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 ›› 2019, Vol. 26 ›› Issue (7): 1-5.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7.001
• 研究生园地 • 下一篇
李玉1, 孙彩霞2, 李胜玲1, 崔慧敏1, 张靖晶2, 李宁涛2
LI Yu1, SUN Cai-xia2, LI Sheng-ling1, CUI Hui-min1, ZHANG Jing-jing2, LI Ning-tao2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早产儿中性温度调控准确率及NICU护士合作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7年3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以“提高调控早产儿中性温度个性化需求的准确率”为主题,品管圈活动前采用自行设计的早产儿中性温度调控现况调查问卷共查检早产儿300例次,针对查检结果不准确原因进行分析,确立改善重点,设定目标值,拟定对策并实施制定NICU早产儿中性温度个性化需求调控模式,通过对比品管圈活动前后早产儿中性温度调控准确率;及采用中文版护护合作量表(NNCS)对圈成员的合作能力对比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2组早产儿中性温度个性化需求调控准确率分别为65.3%、86.0%(P<0.05),活动后圈成员合作能力总分为(3.10±0.51)分高于品管圈活动前(2.91±0.53)分(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NICU护士对早产儿中性温度个性化需求调控的准确率,同时提高了圈成员的合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
[1] 张珍,陈戟.新生儿皮肤护理[J].临床儿科杂志,2016,34(4):318-320.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6.04.017. [2] 李杨,彭文涛,张欣.实用早产儿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72. [3] 李桂花,余勇妙,邵美仙,等.保鲜膜结合水床式鸟巢对机械通气下早产儿中性体温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1):79-80.DOI:10.3969/j.issn.1672-9676. 2014.11.044. [4] 张雪燕,李东梅,徐晓艳,等.运用医护一体品管圈提高泌尿外科医嘱护理级别与分级依据符合率[J].护理学报,2018,25(2):24-26.DOI:10.16460/j.issn1008-9969. 2018.02.024. [5] 卢昆. 品管圈活动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气道护理的效果[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47(4):379-381.DOI:10.12007/j.issn.0258-4646.2018.04.022. [6] Wang L, Wang Y, Lou Y, et al.The Rol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in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Medical Quality[J].Springerplus,2013,2(1):141.DOI:10.1186/2193-1801-2-141. [7] 贾晓彤. 护护合作量表的跨文化调适及适用性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4. [8] 石娟,宋瑰琦,宋永霞,等.护-护合作量表在我国护士中的普适性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5):508-511.DOI:10.16462/j.cnki.zhjbkz.2016.05.019. [9] 邓小燕,马嫣,段雪兰,等.提高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质量的品管圈实践[J].护理学报,2018, 25(7):70-74.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8.07.070. [10] 李春香,王斌全,康凤英.品管圈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9):1140-1142.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7.09.038. [11] 季翠玲,傅巧美,陈璐.品管圈活动提高护士对脑卒中患者吞咽训练指导正确率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11):45-48;72. DOI:10.3969/j.issn.1008-9993. 2018.11.012. |
[1] | 刘莉, 于卫华, 肖娟, 汪阿慧, 凌雅. 便利蜷曲联合甜味剂棉签减轻早产儿气管内吸痰疼痛的效果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9): 10-14. |
[2] | 纪锐婷, 林丹娜, 刘小成, 李婷婷, 谢映梅, 胡冰, 应文娟. 早产儿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4, 31(8): 37-42. |
[3] | 江艳, 唐文娟, 赵海燕, 范巧玲. 新生儿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 2024, 31(22): 26-29. |
[4] | 魏海霞, 谢小敏, 马姣媚, 李国曦, 罗燕, 江逊. 四步高位灌肠法对早产儿胎粪排出延迟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24, 31(17): 69-72. |
[5] | 张嘉璐, 陈洁, 张蒙, 魏丹, 梁晓英, 王天一, 张东颖, 薄海欣. 院校培养模式下护理本科生应急处置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需求分析[J]. 护理学报, 2024, 31(15): 12-17. |
[6] | 雷青, 雷小平, 佘桂芳, 李娜, 王娅鑫, 孙鸿燕. NICU中住院早产儿多感官刺激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4, 31(10): 48-52. |
[7] | 张秋香, 李晓琴, 吴靓, 周婷婷, 梅洁. 辅助生殖技术助孕不孕症患者低血糖管理的品管圈实践[J]. 护理学报, 2023, 30(20): 6-9. |
[8] | 余卫卫, 夏美霞, 谢庆磊, 丁世云, 戚方圆, 王桂花. 构建腹膜透析患者腹腔压力测量方案的品管圈实践[J]. 护理学报, 2023, 30(19): 32-36. |
[9] | 王帆, 崔慧敏, 李胜玲, 丁晓华, 王晓燕, 段小凤. 基于循证构建NICU护士主导早产儿出院计划核心能力指标体系[J]. 护理学报, 2023, 30(17): 73-78. |
[10] | 段淑女, 李敏敏, 司在霞. 灌肠促进早产儿胎便排出的应用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 2023, 30(16): 47-50. |
[11] | 罗爽, 尹华英, 雷莉, 王海梅. 父亲抑郁情绪和家庭功能在早产儿母亲抑郁情绪与母婴情感联结间的中介效应[J]. 护理学报, 2022, 29(9): 58-63. |
[12] | 曹咪, 张军, 岳少婷. 早产儿出院后神经发育支持性照护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2, 29(6): 44-49. |
[13] | 江奕垚, 胡英, 万慧, 汤珏瑶. 提高护士对地诺前列酮引产患者的临产识别率中的品管圈实践[J]. 护理学报, 2022, 29(17): 13-16. |
[14] | 郑丹丹, 任静, 李艳, 徐倩. 母亲感知育儿自我效能量表的汉化及其在早产儿母亲中的信效度研究[J]. 护理学报, 2021, 28(9): 54-57. |
[15] | 李文辉. 1例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肠穿孔行造瘘术后的护理[J]. 护理学报, 2021, 28(9): 74-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