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 ›› 2022, Vol. 29 ›› Issue (3): 19-23.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22.03.019
张立力, 赵阳, 刘欢, 罗晨玲
ZHANG Li-li, ZHAO Yang, LIU Huan, LUO Chen-ling
摘要: 目的 阐述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建设措施和成效,为地方高校一流专业建设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围绕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对标一流本科专业内涵要求,从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学生临床能力培养、人文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生源质量和专业思想稳定性提升6个方面分析总结专业建设主要举措和经验。结果 共培养2 273名护理本科生,近3年就业率97%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91%以上,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100%,专业调剂率逐年下降。建成3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019年首批入选护理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结论 护理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应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机制以提升学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1] 杨智慧,罗晨玲,林劲秋,等.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护理教育特色介绍及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11):1571-1574. DOI:10.3969/j.issn.1672-1756.2018.11.030. [2] 秦芳,张立力,罗晨玲,等.英国考文垂大学成人护理专业方向本科课程设置及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20,17(2):189-192. DOI:10.3761/j.issn.1672-9234.2020.02.021. [3] 郑晓燕,吴雪,曾惠文,等.英国预注册护士能力标准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及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3):236-239.DOI:10.3761/j.issn.1672-9234.2014.03.022. [4] 曾惠文,郑晓燕,吴雪,等.英国预注册护理教育的培养模式和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14(3):239-240. DOI:10.3761/j.issn.1672-9234.2014.03.023. [5] 范圣法,黄婕,张先梅,等.基于“产出导向(OBE)”理念的本科教学培养体系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4):6-8. [6] 李婷,方雅璇,张立力,等. 《国际护理临床模拟教学协会最佳实践标准:模拟引导》解读[J]. 中华护理教育,2020,17(1):8-11. DOI:10.3761/j.issn.1672-9234.2020.01.001. [7] 方雅璇,李婷,杨冰香,等. 《国际护理临床模拟教学协会最佳实践标准:学员评价》解读[J]. 中华护理教育,2020,17(1):12-17. DOI:10.3761/j.issn.1672-9234.2020.01.002. [8] 陈瑜,曾丽娟,杨文娇,等. 基于E-Learning的混合式学习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18,33(15):7-10.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18.15.007. [9] 杨丽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本科护生学业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报,2021,28(12):6-9.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1.12.006. [10] 张立力,翟惠敏,史瑞芬,等.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 2017,14(4):250-253.DOI:10.3761/j.issn.1672-9234.2017.04.002. [11] 史瑞芬. 论“课程思政”视阈下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8):586-590.DOI:10.3761/j.issn.1672-9234.2019.08.006. [12] 广东省教育厅. 《关于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一流课程的意见》[EB/OL].(2019-07-15).https://jwc.hzu.edu.cn/2019/1125/c8827a188854/page.htm [13] 李凤林. 新时代我国新医科建设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21(3):6-8. [14] Wu XJ, Guo N, Zhou N, et al.Containing Covid-19:Crucial Role of Nurses[EB/OL].(2020-05-04).https://blogs.bmj.com/bmj/2020/05/04/containing-covid-19-crucial-role-of-nurses. [15] 嵇艳,丁亚萍,许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护理专业精神内涵分析及其对人才培养的启示[J].护理学报,2020,27(19):71-73.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0.19.071. [16] Billings DM,Halstead JA.护理教师必读-实用教学指导[M].孙宏玉,译.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9:104-108.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EB/OL].(2019-04-19).http://www.moe.gov.cn/s78/A08/tongzhi/201904/t20190426_379670.html |
[1] | 刘硕怡, 熊莉娟, 李凌, 王玉梅, 何嘉, 李鑫, 袁淑蕾, 郭雪琴, 王暘婧, 张慧娟. 老年住院患者衰弱预防及管理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评价及内容分析[J]. 护理学报, 2025, 32(2): 50-55. |
[2] | 陈洁, 孟庆童, 刘惊今, 吴艳妮. 基于指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科普手册研制[J]. 护理学报, 2024, 31(9): 36-41. |
[3] | 李嘉琪, 叶向红, 左俊焘, 徐瑶, 姚红林. 终末期患者营养支持决策过程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J]. 护理学报, 2024, 31(2): 53-58. |
[4] | 荣欣雯, 史蕾, 秦芳, 方雅璇, 董广元, 李楠雁, 朱文婷. 基于知识图谱的高仿真模拟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24, 31(16): 12-16. |
[5] | 梁慧, 王建宁, 张艺, 胡娇娇, 龚翠颖, 李立群. 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管理指南的质量评价及内容分析[J]. 护理学报, 2024, 31(16): 50-55. |
[6] | 石熹薇, 廖永珍, 吴樱, 文静, 陈科伊, 丛丽. 基于雨课堂的精准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学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24, 31(11): 18-22. |
[7] | 杨帆, 喻爱芳, 何林炎, 唐文帅, 唐友娟, 马香, 李丽娟, 于珺, 潘闯. 急危重症护理学“三融五导”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 护理学报, 2024, 31(11): 23-27. |
[8] | 李颖馨, 陈琼, 范玲, 徐红贞, 胡晓静, 蒙景雯, 林艳, 彭文涛.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4, 31(11): 28-34. |
[9] | 邓文芳. 急危重症护理学“理实双驱三堂联动”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护理学报, 2024, 31(10): 21-24. |
[10] | 张新芳, 谢庆, 张燕, 吴敏, 陈寄梅, 陈晓霞, 王玲. 行左心室辅助装置安装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4, 31(10): 43-47. |
[11] | 欧洋利, 沈军, 李淼, 彭颖, 廖晓艳, 张虹, 陈黎玉. 失能老人“主动健康”影响因素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4, 31(1): 58-63. |
[12] | 王多, 乔秋阁, 刘茹茹, 张妹英, 李亚伟, 高克娜, 高翠, 史蕾, 王文耀. 基于IMB模型结直肠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3, 30(23): 50-56. |
[13] | 张爱华, 冯先琼. 四川省护理学本科专业课智慧教学现状及未来需求研究[J]. 护理学报, 2023, 30(22): 25-29. |
[14] | 侯亚甜, 陈思诺, 刘孟慧, 张博文, 安祥, 刘允, 徐文琪, 章明阳. 机械通气患者隐性误吸识别与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3, 30(18): 36-41. |
[15] | 陈雪, 张梅, 赵松青, 陆卫平, 袁晓丹, 楼青青. O-PIRTAS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23, 30(16): 28-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