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20卷, 第15期 
刊出日期:2013-08-15
  

  • 全选
    |
  • 杨丽华,段培蓓,侯庆梅,修闽宁,陈毓雯
    护理学报. 2013, (15):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癌痛患者采用强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继发便秘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其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肿瘤内科接受镇痛治疗的107例住院患者,调查强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强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发生率高达91.6%;在该类便秘各单项评分中,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位列前2位,积分值远高于其他单项;此类便秘对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结论强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发生率高、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是癌痛患者最主要的困扰之一,因此探寻一种有效的特异性针对便秘发生机制、安全简便且患者乐于接受的干预措施迫在眉睫。
  • 王银燕,李焕,王娟,罗小闯
    护理学报. 2013, (15):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订单式”培养模式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在3年制高职护理教育中,抽取280名护生组建2个ICU教学班,从第4学期开始对其进行重症医学专科护士的“订单式”培养:由医院和学校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双方共同研讨和制定“订单式”培养计划,紧紧围绕重症医学专科护理的特点和要求设置课程,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施3+1+2培养方案,以“边理论边实践”为主要教学方式。第6学期结束时,从“订单式”培养的ICU教学班随机抽取14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从普通护理班级分层随机抽取14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运用林毅等编制的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对两组护生进行测评,比较其自主学习能力情况,并对其毕业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自主学习能力量表总分为(89.21±7.30)分,高于对照组的(84.36±8.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3个维度的比较中,除信息能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2个维度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毕业考试的理论、实训成绩分别为(77.55±8.52)、(75.40±8.70)分,高于对照组的(75.03±9.07)、(73.38±7.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体不高,“订单式”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高职护生能更好地满足未来学科发展的需要。
  • 向家艮,谭益冰,李春,李伊为
    护理学报. 2013, (15): 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我国关于专科护理技能的书籍现状与问题,为专科护理技能规划教材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在读秀、百度、谷歌三大图书搜索数据库中检索2000-2012年出版的专科护理技能相关书籍,从出版年份、出版社、适合对象、书籍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分析专科护理技能书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最终纳入书籍74部;书籍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近几年来,数量显著增加;近6年和之前的书籍相比,适用对象构成比发生了变化,主要的适用对象由临床一线护士转变为未界定对象(χ2=16.281,P=0.001),不包括基础技能的专科技能书籍比例上升(χ2=4.889,P=0.027),配有评分标准的书籍比例上升(χ2=4.147,P=0.042),但总体上质量仍有待提高。结论近12年我国尚无一部公认的、权威的专科护理技能教材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为大部分本科护理院校所用,亟需大量护理技能教学研究以及教材建设方面的探讨。
  • 钱国英,周明娟,赵颖,钱妙芳
    护理学报. 2013, (15): 11-1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导管护理中的细节管理。方法强化导管细节管理意识;加强护理人员导管护理知识培训;修订导管护理中的细节流程;加强健康教育;对重点患者、重点时段加强巡视观察。结果细节管理实施1年后导管护理隐患发生率明显下降,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上升。结论细节管理有助于降低导管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患者参与导管护理活动的有效性。
  • 邓颖辉,厉群,何泳红,李秀敏,黄丽娟
