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1卷, 第22期 
刊出日期:2024-11-25
  

  • 全选
    |
    研究生园地
  • 李若雨, 刘鑫, 韦静, 覃艳, 林桦
    护理学报. 2024, 31(22): 1-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警觉度的潜在类别,并分析不同类别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取2023年9—11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的3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跌倒警觉度量表、Barthel指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调查。使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警觉度的潜在类别,并通过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讨不同类别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警觉度可分为3种不同的潜在类别:低警觉—外向型(18.9%)、中警觉—谨慎型(31.4%)和高警觉—自律型(49.7%),其中32.7%的患者表现出较低的跌倒警觉度。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家庭月总收入≤3 000元、高血压分级较低以及合并慢病数量≤1种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警觉度不同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跌倒警觉度存在明显的个体异质性,提示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类别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制定更精准的个体化护理计划,提高其跌倒警觉意识。
  • 张倩君, 毛小英, 张莉, 刘俏玲, 向霞, 冯结兰, 冼顺英, 张璠, 邓伟英, 白志宝
    护理学报. 2024, 31(22): 7-1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218名肠造口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心理脱离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研究对象选取2023年11—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肠造口患者家庭照顾者。调查工具包含一般资料、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心理脱离量表、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心理脱离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肠造口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脱离得分(9.39±4.40)分。结果显示肠造口照顾者心理脱离的影响因素包括照顾者年龄、身体状况、家庭月收入及积极感受(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13.2%。结论 218名肠造口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脱离程度处于中等。医务人员需重点关注女性、家庭月收入水平较高、自觉身体状况较好及积极感受水平低的肠造口照顾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策略,致力于帮助个体找到有效的心理脱离途径,进而实现显著减轻长期照顾压力的目的。
  • 护理管理
  • 尹霄朦, 郭小庆, 程聪, 刘海涛, 孙秀杰
    护理学报. 2024, 31(22): 12-1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血库前移构建全流程智慧输血管理模式,将血库前移在用血科室,实现血液的全流程智慧化管理,探讨该模式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 研发智能血液柜、物联网恒温冷藏箱,构建全流程智慧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于2022年1—6月试应用于血液科,通过血液输注前脱离冷链时间、输血护理记录合格率、取单次血袋耗费时长、白班时段输血量占比进行该模式的临床实践评价。结果 血库前移后,血液输注前脱离冷链时间由(25.11±3.20)min缩短为(6.08±2.57)min(t=155.991,P<0.001)、输血护理记录合格率由84.94%上升至97.22%(χ2=503.096,P<0.001)、取单次血袋耗费时长由(19.39±3.27)min缩短为(2.05±1.07)min(t=170.680,P<0.001)、白班时段输血量占比由54.90%上升至85.07%(χ2=168.54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基于血库前移的全流程智慧输血管理模式提高了血液管理水平,保障了输血质量,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患者的输血安全,同时也优化了临床工作流程,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 王莉, 付阿丹, 杨梦莹, 徐苗苗, 黄盼盼
    护理学报. 2024, 31(22): 17-21.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护理科研门诊的建立及实施效果。方法 我院于2023年7月开设了护理科研门诊,选拔符合相应资质的成员组成护理科研门诊出诊团队,完善护理科研门诊组织管理、明确工作流程及服务范围,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课题申报、研究设计、论文撰写等针对性科研服务。 最终通过护理科研门诊的接诊量、科研产出、护理人员的护理科研能力和对科研环境的满意度等对护理科研门诊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科研门诊自运行以来,护理科研门诊量为294人次,相较于科研门诊咨询前,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得到提升,对护理科研环境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科研门诊的建立致力于指导护理人员申报课题、开展研究、申请专利及论文写作与发表等,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和对护理科研环境的满意度,为推动我国科研门诊的发展,提高医院临床科研水平提供借鉴与启示。
  • 文献研究
  • 赵晓雨, 郭锦丽, 任清丽, 叶泉滟, 薛媛, 李国庆
    护理学报. 2024, 31(22): 22-25.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穴位按压技术在儿童操作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进展,以供临床应用参考借鉴。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相关文献,从穴位按压技术的镇痛机制、在儿童操作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优势及现存不足展开综述。结果 国内外学者将穴位按压技术应用在儿童针刺性损伤、手术及无创诊疗等侵入性操作疼痛中,显示出良好的镇痛、调节患儿情绪、缩短治疗时长、提高患者满意度等优势。结论 穴位按压在儿童操作性疼痛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未来研究应进一步细化和验证实践方案,并积极探讨最佳的按压频率、穴位定点和持续时间,以推动其临床实践。
