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 ›› 2018, Vol. 25 ›› Issue (24): 5-8.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4.005
李洋, 秦小欢, 周芸, 张诞萍, 徐卓珺
LI Yang, QIN Xiao-huan, ZHOU Yun, ZHANG Dan-ping, XU Zhuo-jun
摘要: 目的 观察全员分层带教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新入职护士共计96名,按入科批次先后顺序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51名,对照组45名,观察组采用全员分层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带一”师徒关系带教模式。比较入科后护理部首月考核成绩(理论、操作)、护士满意率、入科首月考核成绩合格后护士独立当班时限以及医护合作体验。结果 对照组入科后护理部首月考核成绩:基础护理(80.20±4.32)分,专科护理(86.74±4.42)分,制度与流程(82.20±3.50)分,护士满意率(带教内容安排合理24%、带教老师能力胜任97%、带教方法合理24%、带教方法结合临床35%)、护士独立当班时限:护士独立当班所需带教时长(10.36±2.38)d,医护合作(医嘱及时执行42%、医嘱执行质量满意率44%、医护交流顺畅24%、业务素质满意率33%)。观察组入科后护理部首月考核成绩:基础护理(93.40±5.80)分,专科护理(90.25±4.50)分,制度与流程(92.19±3.58)分,护士满意率(带教内容安排合理84%、带教老师能力胜任96%、带教方法合理100%、带教方法结合临床100%),护士独立当班时限(7.64±3.68)天,医护合作(医嘱及时执行94%、医嘱执行质量满意率80%、医护交流顺畅94%、业务素质满意率94%)体验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员带教模式有利于科室管理和发展,保障护理工作安全,提高护士整体能力,增进神经内科整体带教效果。
中图分类号:
[1] 刘伟,黄清波,丁素云,等.两种带教模式在急诊科新护士临床综合能力培训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2):1692-1696. [2] 李莼,周春兰.临床护理师资管理和培训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报,2013,20(6B):14-16. [3] 王倩. 带教制在护理人员操作培训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8(3):256-258. [4] 魏莹.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2015(12):212. [5] 陈彩青,谭张红.开放式互动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37(12):1594-1595. [6] Christiansen A, Prescott T, Ball J.Learning in Action:Developing Safety Improvement Capabilities Through Action Learning[J]. Nurse Educ Today,2014, 34(2):243-247. |
[1] | 田美雨, 王翠玲, 高若男, 田佳, 刘怡. 妇科肿瘤科护士性健康照护培训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5, 32(4): 18-23. |
[2] | 彭琦, 吴婉英, 谢玲女. 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培训中基于ADDIE模型案例教学的实践及效果评价[J]. 护理学报, 2025, 32(4): 24-27. |
[3] | 吴超瑜, 刘尚昆. 麻醉恢复室护士危机管理能力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3): 17-21. |
[4] | 郝瑞霞, 王秀梅, 蔚玲, 郭越, 张学. 磁性医院管理理念对手术室护士出勤主义行为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25, 32(3): 27-31. |
[5] | 李雪, 廖常菊, 张健, 丁娟, 陈晓丽, 胡玉庭. 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睡眠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J]. 护理学报, 2025, 32(2): 63-69. |
[6] | 李静依, 梁冠冕, 缪群芳, 赵月琰, 王晓宁, 钱萍萍. 临床护士死亡工作自我应对能力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1): 13-18. |
[7] | 陈燕华, 冯梅, 胡佩欣. 粤港联合个案管理师临床实践培训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5, 32(1): 24-28. |
[8] | 王子萱, 原振青, 赵一鋆, 王惠平, 洪菲菲, 邹敏. 体面劳动感在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反思能力与创新行为的中介效应[J]. 护理学报, 2025, 32(1): 62-67. |
[9] | 何娇, 刘义兰, 官春燕, 韩燕红, 陈睿, 胡德英. 基于泰勒原理的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8): 13-17. |
[10] | 徐晓东, 刘顺梅, 赵瑄, 丁秀娜. 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8): 69-73. |
[11] | 马瑞瑞, 范晓莉, 徐姝娟, 张伟, 陈婷, 谈飞飞. 护士参与终末期患者临终决策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7): 6-11. |
[12] | 龙瑶, 卢春凤, 冯志仙. 临床护士对横向领导者特质感知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7): 27-31. |
[13] | 张颖, 车晓艳, 万婠, 秦雪, 张恩思, 崇武, 郑淑娟. 我国性治疗护士工作范畴和核心能力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7): 68-72. |
[14] | 王静, 李萍, 王妍, 张琴, 侯铭, 王孜凡. 2 050名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组织公民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4, 31(6): 67-72. |
[15] | 罗霞, 刘玉萍, 帅平, 关华, 杨华, 姚晓琴. 体检护士能力绩效考核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5): 30-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