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03-25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孙素亚, 陈亚梅, 陈伟仙, 薄瑾, 刘晓红, 黄燕, 林梦月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认知性访谈探讨过渡期炎症性肠病患者过渡准备量表(Transition Readiness Measure,TRM)的认知与领悟,就中文版过渡准备量表中的语义等内容再次进行测试。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18例处于过渡期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共开展3轮认知性访谈,了解其对中文版过渡准备量表初稿的认知,并结合专家小组意见,对存在歧义的条目进行修订,形成中文版过渡准备量表。结果 第1轮访谈结果表明,部分受访者对中文版过渡准备量表中的4个条目的表达和理解有歧义;第2轮访谈结果表明,2例受访者对其中1个条目的表达和理解有歧义;第3轮访谈结果表明,受访者均能正确地理解修订后的各个条目,保持与源量表语义的一致性。结论 认知性访谈基于患者视角进一步修订量表,促进受访者对中文版量表内容理解的一致性,有助于提高量表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准确性。
  • 薛荣, 张开利, 陈保云, 马荣慧, 张雨欣
    护理学报. 2024, 31(6): 6-1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多维衰弱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衰弱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0—12月徐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中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Tilburg衰弱量表调查患者入院48 h、出院后3个月和出院后6个月多维衰弱得分情况,使用潜类别增长模型探究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多维衰弱发展轨迹类别,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及决策树模型分析识别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多维衰弱发展轨迹可分为3种类别:非衰弱稳定组(42.8%)、低水平衰弱快速加重组(36.3%)和高水平衰弱缓慢加重组(20.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卒中严重程度评分、共病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焦虑为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多维衰弱发展轨迹的影响因素(P<0.05);决策树模型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最主要影响因素,其后依次为焦虑和卒中严重程度评分。结论 本研究识别出3种类别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多维衰弱发展轨迹,验证了衰弱发展异质性的特点。未来医护人员可通过筛查识别不同类别患者多维衰弱发展轨迹,制定针对性衰弱干预和居家衰弱管理方案,延缓甚至逆转多维衰弱。
  • 李爱群, 李利花, 王芳, 蒋源元, 蔡益民
    护理学报. 2024, 31(6): 13-1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慢性病资源利用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超越与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超越量表、慢性病资源调查问卷、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72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超越、慢性病资源利用、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分别为(43.70±5.91)分、(55.12±8.37)分和(72.57±8.17)分;自我超越与慢性病资源利用呈正相关(r=0.562,P<0.01),两者与自我管理行为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6、0.717,P均<0.01);慢性病资源利用在自我超越与自我管理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8.02%。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超越可以直接影响自我管理行为,也可以通过慢性病资源利用发挥作用。
  • 林育鹏, 张丽
    护理学报. 2024, 31(6): 18-2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炎症性肠病复发患者挫败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取2022年9月—2023年7月2家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231例炎症性肠病复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挫败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炎症性肠病复发患者挫败感总分为(35.21±7.26)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状态、早期复发、炎症性肠病临床分期、院内鼻饲、社会支持和自尊是炎症性肠病复发患者挫败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90.2%。结论 炎症性肠病复发患者挫败感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临床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在职、早期复发、处于炎症性肠病中度、重度活动期及进行院内鼻饲的炎症性肠病复发患者,给予其更多支持和关心,提高其自尊水平,从而缓解其挫败感。
  • 护理教育
  • 彭静, 李金秀, 谭江红, 王晓庆
    护理学报. 2024, 31(6): 22-2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6.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动漫短视频联合翻转课堂教学对急诊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出科成绩、实习满意度及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84名实习护生,按照实习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干预组采用动漫短视频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教学后比较2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出科成绩、实习满意度及学习效果。结果 教学后干预组自主学习能力、出科成绩、实习满意度及学习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动漫短视频联合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于急诊科护理教学,能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获得学生认同。
