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 ›› 2019, Vol. 26 ›› Issue (8): 53-55.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8.053
张茹a, 王蓉a, 谌璐b, 宋燕波c
摘要: 目的 分析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执行中断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危重症科8个护理单元在2016年1月6-20日期间使用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执行的中断发生时间、管床护士ICU工作年限、原因。结果 2016年1月6-20日对我院危重症8个护理单元中102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了839例次床头抬高角度的监测,机械通气床头抬高30°~45°执行中断共402例次。中断发生在夜间2:00最高占41.6%,护士ICU工作年限为1~2年,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执行中断发生率最高占43.5%;主要原因按发生率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硬件设备的欠缺,无合适角度器合适观看占41.8%(168例次/402例次);护士对床头抬高的认识不足占26.4%(106例次/402例次);患者身体下滑造成工作量的增加及职业腰痛伤的发生占17.4%(70例次/402例次)。结论 硬件设施不完善、护士对床头抬高的认识不足、患者身体下滑造成工作量的增加及职业腰痛伤的发生是影响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执行的中断的主要原因。需完善硬件设备,规范患者体位执行流程,改变培训模式及质控理念,加强对重点环节、时间的管理,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执行中断率。
中图分类号:
[1] 张晶,金玉红,周晶,等. 神经外科ICU危重患者防误吸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15,30(8):31-34.DOI:10.3870/hlxzz.2015.08.0031. [2] Corrado R E, Lee D, Lucero D E, et al.Burden of Adult Community-acquired, Health-care-associated, Hospital-acquired, and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New York City,2010-2014[J].Chest, 2017,152(5):930-942.DOI:10.1016/j.chest.2017.04.162. [3] Eom J S, Lee M S, Chun H K, et al.The Impact of a Ventilator Bundle on Preventing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 Multicenter Study[J]. Am J Infect Control, 2014, 42(1):34-37.DOI:10.1016/j.ajic.2013.06.023. [4] 刘京涛,宋海晶,王宇,等. 影响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角度不足的因素(中国ICU多中心调查)[J]. 中国急救医学,2011,31(2):114-119.DOI:10.3969/j.issn.1002-1949.2011.02.006. [5] 唐春霞,王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床头抬高的执行现状[J].天津护理,2015,23(1):81-82.DOI:10.3969/j.issn.1006-9143.2015.01.053. [6] 邓云霞,徐正梅.自制床头量角器用于标识ICU患者床头抬高角度[J].护理学杂志,2013, 28(4):77-77.DOI:10.3969/j.issn.1001-4152.2013.04.042. [7] 徐婷婷,王维维,张元红.重点环节干预对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 2015,30(20):1843-1845.DOI:10.16821/j.cnki.hsjx.2015.20.006. [8] 王霞,满振萍,张美华,等.护士职业倦怠对机械通气患者抬高床头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23(25):3253-3256.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7.25.016. [9] 李辉,袁素娥,王月娇,等. 翻身操作引起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9):1113-1118.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6.09.021. [11] 亢东琴,岳树锦.翻转课堂应用于护理课程教学的文献计量分析[J].护理学报, 2016, 23(21):22-25.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6.21.022. [11] 蒋琪霞,刘娟,刘玉秀.两种不同角度的半卧位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误吸和压疮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6, 51(8):927-932.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6.08.006. |
[1] | 刘冠琳, 宋开兰, 孟祥文, 栾奕, 李燕, 杨金红, 陈健鹏. 安宁疗护从业者死亡教育工作困难及应对策略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1): 73-78. |
[2] | 周越, 张杰, 潘宇帆, 戴雨, 孙羽健, 肖益, 余雨枫. 机械通气患者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J]. 护理学报, 2024, 31(6): 56-61. |
[3] | 江雅倩, 陈钊, 徐海燕, 吴前胜, 周雁荣. 心脏手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效果及有效时长观察[J]. 护理学报, 2023, 30(9): 60-63. |
[4] | 侯亚甜, 陈思诺, 刘孟慧, 张博文, 安祥, 刘允, 徐文琪, 章明阳. 机械通气患者隐性误吸识别与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3, 30(18): 36-41. |
[5] | 牛瑞, 宋晓东, 柴丹, 曹俊, 杨西宁. 医务人员卫生保健相关后悔的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J]. 护理学报, 2023, 30(13): 34-37. |
[6] | 谌一凡, 易俊儒, 罗尧岳, 郭萍, 刘苹. 我国中医护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 护理学报, 2023, 30(10): 20-23. |
[7] | 苏孟宇, 王真, 吴金凤, 李晓燕, 张玉玺. 临床护士开展哀伤辅导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 2022, 29(9): 26-30. |
[8] | 唐帆, 李亚玲, 罗曼月, 王兆北, 黎张双子, 蔡鹏. 新生儿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内吸引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2, 29(24): 38-42. |
[9] | 胡凯利, 杨斯钰, 吴前胜, 周雁荣. 心脏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J]. 护理学报, 2022, 29(20): 60-64. |
[10] | 黄赣英, 张晓庆, 朱丹玲, 顾银萍, 钟利君, 姚欢, 吴金艳. 机械通气患者误吸预防管理的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2, 29(13): 46-51. |
[11] | 梁希希, 唐媛, 朱明善, 张佩华, 凌晓浅, 陈彩芬.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柄故障原因分析及改进对策[J]. 护理学报, 2021, 28(9): 76-78. |
[12] | 黄海英, 苏小玲, 黄永贤, 曹燕锋, 李晓华. 4例血液肿瘤患儿PICC拔管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护理学报, 2021, 28(8): 69-71. |
[13] | 崔朝妹, 刘静, 庄欣, 杜娟, 董春晖. ICU成人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1, 28(6): 27-32. |
[14] | 吕云霞, 冯少娟, 刘正伟, 陈彦球, 刘洁, 黄洁莹. 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儿早期气道并发症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1, 28(13): 46-51. |
[15] | 任卫红, 沈利汉, 赵妙玲, 周欢, 陈军华. 1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护理难点及对策[J]. 护理学报, 2020, 27(5): 68-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