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22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5-06-15
  

  • 全选
    |
  • 魏国芳,曹梅娟
    护理学报. 2015, (11): 1-6.
    摘要 ( 0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农村城市化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人口学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对杭州市某农村城市化社区264名空巢老年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本组农村城市化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总分为(79.58±15.47)分,8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生理机能(85.68±16.91)分,其余得分排名依次为情感职能(85.35±32.43)分、生理职能(85.23±33.77)分、社会功能(84.47±18.12)分、精神健康(81.15±13.76)分、精力(77.42±12.61)分、躯体疼痛(76.31±14.62)分以及一般健康状况(61.06±21.67)分。不同性别、文化程度、与子女关系、家庭平均月收入、经济状况、睡眠、参加体育锻炼、参加娱乐活动、慢性病患病情况在农村城市化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农村城市化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与子女关系、经济状况、睡眠、参加体育锻炼、参加娱乐活动、慢性病患病情况,共解释农村城市化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总变异的60.3%。结论在为提高农村城市化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而进行社区干预时,应充分考虑性别、与子女关系、经济状况、睡眠、参加体育锻炼、参加娱乐活动、慢性病患病情况等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从而提高农村城市化社区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
  • 护理学报. 2015, (11): 6-6.
    摘要 ( 0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 赖秀华,林妙霞,李泽楷
    护理学报. 2015, (11): 7-12.
    摘要 ( 0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生活方式关系模型,为医护人员对相关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疾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从体检人群中抽取205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及231例正常人群,对其生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对2组人群人口学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建模方法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生活方式关系模型。结果
      模型拟合良好。模型结果显示,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直接效应的因素包括体质量指数、不良饮食习惯、良好饮食习惯、吸烟状况,效应值分别为-0.45,-0.16,0.19,-0.09;行为方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之间存在间接效应,效应值为0.20,体质量指数为其中的中介变量。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受体质量指数、饮食习惯及吸烟状况的直接影响,行为方式通过体质量指数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提示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和控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由改善行为方式控制体质量,调节饮食结构,戒烟。
  • 邵红英
    护理学报. 2015, (11): 13-16.
    摘要 ( 0 ) PDF全文 ( 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在职业院校对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在高职护理专业3年的教学过程中,“2+1”人才培养模式组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3段式”课程设置,实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1.5+1+0.5”人才培养模式组按照人的认知规律,通过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毕业前对两组高职护生学习成绩、教师与行业专家综合评价结果比较。结果“1.5+1+0.5”人才培养模式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高于“2+1”人才培养模式组,教师与行业专家对“1.5+1+0.5”人才培养模式组学生的护理核心能力、护理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评价高于“2+1”人才培养模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护理专业“1.5+1+0.5”人才培养模式能促进校企合作,提高护生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 贺立辉,彭静君
    护理学报. 2015, (11): 17-19.
    摘要 ( 0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普外科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实习大专护生106名,按入科实习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普外科实习大专护生为对照组(n=50),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普外科实习大专护生为观察组(n=56)。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观察比较两组护生在入科后第3周教学能力考核评分及第4周理论测试、操作能力考核和教学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教学能力、理论测试、操作能力及教学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普外科实习护生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提高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及护理操作技能,提高临床教学满意度。
  • 侯彩妍,王亚飞,王莉莉,刘慧玲,王晶晶,刘娜,王国权
    护理学报. 2015, (11): 20-22.
    摘要 ( 0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对恶性血液病危重患者压疮高危人群实施专科风险管理的效果,总结护理措施和经验。方法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53例患者按照压疮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7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护理人员进行专科压疮评分内容培训;对患者除原有压疮评分外,加入血液病专科评分,根据临床经验,科室自行设计评分标准,制定个体化预防压疮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压疮护理质量及压疮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恶性血液病危重患者压疮高危人群实施专科风险管理,可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 刘俭葵,周建仪,柯颖华,蓝雪花
    护理学报. 2015, (11): 23-26.
