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32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5-04-10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赵亚瑞, 刘进, 高建莉, 刘晓芹, 公晶晶, 祝筠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育儿自我效能在早产儿母亲社会支持与出院后应对困难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3—5月选取山东省5所医院的251例早产儿母亲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育儿胜任感量表—效能分量表、住院儿童父母出院后应对困难量表进行调查,构建并检验中介模型。结果 早产儿母亲社会支持总分、育儿自我效能得分和出院后应对困难总分分别为(42.64±7.47)分、(34.82±7.10)分、(3.73±1.79)分;社会支持与育儿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331,P<0.001),社会支持与出院后应对困难呈负相关(r=-0.412,P<0.001),育儿自我效能与出院后应对困难呈负相关(r=-0.409,P<0.001);育儿自我效能在社会支持与出院后应对困难间存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01,占总效应的24.51%。结论 本组早产儿母亲的出院后应对困难总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育儿自我效能在社会支持与出院后应对困难间发挥中介作用。
  • 刘尧妙, 李乐之, 何玲, 杨瑞莉, 谢娟玉, 伍娜娜, 刘艳妹
    护理学报. 2025, 32(7): 6-1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7.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发生亚谵妄综合征的风险因素,构建术后患者发生亚谵妄综合征的预测模型以及验证其效能。方法 选取2023年8月—2024年7月于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的手术患者549例,根据ICU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亚谵妄综合征分为非谵妄组以及谵妄组。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在训练集中构建预测模型,使用测试集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并进行变量重要性排序。结果 549例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有63例诊断为亚谵妄综合征。2组患者的性别、身高、居住地、入院方式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Lasso回归筛选的变量纳入随机森林模型,显示该模型在测试集中的预测效能为0.959,变量重要性由高到低分别为肾上腺素下降速率、去甲肾上腺素下降速率、首日尿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体质量、年龄、MVR术后、CABG术后以及AVR术后。结论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发生亚谵妄综合征的影响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肾上腺素下降速率、去甲肾上腺素下降速率、首日尿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体重、年龄、MVR术后、CABG术后以及AVR术后,基于随机森林法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 林苑红, 文泽, 刘静婷, 高钰琳
    护理学报. 2025, 32(7): 11-1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7.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和经典测量理论检验职业悲伤反应量表在实习护生中的信效度。方法 便利选取450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项目反应理论和经典测量理论方法评价量表信效度。结果 最终形成的量表包含情感反应(14个条目)、生理和认知反应(16个条目)2个维度,共30个条目。项目反应理论结果显示各条目的加权均方拟合统计量和未加权均方拟合统计量范围在0.840~1.400;条目难度与个体能力的平均值相差0.750 logits;“有点符合”和“比较符合”选项的阈值差值偏小;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实习护生的项目功能差异值均<0.640 logits。个体和条目的信度范围在0.840~0.980,个体和条目的分离指数范围在2.290~6.860。经典测量理论结果显示2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2.472%,模型拟合配适度符合要求,且聚合效度可靠;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31,2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65、0.955。结论 修订后的职业悲伤反应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质量,可用于实习护生的职业悲伤测评。
  • 苗鑫, 王俊霞, 张瑞星, 葛淑怡, 马蕊, 李佳奇
    护理学报. 2025, 32(7): 16-2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7.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反思性实践在挑战性压力与创新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2月—2024年4月选取河南省9家三级甲等医院的215名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反思性实践问卷、挑战性压力量表、创新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反思性实践总分为(157.69±3.25)分、挑战性压力总分为(21.52±1.77)分、创新行为总分为(38.87±2.44)分。挑战性压力总分与反思性实践、创新行为总分呈正相关(r=0.835、0.806,P<0.001),反思性实践总分与创新行为总分呈正相关(r=0.739,P<0.001)。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反思性实践在挑战性压力与创新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2.83%。结论 本组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的挑战性压力可以直接或通过反思性实践间接影响其创新行为。护理管理者应有效识别挑战性压力,制订有关反思性实践的训练计划,培养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的反思性实践能力,使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专科工作中的挑战,激发创新行为。
  • 杨晓雨, 胡德英, 李乐橙, 何春燕, 热孜婉古丽·热扎克, 谭蓉, 王佳庆
