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29卷, 第14期 
刊出日期:2022-07-25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高雅萱, 李萍, 侯铭, 王艳梅, 杜广平, 钟红梅
    护理学报. 2022, 29(14): 1-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4.001
    摘要 ( 269 ) PDF全文 ( 58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阶段性评价指标权重,为构建阶段性临床能力考评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以我国学者经循证后构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框架,按基础、中期、毕业3个水平分别构建递阶层次结构,计算不同水平的各指标权重值;同时对9名临床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使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层次分析法结果显示,基础水平一级指标知识(0.366)及态度(0.366)的权重占比较为相似,均大于技能(0.268)。中期与毕业水平中均为技能权重占比最高,但毕业水平中一级指标权重的分布更为平均,依次为技能(0.365)、态度(0.329)、知识(0.306)。质性研究共提炼3个主题。主题1:基础水平考核应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主题2:中期水平考核应以实践能力评价为核心。主题3:毕业水平考核应注重能力评价的全面性。结论 不同水平的临床能力评价指标权重值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在构建阶段性考核方案应有所侧重,注重引导学生逐步提升临床能力、胜任专业领域内的相关工作,更好地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 傅亚丽, 张先红, 范娟, 朱小川, 魏璐
    护理学报. 2022, 29(14): 7-1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4.007
    摘要 ( 517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深入了解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实践情况,探讨目前家庭参与式护理实践的挑战及建议,为扩大其开展范围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5—6月采用半结构式电话访谈,选取我国9个省市已开展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医院中9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者进行访谈,运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提炼出3个一级主题,9个二级主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实践重点(医护人员资质与认知、家长参与积极性与舒适性、项目安全性与实践效果);实践挑战(实践与收费标准缺位、硬件设施与人力资源有限、家长认知差异大且参与度不足);实践建议(规范服务过程与服务内容、设置收费项目并改善病房环境、组建多学科团队并设专人岗位)。结论 家庭参与式护理目前存在政策、环境、人力等方面的诸多挑战,实践仍有提升空间。应在相对充足的资源支持下积极完善各实施环节,制定实践规范以促进家庭参与式护理的推广。
  • 张云飞, 骆惠玉, 朱虹玉, 黎茂璐, 徐珍华, 柯熹
    护理学报. 2022, 29(14): 12-1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4.012
    摘要 ( 351 ) PDF全文 ( 17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智谋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智谋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使用一般资料调査表、智谋量表(Resourcefulness Scale,RS)、社会影响量表(Social Impact Scale,SIS),对2020年1月—2021年3月就诊于福建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260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査。结果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智谋总分为(77.02±14.27)分,其中个人智谋得分为(46.41±9.04)分,社会智谋得分为(30.61±5.7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参加过造口组织、有无造口并发症、社会排斥和社会隔离是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智谋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智谋变异的75.7%。结论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智谋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需加强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智谋的提升,尤其是高龄、低学历、未参加过造口组织、有造口并发症的患者;社会影响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智谋有负向影响,尤其是存在社会排斥和社会隔离的患者,以进一步提升其智谋水平,降低患者病耻感水平。
  • 护理教育
  • 陈亚丽, 李玲, 李胜云, 张淑利, 刘慧
    护理学报. 2022, 29(14): 18-2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4.018
    摘要 ( 300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BOPPPS教学模式在手术室规范化培训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57名手术室规培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院区分为对照组27名和试验组30名。试验组采用BOPPPS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即带教老师选取规范化培训大纲中的内容进行BOPPPS教学方式授课,将教学过程模块化,划分为6个部分,依次为导言(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及总结(summary)。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课前将学习资料发布于学习群,学员进行预习,课程中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视频方式对内容进行讲解,课后于学习群中发布相关知识点的小测验。比较2组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试验组学员的出科考试成绩(91.30±1.66)分高于对照组的(84.37±2.9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员对临床带教老师锚定等级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OPPPS教学模式在手术室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可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员对临床带教老师及带教方法的评价。
  • 护理管理
  • 刘纬华, 石志宜, 卢颖, 赵敬, 邢丽媛, 白文辉, 李晓茜, 张红梅
    护理学报. 2022, 29(14): 21-2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4.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适合于我国的科研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行为事件访谈法及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指标体系,构建科研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5%,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926、0.94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64、0.188(均P<0.001),最终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对科研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临床应用价值,为科研护士的培养、管理及考核等提供科学依据。
  • 文献研究
  • 张冬梅, 张林, 黄安乐, 周志庆, 刘欢