  • 滕燕, 杨露, 杨静, 郑敏, 黄宁, 高祥
    护理学报. 2024, 31(6): 26-2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6.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基于临床病例分析的模块化理论-实验交叉融合的护理专业病理生理学课程体系,探讨其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17级到2020级护理专业本科生作为教学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传统理论授课,观察组采用基于病例分析的模块化理论教学,交叉融合动物实验和思政等教学内容。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平均分从对照组的78.94分(2017级)升至观察组的80.21分(2018级)、81.36分(2019级)和88.25分(2020级,P<0.05)。优秀率(80分以上)由对照组的28%(2017级)升至57%(2018级)、50%(2019级)和67%(2020级,P<0.05),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也逐渐提高。结论 基于临床病例分析的模块化理论-实验交叉融合教学法可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提升了其综合素质能力。
  • 张露心, 焦延超, 文稀, 田利, 王婷, 田凤美, 李惠玲
    护理学报. 2024, 31(6): 30-3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6.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西部高校护生参加“慕课西行”同步课堂的学习体验。方法 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名护理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根据访谈资料归纳出5个主题6个子主题,分别为:感恩慕课西行计划;激发丰富情感体验;营造活跃课堂氛围;促进护生个人成长(开阔专业视野;提高综合能力;增加职业认同);同步课堂现存问题(网络设备欠佳;互动形式单一;点评褒贬不一)。结论 同步课堂的认可度高,激发丰富情感体验,教学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护理本科生个人成长。
  • 护理管理
  • 陈芳, 杨旻斐, 姚晓月, 周诗博
    护理学报. 2024, 31(6): 35-3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6.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杭州亚运会医疗服务过程中院内的护理管理实践经验,以期为今后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保障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总结定点医院院内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结果 杭州亚运会期间,我院亚运专区成功接诊患者235人次,其中急诊手术4人次,住院患者6人次,启动症候群护理保障团队5次,启动专项技术核心团队1次,患者急诊入院到手术最快为40 min,亚运保障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根据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保障任务,优化管理组织架构、多方位培训、多场景演练、一站式全链条服务均会助力圆满完成保障任务。
  • 文献研究
  • 牛世莲, 袁丽, 李饶
    护理学报. 2024, 31(6): 39-4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6.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结构化教育在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技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结构化教育在不同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中的教育实施者、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与时间、评价指标、运用效果等进行综述。结果 结构化教育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设备使用认知水平、改善血糖控制、减轻负性情绪、促进设备安全使用。结论 结构化教育在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部分研究结果仍有争议,建议未来相关研究结合患者特定需求,关注患者长期体验,帮助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李莹, 周志欢
    护理学报. 2024, 31(6): 43-4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6.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国内外ICU护理缺失的现状, 并提出干预措施,以提高ICU护理质量。方法 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护理缺失的概念及理论框架、ICU护理缺失的现状、影响因素、干预对策等角度进行综述。结果 护理缺失的定义由最初关注护理的人力物资,上升到关注护理工作环境;从关注患者护理需求增加到关注患者的需求、安全和满意度等范畴。73.4%~95.1% ICU护士临床工作期间发生过护理缺失,主要原因包括ICU护理人员工作环境、人口学特征、患者及家属的行为特征等;干预策略包括合理配置ICU护理人力、物品、设备资源,加强护士梯队人材建设,探索有效的干预模式等。结论 未来研究应结合ICU护理缺失现状及影响因素,根据我国医疗发展特色进行合理干预,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健康结局。
  • 李婷婷, 刘丽萍
    护理学报. 2024, 31(6): 47-5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6.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促进护理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护理硕士研究生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主体及标准、评估组织及实施等内容进行梳理分析。结果 国外护理学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早,评价主体较多元化,主要表现为大学、政府和社会协同参与教育质量评价,如美国侧重于社会评价,英国注重政府与大学的双重评价和社会的积极参与;在评价指标的建立上学者们习惯于对教育的投入、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对象大多集中在教师和教学过程上。我国的评价主要以政府为主体,学者们自发研发的评估指标主要注重师资力量、学科建设和教学管理等,多关注于研究生在校学习阶段,对其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及工作素养的质量评价关注不足,评价维度存在局限性。结论 国外护理学研究生质量评价较全面、系统,我国在评价指标上多关注研究生在校学习阶段,评价维度存在局限性,建议未来研究可基于提高护理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以及改善医疗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善和有效的护理学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标准。