    护理学报. 2025, 32(7): 22-2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7.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护士参加自杀“守门人”培训的心理过程及培训需求,以期为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的自杀“守门人”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全程参与自杀“守门人”培训的护士15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现象学质性研究方法,进行面对面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临床护士参加自杀“守门人”培训的心理过程提炼出3个核心主题,分别是:认知转变、情绪情感进阶和意志行为响应。对自杀“守门人”培训的需求提炼出3个核心主题,分别是:自杀沟通技能、安全计划干预、自杀伦理法规。结论 自杀“守门人”培训过程中,护士存在沉重、紧张、担忧、压力感和责任感等情绪,经历过患者自杀事件的护士表现出更明显的紧张,多数人表现出较强同理心;培训能够提高护士的自杀预防意识、认知、信心和行为;未来的培训,需增强自杀沟通技能、安全计划干预、自杀伦理法规、护士负性情绪的干预等方面的内容。
  • 田杨君, 滕慧, 陈正英, 王琴, 孙淑娟, 谭朝霞
    护理学报. 2025, 32(7): 28-3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7.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宫颈癌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在疾病获益感与自我倡权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4—8月选取湖南省长沙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2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获益感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自我倡权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宫颈癌患者疾病获益感总分为(52.50±7.76)分,自我倡权总分为(64.76±6.68)分,面对应对(16.48±4.00)分,回避应对(15.93±1.79)分、屈服应对(8.46±2.03)分。本组宫颈癌患者疾病获益感总分与自我倡权总分呈正相关(分别为r=0.480,均P<0.001),与面对和回避应对均呈正相关(r=0.627、0.463,P<0.001),与屈服应对呈负相关(r=-0.267,P<0.001)。宫颈癌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在疾病获益感与自我倡权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35.6%;屈服应对和回避应对分别占总效应的17.0%和18.6%。结论 宫颈癌患者自我倡权可通过改变患者医学应对方式间接提高其疾病获益感。建议医护人员应加强及重视自我倡权能力,鼓励患者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从而增强患者疾病获益感。
  • 护理教育
  • 方雪娥, 毛燕君, 李玉梅
    护理学报. 2025, 32(7): 33-3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7.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呼吸系统标准化患者联合案例教学在某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和2022年8月我院统一录用的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入职顺序2021年8月入职的新护士为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2022年8月入职的新护士为观察组(标准化患者联合案例教学模式)。比较2组规培护士结业时的核心能力、考核成绩和教学模式评价。结果 观察护士核心能力评分为(147.64±7.54)分、案例考核为(89.20±7.75)分、技能操作考核为(92.64±2.82)分均高于对照组(135.56±8.32)分、(84.71±8.56)分、(89.10±7.7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理论成绩为(95.78±5.01)分,对照组为(95.04±4.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规培护士对教学模式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肺病专科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应用标准化患者联合案例教学效果显著,规培护士对该教学方法认可度较高。
  • 文献研究
  • 杨若雪, 桂莉, 俞申婧, 王毅欣
    护理学报. 2025, 32(7): 37-4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7.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养老机构老年人急症转诊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为老年护理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急症转诊的定义、影响因素、干预策略等角度进行综述,并提出思考和建议。结果 医疗资源缺乏、护理人员培训不足、患者及家属意愿以及医保政策等因素对养老机构急症转诊决策有着重要影响。现有的干预措施包括:临床护理路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姑息治疗以及质量改进项目等。结论 本研究针对养老机构老年人急症转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维度标准化定义要求,构建了三级干预体系的建议,明确了未来研究方向,为我国医养结合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
  • 张亚同, 刘伟, 马丽君, 别亚文, 王配婕, 秦玉婷
    护理学报. 2025, 32(7): 42-4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7.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癌症患者心理精神康复中的应用现状,为护士制定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高质量文献,总结并分析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概况、在癌症患者心理精神康复中的应用类型及优势。结果 人工智能可有效改善癌症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但存在性能技术、运营成本等问题。结论 人工智能在癌症患者心理精神康复中的应用顺应时代要求且具有无限潜力,未来应继续完善护理方案,形成综合性的心理精神康复体系。
  • 循证护理
  • 邓婷, 李金, 张绪连, 欧阳丽, 唐娟, 宋佳美, 胡嘉乐, 谌绍林
    护理学报. 2025, 32(7): 47-5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7.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概述远程医疗干预描述和复制模板报告清单(TIDieR-Telehealth checklist)的主要内容和国内外应用现状,并对其进行解读,以期提高远程医疗干预报告质量。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通过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分析TIDieR和TIDieR-telehealth清单在国内外研究报告的应用情况,并结合一远程医疗干预研究案例进行解读。结果 共检索文献1 250篇,最终纳入18篇文献。目前,国外远程医疗干预报告较多遵循TIDieR,但国内较少应用,且国内外鲜见有TIDieR-telehealth清单的应用报告。在示例案例中,研究基本符合TIDieR-telehealth清单书写要求,但仍需进一步改进。结论 TIDieR-telehealth清单可保证研究设计的严谨性,提高研究方案的完整性和透明化,并可与其他工具联合使用,以确保干预措施的可复制性,保证研究质量,建议今后推广应用。