    护理学报. 2013, (15): 1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完善医院志愿服务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508名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4名,常规管理组根据一般的管理模式,综合性培训后随机安排志愿者参加各项志愿服务;特长分工组根据志愿者的综合特长并结合医院志愿服务需要,安排入相关志愿服务小组,针对性培训后进行相关志愿服务。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种医院志愿服务管理模式的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特长分工组的志愿者更容易掌握相关知识,熟悉有关工作,更好地发挥本人特长,对志愿服务工作感觉更加自信,增进志愿服务工作的兴趣,有利于志愿服务专业化、深化与拓宽,同时特长分工组的志愿者获得了更高的患者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医院志愿者进行特长分工管理,有利于医院志愿服务的开展与深化,可提高医院志愿服务的效率。
  • 彭雪梅,邓英娣
    护理学报. 2013, (15): 16-17,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手术器械交接的方法改进与成效。方法首先固定各种手术器械包内物品种类与数量;通过培训、背诵、考核掌握所有手术器械包内物品种类及数量、功能用途;确立接收、包装负责人,设置交接记录本,实施接收清点;每月总结反馈1次。将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交接方法改进前后相比较,在预处理情况、物品耗损、物品缺失、纠纷发生次数、服务对象满意度各项工作质量指标进行比较,比较手术器械交接方法改进前后的成效。结果手术器械交接方法改进前后各项工作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器械交接方法改进后,器械交接环节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手术器械交接方法改进后,可提高科室工作质量、效率,提高两科室合作水平,避免科室之间的矛盾、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吴明英,何燕,青晓蓉
    护理学报. 2013, (15): 18-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以家庭为中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护理模式,以期在临床工作中获得较好护理成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C延续护理模式,即:一系列具有全面性(Comprehensiveness)、合作性(Continuity)、协调性(Coordination)、延续性(Collaboration)的护理活动,由病房医护人员和社区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出院前准备及出院后家庭随访的个案管理方案。分别在出院前(介入干预前)和出院后12周行临床指标、功能指标2个方面的成效以及满意度的测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活动耐力、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自觉气喘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 C延续护理模式能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管理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方案。
  • 何海燕,彭娜,宋佶芳(综述),朱京慈(审校)
    护理学报. 2013, (15):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席明霞,郑雯,陈银娟,骆永梅
    护理学报. 2013, (15):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抽取长沙市和永州市共13家医院,整群抽取236名骨科护士,运用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问卷和一般情况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总均分为(4.13±0.54)分,3个维度均值按降序依次为态度、行为意向和感知控制;回归分析显示,医院等级、骨科工作年限及康复专科继续教育是影响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的因素(P<0.01),其中康复专科继续教育对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的影响最大(B=0.270,P=0.001)。结论护士康复护理行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态度维度得分最高,感知控制得分最低。护理管理者可通过规范化继续教育,加强对骨科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同时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业务专长,从而提高骨科护士的康复护理行为水平。
  • 郑春燕,郑云,胡英
    护理学报. 2013, (15): 29-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与鼻空肠管比较,评价液囊空肠管在呼吸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临床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鼻空肠管置入,干预组采用液囊空肠管置入进行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营养治疗费用。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首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88%和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显著减少(P<0.001),营养治疗费用降低(P<0.001)。结论留置液囊空肠管在呼吸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应用方便,成功率高,可减少并发症,减少营养治疗费用。
  • 李冬秀
