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 ›› 2022, Vol. 29 ›› Issue (23): 64-66.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22.23.064
龙玲, 黄莹, 屠燕
摘要: 目的 总结1例心肌致密化不全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行体外充电式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植入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 做好术后病情观察,严密注意血流动力学变化、重视容量管理、预防各项并发症,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开展早期心脏康复运动,加强出院药物指导、心脏收缩力调节器体外充电设备的使用维护及居家心脏康复。结果 术后患者血压低使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维持,术后36 h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6 h开展早期心脏康复运动,循序渐进,患者术肢功能恢复良好,气促症状明显好转,活动耐力提高,无急性心力衰竭发生;6 min歩行试验入院时296 m,出院时383 m。出院后3个月复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律;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16%明显提高为36.42%。结论 术后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严密监测,及时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心脏收缩力调节器工作性能的观察,控制液体潴留,减轻容量超负荷,预防急性心力衰竭发作,心脏收缩力调节器体外充电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等措施是保证患者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制定个体化早期康复计划和运动时机的掌握,以及患者出院后心脏康复运动的延续管理,是提高此类患者运动耐力,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中图分类号:
[1] Choquet C, Kelly RG, Miquerol L.Defects in Trabecular Development Contribute to Lef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J]. Pediatr Cardiol, 2019,40(7):1331-1338. DOI:10.1007/s00246-019-02161-9. [2] Mann JA, Abraham WT.Cardiac Contractility Modulation and Baroreflex Activation Therapy in Heart Failure Patients[J].Curr Heart Fail Rep, 2019, 16(1):38-46. DOI:10.1007/s11897-019-0422-3. [3] Tschöpe C, Kherad B, Klein O, et al.Cardiac Contractility Modulation:Mechanisms of Action in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and Beyond[J]. Eur J Heart Fail,2019,21:14. DOI:10.1002/ejhf.1349. [4] 宿燕岗, 张澍.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现状、问题和前景[J].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2, 26(4):313-317.DOI:10.3760/cma.j.cn113859-20220705-00133. [5] 杨杰孚,李莹莹.从《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看容量管理[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9,17(10):10-14. DOI:10.3969/j.issn.1672-3384.2019.10.003. [6] 刘晓玲,沈玉芹.有氧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2022,37(1):42-46. DOI:10.3870/zgkf.2022.01.010. [7]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20,59(12):942-952.DOI:10.3760/cma.j.cn112138-20200309-00210. [8] Thomas RJ, Beatty AL, Beckie TM, et al.Home-based Cardiac Rehabilitation: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J]. AM Coll Cardiol, 2019, 74(1):133-153. DOI:10.1016/j.jacc.2019.03.008. [9] 陈芳芳,叶灵晓,胡雁,等.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J].护理学报,2022,29(8):53-58.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2.08.053. |
[1] | 张静, 彭焕椽, 陈佳, 鲁永锦, 刘克玄, 侯晓敏. 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5, 32(4): 41-47. |
[2] | 刘璐, 朱钰, 曹义, 张华, 彭玉娜. 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术中实施不同目标体温管理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25, 32(4): 59-63. |
[3] | 李疆伟, 王树君, 李长仔, 胡宝山, 焦桂梅, 张卫红. 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心理压力、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25, 32(4): 64-69. |
[4] | 龚祖华, 孙丽, 谭璇, 张悦, 施丹, 程娟娟. 肝胆外科术后患者基础体征采集-比对-识别隐匿型病情变化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25, 32(4): 74-78. |
[5] | 李苗苗, 熊莉娟, 齐磊, 李敏, 向御婷. 基于Ridit分析法和秩和比法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护理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25, 32(3): 22-26. |
[6] | 焦雪萍, 王志稳, 韩舒羽. ICU老年患者躁动行为的干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 2025, 32(3): 38-42. |
[7] | 李若雨, 刘鑫, 林萍, 陈丹, 林桦. 出院患者用药安全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5, 32(3): 50-55. |
[8] | 杨小娟, 毛孝容, 王静, 江华, 李蓉, 樊宇, 文青, 李林章, 陈晓容. 成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5, 32(3): 56-61. |
[9] | 朱天顺, 朱可可, 薛会元, 焦聪聪, 魏长慧, 王贺. 信息框架效应理论在健康管理领域应用的范围综述[J]. 护理学报, 2025, 32(2): 44-49. |
[10] | 刘硕怡, 熊莉娟, 李凌, 王玉梅, 何嘉, 李鑫, 袁淑蕾, 郭雪琴, 王暘婧, 张慧娟. 老年住院患者衰弱预防及管理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评价及内容分析[J]. 护理学报, 2025, 32(2): 50-55. |
[11] | 闫亚铃, 乐美妮, 姚桃琴, 王雪莲, 姜建玲, 辛艺. 老年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衰弱管理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5, 32(2): 74-78. |
[12] | 顾妍鑫, 刘丽, 胡惠惠, 周芳, 杨怡, 高锐, 王培双. 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5, 32(1): 7-12. |
[13] | 孙娟, 李亚莉, 马安娜, 王华, 张会敏. 护理研究生对社区护理实践思政教学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1): 19-23. |
[14] | 李格格, 王婉儿, 蒲江锋, 谢章浩, 杨妞, 黄惠根. 基于熵权-TOPSIS结合RSR法广东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评价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1): 29-33. |
[15] | 贺芳, 温秀兰, 林艳, 孙黎, 王晓杰, 余欣, 刘会, 郭晓萍, 周艳. 基于移动医疗的新生儿护理线上咨询门诊的建立与实施[J]. 护理学报, 2024, 31(9): 20-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