    摘要 ( 1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提升临床服务效率,以缩短严重创伤病人早期救治时间。方法我院急诊科自2013年1月—2014年3月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活动,按照计划、实施、核查和行动4个步骤,对影响严重创伤病人早期救治中的流程、环节、技能和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2012年度的病人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早期救治时间、临床治疗结局及改进前后医护人员的能力提升情况。结果在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后,严重创伤病人的早期救治时间缩短至(48.42±13.27)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符合早期救治时间<1 h的要求;严重创伤病人的救治成功率明显提升(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组员的工作热情、责任与荣誉、沟通与协调、团队凝聚、解决问题能力、专业知识水平较活动前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可缩短严重创伤病人早期救治时间,改善其临床治疗结局。
  • 熊丹莉,马培芳,李素云
    护理学报. 2015, (11): 27-28.
    摘要 ( 0 ) PDF全文 ( 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在同质医疗模式基础上设置顾问护士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将2013年1—6月住院手术的5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按照责任制护理模式由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的护理。2013年7—12月住院手术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按照同质医疗模式由顾问医护团队合作负责,以顾问护士为主导的临床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医护合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医护合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外科设置顾问护士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建立良好的医护合作关系。
  • 张慧兰,王丹(综述),罗羽(审校)
    护理学报. 2015, (11): 29-32.
    摘要 ( 0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 郭青,赵荻,贺碧英(综述),覃巍(审校)
    护理学报. 2015, (11): 33-35,36.
    摘要 ( 0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 刘丽娜,王妤
    护理学报. 2015, (11): 36-40.
    摘要 ( 0 ) PDF全文 ( 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已发表文献的分析,了解近11年我国临床护士培训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开展临床护士培训及相关研究提供指导。方法对2004年1月1日—2014年10月31日发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临床护士培训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包括文献发表年限、期刊分布、第一作者所在地区、合作撰文情况、获得基金资助情况、培训对象及分层情况、专科分布、培训方法。结果纳入文献共590篇,发表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刊于122种期刊,其中《护理学杂志》刊文量最多,占文献总量的6.4%;第一作者所在地以广东、江苏、四川、湖北、浙江、北京6省市居多,共325篇(55.1%);文献合作度为2.74,合著率为73.9%;基金支持度为7.8%;培训对象以低年资护士培训内容最多,占总文献量的45.6%,高年资护士、护理管理者的培训文献不多;专科分布以手术室,急诊和ICU居多;在培训方法方面,关于护士能级分层培训的文献占24.0%;网络培训仅占2.2%。结论近11年(2004—2014年),临床护士的培训日益受到护理管理者及研究人员的重视;护士培训正转向以能力为基础的分层培训;但对于不同层级护士的培训不均衡,应加强对于高年资护士、护理管理者以及普通专科护士培训的研究;护士培训研究的质量有待提高。建议政府和相关机构加大对于临床护士培训研究基金支持;加强网络互动平台在临床护士进行培训应用中的研究。
  • 护理学报编辑部
    护理学报. 2015, (11): 40-40.
    摘要 ( ) PDF全文 ( 3 )   可视化   收藏
  • 赵雯雯,张爱华
    护理学报. 2015, (11): 4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述情障碍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泰安市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共376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述情障碍量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376例癌症患者的述情障碍总分为(57.30±6.26)分,自我管理效能感总分为(82.93±14.96)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1.76±5.63)分。癌症患者的述情障碍与自我管理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存在负相关(r=-0.710,-0.438,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文化程度、工作状况、医疗付费方式、自我管理效能感、正性态度、自我决策、客观支持是癌症患者述情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癌症患者述情障碍处于中等程度,自我管理效能感和社会支持水平均较低,医护人员需高度重视癌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状况,了解癌症患者述情障碍的突出问题,重点关注经济状况较差、自我管理效能感较低以及缺乏关爱与支持的患者。
  • 赵经营,陈笑银,张广清,陈锦嫦,林小丽
    护理学报. 2015, (11):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中医护理技术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现状,为更好地开展中医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3年6—12月100例心血管科的高血压病住院患者,实施5项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开展率、护理效果、满意度及依从性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5项中医护理技术中,穴位按摩在临床开展率、满意度及依从性方面均最高,耳穴埋豆在护理疗效方面最好,而中药封包在各指标中均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在高血压病中开展率普遍较低,针对原因,尚需不断完善标准化,融合自我管理护理模式,以提高其护理疗效,满足患者需求,提高其依从性。
