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2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9-02-10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王亚婷, 彭晓红, 董正惠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ICU心脏外科术后成人患者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的心脏外科术后成人患者322例,描述患者临床资料及压力性损伤情况,同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确定ICU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中输血量是ICU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性别、体外循环时间、术中最低体温是ICU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ICU心脏外科术后成人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高,年龄、性别、术中输血量、体外循环时间、术中最低体温是其影响因素。临床护理时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对患者术中输血量、体外循环时间、术中体温做到严格把控,同时给予患者围术期预见性干预措施,以降低ICU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 宁冰洁, 邱圣红, 陈佩仪, 胡佩欣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颊车穴揉按与叩齿法对健康人唾液流率以及口腔湿润主观评分的影响,为临床口腔干燥症患者的中医护理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纳入135名符合标准受试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颊车穴揉按组、叩齿组以及空白组,每组45名。分别记录受试者揉按穴位后、叩齿后以及未干预情况下后的唾液流率和口腔湿润主观评分。结果 穴位揉按组、叩齿组和空白组的唾液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叩齿组最高。颊车穴揉按组、叩齿组口腔湿润主观评分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颊车穴揉按和叩齿法均能有效刺激唾液分泌,有效滋润口腔黏膜。
  • 护理管理
  • 金环, 喻姣花, 李鑫, 王玉梅, 李瑶
    护理学报. 2019, 26(3): 8-1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人因可靠性分析,设计并应用护理不良事件数据库,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逐步完善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体系。方法 对2012年1月—2016年12月上报的714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人因可靠性分析,运用Delphi法构建护理不良事件操作过程的行为影响因子分类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将每项行为影响因子的人因可靠性的期望效应作为基准人因失误概率,构建具有人因分析及预测功能的护理不良事件人因可靠性数据库。2017年将护理不良事件人因可靠性数据库应用于临床科室,计算人因失误概率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概率,让管理者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较易出现的或易被忽略的护理不良事件,尽早采取预防措施。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人因可靠性数据库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人为差错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的重复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降低(P<0.05)。结论 应用护理不良事件人因可靠性数据库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人因失误可能性,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并为发展新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提供数据支持。
  • 何静, 佘兮, 黄萍, 董蕾, 褚玲玲
    护理学报. 2019, 26(3): 12-1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复盘行动提高护理部会议组织的效果。方法 采用会议组织工作评价表对护理部组织的2018年3—4月共20次会议进行评价,取得基线数据。2018年5月引入复盘行动,每次会议结束后进行复盘,复盘按照以下4个步骤进行: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复盘行动持续4个月时间。于2018年9—10月对护理部组织的18次会议再次采用会议组织工作评价表打分,对比复盘行动前后的数据。结果 采用复盘行动后,护理部会议组织的6大项得分(会前安排、参会人员组织接待、会场布置与安排、活动或会议主题呈现、后勤保障服务及其他项)较前有显著改善,总分由(38.05±1.19)分提高到(48.94±3.36)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盘行动能显著提高会议组织效果。
  • 张佩君, 王春英, 王锡唯, 陆萍, 陈丽君, 周明琴, 方振
    护理学报. 2019, 26(3): 15-1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皮试类药品信息系统设计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综合利用医院现有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现代成熟的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互连网络技术等,并依托医院护士工作站管理系统及电子病历系统研发设计住院患者皮试类药品信息系统;对需要做皮试的药品进行信息系统软件的管控,信息系统显示皮试类药品皮试阴性,护士医嘱才能提交到药房取药。比较该系统应用前后皮试类药品用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住院患者皮试类药品信息系统应用后皮试医嘱执行错误率由0.054%下降至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患者皮试类药品信息系统完善了皮试医嘱执行流程,使医嘱处理系统皮试智能化管理,有效阻断未做皮试药品及皮试阳性药品执行通过,从而有效控制住院患者皮试类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
  • 文献研究
  • 玄令美, 颛孙雯, 陈梦婷, 张立秀
    护理学报. 2019, 26(3): 17-1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3.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虚拟技术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的文献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早期辅助筛查老年痴呆、认知功能训练和照顾者应用提供借鉴。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从虚拟技术在老年痴呆患者中应用辅助筛查、认知功能训练及照顾者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虚拟现实技术可有效反应患者定向力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提高患者认知训练的依从性及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减少照顾者的负性情绪。结论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我国老年痴呆患者中有待于研究与探讨。
  • 冯尘尘, 王蒙蒙, 唐秀美, 周煜, 赵淑珍
    护理学报. 2019, 26(3): 20-2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3.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国内外最新的早期压力性损伤识别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方法 查阅并整理国内外有关早期压力性损伤识别方法的文献,根据文献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结合压力性损伤发生机制,主要介绍了高频超声、热成像技术、皮下湿度监测、近红外光谱4种已应用于国内外临床的早期识别方法的原理与应用现状,同时介绍了报道较少的磁共振弹性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结论 可将以上技术应用于我国患者,比较其与传统评估方式在预测性、经济性、可操作性上的优劣。此外,未来研究需针对特定特点的患者,形成不同检测技术的结果评价标准,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对尚未在临床展开应用的技术,应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产生新的专利或产品,实现研究的转化与应用。