    护理学报. 2013, (15): 3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从呼吸力学角度探讨六字诀呼吸操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影响,为揭示六字诀呼吸操促进COPD患者肺康复的作用机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纳入研究的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六字诀呼吸操训练,对照组进行全身呼吸操训练,训练时间均为3个月,1次/d,30 min/次;训练前后评价气道阻力指标:气道阻力(Raw)、比气道传导率(sGaw)和呼吸肌功能指标: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结果观察组比气道传导率(42.07±23.62)%,明显高于对照组(31.47±1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前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训练后气道阻力、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字诀呼吸操能提高COPD患者的比气道传导率,延缓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进行性下降。
  • 徐飞华,魏宜胜,张畅,吴雪莲,陆新容
    护理学报. 2013, (15):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吸烟饮酒对胃癌患者肝转移及预后的影响,总结对护理的启示。方法纳入245例胃癌病例,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检验,分析吸烟、饮酒与胃癌肝转移的关系;采用 Cox多因素分析吸烟、饮酒与胃癌总生存的关系。结果吸烟与胃癌肝转移及总生存无明显相关。与不饮酒者相比,曾经饮酒者明显增加胃癌肝转移的风险(OR=8.924,95%CI:2.808~28.367,P=0.000);曾经饮酒者总生存也更低(HR=1.805,95%CI:1.101~2.959,P=0.019)。结论饮酒是影响胃癌患者肝转移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胃癌患者术后延续性护理中要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降低胃癌肝转移,提高生存率。
  • 姜薇,章霞梅
    护理学报. 2013, (15): 37-38,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总结7例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硼替佐米观察与护理重点。密切观察患者化疗前的心理状态、做好用药护理,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预防用药过程中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感染、口腔黏膜炎、植入综合征、心律失常、静脉炎,积极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7例患者造血干细胞顺利植入,恢复造血及免疫系统的重建。
  • 陈润芳,萧佩多,徐连芳,黄丽芳
    护理学报. 2013, (15): 39-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早期离床坐联合踩单车运动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6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指导早期床上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功能锻炼基础上给予早期离床坐及踩单车运动。结果观察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腹胀、便秘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焦虑程度下降,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离床坐联合踩单车运动可有效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精神心理状态,促进康复。
  • 王俭,张成,王志
    护理学报. 2013, (15): 43-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19例腹膜透析患者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术前和术后护理经验。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完善术前准备,本组15例患者按原方案持续腹膜透析到手术前1 d,4例较小的腹股沟疝患者持续到手术当日。术后重点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意识、血压、尿量的变化;术后减少腹内压增高的因素,防止疝复发,尤其是未放置补片材料的患者;术后根据不同情况按不同方案恢复至术前腹膜透析方案,术中腹膜保持完整的7例患者,术后次日恢复腹膜透析,2周后恢复到术前正常的透析方式;12例术中出现疝囊或腹膜破损,术后过渡血液透析2周后再逐渐恢复术前的腹膜透析方案。本组患者术后无围术期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切口感染经换药好转。
  • 晋瑾,汪慧,肖进
    护理学报. 2013, (15): 45-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18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生急性肺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是做好机械通气管理,监测吸气时的气道峰压变化,正确有效按需吸痰,严格控制出入液量,严格拔管指征,重视肺出血早期的观察与护理,做好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期间的护理。本组18例抢救成功15例,死亡3例。
  • 护理学报. 2013, (15): 47-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周燕莉,欧有良,肖春芳,张英
    护理学报. 2013, (15): 48-49,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采用美德乐心韵双侧电动吸乳器吸奶对预防母婴分离产妇Ⅱ期泌乳延迟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母婴分离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美德乐心韵双侧电动吸乳器吸奶,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挤奶,比较两组产妇乳汁排出量和乳房硬度。结果两组产妇产后3 d乳房硬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3 d泌乳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6 h内开始使用双侧吸乳器吸奶可有效提高乳汁排出量,最大限度地刺激母婴分离产妇泌乳,减少乳房硬结的发生,从而减轻产妇乳房胀痛导致的不适。
