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1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4-06-10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梅凌寒, 周雁荣, 张舵, 王萧萧, 王兰, 赵娅, 赵睿怡
    护理学报. 2024, 31(11): 1-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简版自我分化量表进行汉化,并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进行信效度检验,为临床患者测量自我分化提供有效工具。方法 基于Brislin翻译模式,对简版自我分化量表进行汉化、跨文化调适和预调查,形成中文版简版自我分化量表。方便抽样选取41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中文版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简版自我分化量表共5个维度,19个条目,Cronbach α系数为0.879,重测信度为0.949,折半信度为0.833。KMO值为0.825,Bartlett’s球形检验χ2值为961.691。总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6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总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2.807%;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一阶模型各拟合指标均达标;二阶模型卡方自由度值(χ2/df)为1.506,近似误差均方根值为0.050,比较拟合指数为0.905,增值拟合指数为0.908,简约规范拟合指数为0.656,简约适配度指数为0.773,表明二阶模型拟合度良好。结论 中文版简版自我分化量较为简便且实用性强,信效度指标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可较好地评估我国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自我分化情况。
  • 钱大棣, 周宏珍, 王洪筱, 邓水娟, 龙浩
    护理学报. 2024, 31(11): 6-1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颅内肿瘤患者行伽玛刀治疗的过程体验,为制定护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6-9月入住某神经外科伽玛刀中心的12例患颅内肿瘤行伽玛刀治疗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 归纳出以下5个主题。(1)确诊时的感受与应对:复杂情绪反应;积极调动应对资源。(2)对伽玛刀治疗的态度:犹豫不决;服从医生;欣然接受。(3)治疗中的感受:疼痛;病耻感;幽闭恐惧;轻松舒适;温暖有爱。(4)治疗中的内外部应对:内部应对为忍耐与回避、正念冥想、分散注意力、躯体放松;外部应对为家庭、朋友支持、医务人员支持、社会支持。(5)治疗后的感受:如释重负;顺其自然;期待重生。结论 在伽玛刀治疗的不同阶段,颅内肿瘤患者情绪及其应对呈现动态变化的特点;患者对伽玛刀治疗的认知水平与接受程度逐渐提高;患者能调动内外部支持系统,积极应对治疗中的不适感受和负性情绪。提示应了解患者不同阶段的情绪反应和认知特点,帮助积极应对,以便降低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恐惧、焦虑、疼痛等不良反应,顺利完成伽玛刀的治疗。
  • 张静, 黄佳颖, 史蕾, 梁丽婵, 孟江南, 叶红雨, 王为杰
    护理学报. 2024, 31(11): 12-1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白血病患儿父母疾病进展恐惧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为实施干预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设计,2022年10月—2023年7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符合抽样标准的187名白血病患儿父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确诊后1个月末,确诊后3个月末和确诊后6个月末调查其疾病进展恐惧水平。使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识别轨迹类别,使用CART算法建立白血病患儿父母疾病进展恐惧影响因素的决策树分类模型。结果 白血病患儿父母疾病进展恐惧轨迹可以分为低水平恐惧上升组(10.0%)、中水平恐惧下降组(31.3%)和高水平恐惧下降组(58.7%)。结果显示,婚姻状况、病情危重程度、自悯和认知融合影响白血病患儿父母疾病进展恐惧发展轨迹类别(均P<0.05)。决策树分类模型分析显示认知融合是根节点,内部节点为患儿病情危重程度、婚姻状况和自悯。结论 白血病患儿父母疾病进展恐惧存在3条不同的发展轨迹,决策树显示认知融合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为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婚姻状况和自悯,需尽早针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实施疾病进展恐惧干预。
  • 护理教育
  • 石熹薇, 廖永珍, 吴樱, 文静, 陈科伊, 丛丽
    护理学报. 2024, 31(11): 18-2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环境下儿科护理课程中精准教育模式应用的教学成效。方法 分别选取高职院校2019级、2020级护理学专业学生为对照组(n=123)和干预组(n=126),对照组采用常规线下教学,干预组教师基于全过程雨课堂教学数据,依托过程性评价结果制定精准干预决策。利用期末考试和问卷调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满意度、临床思维能力、健康科普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结果 干预组学生儿科护理学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96.8%的学生对课堂总体情况感到满意;干预组临床思维能力总分为(32.76±2.19)分,100%学生认为开展健康科普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非常重要,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212.83±6.88)分,处于较高水平。结论 依托雨课堂全过程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有效提高儿科护理学教学质量,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高职院校护理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杨帆, 喻爱芳, 何林炎, 唐文帅, 唐友娟, 马香, 李丽娟, 于珺, 潘闯
    护理学报. 2024, 31(11): 23-2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危重症护理学思政教学方案设计及实践效果。方法 在护理本科三年级学生中开展急危重症护理学“三融五导”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采用“视频引导,案例向导,榜样教导,叙事感导,实践介导”五条路径开展贯穿于“理论-实训-社会实践”教学全过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将“教书传技与立德树人、线下授课与线上教学、传道授业与社会服务”相融合。以满意度调查评价教学改革效果。结果 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表现出较高的融入度和参与度,95%学生认为“三融五导”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多样新颖,素材丰富有趣,能够实现思想的启迪与价值引领,提升了学习积极性与专业认同感。结论 急危重症护理学“三融五导”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得到学生认可,促进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
