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1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4-05-10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文敏, 陈兵, 周永玲, 刘娟, 朱晓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矫正联合干预方案,为开展基于移动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将认知矫正治疗与药物管理技能训练相结合,初步拟定基于移动医疗APP的认知矫正联合干预方案草案,选取14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进一步修订形成基于移动医疗APP的认知矫正联合干预方案终稿。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60;2轮咨询中重要性和可行性的变异系数均<0.25;第2轮专家咨询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82、0.225(P均<0.05)。最终形成的干预方案包括4项主题、15项认知策略、16项认知练习。结论 基于移动医疗APP的认知矫正联合干预方案经过专家函询,具备一定的严谨性、可行性和潜在价值,能够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基于移动端的认知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 全伊萍, 陈霞, 胡琼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以胜任力洋葱模型为理论框架,结合文献回顾、政策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建立了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结果 最终确定的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64个三级指标组成。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达100%;专家函询的判断依据达到了0.942;熟悉程度为0.919;权威系数为0.931;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02和0.243,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构建的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内容全面,可为脑心健康管理师的职责界定、评估和培训提供参考。
  • 刘莉, 于卫华, 肖娟, 汪阿慧, 凌雅
    护理学报. 2024, 31(9): 10-1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9.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便利蜷曲联合甜味剂棉签减轻机械通气早产儿气管内吸痰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144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便利蜷曲组、甜味剂棉签组、便利蜷曲联合甜味剂棉签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吸痰护理,便利蜷曲组实施便利蜷曲体位,甜味剂棉签组实施甜味剂棉签吸吮,联合组实施便利蜷曲联合甜味剂棉签吸吮,观察比较吸痰前、吸痰时、吸痰后1 min末、吸痰后3 min末 4组早产儿的疼痛评分、心率、血氧饱和度。结果 联合组疼痛评分在吸痰后1 min末、吸痰后3 min末均低于其余3组(P<0.05);联合组心率在吸痰后1 min末、吸痰后3 min末控制效果优于其余3组(P<0.05);联合组血氧饱和度在吸痰后1 min末、吸痰后3 min末均高于其余3组(P<0.05)。结论 便利蜷曲联合甜味剂棉签可减轻机械通气早产儿气管内吸痰的疼痛,稳定心率,促进血氧饱和度恢复,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林丽华, 盖薇, 王语璇, 尹丽丽, 吕郑晗, 陶艳玲
    护理学报. 2024, 31(9): 15-1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9.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自我同情在其社会支持与病耻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6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我同情量表及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对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25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PSS 25.0和AMOS 24.0分析数据。结果 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自我同情及病耻感的总分分别为(33.28±9.21)分、(77.91±16.56)分、(37.61±11.76)分;社会支持总分与病耻感总分呈负相关(r=-0.482,P<0.01);自我同情总分与病耻感总分呈负相关(r=-0.598,P<0.01);社会支持总分与自我同情总分呈正相关(r=0.464,P<0.01);脑卒中患者自我同情在社会支持与病耻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13,中介效应占比48.4%。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自我同情及病耻感均为中等偏下水平,自我同情在社会支持与病耻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建议医务工作者充分调动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系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同情水平,降低其病耻感。
  • 护理管理
  • 贺芳, 温秀兰, 林艳, 孙黎, 王晓杰, 余欣, 刘会, 郭晓萍, 周艳
    护理学报. 2024, 31(9): 20-2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9.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并实施新生儿护理线上咨询门诊,让群众得到“指尖上的医疗便利”,及时解决家长的育儿问题,识别疾病的风险。方法 在医院微信公众号设立互联网医院之新生儿护理线上咨询门诊;选拔出诊护士、建立互联网专科护理服务制度、工作流程;监测互联网护理门诊工作量、接诊反应时长、服务时长和满意度。结果 共选拔16名护士出诊,2020年2月—2023年8月新生儿护理线上咨询门诊共接诊9 212例次,咨询条目145 598次,足月儿8 489人次(92.2%) ,早产儿723人次(7.8%),新生儿喂养咨询最多,为62 799条(43.14%),新生儿黄疸咨询44 778条(30.75%),皮肤问题咨询26 297例次(18.06%),其他11 724条(8.05%),判断需要转诊至线下护理或者医疗门诊者337人次(3.66%)。患者挂号到护士接诊的反应时长中位数为 33(0,162)分钟。护士服务时长中位数为 46(17,1 440)min。进行了满意度评价的为6 427人次(69.77%),其中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系统使用3个维度均获得5星好评的为6 362人次(98.99%)。结论 开设新生儿护理线上咨询门诊可有效帮助家长足不出户解决育儿问题,满足新生儿延续性护理的需求,节约了家长就医时间,提升了家长就医体验感,也体现了新生儿专科护士的专业价值。