  • 王银珊,林瑾纯,林洁芬
    护理学报. 2013, (15): 5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在膝关节镜手术中根据血氧监测仪来调节充气止血带充气压力的手术部位止血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膝关节镜手术中应用充气止血带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血氧监测仪监测患肢动脉血流被完全阻断时止血带压力值作为充气压力;对照组参照止血带使用说明书,下肢使用自动气压止血带时,测量肢体周径,肢体周径≤50 cm者,以肢体周径(cm)为个体充气压力(kPa)值,肢体周径>50 cm者,充气压力值为50 kPa。比较两组患者止血压力值、止血效果、并发症和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压力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观察组皮肤损伤、肢体疼痛、神经麻痹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根据血氧监测仪来调节充气止血带的压力可因人而异,且直观、准确、针对性较强,收到满意止血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简单易行。
  • 朱刚,熊想莲,邱紫,廖珊,高兆容,邝景云,洪祥乐,冯结兰,廖旭嘉
    护理学报. 2013, (15): 5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输注静脉全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TNA)滴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计划输注 TN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模拟输液方法,测定2种不同配方的TNA在3种不同输注管道及2种不同滴注流量下5 mL的滴数各50次,计算出滴系数并比较其差异;测定2种不同配方TNA的表面张力、黏度及密度各20次,比较其差异。结果2种不同配方TNA在同一滴注流量下同一输注管道中滴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滴注流量下同一种配方 TNA在同一种输注管道滴系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输注管道中同一种配方TNA在同一滴注流量下滴系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不同配方TNA的表面张力、黏度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计划输注TNA时不能按管道包装上标注的滴系数来计算,在相同条件下输注与本研究相同配方的TNA滴系数可按本研究结果计算;输注不同配方 TNA时,可利用本研究结果的规律来推测滴系数的值,精确的方法是在输前实测滴系数的值。
  • 黄蝶卿,黄敏清,宋文强,王利平,申叶林
    护理学报. 2013, (15): 5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优势手与非优势手留置PICC实施握力锻炼的效果。方法选择入院需要留置 PICC进行化疗的15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非优势手置管,对照组在优势手置管,两组患者置管后均使用握力器锻炼,在置管皮肤外涂喜辽妥软膏,观察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异位、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置管后1周内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异位、导管相关性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1~5 d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疼痛较轻(P<0.01)。结论 PICC在非优势手置管配合握力锻炼,不增加置管相关并发症,患者疼痛感减轻,值得推广应用。
  • 蔡汝珠,何晶晶,陈盈,郭梦霞
    护理学报. 2013, (15): 5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56例肝癌患者留置颈内中心静脉导管后,出现局部皮肤张力性水疱的原因,总结护理对策。经导管专科护士会诊处理,总结发生皮肤张力性水疱的原因有:疾病因素、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不正确、护理观察不到位、皮肤生理因素。提出护理对策,包括加强营养,纠正肝功能;对导管实施规范化维护;选择合适敷料;加强导管安全宣教和观察等。
  • 黄晓琴
    护理学报. 2013, (15): 61-6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经颈外静脉PICC置管的效果。方法对78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日期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经颈外静脉留置PICC,对照组40例经健侧上肢静脉留置PICC,比较两组导管异位率及置管30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异位率5%,对照组为25%,观察组异位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堵塞、可疑感染、液体外渗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经颈外静脉留置PICC定位准确率高于上肢静脉,静脉炎发生率低于上肢静脉,是安全可行的静脉置管选择。
  • 刘营,虞优娜,韩微