  • 循证护理
  • 李颖馨, 陈琼, 范玲, 徐红贞, 胡晓静, 蒙景雯, 林艳, 彭文涛
    护理学报. 2024, 31(11): 28-3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1.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整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NICUs)住院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规范化评估和管理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循证依据。方法 在指南网站和中英文数据库中系统检索有关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2023年10月。结果 共纳入29篇文献,包括7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总结以及16篇系统评价。从7个方面总结了36条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NICU住院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提供循证支持。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的临床情景,以规范管理早产儿的发育支持护理。
  • 李灵玉, 曹颖, 廖玲, 王泉茹, 谭敏
    护理学报. 2024, 31(11): 35-4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1.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国内外疼痛敏感性评估工具,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12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6日,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疼痛敏感性评估工具,提取文献基本信息(作者、国家、年份)及评估工具基本信息(工具名称、工具内容、工具优缺点及信效度),并进行分类汇总分析。结果 纳入20篇文献,包含21个疼痛敏感性评估工具,其中问卷、量表类评估工具5个;实验、仪器类评估疼痛敏感性16个,可以分为6类,分别是:定量感觉测试、温度痛阈测量、压痛阈测量、针刺痛阈测量、电痛阈测量以及激光痛阈测量。结论 疼痛敏感性评估工具种类较多,各有利弊,研究者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评估工具。目前尚缺乏多维疼痛敏感性评估工具,建议加大多维度评估工具的引入或开发。
  • 黄子菁, 王颖, 朱丽, 马婉秋, 杜玫洁, 崔梦影, 蔡悦, 张昕悦, 陈敏, 鲁志卉
    护理学报. 2024, 31(11): 42-4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1.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口服营养补充相关指南进行质量评价与内容分析,为患者术前口服营养补充营养护理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网站、电子数据库、相关学会网站,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20日。通过AGREEⅡ和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专家共识评价标准对纳入指南进行质量评价,汇总相关推荐意见。结果 共纳入5篇循证指南和15篇专家共识。2篇指南A级推荐,3篇B级推荐。15篇专家共识最终评价结果为“纳入”。推荐意见涉及团队组建、营养诊断、口服营养补充方案制定、方案实施、营养监测、方案调整6个方面。结论 本研究纳入循证指南和专家共识整体质量较高,但应用性和参与人员领域仍需加强;国内以专家共识为主,有待构建本土化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口服营养补充指南。
  • 调查研究
  • 史艳茹, 李琦, 曹效亲, 强晓玲, 画妍, 闫沛
    护理学报. 2024, 31(11): 48-5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1.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创新行为现状,分析影响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升护士创新行为。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569名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专科护士工作投入量表、护士工作环境量表、护士创新行为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精神科护士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精神科护士创新行为总分为(30.72±7.87)分,条目均分为(3.07±0.7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活力、奉献和高质量护理服务基础进入回归方程(P<0.01),共解释总变异量的40.5%。结论 精神科护士创新行为处于中等水平,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基础、护士活力和奉献精神是影响护士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管理者可通过提升所属人员工作活力及爱岗奉献精神、改善护理服务基础等方式,提升护士群体创新行为水平。
  • 张威, 徐月华, 张丽敏
    护理学报. 2024, 31(11): 53-5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1.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肿瘤医院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职业认同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3年6—8月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士38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互联网+护理服务”职业认同感量表、护士信息胜任力评估量表及工余塑造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肿瘤医院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肿瘤医院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职业认同感得分为(76.43±12.65)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士信息胜任力、工作年限、工余塑造及“互联网+护理服务”从业经历进入回归方程,共解释总变异的40.3%(P<0.01)。结论 肿瘤医院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职业认同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针对工作年限低、“互联网+护理服务” 从业经历时间短、信息胜任力及工余塑造水平不高的肿瘤医院护士,建议采用专科知识技能培训、同伴教育与经验交流、临床护士护理信息能力建设等措施,以提高其“互联网+护理服务”职业认同感。