  • 循证护理
  • 王灵, 秦芳, 高钰琳, 甄莉, 冯日宣, 刘兵, 马正文, 许笑宇, 李国新
    护理学报. 2024, 31(6): 51-5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6.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经皮穴位电刺激及其相关技术治疗术后疼痛的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JBI、UpToDate、GIN、NICE、SIGN、RNAO、医脉通、梅斯医学网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Epistemonikos、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CNKI、万方、维普和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经皮穴位电刺激及其相关技术治疗术后疼痛的证据,由经过循证培训的小组成员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对证据进行提取、汇总并分级。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1篇指南,3篇系统评价和9篇随机对照试验。从治疗适应证、治疗获益、刺激参数、干预时机、穴位选择和操作者资质6个方面汇总了24条证据。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可以缓解术后疼痛,不同的刺激参数、干预时机及穴位选择会影响疗效,建议临床应用时结合各医院科室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证据,以提升其有效性。
  • 周越, 张杰, 潘宇帆, 戴雨, 孙羽健, 肖益, 余雨枫
    护理学报. 2024, 31(6): 56-6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6.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机械通气患者衰弱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搜集关于机械通气患者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纳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10~0.926。偏倚风险评估显示模型均存在高偏倚风险,适用性较好,出现频次前5个预测因子依次为机械通气时间、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II评分、血乳酸水平和多器官功能障碍。6个验证模型的合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值为0.800(95%CI:0.740-0.850),表明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衰弱风险预测模型整体预测性能较好,但在数据来源、构建设计和统计分析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未来应对现有模型开展外部验证或开发性能优良的高质量预测模型。
  • 莫选菊, 吴远, 张曼, 刘章来, 申铁梅
    护理学报. 2024, 31(6): 62-6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6.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共患慢性失眠症住院患者实施睡眠限制疗法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睡眠限制疗法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总结。结果 筛检出11篇符合纳入标准的证据,其中指南5篇,临床决策1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4篇。提取并整合共患慢性失眠症住院患者实施睡眠限制疗法包括睡眠评估、干预策略、安全事项、延续护理4个主题共15条证据。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可基于SRT实施策略的最佳证据,充分考虑临床情景和患者意愿后,将相关证据审慎地融入临床工作中,以减少患者的睡眠障碍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 调查研究
  • 王静, 李萍, 王妍, 张琴, 侯铭, 王孜凡
    护理学报. 2024, 31(6): 67-7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6.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的组织公民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3—6月选取新疆地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2 050名临床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组织公民行为量表、护士间团结量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组织公民行为得分为(96.92±11.07)分,护士组织公民行为与护士团结度、护理工作环境总分呈正相关(r=0.546,0.433,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婚姻状况、职称、护士团结度及护理工作环境进入回归方程(P<0.01),共解释总变异的35.2%。结论 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组织公民行为处于中上水平,学历、婚姻状况、职称、护士团结度及护理工作环境是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建议护理管理者应及时关注护士间人际关系状况,积极营造科室和谐氛围,改善工作“软”环境,进而激发护士组织公民行为水平。
  • 袁华君, 段功香, 陈路桥, 王慧清
    护理学报. 2024, 31(6): 73-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6.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编制适合中国文化的癌症终末期患者的救护意愿量表,并检验量表的信效度。方法 以生前预嘱为理论依据,通过文献检索和半结构式访谈初步形成癌症终末期患者救护意愿量表架构和条目池,经过2轮Delphi专家函询和预测试进行条目筛选和修订形成暂定版量表,对660例癌症终末期患者进行正式调查,评价其信效度,形成正式版量表。结果 癌症终末期患者救护意愿量表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共5个公因子,包括症状控制意愿、临终抢救意愿、灵性需求意愿、社会支持需求意愿和死亡准备意愿,与理论建构基本相符,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0.077%,内容效度为0.968;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36,折半信度为0.964,5个公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31~0.916,折半信度为0.848~0.939,且重测信度为0.947。结论 癌症终末期患者救护意愿问卷信度与效度较好,适合我国癌症终末期患者救护意愿水平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