  • 杨婧, 郭洪花, 张彩虹
    护理学报. 2019, 26(3): 24-2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3.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检索与回顾,总结归纳国内外关于糖尿病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结果 糖尿病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层面,即糖尿病刻板印象的存在;医院层面,即医务工作者理解的不足;家庭层面,即家庭支持的欠缺;个人层面,即疾病隐匿困难、糖尿病并发症的困扰、生育安全的担忧。结论 糖尿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多,针对糖尿病病耻感的干预研究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 循证护理
  • 吴凡, 绳宇, 张玉筠, 朱玲玲, 李秀华
    护理学报. 2019, 26(3): 28-3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3.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灾害响应过程中护士救援体验。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PsycINFO(Ovid)、SAGE健康科学及护理、ProQuest健康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数据库,纳入关于护士救灾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均设定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10月。文献质量的评价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08)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式对结果进行综合并阐释。结果 纳入15项研究进行Meta整合,提炼出64个主要研究结果,归纳为10个类别,综合形成4个整合结果:进入灾害救援现场前,对人员素质及物资准备;灾害救援工作强度大,针对性的培训及统筹管理工作尚存在不足;特殊情境下救援工作涉及的道德和法律问题需要引起关注;灾害救援中护士心理支持的给予和获得需建立在良好的心理培训基础上。结论 护士在灾害救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注重自身职业道德和伦理问题,还需提升自我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弹性。在管理层面上,医疗机构需要设置针对性的培训项目,涵盖护士的心理素质培养、契合灾害救援的情景式培训和相关伦理、法律信息的传递。此外,从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需要协调和管理各方救援团队,保证救援工作部署的精细化、精准化。
  • 米元元, 董江, 刘欢
    护理学报. 2019, 26(3): 34-3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3.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护士职业倦怠的真实体验。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搜索关于护士职业倦怠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6月。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诠释。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提炼出32个结果、8个类别和4个整合结果,分别为职业倦怠个体因素,职业倦怠组织因素,期望得到支持和职业认同,自我价值实现。结论 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提高职业倦怠的认知和处理能力,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士职业倦怠的意识,早期识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 调查研究
  • 叶子文, 甄莉, 朱木兰, 胡婷, 王惠珍
    护理学报. 2019, 26(3): 40-4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3.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省4家三级甲等医院220例直肠癌预防性肠造口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会影响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我隐瞒量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得分为(60.62±7.2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隐瞒、家庭所在地、社会支持水平、应对方式、造口对性生活的影响程度、有无造口并发症进入回归方程(P<0.001),可解释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总变异的75.0%。结论 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减轻患者自我隐瞒倾向,给予患者良好的社会支持、帮助患者正确应对疾病,对降低其病耻感程度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针对有性生活需求的患者,应主动对其进行性健康教育;针对居住在农村的患者,应注意采用多种健康教育形式和随访途径。为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应切实教会患者如何进行造口护理操作,并指导患者对造口进行动态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 杨心悦, 沈琦, 谢芳芳, 易荣, 杨晨, 王冬华
    护理学报. 2019, 26(3): 46-5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3.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主性感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自主性感知量表、内在力量量表对湖南省、云南省各3个社区381名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主性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主性感知与内在力量总分分别为(59.86±6.83)分、(83.72±12.2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患慢性病数量及内在力量进入回归方程(P<0.01),共解释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主性感知变异的32.6%。结论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主性感知处于中等水平,受教育水平、患慢性病数量与内在力量因素影响。社区护理工作人员应以人文关怀为角度,根据老年慢性病患者受教育程度、身心状况来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联同家属一起参与健康指导来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知晓率,鼓励其参与管理自身健康状况,引导其树立清晰的生活目标,增强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对于学历较低,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的社区老年患者,社区医护人员应着重关注其心理状态,疏导不良情绪,帮助其重拾信心战胜疾病。
  • 临床护理
  • 靳瑜, 窦丽亚, 马慧珍
    护理学报. 2019, 26(3): 51-5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3.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在老年2型糖尿病伴衰弱患者中实施抗阻力运动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伴衰弱患者180例,按病房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按照纳入标准,让患者保持日常生活及运动状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抗阻力运动干预,在干预前、干预1个月末、干预3个月末检测血糖、血脂、体质量等生理指标,应用衰弱症状学量表评估衰弱状况。结果 2组干预前血糖、血脂、体质量等生理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末、3个月末,观察组血糖、血脂、体质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衰弱患者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2型糖尿病伴衰弱患者中实施抗阻力运动干预,能够降低血糖、血脂等生理指标,改善患者的衰弱症状。
  • 曹凤珍, 李力, 金婷, 昌晓