  • 文献研究
  • 李雯欣, 涂惠, 张娜, 陈祎慧, 谢丽丽, 于浪琴
    护理学报. 2024, 31(9): 24-2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9.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运动改善心血管病患者运动恐惧的干预现状进行综述,为制定针对性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发生机制、作用机制和相关干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 心血管病患者运动恐惧的发生与生物、心理、社会等多因素相关,运动干预可有效缓解其恐惧症状。基于运动且结合心理、中医、暴露及现代智能互联网等干预手段,是改善心血管病患者运动恐惧的有效方法,但干预形式、类型及时机尚未有明确统一标准。结论 缓解运动恐惧能提高心血管病患者的运动依从性,促进其积极参与心脏康复,改善疾病预后转归。未来应确定基于运动干预的系列标准,可根据恐惧发生及运动改善作用机制制定个体化干预策略,从而减少或消除运动恐惧。
  • 方雅婷, 王岩, 王哲芸, 余云, 徐婷婷
    护理学报. 2024, 31(9): 28-3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9.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功能减退的研究进展,加强临床人员的重视,为早期评估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围绕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功能减退的概念、临床表现、评估工具及护理干预措施4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口腔功能的临床表现、评估工具以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口腔功能减退主要包括口腔不清洁、口腔干燥、口腔运动功能障碍、舌压下降以及吞咽功能障碍。结论 未来可结合现有评估方法和护理措施,研发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功能减退评估量表及全流程护理方案,以改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 陈莹莹, 丁红, 张根生
    护理学报. 2024, 31(9): 32-3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9.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患儿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为降低其术后谵妄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主题相关的实验研究、论文、指南等文献,总结患儿术后谵妄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结果 年龄、身体发育营养、疾病、手术类型、麻醉方式、围术期用药、术后疼痛、长时间的机械通气、呼吸机并发症与术后并发症等,均是患儿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结论 掌握上述的患儿术后谵妄的10项影响因素,从自身因素、医源性因素和其他因素等角度,完善术后谵妄评估机制,对高危因素患儿进行预防与干预,从而促进其术后康复。
  • 循证护理
  • 陈洁, 孟庆童, 刘惊今, 吴艳妮
    护理学报. 2024, 31(9): 36-4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9.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开发基于循证证据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科普手册,为临床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现有指南框架下,借鉴患者健康教育材料评估工具的系统方法学,通过质性访谈确立科普主题。将访谈结果与指南证据进行对应匹配,精细化归纳出各主题相关的证据条目,并将其转化为患者易于理解的文字、图像等多种形式。本科普手册经过9名评审小组成员(包括2名医生、2名护士、3例患者、1名循证方法学专家和1名科普编辑)外部评审。结果 本研究所开发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科普手册覆盖了康复运动益处、适用人群、禁忌人群、运动前评估、运动场所选择、运动方式、运动过程监督及运动效果评估8个主题,共计18个细化主题。经历2轮外部评审,第2轮满意率得分范围为77.8%~100%,变异系数在0~0.102。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科普手册的开发采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并获得了医护人员及患者广泛认可。本研究成果可作为未来更多心血管疾病科普资料制作的参考。
  • 符路路, 解艺璇, 王玥, 魏巍, 张传英, 朱宇
    护理学报. 2024, 31(9): 42-4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9.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整合新生儿操作性疼痛听觉刺激干预的最佳证据。方法 按照“6 S”金字塔证据模型,系统检索2013年5月1日—2024年1月31日的国内外中英文相关网站与数据库中关于新生儿操作性疼痛听觉刺激干预的文献。4名研究者独立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证据。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包括1篇临床决策、3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1篇政策声明、11篇系统评价和2篇随机对照试验,最终从干预环境、干预类型、干预途径、干预时机、注意事项、健康教育6个方面总结出18条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新生儿操作性疼痛听觉刺激干预的最佳证据,可为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管理提供循证依据。
  • 李丁丁, 王帅有, 朱杉杉, 郭鑫, 张会敏, 王宏茹, 潘勤
    护理学报. 2024, 31(9): 48-5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9.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相关评估工具进行范围综述,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评估工具,提取纳入文献的一般信息(包括文题、作者、年份、国家)和评估工具特点(包括工具研制方法、工具名称、工具内容以及信效度等)。结果 最终纳入10篇文献,工具类型主要为问卷类和量表类,涉及脑卒中患者多个方面的需求。结论 脑卒中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评估工具种类较多,但多偏重单一的维度,缺乏针对全面的脑卒中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的评估工具,未来可结合现有的工具优势研制脑卒中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评估工具。