  • 陈荣芳,陈美吟,李燕萍,刘益惠,庄锦玲
    护理学报. 2015, (11): 49-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陶瓷厂工人急救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探讨普及陶瓷厂工人手外伤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潮州市枫溪区8家陶瓷厂408名在岗一线工人的急救知识进行调查。结果8家陶瓷厂的工人均未参加过手外伤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愿意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99.8%的工人喜欢使用微信平台获取手外伤急救知识及技能。100%的工人知道医疗急救电话号码是“120”,但仅0.7%的工人掌握呼叫急救电话后应向医务人员说明的具体内容,对急救人员未到达之前的各项急救处理方法(如手被机器卷入时如何处理、伤肢包扎、止血、固定方法等)未掌握人数均占50.0%以上,完全掌握人数均在3.0%以下。结论受访的8家陶瓷厂工人对手外伤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较差,对手外伤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学习需求较高。应通过多举措、多渠道对陶瓷厂工人进行手外伤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紧急应对能力,使手外伤伤残率降至最低。
  • 黄艳芳,黄庆萍,兰红双,罗芳梅,李秀娜
    护理学报. 2015, (11): 5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在重度烧伤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05年3月—2014年11月60例重度烧伤住院患者,按住院时间段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PICCO监测指导液体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指导液体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每小时尿量的变化,比较观察组液体管理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住ICU天数、死亡数(率)。结果两组患者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HR、MAP、CVP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指标结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补液后血容量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住ICU天数显著缩短,死亡率也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PICCO监测能直接、精确的提供重度烧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重要信息,对指导重度烧伤患者液体管理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覃红桂,黄颖健,吕婧,覃品田,肖远琼,廖冬梅
    护理学报. 2015, (11): 55-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加垫式下肢牵引带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单双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原有牵引带,观察组选用加垫式牵引带,比较两组患者足跟部位舒适度及压疮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发生压疮31例,观察组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无不适、中度不适、重度不适分别为24、16、5例,而观察组分别为39、6、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垫式下肢牵引带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能维持有效牵引,促进患者的舒适度及有效预防足跟压疮。
  • 陈步云,李佳梅,邹文霞,赵少飞
    护理学报. 2015, (11): 57-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第3产程使用多功能气囊腹压带助产仪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6月,选择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住院阴道分娩产妇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第3产程开始使用多功能气囊腹压带持续至胎盘娩出,比较两组产妇第3产程时间、胎盘娩出时阴道出血量及产后2h阴道出血量的情况。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第3产程时间、胎盘娩出时阴道出血量及产后2h阴道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3产程使用多功能气囊腹压带可以缩短第3产程时间并明显减少产后出血。
  • 庄艳云,陈言钊,周克英,叶丽芹,李燕芬,曾洁
    护理学报. 2015, (11): 5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在原发性遗尿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并患儿家长拒绝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遗尿症患儿84例,按就诊日期单双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行为干预,观察比较干预3个月末两组患儿夜间遗尿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夜间遗尿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应用于儿童原发性遗尿症可改善患儿夜间遗尿的疗效,安全、经济、有效,值得应用。
  • 李婷珊,纪浩旋,司徒丽萍,郑少康,马普伟
    护理学报. 2015, (11):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中药包腹部热熨法辅助治疗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护理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1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70例,常规组遵医嘱予口服得舒特西药,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包(成分为花椒、吴茱萸及粗盐)腹部热熨法护理,安慰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纯盐包腹部热熨法护理。干预4周末时,比较3种方法对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结果常规组的治愈率为4%,总有效率为74%,观察组治愈率为19%,总有效率为93%,安慰组治愈率为6%,总有效率为79%,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和安慰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包腹部热熨护理从整体进行辨证施治、施护,多靶点,多途径针对肠易激综合征各个症状均有明显治疗作用,能显著提高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
