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 ›› 2020, Vol. 27 ›› Issue (18): 33-36.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20.18.033
张秋香, 赵恒, 庄颖, 朱莉, 包丽娟, 郑雅宁
ZHANG Qiu-xiang, ZHAO Heng, ZHUANG Ying, ZHU Li, BAO Li-juan, ZHENG Ya-ning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产科和新生儿科主导下,联合多部门、多学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现况,确定改善重点,有针对性地制订防范措施。结果 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由品管圈实施前的9.2%降至2.5%,护理人员对新生儿低血糖风险评估的知晓率、评估准确率、低血糖标准化护理措施的执行率、预防措施的执行率均较实施前提高。产妇和主要照顾家属对新生儿低血糖危害的知晓率以及高危儿个体化喂养方式掌握率也较实施前明显提高。结论 多学科合作的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增强了母婴安全,提高了科室优质护理品质。
中图分类号:
[1] 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 实用新生儿学[M]. 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55-758. [2] 吕媛,朱玲玲,陈凌,等. 低血糖新生儿血糖波动与脑损伤的相关性[J]. 临床儿科杂志, 2017, 35(9):652-654.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09.004. [3] 庄斌,林新祝. 新生儿低血糖脑病研究进展[J].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2019, 34(5):398-400.DOI:10.3760/cma.j.issn.2096-2932.2019. 05.020. [4] 王义婷,贾瑞喆,何茜,等. 正常足月儿出生72 h内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16, 23(4):50-52.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6.04.050. [5] 李玉,孙彩霞,李胜玲,等. 品管圈对早产儿中性温度调控准确率及护护合作能力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19, 26(7):6-10.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7.001. [6] 赵庆华,肖明朝,刘捷,等.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现状[J]. 护理学杂志, 2014,29(6):94-96.DOI:10.3870/hlxzz.2014.06.904. [7] 王利娟,魏素花. 提高阴道分娩产时出血计量准确率的品管圈实践[J].护理学报,2019,26(21):14-17.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1. 014. [8] 任南,文细毛,吴安华. 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的变化趋势研究[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7, 6(1):16-18. DOI:10.3969/j.issn.1671-9638.2007.01.005. [9] 朱晓莉,俞蓉,张晶晶,等.基于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新生儿低血糖管理方案改进与实践[J]. 护理研究, 2019, 33(12):2113-2117.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19.12.027. [10] Nayeri F, Shariat M, Behbahani H M M, et al.Blood Glucose Measurement by Glucometer in Comparison with Standard Method in Diagnosis of Neonatal Hypoglycemia[J]. Acta Medica Iranica, 2014, 52(8):619-622. |
[1] | 郑小静, 严红虹, 李慧景, 陈思涓, 陈秀梅. 肝细胞癌伴低血糖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J]. 护理学报, 2025, 32(4): 53-58. |
[2] | 贺芳, 温秀兰, 林艳, 孙黎, 王晓杰, 余欣, 刘会, 郭晓萍, 周艳. 基于移动医疗的新生儿护理线上咨询门诊的建立与实施[J]. 护理学报, 2024, 31(9): 20-23. |
[3] | 符路路, 解艺璇, 王玥, 魏巍, 张传英, 朱宇. 新生儿操作性疼痛听觉刺激干预的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4, 31(9): 42-47. |
[4] | 郑桃花, 高翔, 康梅, 魏海霞, 柳笑, 张丽. 4R危机管理理论在结肠镜围检查期低血糖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24, 31(7): 22-26. |
[5] | 江艳, 唐文娟, 赵海燕, 范巧玲. 新生儿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 2024, 31(22): 26-29. |
[6] | 陈丽燕, 任俊, 董辉, 陈慕莹, 罗伟香. 成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指南质量评价及内容分析[J]. 护理学报, 2024, 31(22): 41-47. |
[7] | 李颖馨, 陈琼, 范玲, 徐红贞, 胡晓静, 蒙景雯, 林艳, 彭文涛.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4, 31(11): 28-34. |
[8] | 范芳莲, 吕莹, 笪亚红. 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的预测效能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11): 68-72. |
[9] | 罗黎, 何娇, 张娟, 张岚, 杨雪娇. 新生儿尿布皮炎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3, 30(6): 42-46. |
[10] | 张秋香, 李晓琴, 吴靓, 周婷婷, 梅洁. 辅助生殖技术助孕不孕症患者低血糖管理的品管圈实践[J]. 护理学报, 2023, 30(20): 6-9. |
[11] | 余卫卫, 夏美霞, 谢庆磊, 丁世云, 戚方圆, 王桂花. 构建腹膜透析患者腹腔压力测量方案的品管圈实践[J]. 护理学报, 2023, 30(19): 32-36. |
[12] | 王锐, 李智, 杨芹, 王春立, 李凤婷, 王旭梅. 1型糖尿病患儿居家低血糖识别及处理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2, 29(7): 50-56. |
[13] | 唐帆, 李亚玲, 罗曼月, 王兆北, 黎张双子, 蔡鹏. 新生儿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内吸引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2, 29(24): 38-42. |
[14] | 江奕垚, 胡英, 万慧, 汤珏瑶. 提高护士对地诺前列酮引产患者的临产识别率中的品管圈实践[J]. 护理学报, 2022, 29(17): 13-16. |
[15] | 郑小静, 严红虹, 甘彬, 邱晓婷, 丘婕, 黄翠娟, 陈秀梅. 肝细胞癌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学报, 2022, 29(17): 43-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