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 ›› 2021, Vol. 28 ›› Issue (6): 48-52.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21.06.048
李爱军, 姚淳, 邝春燕, 谭行华, 林路平
LI Ai-jun, YAO Chun, KUANG Chun-yan, TAN Xing-hua, LIN Lu-ping
摘要: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八段锦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期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4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6个隔离病区收治的康复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耳穴压豆组、耳穴压豆联合八段锦组,最终完成试验的分别为49例、48例、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耳穴压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联合八段锦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2周末比较3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期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 干预2周末,3组均无重度焦虑或重度抑郁患者;干预2周末,耳穴压豆联合八段锦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期患者,其焦虑程度轻于对照组(χ2=23.673,P=0.003)和耳穴压豆组(χ2=18.708,P=0.029);干预2周末,耳穴压豆联合八段锦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期患者抑郁程度轻于耳穴压豆组(χ2=18.449,P=0.007)。结论 常规心理干预,耳穴压豆及耳穴压豆联合八段锦3种治疗方案均能减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期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耳穴压豆联合八段锦在降低患者焦虑的程度要优于常规心理干预和单纯耳穴压豆。
中图分类号:
[1] 赵倩,胡彩虹,冯仁杰,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躯体症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0,53(6):432-436. DOI:10.3760/cma.j.cn113694-20200220-00102.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EB/OL].(2020-03-03)[2020-03-04].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3/46c9294a7dfe4cef80dc7f5912eb1989.shtml. [3] 陈红霞,仇歼,黄河,等.耳穴按摩配合耳穴压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医外治杂志, 2019,28(2):18-19. [4] 连艳玲.八段锦导引法对疾病治疗作用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7, 5(31):10-11. DOI:10.16282/j.cnki.cn11-9336/r.2017.31.006. [5]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6]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八段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8:31-92. [7] 王世豪.图解耳穴疗法[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2008:31-52. [8] 张广清,彭刚艺.中医护理技术规范[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2012:13-16. [9] 杨艳杰,曹枫林.护理心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4)153. [10] 唐祥蜀,李克跃,徐小盼,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心理护理特点及对策分析[J].人人健康,2020(14):514. [11] 饶赟,边佳佳,余妮丝,等.基于“七情理论”的心理干预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妊娠剧吐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8(5):59-61. [12] Jiang YH, Tan C, Yuan S.Baduanjin Exercise for Insomn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ehav Sleep Med, 2017(4):1-13. DOI:10.1080/15402002.2017.1363042. [13] 武嘉兴,单大玲,唐先平,等.浅谈八段锦功法在新冠病毒肺炎防治中的作用[J].中医外治杂志,2020,29(2):10-11. [14] 侯辰.八段锦对改善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的临床疗效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7. [15] 屈群芳,吴传芳,谭玉婷,等.八段锦改善抑郁情绪研究的文献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9,25(3):57-59. [16] 李红,王浪,赵丽,等.八段锦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影响的系统评价[J].护理学报,2017,24(12):33-39.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7.12.033. [17] 韩燕,王清馨,罗丹,等.八段锦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影响的Meta分析[J].护理学报, 2017,24(9):15-19.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7.09.015. |
[1] | 李疆伟, 王树君, 李长仔, 胡宝山, 焦桂梅, 张卫红. 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心理压力、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25, 32(4): 64-69. |
[2] | 肖霄, 张煊丽, 张云漪, 谢梓洋. 代际共同养育关系对0~3岁婴幼儿母亲抑郁的影响机制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24): 57-63. |
[3] | 牟晓玲, 陈宇琦, 刘海燕, 李敏, 董敏, 黄佳佳, 李璇, 陈瑜. 肺移植受者术后抑郁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4, 31(21): 7-11. |
[4] | 祁丽萍, 王文煊, 侯敏, 郑粤豪, 冯惠霞, 李济宾. 首诊鼻咽癌患者焦虑抑郁现状及其与恐惧疾病进展的关系[J]. 护理学报, 2024, 31(20): 67-72. |
[5] | 袁佳琳, 杨玲玲, 刘晓慧, 甘茹, 杜瑄, 高海花, 杨小萍, 王慧娟. 308名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4, 31(2): 27-31. |
[6] | 吴双赢, 谢子恒, 庄严. 2 888名老年人抑郁症状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14): 6-12. |
[7] | 李梦帆, 张侠, 李晓媛. 抑郁在妊娠晚期孕妇身体不满与母胎依恋间的中介效应[J]. 护理学报, 2023, 30(6): 68-71. |
[8] | 王柳月, 李君丽, 黄春兰, 刘芳印. 住院患者PICC置管后恐动症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3, 30(5): 23-27. |
[9] | 郑思琪, 陈璐, 马晴, 王钰涵, 成杰, 王云龙. 双耳节拍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焦虑抑郁及疲劳的效果研究[J]. 护理学报, 2023, 30(5): 72-78. |
[10] | 张鹏博, 梅永霞, 张振香, 林蓓蕾, 薛利红, 刘志薇. 脑卒中患者焦虑症状潜在剖面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3, 30(23): 12-17. |
[11] | 蒋新艳, 孟海兵, 邓飞娜, 蒋玉婷, 章晓玲. 多元化环境干预对学龄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术前焦虑及麻醉诱导依从性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23, 30(20): 68-71. |
[12] | 崔静萍, 蒋燕, 赵姗姗. 衰弱和抑郁在肺癌化疗患者恐惧疾病进展与生活质量间的链式中介作用[J]. 护理学报, 2023, 30(18): 65-70. |
[13] | 蒋新艳, 来伟, 章晓玲, 蒋玉婷, 邓飞娜. 手术室环境对膝关节镜检查术患者等待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23, 30(14): 65-69. |
[14] | 夏青, 肖凤凤, 彭心雨, 游雅菲, 周婷格, 王冬华. 自主性感知在农村老年人死亡焦虑和自我养老能力间的中介作用[J]. 护理学报, 2022, 29(9): 52-57. |
[15] | 罗爽, 尹华英, 雷莉, 王海梅. 父亲抑郁情绪和家庭功能在早产儿母亲抑郁情绪与母婴情感联结间的中介效应[J]. 护理学报, 2022, 29(9): 58-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