  • 临床护理※内科护理
  • 陈杰, 赖静, 王城阅, 徐良英, 晏娟, 罗雪
    护理学报. 2024, 31(9): 54-5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9.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ICU护理人文关怀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ICU护理人文关怀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评价工具。方法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理论,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访谈、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筛选,构建ICU护理人文关怀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2轮专家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5、0.948,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414、0.415(均P<0.01),最终形成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4项和三级指标54项的ICU护理人文关怀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各层级指标一致性检验结果均CR<0.100。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ICU护理人文关怀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合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为ICU护理人文关怀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叶香, 黎楷, 黄敏, 张倩, 李际敏, 刘荣珍, 孟敏, 朱少玉, 谢翠华
    护理学报. 2024, 31(9): 60-6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9.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移动APP+家属共管血糖改善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及可持续性。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6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9)和试验组(n=68)。对照组采用移动APP血糖管理模式,试验组采用移动APP+家属共管血糖模式。观察并比较干预前、干预3个月末、干预6个月末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家庭成员行为量表、照顾者负担量表的变化和得分差异。由于这5个指标均不服从正态分布,所以在分析之前对其分别做基于秩次的逆正态变换(INT)。结果 干预前2组的INT变换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糖尿病患者家庭成员行为量表和照顾者负担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3个月末和6个月末的INT变换后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干预前,试验组干预3个月末的INT变换后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升高;干预3个月末和6个月末的INT变换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照顾者负担量表得分降低,INT变换后家庭成员行为量表得分升高。结论 移动APP+家属共管血糖可以增加家庭支持水平,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控制,且不增加家属照顾负担。研究者停止干预3个月后,患者仍然具有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可在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智能血糖管理中推广。
  • 临床护理※门急诊护理
  • 冯春玲, 胡夏晴, 徐琳, 蔡鑫健, 徐琴鸿
    护理学报. 2024, 31(9): 66-7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9.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公众关于电话指导下实施心肺复苏的动机及需求,为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于2023年5—6月对14名市民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传统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微观系统-积极动机与自身能力困扰并存;中观系统-“电话指导公众实施心肺复苏”事件相关群体的影响;宏观系统-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结论 公众内心具有“电话指导下实施心肺复苏”的积极行为动机,但同时受其自身能力以及事件相关群体的影响而产生消极行为动机,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公众“电话指导下实施心肺复苏”的重要需求。心肺复苏的教育普及工作需结合公众具体需求创新培训模式,同时完善救助相关法律条款,统一调度员资质、尽快构建中国电话指导心肺复苏标准流程等,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电话指导心肺复苏,以期提升早期心肺复苏实施率及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生存率。
  • 社区护理
  • 慕晓莹, 周芬, 樊英怡, 袁婷, 王玉玺, 吕云鹏, 荣红国
    护理学报. 2024, 31(9): 72-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9.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急性乳腺炎及缺乳患者对“互联网+手法排乳”的偏好及需求。方法 采用离散选择实验对急性乳腺炎、缺乳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构建混合Logit模型进行“互联网+手法排乳”偏好、支付意愿及相对重要性分析。结果 97%患者愿意接受“互联网+手法排乳”;患者更偏好费用为200元的服务。对于平台服务评价五星、上门护士工龄>10年、30 min上门、监管力度大、提供健康教育与随访、双人上门的服务,患者愿分别多付288.2元、151.7元、151.7元、125.2元、74.8元、62.6元、36.6元;不同服务属性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为:服务费用>护士资质>服务评价>上门速度>服务安全保障>医院/第3方监管力度>健康教育与随访。结论 急性乳腺炎及缺乳患者对“互联网+手法排乳”需求高涨,建议优化护理资源配置,推广落实“互联网+手法排乳”,协助广大服务适用群体获取更多健康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