  • 冯琦凡, 涂发妹, 吴季敏, 张鑫, 张思易, 赵述强
    护理学报. 2025, 32(7): 53-5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7.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对国内外应用于评估烧伤患者身体意象的工具进行范围审查,为我国烧伤患者身体意象评估工具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APA PsycArticles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4年3月20日关于烧伤患者身体意象评估工具的相关研究,并采用范围综述的方法对检索结果进行规范化报告。结果 共纳入38篇文献,涉及11个身体意象评估工具,其中包括8个身体意象特异性评估工具和3个包含身体意象维度的综合评估工具。结论 烧伤患者身体意象评估工具种类较多,且各有其侧重点及优势,建议医护人员综合考虑患者特征,确保评估结果能够真实反映烧伤患者身体意象状况。可适当借鉴国外工具高频条目并结合我国国情、文化研制本土工具,以早期准确识别有身体意象障碍的烧伤患者。
  • 薛梦婷, 曹晓东, 史晓芬, 周迎杏, 张岑, 朱文云, 朱清娴, 陈晓磊
    护理学报. 2025, 32(7): 59-6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7.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索、评价并汇总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患者饮食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以证据“6S”模型为依据,系统检索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中英文数据库、指南及相关学术网站,获取与PD患者饮食管理相关的系统评价、临床决策、指南、国家标准、证据综合及专家共识,并对纳入的高质量文献进行证据整合及评价。结果 最终纳入20篇文献,包括9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1篇国家标准、3篇临床决策及5篇专家共识,形成了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营养诊断、营养支持、营养监测和健康教育6个主题,共30条最佳证据。结论 医护人员可参考本研究汇总的PD患者饮食管理最佳证据,结合临床实际情境,制定科学有效、针对性的PD患者饮食管理方案,以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 临床护理※内科护理
  • 周元, 周美景, 黄晓萍, 黄晓云, 顾则娟
    护理学报. 2025, 32(7): 65-6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7.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低血糖恐惧的潜在类别及其与自我管理的关系,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2019年12月—2022年9月入住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眼科的324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潜在类别分析、单因素分析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索低血糖恐惧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问卷324份,有效率92.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低血糖恐惧分为3个潜在类别,分别是“低度恐惧-无畏型”(66.6%)、“中度恐惧-适应型”(27.8%)、“高度恐惧-惊恐型(5.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管理评分中遵医用药(OR=1.194,P=0.044)、饮食控制(OR=1.239,P=0.017)、运动锻炼(OR=0.74,P=0.000)、抑郁评分中心理障碍(OR=1406.881,P=0.017)、严重低血糖史(OR=58.78,P=0.001)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低血糖恐惧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低血糖恐惧总体水平较低,具有明显的类别特征。护理人员需重点关注“低度恐惧-无畏型”、“高度恐惧-惊恐型”类别的患者,基于患者心理、行为特征,采取个性化措施促进形成适应型恐惧。
  • 临床护理※外科护理
  • 陈元杏, 郭艳, 王宏浩, 刘杲
    护理学报. 2025, 32(7): 70-7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7.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制定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预测模型。方法 按照7∶3的比例随机将369例患者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应用建模组分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法分析模型效能。采用验证组患者验证模型。结果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预测模型:Logit(P/1-P)=-0.155+0.321×年龄+0.067×BMI+0.092×术前肠梗阻+0.128×手术时间+0.185×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0.201×围术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基于建模集样本构建的住院时间延长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ROC-AUC为0.871。验证集样本的分析结果:ROC-AUC为0.863。Delong检验比较建模集和验证集所得ROC-AUC,P=0.779。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预测模型,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 临床护理※手术室护理
  • 王海燕, 郭静波, 滕颖莉
    护理学报. 2025, 32(7): 76-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5.07.0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后囊膜夹持术治疗儿童白内障的手术配合要点与难点,总结经验并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3年6月行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后囊膜夹持术治疗儿童白内障的45例(66眼)患者手术护理难点,并对儿童术前焦虑管理、全麻饮食准备,术中体位、特殊器械管理等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45例患儿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护理差错及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期间全部患儿人工晶状体均稳定夹持于后囊膜撕开区,未观察到后囊膜混浊、色素性人工晶状体沉积、后粘连、人工晶状体偏转或继发性青光眼。结论 护理人员对白内障患儿特殊心理状态的了解、全麻手术饮食准备的确认、手术特殊体位要求以及眼科特殊器械的管理是该术式的主要护理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