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 ›› 2022, Vol. 29 ›› Issue (15): 28-32.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5.028
靳玉萍a, 庄红霞b, 陈霞c, 范小宁a, 马雯b, 危志娟b
JIN Yu-pinga, ZHUANG Hong-xiab, CHEN Xiac, FAN Xiao-ninga, MA Wenb, WEI Zhi-juanb
摘要: 目的 构建神经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神经重症专科护士培养及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及参考相关指南,根据护士核心能力的相关要求,形成初步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神经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20名咨询专家,2轮咨询中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4、0.940;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11~0.143和0.144~0.367(P<0.05),最终构建的神经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包含6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62项三级指标的神经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神经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及可靠性,体现了神经重症护士工作所需的核心能力,为提升神经重症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改善护理质量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中图分类号:
[1]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2020版)[J]. 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19):1443-1458.DOI:10.3760/cma.j.cn112137-20200318-00818. [2] 邓瑛瑛,裴华清,文梅,等.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物理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2021,28(8):28-32.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1.08.028. [3] 李月仪,陈伟菊. 德尔菲法在护理管理学中的应用现状[J]. 护理研究,2018,32(21):3339-3341.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18.21.006. [4] 王少娜,董瑞,谢晖,等. 德尔菲法及其构建指标体系的应用进展[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 41(5):695-698. DOI: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5.048. [5] 姚晖. PICC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及临床调查分析[D].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2012. [6] 许燕,徐锦杭,赵玉遂,等. 层次分析法在建立网络健康信息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21,37(3):213-216. DOI:10.16168/j.cnki.issn.1002-9982.2021.03.005. [7] 陈艳丽. 卫生统计指标筛选方法评价[J]. 经营者,2017,31(7):308. DOI:10.3969/j.issn.1672-2507.2017.07.263. [8] Gittler M, Davis AM.Guidelines for Adult Stroke Rehabilitation and Recovery[J]. JAMA, 2018,319(8):820-821. DOI:10.1001/jama.2017.22036. [9] 倪莹莹,王首红,宋为群,等. 神经重症康复中国专家共识(中)[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2):130-136. DOI:10.3969/j.issn.1001-1242.2018.02.002. [10] 李靖,李彦蓉,王庆珍. 神经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4):3050-3053. DOI:10.3760/j.issn.1674-2907.2019.24.006. |
[1] | 彭琦, 吴婉英, 谢玲女. 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培训中基于ADDIE模型案例教学的实践及效果评价[J]. 护理学报, 2025, 32(4): 24-27. |
[2] | 魏利, 赵兴颖, 刘佳, 何雨璇, 陈晓梅, 杨雪, 鲜继淑, 杨燕妮. 神经外科重症住院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5, 32(2): 1-6. |
[3] | 牛青梅, 喻英, 张倩, 贾雅甜, 田宇.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构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访管理评价指标体系[J]. 护理学报, 2025, 32(2): 70-73. |
[4] | 顾妍鑫, 刘丽, 胡惠惠, 周芳, 杨怡, 高锐, 王培双. 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5, 32(1): 7-12. |
[5] | 全伊萍, 陈霞, 胡琼丹. 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9): 5-9. |
[6] | 徐晓东, 刘顺梅, 赵瑄, 丁秀娜. 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8): 69-73. |
[7] | 张颖, 车晓艳, 万婠, 秦雪, 张恩思, 崇武, 郑淑娟. 我国性治疗护士工作范畴和核心能力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7): 68-72. |
[8] | 赵婷, 翟惠敏, 徐宁君. 助产专业开业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3): 73-78. |
[9] | 侯敏, 钟文欢, 祁丽萍, 陈雨沛, 侯斌斌, 陈柳, 冯惠霞. 肿瘤放疗专科护理门诊的建立与实践[J]. 护理学报, 2024, 31(21): 27-31. |
[10] | 丁丽娜, 姚卓娅, 耿军辉, 李漫春, 詹朦, 殷月, 王俊锋, 余丽英. 医院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20): 60-66. |
[11] | 张丽, 李付华, 古小改, 郝娜, 王丹丹, 关美琪. 炎症性肠病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19): 31-36. |
[12] | 刘佳, 陈志美, 唐芳, 张力文, 徐彩娟, 杨淑芬, 龙叶运. 基于Delphi和三维质量模型构建夜间中医护理门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J]. 护理学报, 2024, 31(19): 42-46. |
[13] | 管艳, 陈晨, 苏云艳, 金花, 谢晓莉, 胡岳秀, 王哲芸. 基于泰勒模式的心脏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4, 31(18): 67-72. |
[14] | 江安琪, 付红英, 宋媛媛, 陈旭, 翟强鑫, 葛瑞钰. 贵州省伤口专科护士培训指导教师带教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17): 13-16. |
[15] | 胡思鸿, 陶艳玲, 李汕山, 王明珠, 王琴. 腹膜透析专家型患者核心能力特征要素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16):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