    护理学报. 2013, (15): 63-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的最佳抓握方法,提高留置针置管成功率。方法将280例穿刺时好挣扎、穿刺肢体出汗不易抓握的患儿按留置针穿刺先后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静脉穿刺时左手直接握住患儿手指,右手进针,见回血再进针1~2 mm,而后送外套管,拔针芯固定;观察组在留置针穿刺时先将单层擦手纸巾对折成三角形,将倒三角形纸巾置患儿手指上,操作者左手握住纸巾及患儿手指固定,右手进针,其余方法同对照组。结果两组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穿刺困难,穿刺时不配合的患儿,单层擦手纸巾包裹穿刺肢体能明显提高留置针穿刺置管成功率。
  • 周竞奋,邢红
    护理学报. 2013, (15): 65-65,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1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拔管困难患者在导丝引导下顺利拔管的护理经验。拔管前对拔管困难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排除穿刺侧肢体存在影响拔管的各种因素,如导管反折处静脉狭窄、血管内膜受损、血栓形成及血管痉挛和血管收缩等。做好充分的皮肤准备,边热敷边拔管,并配合调整穿刺侧肢体做内旋、外旋、内收、外展等各种姿势,几次尝试拔管失败后,为避免导管过度牵拉而断裂,尝试将备用无菌导丝重新放入PICC内,在导丝引导下,借助导丝缓冲力,减缓导管牵拉张力,最终将导管顺利拔出。
  • 石英,何燕娴,黎蔚华,罗青,展淑敏,任晓芳
    护理学报. 2013, (15): 66-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PICC置管颈内静脉导管异位的正位方法。方法将超声导引仪下进行 PICC置管1397例中发生颈内静脉导管异位的69例患者,根据置管日期的单双日分为观察组35例,采用举臂靠头法在无菌操作原则下进行导管正位处理;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的偏头法在无菌操作原则下进行导管正位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正位效果。结果两组导管正位1次成功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举臂靠头法是一种科学有效、操作简单、患者安全舒适的颈内静脉导管异位的正位处理方法。
  • 赵久波,李敏,肖蓉,杜青芸
    护理学报. 2013, (15): 68-7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中文患者健康问卷天数版抑郁量表(Depression Scale of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Eight-item Days Version,PHQ-8 days)的信效度。方法采用中文PHQ-8 days、抑郁自评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对住院患者及家属共155例施测,分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条目间的相关系数,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效标效度及实证效度分析。结果中文PHQ-8 days的 Cronbach’sα系数为0.87,条目间的相关系数为0.26~0.67,各条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64~0.80;重测信度为0.79;量表的单因素结构与实际数据拟合,χ2=13.74,df=12,P=0.12,RMSEA=0.06,GFI=0.97,CFI=0.99,NFI=0.97,IFI=0.99;PHQ-8 days总分与抑郁自评量表总分、贝克抑郁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和0.54。结论中文PHQ-8 days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较理想的结构效度、效标效度,条目简单,操作性强,可作为综合医院临床筛查抑郁的工具。
  • 潘胜茂,周英,林建睽,严夏舒,张欢,任雅欣,林伟权,冯颖君
    护理学报. 2013, (15): 72-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对精神疾病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160名精神科护士,对其进行一般情况问卷、精神卫生人员态度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的调查。结果本组精神科护士中,96.9%认为评估患者躯体、精神疾病症状很重要,84.4%认为不会遵循上级要求其以不恭的方式对待患者的指令,53.8%认为只有在需要时才会学习精神病知识,56.3%认为有严重精神病的患者永远不可能恢复到良好的生活质量,69.4%认为精神科医护人员不像是真正的医护人员,75.6%会用“疯的”“疯子”“傻的”等词语描述其护理的精神病患者。影响护士对精神疾病态度的因素有学历、积极应对方式(B分别是-3.62、0.52,P<0.01)。结论绝大部分精神科护士工作责任感较强,能以积极态度评估和护理患者;部分护士会用歧视性语言称呼患者,且对学习专业知识的态度消极,对精神疾病转归的看法较悲观;学历、积极应对方式是其影响因素。提示提高护士的受教育水平,加强专业技能和心理培训,有助于改善其对精神疾病的消极态度。
  • 石玉,吴文秀
    护理学报. 2013, (15): 75-76,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发一种在无需更换输液器和液体的情况下,可供多次重复进行高仿真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练习使用的输液器。在一次性输液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设置反冲注水接口、短管调节器和“Y”型注气口。通过组装的反冲输液器预制件的试用,结构与功能达到设计的预期目标。与一次性输液器比较,具有操作简单、仿真度高、经济安全、实效突出等特点。
  • 叶秋莲,陈少娜,何逾祥,严素芬,江海燕,姚秋娥
    护理学报. 2013, (15): 77-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新生儿病房消防衣的制作与使用方法。采用珠帆布料,裁剪制作成成人背心上衣,前胸、左右侧各缝制1个婴儿袋。发生火灾或进行消防安全演练时工作人员穿上消防衣,正前胸、左右侧婴儿袋各携带1例患儿,可轻松行走,及时、迅速、安全、有序把患儿携带至指定的安全目的地。
  • 护理学报. 2013, (15): 78-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