  • 蔡舒,任旭,宋均仿,晏晓颖,李静芝,蓝宇涛
    护理学报. 2015, (11): 6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促进社区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锻炼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96例社区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和盆底肌锻炼依从性、尿失禁自我效能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干预6个月,干预组尿失禁应对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内在干预前后的尿失禁应对效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两组盆底肌锻炼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依从性好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社区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盆底肌锻炼依从性,从而改善漏尿症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王运平,杨凯平,孟德娇,张伟强,王晓丽,李世超
    护理学报. 2015, (11): 68-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生理盐水冲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剂袋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剂袋40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并按生理盐水冲洗剂量不同,组别命名为剂量60 mL组、80 mL组、100 mL组、120 mL组,每组各10个。待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完后,采用不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冲洗后再注入20 mL生理盐水,混匀后从中取0.5 mL注入乙二铵四乙酸二钾抗凝管,从中取20μL统计细胞数,观察比较4组制剂袋残余细胞数。结果4组制剂袋残留细胞数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06.713,P=0.001),60 mL组制剂袋残留细胞数最高,80 mL组次之,100 mL组和120 mL组制剂袋残留细胞数最低,100 mL组和120 mL组制剂袋残留细胞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采用100 mL生理盐水冲洗制剂袋,可减少制剂袋残留细胞数,确保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较充分输入人体内。
  • 代勇,蔡菲菲,张泓
    护理学报. 2015, (11): 70-7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一种坐便、清洗两用座椅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该座椅可以放置在床旁等离老年人很近的地方,有利于行动不便者、不能下蹲者及时解决如厕和清洗问题。此座椅是由椅架、水箱、水阀、水管、座板、接水盆、脚轮和托板所组成。座椅宽360 mm,高800 mm。其椅架用不锈钢管制作,水箱用不锈钢板制作,水阀用饮水机专用的水阀制作,水管用塑胶管制作,座板用木板制作,接水盆用塑料制作,脚轮是由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托板用不锈钢板制作。其具有多用、方便、实用和廉价的优点。
  • 詹陈菊,黄丽秀,应晓艳
    护理学报. 2015, (11): 7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一种女性无缝粘合式外导尿器的制作与使用方法。选择防水透气且弹性良好的布料和棉布为主体原料,自行设计制作女性无缝粘式外导尿器,主要部件包括:护肤佳粘贴敷料、半椭圆状引流装置和单向控制阀、引流管、一次性引流袋、松紧带及子母扣。使用时将无缝粘合式外导尿器前后分别粘于患者的阴阜上缘、唇后联合与肛门之间,左右粘附在大阴唇上。再将棉布上缘的松紧带固定于患者腰部。最后将棉布下缘的2条布带子绕过臀部,分别固定于棉布上缘两侧的小耳上。引流装置引流管端与一次性引流袋相连。将引流袋悬挂于床旁的挂钩上。经临床使用,能有效避免对床单位及衣裤的污染,易于清洗,使用方便,适用于临床推广。
  • 夏淑娇,田伟珍,夏应钦
    护理学报. 2015, (11): 73-73,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利于医疗仪器设备的转运和使用安全,方便医务人员操作,特别是一些带有附件(如电源线、导联线设备)的按序摆放,设计了一种医用设备转运车。这种医用设备转运车,包括车架和面板,面板和底板的前端设有挡条,车架上安装有车轮,其中面板的右侧安装有绕线筒,绕线筒的外端设有旋转把手,面板的后侧安装有篮子。绕线筒用于缠绕设备上的电线,后方的篮子可存放一些医用用品,使车上的设备更加整齐有序,可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医用设备转运车的运用,可以保证各种医用设备在转运途中和保管过程中各种连接线的有序,使用和放置时的安全。
  • 汪雪琳,李继平,张楠楠
    护理学报. 2015, (11): 7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一种双层盖桨式压缩锐器盒的制作与使用方法。该锐器盒由内外双层盖经中央转轴连接,内盖上有120°的弧形开口及水滴形尖嘴便于投放锐器,并通过旋转外盖,可封闭内盖开口,避免锐器外露及药液挥发给使用者带来伤害。2片中央桨叶互成“V”型,与中央转轴呈一定角度,随轴旋转时可压缩空间,增大盒内使用容量,节约临床使用成本。
  • 李文姬,张茂霞,周春兰
    护理学报. 2015, (11): 76-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预防便秘指导卡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4月100例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5—9月100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设计乳腺癌术后预防便秘指导卡,并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护理实践中,记录术后3d内两组患者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d内首次排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性状正常率及患者自觉通畅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便秘指导卡的应用有效减少了乳腺癌患者便秘的发生,指导护士临床工作,提高了护理成效,增进了患者满意度。
  • 护理学报. 2015, (11): 78-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