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 ›› 2020, Vol. 27 ›› Issue (14): 13-16.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20.14.013
宋杰, 曲桂玉, 张玉珍, 侯姗姗, 赵春玲
SONG Jie, QU Gui-yu, ZHANG Yu-zhen, HOU Shan-shan, ZHAO Chun-ling
摘要: 目的 构建护理学专业骨干教师胜任力评价的量化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及行为事件访谈,运用胜任力模型理论进行理论研究,初步编制胜任力指标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条目,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理论研究及访谈确定了指标条目;21名专家完成专家咨询,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4%和100%,权威系数为0.86,协调系数分别为0.290、0.309,最终确定29个指标条目;层次分析确定一级指标中权重由高到低依次是技能、知识、动力、职业特质。结论 护理学专业骨干教师胜任力评价的量化指标体系设置合理,为主管部门遴选、考核教师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为骨干教师自身发展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
[1] 林天伦,沈文淮,熊建文. 骨干专家型教师“五位一体”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5(5):45-48.DOI: 10.3969/j.issn.1005-0450.2015.05.011 [2] 张敏. 中职学校“三元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 烟台: 鲁东大学,2013. [3] 林杰,李玉芳,彭波.构建骨干教师“333”培训体系服务黑龙江省护理师资队伍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5):10-11. [4] Spencer LM, Spencer PSM.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2008. [5] 宋杰,曲桂玉,林云英,等.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报,2020,27(2):1-5.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2.001. [6] 徐智华,葛俏君,甘杰. 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述评[J]. 现代教育科学,2012(9):166-168, 172. DOI:10.13980/j.cnki.xdjykx.gjyj.2012.09.035. [7] 徐建平. 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2004. [8] 刘志国. 中职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测评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6. [9] 陈立新. 卫生高职院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的研究[D]. 南京:东南大学, 2017. [10] 崔沙沙. 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D].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2017. [11] Am Chang,Ge Gardner,C Duffield. A Delphi Study To Validate an 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 Tool[J]. J Adva Nurs, 2010, 66(10):2320-2330. DOI:10.1111/j.1365-2648.2010.05367. [12] 丁寒琴,侯彩兰,何夏君,等.综合医院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护士岗位胜任力考核评价指标的构建[J]. 护理学报,2020, 27(5):9-13.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0.05.009. [13] 燕莉. W课外辅导机构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及绩效评估应用[D].上海:东华大学, 2017. [14] 刘汉梅. 校外辅导机构初中教师教学能力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15] 熊思鹏.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15. [16] 张英杰. 中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
[1] | 张静, 彭焕椽, 陈佳, 鲁永锦, 刘克玄, 侯晓敏. 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5, 32(4): 41-47. |
[2] | 刘璐, 朱钰, 曹义, 张华, 彭玉娜. 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术中实施不同目标体温管理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25, 32(4): 59-63. |
[3] | 李疆伟, 王树君, 李长仔, 胡宝山, 焦桂梅, 张卫红. 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心理压力、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25, 32(4): 64-69. |
[4] | 龚祖华, 孙丽, 谭璇, 张悦, 施丹, 程娟娟. 肝胆外科术后患者基础体征采集-比对-识别隐匿型病情变化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25, 32(4): 74-78. |
[5] | 李苗苗, 熊莉娟, 齐磊, 李敏, 向御婷. 基于Ridit分析法和秩和比法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护理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25, 32(3): 22-26. |
[6] | 焦雪萍, 王志稳, 韩舒羽. ICU老年患者躁动行为的干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 2025, 32(3): 38-42. |
[7] | 李若雨, 刘鑫, 林萍, 陈丹, 林桦. 出院患者用药安全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5, 32(3): 50-55. |
[8] | 杨小娟, 毛孝容, 王静, 江华, 李蓉, 樊宇, 文青, 李林章, 陈晓容. 成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5, 32(3): 56-61. |
[9] | 朱天顺, 朱可可, 薛会元, 焦聪聪, 魏长慧, 王贺. 信息框架效应理论在健康管理领域应用的范围综述[J]. 护理学报, 2025, 32(2): 44-49. |
[10] | 刘硕怡, 熊莉娟, 李凌, 王玉梅, 何嘉, 李鑫, 袁淑蕾, 郭雪琴, 王暘婧, 张慧娟. 老年住院患者衰弱预防及管理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评价及内容分析[J]. 护理学报, 2025, 32(2): 50-55. |
[11] | 牛青梅, 喻英, 张倩, 贾雅甜, 田宇.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构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访管理评价指标体系[J]. 护理学报, 2025, 32(2): 70-73. |
[12] | 闫亚铃, 乐美妮, 姚桃琴, 王雪莲, 姜建玲, 辛艺. 老年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衰弱管理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5, 32(2): 74-78. |
[13] | 顾妍鑫, 刘丽, 胡惠惠, 周芳, 杨怡, 高锐, 王培双. 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5, 32(1): 7-12. |
[14] | 孙娟, 李亚莉, 马安娜, 王华, 张会敏. 护理研究生对社区护理实践思政教学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1): 19-23. |
[15] | 陈燕华, 冯梅, 胡佩欣. 粤港联合个案管理师临床实践培训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1): 24-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