    护理学报. 2022, 29(14): 26-3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4.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医护人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评估工具、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提高医护人员对PTSD认知,为早期识别和开展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围绕PTSD的概念、评估工具及干预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归纳。结果 PTSD包括创伤记忆侵入、躲避创伤相关刺激、认知和情绪发生消极改变、唤醒增强和行为过激等4大症状群;PTSD自评量表、初级 PTSD 筛查量表及事件影响量表等自评式测评工具,具有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各类人群的PTSD 筛查;对抗疫医护人员PTSD主要采用工作场所干预和基于移动应用程序的远程干预2大模式,主要措施为提高心理弹性的普适性干预和针对个人心理问题的个性化干预。结论 依据第5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修订的PTSD自评量表和初级 PTSD 筛查量表有利于提高诊断识别的全面性和异质性,而其他评估工具尚需结合新的诊断标准进行更新。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和稳定医疗保健系统,未来仍需进一步开展相关措施的应用研究。
  • 苏淑文, 张建明, 邓瑞冰, 李霞
    护理学报. 2022, 29(14): 31-3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4.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在老年人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系统梳理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理论,为开展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促进活动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总结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并对影响因素及机制按“病因链”逻辑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目前研究多集中反映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普遍较差,而在生活质量的影响路径方面,国内外研究均一致地认同口腔临床状况对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起直接影响作用,其他因素起间接影响作用。结论 研究工具及研究设计上,国外研究比国内研究更为综合和深入。国内研究近年仍主要停留在横断面研究,而国外近年较多研究利用纵向追踪设计。在影响因素研究上,国外研究对影响因素研究更为全面,对影响机制研究更为量化。国内研究主要关注个人社会人口学因素、健康相关行为和口腔临床状况,而国外研究在此基础上涵盖更多外环境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等。
  • 循证护理
  • 高萍, 张标新, 宋瑰琦, 张海玲, 石珂, 胡伟
    护理学报. 2022, 29(14): 37-4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4.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索、评价和整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院内全程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制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院内全程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1年1月—2021年12月发表于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国际指南协作网 (Guidelines International Network, GIN)、苏格兰院际指南网(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SIGN)、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NICE)、美国国立指南库(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 NGC)、Cochrane Library、JBI、Embase、PubMed、OVID、医脉通、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的相关证据,类型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推荐实践、系统评价、专家共识 /立场声明。由2名研究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证据综合。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指南5篇、系统评价3篇、证据总结1篇、专家共识/立场声明4篇,总结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预检分诊、病情评估、急性期护理、溶栓治疗、溶栓监护、并发症护理、质量管理7个维度43条证据。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院内全程管理的证据总结可为临床提供循证实践依据,在证据转化时,应结合医院环境、临床实际及患者意愿等选择性应用证据,改善患者结局。
  • 黎紫艳, 温秀兰, 黄海英, 张立力, 张智英, 张晓红, 何梦雪, 沈南平, 吴玮哲
    护理学报. 2022, 29(14): 43-4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将肿瘤患儿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症状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以规范该症状的管理,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方法 以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为理论框架,将最佳证据制定成临床实践的质量审查指标并应用于肿瘤患儿,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患儿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恶心呕吐程度以及质量审查指标的完成情况。结果 证据应用后,肿瘤患儿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恶心呕吐程度减轻(P<0.05),14项审查指标中13项指标较证据应用前有所提高(P<0.05)。结论 应用最佳证据规范化管理肿瘤患儿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症状,可降低肿瘤患儿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提高患儿化疗期间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喻婷, 王聪, 刘珊珊, 杨智博, 寸薇, 蒋艳
    护理学报. 2022, 29(14): 48-5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4.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相关文献进行范围审查,旨在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聚焦脑卒中患者安宁疗护,以范围综述方法为框架,系统检索中文和英文数据库及灰色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20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28篇文献,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安宁疗护需求大,但尚未得到广泛关注及应用,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疾病因素、家属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及医院/政策因素5个方面。结论 脑卒中患者安宁疗护研究分布不均衡,脑卒中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繁多且复杂,其安宁疗护需求受多项因素影响,医院需重视脑卒中患者安宁疗护需求,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相关知识与技能,不断满足患者及家属对安宁疗护需求。
  • 调查研究
  • 郭雪琪, 李慧源, 唐启群, 陈瑶, 王骞
    护理学报. 2022, 29(14): 53-5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4.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高龄老人老化期望水平的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养老机构特征性问卷、老化期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对河北省7所养老机构内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养老机构高龄老人老化期望的影响因素。结果 427名养老机构高龄老人老化期望总分为(45.09±6.71)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学历、慢性病种类、自评身体状况、养老机构服务态度、抑郁程度和领悟社会支持进入回归方程(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44.3%。结论 本组养老机构高龄老人老化期望水平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学历、慢性病种类、自评身体状况、养老机构服务态度、抑郁程度和领悟社会支持为其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可采用心理疏导、健康知识宣教等方式提高其老化期望水平,促进其健康积极老龄化,提高其生活质量。