    护理学报. 2019, 26(3): 56-5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3.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医务社工在儿科血液病房人文关怀护理中的实践经验。方法 医务社工参与到儿科血液病房的人文关怀护理工作中,共同制定和施行人文关怀措施。结果 医务社工参与到人文关怀护理工作中后,患儿住院的适应周期由原先1个月缩短为半个月,护理满意度提升至99.7%;医疗配合度如PICC穿刺的依从性较前提高了30%,PICC同比穿刺时间缩短了15%,单次穿刺成功次数增加了20%。结论 医务社工参与到人文关怀护理工作中后,弥补了当下单纯护理工作中的不足,改善了患儿的住院体验,提升了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我科住院患儿的医疗配合度。
  • 胡凯, 王静, 王明霞, 徐飞亚, 汪佳盈
    护理学报. 2019, 26(3): 59-6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3.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2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防ICU获得性衰弱的护理经验。方法 患者入住ICU 24 h后开展早期活动,运动前加强病情评估,根据患者肌力情况给予被动运动八步操、主动八步操锻炼、搭桥运动、床上坐起及呼吸操锻炼、床边坐位及日常生活锻炼,运动中辅予音乐疗法,按渐进型功能锻炼原则,保证运动安全,预防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结果 本组20例患者肌力评估正常,未发生ICU获得性衰弱,住院20~45 d临床痊愈出院,4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救治无效死亡。2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出院,1例患者转上级医院救治。结论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渐进型功能锻炼的方法可有效预防患者ICU-AW发生。
  • 王玉梅, 张岚, 乐琼, 吴丽芬, 熊莉娟, 杨雪娇, 张学辉
    护理学报. 2019, 26(3): 62-6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3.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翻译中文版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功能评估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按照翻译程序将英文版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功能评估量表编译成中文,对180例早产儿进行测试,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量表全体一致内容效度指数为0.893,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37。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2个公因子包括协调因素、非协调因素,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8.475%,所有条目在其公因子上的因子载荷均>0.4;2个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0.449,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集合效度0.460~0.932,区分效度0.004~0.389。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6,折半信度为0.873,重测信度为0.798。结论 中文版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功能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对评价我国早产儿口腔运动功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刘艳华, 管怡博, 宣梦佳, 赵鑫华
    护理学报. 2019, 26(3): 66-6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3.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235例肠套叠患儿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方法 本组235例患儿全麻下行肠套叠手法复位术或肠切除吻合术,护理要点包括:手术前给予补液治疗纠正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脓毒性休克的护理,通过胃肠减压降低肠道压力减轻腹胀,完善手术前各项检查,做好手术区皮肤的准备;手术后加强腹部观察,腹部手术切口的护理,观察排气排便情况,指导合理饮食,做好出院宣教。结果 本组235例行肠套叠手法复位术175例,肠切除吻合术60例。1例并发脓毒性休克予积极液体复苏治疗后完成手术,2例术后切口感染经抗感染、切口换药、半导体激光照射后,切口愈合良好。1例术后并发肠瘘,再次行肠造瘘术。235例经手术治疗后,在住院期间给予补液、抗感染治疗后,均顺利出院。结论 对肠套叠行手术治疗患儿,根据患儿年龄小、配合度较差、发病速度快、晚期并发症多等特点,做好手术前后护理极其重要。
  • 李杰, 张培莉, 童宇平, 郭冬娜, 张欢
    护理学报. 2019, 26(3): 70-7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3.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PQRST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快速分诊记录表对提高急性上腹痛患者分诊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7—8月就诊的急性上腹痛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经验分诊模式,2017年9—10月就诊的急性上腹痛患者60例为观察组,采用PQRST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快速分诊记录表进行分诊。结果 观察组患者分诊准确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分诊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QRST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快速分诊记录表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急性上腹痛患者分诊准确率,缩短患者分诊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心理卫生
  • 解文君, 张帅, 刘毅, 张会娟, 刘贵英, 王蓓, 刘洁, 刘玉秋, 管伟
    护理学报. 2019, 26(3): 73-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3.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恶性血液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探讨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状况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内在关联,明确其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6年7—12月选取20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及心理弹性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73.31±16.45)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为(66.51±11.45)分,应对方式总分为(54.75±6.57)分,心理弹性得分为(29.34±7.17)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创伤后成长与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弹性总分均呈密切正相关(r=0.441~0.551,均P<0.01)。构建中介模型显示,心理弹性对创伤后成长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35,P<0.01),应对方式对创伤后成长有正向预测作用(β=0.297,P<0.01),心理弹性对社会支持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63,P<0.01),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弹性与创伤后成长间起中介作用。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创伤后成长、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得分均处于在中等偏上水平,且创伤后成长与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弹性总分均呈密切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在恶性血液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弹性与创伤后成长间存在中介效应。医护人员可采用积极手段来提高患者心理弹性,增强社会支持力度,引导其采用积极应对方式面对困境,从而培养创伤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