  • 江艳, 唐文娟, 赵海燕, 范巧玲
    护理学报. 2024, 31(22): 26-29.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2.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常用的新生儿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及其在住院新生儿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供临床应用和研发工具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新生儿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内容、测量学指标和应用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 汇总了新生儿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共7个,适用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产儿、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和住院新生儿4大类。包括: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风险预测模型;中国版早产儿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巴西版早产儿营养筛查工具、早产儿营养风险指标体系;适用于ICU新生儿的为巴西版新生儿营养风险筛查、新生儿营养筛查工具;适用于住院新生儿的为住院新生儿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结论 应根据新生儿不同特征和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新生儿营养风险筛查工具。未来研究可从工具间的临床实用性和可行性的比较,开展大样本的临床应用,为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工具、早期精准识别营养高风险新生儿提供借鉴。
  • 周盼盼, 王娴, 顾飞, 黄铮, 喻金枝
    护理学报. 2024, 31(22): 30-34.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2.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老年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优劣势,为下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系统性文献回顾,从健康信念模式6个结构的角度,分析国内外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在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干预性研究进展。结果 该模式通过个性化干预等优势,改善老年患者健康信念和行为,提高依从性、改变健康行为等;但存在个体差异影响效果、长期效果待观察及实施难度大等局限性。结论 健康信念模式在老年患者健康教育中有重要应用价值,但个体差异及实施难度问题需关注,未来应优化应用、开发个性化内容、开展长期随访研究及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促进老年患者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 循证护理
  • 张卓雅, 高文渊, 李晶, 官春燕, 王淼, 米元元, 黄海燕
    护理学报. 2024, 31(22): 35-4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2.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制定声带器质性发声障碍患者围手术期嗓音康复审查指标,分析障碍因素,为证据的临床转化提供依据。方法 以知识转化模式(knowledge to action framework,KTA)为理论指导,按照知识应用步骤:确定问题,组建循证小组和专家团队;将知识引入临床情景,综合函询和讨论制定审查指标及审查方法;根据基线审查结果基于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型(Ottawa Model of Research Use,OMRU),经头脑风暴法分析证据引入临床的障碍因素。结果 共纳入15条最佳证据,制定13条审查指标及其方法;归纳分析出3方面的8条障碍因素,即基于证据变革方面2条、潜在采纳者3条及实践环境3条。结论 本研究审查指标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内容可行性,障碍因素评估具有科学性和内容新颖性,研究方法有借鉴作用,研究内容为证据转化提供依据。
  • 陈丽燕, 任俊, 董辉, 陈慕莹, 罗伟香
    护理学报. 2024, 31(22): 41-47.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2.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成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相关指南,为临床工作实践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指南和相关学会网站。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3名研究者运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 Evaluation Ⅱ,AGREE Ⅱ)对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并汇总分析推荐意见。结果 共纳入17部指南,其中10部临床实践指南和7部专家共识,指南总体质量评价较高。共提取低血糖分级、意识清醒和意识不清或无意识患者低血糖处理、血糖恢复后处理、肠内营养者和佩戴胰岛素泵者低血糖处理、低血糖预防7个方面意见。结论 纳入的指南总体质量较高,可以为我国糖尿病成人低血糖管理的临床实践提供循证证据支持,但是将国外指南应用于我国临床情境需经过严格的本土化过程。
  • 王爱, 周冰倩, 曹虹
    护理学报. 2024, 31(22): 48-53.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2.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FLS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行范围审查,为未来FLS的研究方向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自建库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JBI数据库中发表的所有与主题相关的文献。对作者、发表年份、国家、研究类型、样本量、干预措施、干预时长、结局指标等进行提取与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33篇文献。干预措施多以FLS团队确立、患者的识别和确认、危险因素的评估和干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健康随访为框架。共提取27项结局指标,归纳为有效性结局指标、主观结局指标、安全性结局指标、医院相关结局指标4个方面。结论 骨折联络服务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预后改善及再骨折预防有积极意义。未来研究应规范干预措施、结局指标及其评价内容和工具,制定适合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骨折联络服务方案。