  • 张雨, 刘芳丽, 蔡方方, 高孟娟, 袁举, 成巧梅
    护理学报. 2022, 29(14): 58-6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4.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经验性回避在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附属病耻感与照顾负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0月—2022年2月选取河南省郑州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部痴呆患者的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附属病耻感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及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SPSS 25.0分析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附属病耻感与经验性回避的相关性,采用AMOS 24.0分析经验性回避在附属病耻感与照顾负担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本组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附属病耻感总分为(44.50±11.68)分、经验性回避总分为(23.57±11.25)分、照顾负担总分为(43.99±11.81)分。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总分与经验性回避总分呈正相关(r=0.298,P<0.01)、与附属病耻感总分呈正相关(r=0.210,P<0.01);附属病耻感总分与经验性回避总分呈正相关(r=0.264,P<0.01)。经验性回避在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附属病耻感与照顾负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57,效应占比为19.9%。结论 本组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附属病耻感、经验性回避及照顾负担均处于中等水平,经验性回避在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附属病耻感与照顾负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提示医护人员及社区卫生保健工作者可通过减轻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附属病耻感,降低经验性回避,以减轻其照顾负担。
  • 临床护理-外科护理
  • 鲍向英, 王菲
    护理学报. 2022, 29(14): 64-6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4.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1例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患者行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在多学科团队支持下进行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全程管理,包括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预防与监测、血浆置换期间的护理、免疫抑制药物的个体化精准护理,严格落实各项预防感染措施、强化皮肤护理、为患者及照顾者提供针对性心理护理。结果 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康复出院,随访8个月,恢复良好。结论 通过精准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胆管损伤后行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患者的预后,可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 廖昌贵, 于瑞, 叶海丹
    护理学报. 2022, 29(14): 66-6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4.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5例肝移植受者术后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的护理经验。方法 5例患者护理重点措施包括:做好输注人免疫球蛋白,调整免疫抑制剂和输血护理,预防感染等。结果 经过精细的治疗和护理,5例患者均顺利出院且未见复发。结论 肝移植受者术后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较为少见,严密观察病情,做好用药护理,重点预防人细小病毒B19感染,促进患者康复,巩固治疗效果。
  • 心理卫生
  • 李玲玉, 罗雯, 廖小雨, 李金玲, 孙鸿燕
    护理学报. 2022, 29(14): 68-7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4.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在我国临床应用中的各种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并提出发展策略。方法 运用SWOT分析法,对叙事护理在我国临床应用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威胁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优势包括个性化的叙事主题、多样化的叙事方法、全面化的健康促进以及人性化的护患沟通;劣势为相关概念界定不明、无标准实施流程和框架、整体耗时较长;机遇包括需求支持、技术支持、理论支持和政策支持;威胁有缺乏时间与空间、研究深度不足、相关知识与培训缺乏。结论 我国叙述护理在临床应用中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威胁同在,建议利用机遇克服劣势,加大培训力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创设叙事护理空间以及提供科研支持,以期促进叙事护理在我国进一步发展。
  • 护理创新
  • 胡文敏, 张庆国, 周萍, 何巧芳
    护理学报. 2022, 29(14): 73-7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4.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自主研制半自动智能管理柜并探讨其较传统保险柜在毒麻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使用管理柜的麻醉护士及麻醉医生分为半自动智能管理柜组(观察组)与传统保险柜组(对照组);比较2组麻醉医生护士的工作效率,麻醉医生单次领药、还药用时,医护人员满意度,账务相符率,初次取药出错率。结果 观察组药品准备及发放时间、药品核查时间、医生单次取药时间、还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药品处方与空安瓿账务相符率高于对照组,麻醉医生医生初次取药出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自动智能管理柜的应用提高了麻醉护士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事件的发生,缩短了麻醉医生单次领药、还药用时,提高了医护人员满意度,保证了毒麻药品管理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 周凯, 罗琳, 侯晓敏, 姚艳
    护理学报. 2022, 29(14): 76-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4.0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采血试管支架在临床工作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5—8月采血送检35例次、106份血标本作为对照组,9—12月采血送检34例次、110份血标本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普通采血试管支架,观察组采用自行研制的采血试管支架,比较2组的采血支架对试管的稳定有效率以及采血护士对2种试管架的使用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试管放置稳定、未有移位或者倾斜方面比对照组更有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血护士在试管牢固性、摆放是否便捷、试管架摆放量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自行研制的采血试管支架,使试管固定更稳定,可以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