  • 临床护理: 内科护理
  • 郭颖英, 俞新燕, 谢淑萍
    护理学报. 2024, 31(11): 58-6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1.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在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症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到2024年1月在浙江省某肿瘤专科医院接受治疗的61例复发/转移的晚期癌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1次30 min的VR放松体验。运用埃德蒙顿症状评估系统(ESAS)中文版对患者的躯体及情绪症状在干预前后即时进行多维度评估,以评价有效性。并使用11点数字评价量表(NRS)即时评估患者在干预前后头晕变化,以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1例入组患者经VR放松干预后,E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晕NRS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9例患者出现轻度头晕或头晕稍微加重现象,发生率为15%。头晕NRS评分波动在1~2分之间,均可自行缓解。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在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晚期癌症患者即时的疼痛、疲乏、恶心、厌食,焦虑和抑郁等症状,且安全可靠,VR技术有望成为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症状管理中的一种辅助治疗技术。
  • 王丽, 李金芬, 易环, 钟佳丽, 靳枫, 林奕霞, 刘玉珍, 黄凤霞
    护理学报. 2024, 31(11): 63-6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1.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中药外敷干预卡培他滨所致2级及以上手足综合征(HFS),评估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按照完全随机、平行对照的原则,将240例患者均衡分配到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对照组予基础护理+(常规干预)口服维生素B6;观察1组予基础护理+常规干预+中药外敷(三七粉+鸡血藤粉);观察2组予基础护理+常规干预+中药外敷(三七粉+鸡血藤粉+龙血竭粉)。各组患者治疗均以3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观察1组及观察2组的手足综合征疗效有效率分别是19%、56%、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对照组与观察1组和观察2组在疗效、疼痛程度、疼痛缓解率、满意率方面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对照组分别与观察1组或观察2组比较各结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比较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各结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组的干预措施对手足综合征均有效,观察组的干预措施在治疗手足综合征中疗效更佳,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满意度。但观察1组与观察2组间的比较未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2种不同的中药配方在疗效上差异不显著。
  • 临床护理: 儿科护理
  • 范芳莲, 吕莹, 笪亚红
    护理学报. 2024, 31(11): 68-7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1.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在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预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12月在我院新生儿内科住院治疗的68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对其进行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标准计算公式评价量表的风险预测价值,并分析量表各条目的优势比。结果 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为20.0%,皮肤损伤组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总分高于皮肤完好组,P<0.05;量表用于住院新生儿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91,95%可置信区间为0.854~0.928,P<0.001;最佳界值为19分,量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69、0.867、0.620、0.963;量表中皮肤干燥程度、蓝光治疗时间及营养方式条目的OR分别为1.886、1.819、1.794,P<0.05。结论 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条目设置合理;可用于评估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
  • 护理创新
  • 杜宁娜, 孟凡嫣, 梁晓玲, 修闽宁, 陈栋, 原萌谦, 秦姗, 阮霆, 李英
    护理学报. 2024, 31(11): 73-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11.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患者慢病数字管理程序(简称“NB管理程序”),并初步验证评价其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构建由数据平台、服务器端、NB用户端组成的NB管理程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2月—2024年2月江苏省某所三级甲等医院85例NB出院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干预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NB健康管理随访,干预组在常规健康管理随访上实施基于深度学习的NB管理程序。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T0)、干预1个月末(T1)、干预3个月末(T2)的神经源性膀胱症状得分。同时干预组分析程序数据并评价程序运行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 最终80例完成试验,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结果显示,干预1个月末和3个月末,干预组储尿和排泄、失禁、NB症状总分、生活质量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改善程度在1个月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干预3个月末干预组NB症状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NB管理程序识别膀胱超过安全容量并发送立即处理提示的有效性为100%,生成膀胱安全容量预警及预防管理方案有效性为51.3%。结论 NB管理程序安全容量预警准确性较高,有利于减轻NB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