant;乳腺癌;化学疗法,辅助;口腔溃疡”。结果共筛选出3篇随机对照试验,4篇系统评价,1篇综述。检索证据表明,对于氟尿嘧啶化疗药引起的口腔溃疡,洗必泰、别嘌呤醇、冷冻疗法、角化细胞生长因子以及低强度激光光疗疗效明显,中药在治疗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的证据不充分,应用时需谨慎。结论结合患者的意愿,按上述证据对患者进行护理,患者口腔溃疡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提高。
  • 护理学报. 2015, (1): 6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沈姣姣,汪小冬,张雅丽
    护理学报. 2015, (1): 6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借鉴。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耳穴(大肠、小肠、直肠、脾、肾、内分泌)贴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0 d时的效果。结果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30 d时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耳穴贴压可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便秘症状,操作简便安全。
  • 金蕾,韩继啸,杜娟,徐益敏
    护理学报. 2015, (1): 65-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炼化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探讨相关的健康教育对策。方法选取炼化社区已纳入我院慢病管理科的高血压患者为病例组,以本社区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分析高血压各亚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血浆同型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值的差异。结果高血压各亚组间的血浆同型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检出率及同型半胱酸的边缘升高率均随着高血压级别升高逐渐增高;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胺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检出率及同型半胱胺酸的边缘升高率均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单纯性高血压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重点人群定期进行血浆同型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动态水平的监测,动态评估病情发生发展的严重程度,制定健康教育对策,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脑卒中的发生与发展。
  • 护理学报. 2015, (1): 68-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丁岚,马尔哈巴·吾买尔
    护理学报. 2015, (1): 69-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网络健康管理平台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自我行为管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以新疆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入住康复科12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健康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健康管理平台对其实施6个月的健康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自我行为管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自我效能得分、自我饮食控制能力得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2.68,P=0.01;t=2.49,P=0.02;t=2.82,P=0.01)。结论网络健康管理平台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饮食控制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作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健康管理的有效途径。
  • 韩冰,高小雁,刘晓雪,闫硕
    护理学报. 2015, (1): 72-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应用PDCA指导方法对于腰椎术后患者佩戴腰围护理指导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9—12月我科收入的初次行腰椎手术患者31例,由责任护士按照PDCA指导方法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腰围佩戴的指导:术前1 d计划阶段(P),对患者和家属的现有能力进行全面了解评估,了解其对此项操作的认识及需求;实施阶段(D),应用《骨科用具护理指南》中的“腰围使用流程(腰椎术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逐步培训,并在表格内标记掌握效果;检查阶段( C):指导完毕后,术前、术后分别应用“腰围佩戴标准以及效果评价(腰椎术后)”进行2次腰围的松紧度、腰围的位置和体位要求3个方面的评价;改进阶段( A):对于在评价过程中存在不合格的患者,加强不合格项目的指导培训,进入下一个PDCA指导循环,直至完全掌握为止。结果与以往传统指导方法相比较,经过PDCA指导方法的患者及家属,在腰围佩戴技能掌握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在出院时的满意度调查中,有效沟通及健康教育有效性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在腰椎手术患者术后健康教育中,应用PDCA模式进行指导能显著增强患者佩戴腰围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护理学报. 2015, (1): 74-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佳,冯瑞娟
    护理学报. 2015, (1): 75-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1例95岁高龄患者实施长达9个月的终末期生命支持所引发的伦理思考。患者在呼吸衰竭加重失去判断能力前并未向代理人表示过自己是否愿意接受气管插管等治疗操作,现有的医疗法规只规定了在患者失去判断能力时由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未规定在患者失去判断能力之前由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所以患者代理人的决定就有可能是个人决定,不能代表患者的真实想法和利益;而提前获取患者意愿存在诸多困难。只有在医患双方的理解和信任下,健全的法律支持下,医生才能充分向患者和家属阐明给予和放弃生命支持的时间节点和意义,家属理解如何使老人完满的走向生命的终点,二者达成一致,实施合理救治和舒适护理,使老人安详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
  • 谭宗凤
    护理学报. 2015, (1): 77-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一种可采血静脉留置针的制作与使用方法。可采血静脉留置针在现有静脉留置针的结构上增加直接采血功能,即在留置针的Y型座上方进针管内的管口处设置隔离穿刺塞,在隔离穿刺塞顶部边缘设置反折帽檐密封进针管管口边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端帽和肝素帽连接输液,隔离穿刺塞可以随时直接采血。该处距血管近、直,操作简单,方便快捷,采血容易成功,减轻了多次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降低了医疗费用,适用于临床推广。
  • 护理学报编辑部
    护理学报. 2015, (1): 78-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