  • 章明阳, 刘京辉, 金雁, 徐文琪, 李斌飞, 黄珊, 杜李百合, 侯亚甜, 李小寒
    护理学报. 2024, 31(22): 54-60.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2.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围手术期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为建立和改进模型提供指导。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发表的关于围手术期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23日。2 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Prediction Model Risk of Bias Assessment Tool,PROBAST)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 Stata 15.0软件对建立模型的预测变量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2篇文献,构建58个围手术期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683~0.968,其中51个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好(AUC>0.700)。43 篇文献进行了模型校准,23篇文献进行内部验证,13篇文献进行外部验证,8篇文献内外部验证相结合。PROBAST评价结果表明52篇文献均为高偏倚风险。最常见的预测因子包括:年龄、基础体温、术中输液量、麻醉持续时间、手术室温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冲洗液用量、麻醉方式、甲状腺功能减退、手术方式等。结论 围手术期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较理想,部分预测模型建模方法学存在一定缺陷,后续关于模型构建研究可按照 PROBAST工具相关条目开展。医护人员应尽早干预存在以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降低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
  • 临床护理※内科护理
  • 李小梅, 陶明, 李茜茜, 李琳琳, 李春
    护理学报. 2024, 31(22): 61-66.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2.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为开展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我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初步制定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并邀请15名专家开展2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进一步修订形成干预方案终稿。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性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52。最终方案包括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37 个三级指标,各条目重要性赋值为4.20~4.93分,变异系数为0.052~0.207,专家肯德尔和谐系数(W)为0.118(P<0.001)。结论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为患者在临床实践中的自我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 临床护理※外科护理
  • 关亚萍, 郑薇亮, 孙丽军, 陈媛, 丁洁莹, 许佳佳
    护理学报. 2024, 31(22): 67-72.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2.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护士主导的心脏直视术后患者早期四级活动方案。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关于心脏直视术后患者早期活动的相关文献形成护士主导的心脏直视术后患者早期四级活动方案条目池;然后通过专家小组会议对条目池进行修改形成方案的初稿;最后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形成方案的终稿。结果 2轮专家函询有效回收问卷分别为100%、9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0,0.930;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27、0.23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2轮函询的变异系数为0~0.180,重要性评分为4.230~5.000,最终形成的护士主导的心脏直视术后患者早期四级活动方案包括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27项三级指标。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护士主导的心脏直视术后早期四级活动方案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借鉴。
  • 心理卫生
  • 刘仲全, 杨秀, 傅忠华
    护理学报. 2024, 31(22): 73-78. https://doi.org/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2.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头颈癌患者女性配偶照顾者在面对重大生活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创伤后成长体验。通过这一研究,以期为头颈癌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更为精准的优化策略。方法 本研究采用现象学质性研究方法,结合目的抽样与滚雪球抽样技术,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收集了15名头颈癌患者女性配偶照顾者的创伤后成长体验。使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和质性软件Nvivo1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头颈癌患者女性配偶照顾者的创伤后成长体验可分为4个主题,共计11个亚主题。这些主题包括:个人力量的增强(家庭决策权的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同理心的加深)、与他人关系的改善(情感亲密度的提高、社会支持感的增强、利他行为的觉醒)、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接受现实、社会向下比较、自我关怀)以及新的精神洞察力(重新确立生活的优先次序、重新发现生活的意义)。结论 研究表明,头颈癌患者女性配偶照顾者在照顾过程中的创伤后成长体验复杂。临床医护人员可基于本研究结果为头颈癌患者的女性配偶照顾者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她们实现创伤后成长,从而更有效地应对疾病照护过程中遇到的挑战。